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專家黃威|屢創奇蹟背後的「匠人精神」

2020-12-05 衡陽房地..

 手指沒了,還能復原出一模一樣的嗎?放在幾年前,很可能被認為是在痴人說夢,然而,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3D全形手指再造技術的出現,成功幫助眾多人重新擁有健全的手指,再造精彩完美的人生。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院長黃威就是屢創手指再造奇蹟的領軍人物。

 人物介紹

 黃威,博士,副主任醫師,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院長,3D全形手指再造首席專家,國內首家手指再造中心創始人。從事手指再造及顯微外科臨床工作20餘年,專注於3D全形手指再造技術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精通多項國內外顯微外科尖端技術。率先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手指全形再造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榮獲「IMC國際最佳案例獎」,在國際手指再造領域享有盛譽。在國家級專業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獲國家專利兩項,主刀手術多達數千例。

 01越是冷門患者越需要我們

 1971年,黃威出生於山東淄博一個普通家庭。和很多人一樣,兒時的他崇拜白衣天使,特別羨慕掛著聽診器、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在那個醫療和交通都極其落後的年代,去大醫院看病十分不方便。八歲那年,鄰居奶奶得了食道癌,由於送醫不及時,不幸離世……黃威親眼目睹了這一慘劇,成了他童年揮之不去的陰影。而這,也讓小小的學醫夢想萌芽……

 1994年,黃威順利從醫學院畢業,在當時國家醫療人才緊缺的情況下,對他而言,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不少同學都去了心內科、呼吸科、消化科、婦產等熱門科室。而一向特立獨行的黃威,這次依然做了個與眾不同的決定——去手足外科。

 談及當時的選擇,黃威眼裡閃爍著光芒,仿佛曾經的熱血少年:「我們看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不在於他是否熱門,是否賺錢,而是他能帶來多大價值。特別是相對冷門的領域,大家認知很少,更應該有人去研究、去突破,即便是再難的事,也總要有人做。對於醫生而言,越是冷門的領域,恰恰患者越需要我們。」

02潛心鑽研急患者之所急

 在手足外科,黃威每天見到大量手外傷的病人,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手指。沒有了手指,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黃威見過太多太多例子:有的人變得內向、恐懼社交,被社會邊緣化,甚至患上抑鬱症,工作、學習、婚戀受阻,人生軌跡被徹底改變……

 當時的臨床研究主要在斷指再植領域,對於很多失去再植條件的患者來說,不得不面對手指終身缺損的現實。而當時的再造手術,也只是粗暴的腳趾搬家,術後的手指外形醜陋,還損失了腳趾,被很多患者排斥。

 這一切讓黃威非常痛心,他下決心一定要用自己所學,幫助患者擁有健全的手指,讓他們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說幹就幹!事實證明,這條道路是無比辛苦的,每天同事都下班後,黃威依然在科室裡仔細研究病例,反覆斟酌每一個細節,思考手術方案的設計……如何才能讓患者最大程度上恢復?他每天都要問自己好幾遍。晚上回家還要查看大量的文獻資料,常常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一兩點,「廢寢忘食」是他那幾年的真實寫照。

 03突破性進展享譽業內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黃威參與開展山東省第一例足趾異位寄生再植術,技術難度極高,手術進行的非常成功。這意味著原先不符合再植條件的患者,可以順利實現再植,同時為手指再造中足部功能的保全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黃威受邀參加埃及手外科和顯微外科學會(ESSHM)學術交流會

 乘勢而上,黃威在手指再造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8年,黃威領銜開展全國第二批手指全形再造術,使患者在重建手指的同時,得以保留腳趾。這無疑是斷指再造領域的重大進步,在當時的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也讓眾多手指缺失的患者,重新看到了希望。

 2009年,黃威受邀參加中華手外科醫學交流大會,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成果,得到我國手外科領域廣泛認可。並先後擔任中華手外科網副總編、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特約編委、國際顯微外科雜誌(IMJ)編委等重要學術職務,在國家級醫學雜誌發表的多篇學術論文具有裡程碑意義。

 2013年,黃威帶領團隊改進原有的全形手指再造術並成功應用到臨床,使再造手術的美觀程度大大提高,得到業界一致好評。此時,黃威已是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專家,多次被邀請參加國際高端學術論壇,並作為學術代表赴北京、上海多家醫院交流手指再造技術。

04重大技術創新再創奇蹟

 眼前的成就並沒有使黃威滿足,相反,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

 2015年,黃威牽頭成立了全球首家專業手指再造中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系統化、規範化、全方位的手指再造服務。

 2016年,黃威獨創使用3D列印技術與全形手指再造相結合應用,利用3D列印技術輔助手術設計,精確組裝再造指體,使手術的精準度和再造指體的美觀度明顯提高。這一技術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腳趾及功能,再造手指的外形、功能和感覺也更接近正常手指,甚至可以做到1:1精確還原。

 2018年,黃威作為世界重建顯微外科學會(WSRM)國際超級顯微外科會議(ICSM)創始成員,受邀參加學術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國的顯微專家同臺分享交流3D列印技術用於手指全形再造的經驗,開啟了國際手指再造領域的新篇章。

 2019年再次受邀參加中國醫師協會第二屆顯微外科醫師年會(CAMS),分享3D列印技術在手指全形再造設計中的應用經驗,得到國內外專家的盛讚。

05連續兩年蟬聯國際桂冠

 2019年6月,黃威在國際顯微外科組織(IMC)發布一例配合3D列印設計保留足趾的長指全形再造案例,其技術之先進、手術之精細、效果之完美,引發一百多個國家與會專家的強烈轟動,榮獲2019年國際顯微外科手指再造「最佳案例獎」。

 據悉,IMC是全球最大的顯微外科醫生在線學術交流平臺,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醫生13000多名。IMC每月從全球數萬個案例中篩選出5個優秀案例進行投票,評選出一位最佳案例。黃威此次博得榜首,代表了其3D全形手指再造手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面對獲獎,黃威坦言:「比起獲獎更令人高興的是,這項技術能真正讓患者從中受益,以最小的代價擁有最完美的手指,這也是我做這件事的初衷。」

 同年,其多個手術案例突破了多手指再造,同時保留雙腳十趾的技術難題,創造的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0年1月,黃威發布在國際顯微外科組織(IMC)的另一案例:多指缺損下的3D全形食指再造,再次被國際顯微外科組織評選為「最佳案例」。這是本年度獲此殊榮的第一位勝出者,也是黃威連續兩年獲得「國際顯微外科最佳案例」稱號。截至目前,我國獲得此榮譽的專家不超過五位。

06永遠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說話不緊不慢,很有耐心」

 「人好,從來沒發過脾氣」

 「特別心細,總是能發現我們察覺不到的問題」

 「低調謙和,效率高」

 ……

 諸多榮譽頭銜加身的黃威,在同事和患者眼裡,是一個特別容易親近的人。他常說:「患者來找我們,是抱著很大期望的,我們得對得起這份信任。任何時候,患者的需要都是第一位的,患者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這也是我從醫的信條。特別是手指缺損的患者,經歷過常人想像不到的磨難,更需要安撫和寬慰。」

 結語:

 從無到有,從劣到優,堅持不綴20餘年,不言苦不怕累,一生只做一件事,並把它做到極致,這不就是我們新時代最需要的「匠人精神」嗎?

 如今,在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中心,慕名而來的患者每天都排著隊,他們說「只要能見到黃教授,等多久都願意……」在患者眼裡,黃威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而那把手術刀,就是開啟未來美好人生的金鑰匙!


相關焦點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專家權威
    一般來說,手指斷了,只要保存得當,在6-8小時內趕到醫院是可以通過再植手術接上的,但是如果超過了6-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錯過了接手指的最佳時間或者保存不當導致無法接上。手指缺損有什麼辦法來補救?假指:只有外形,沒有任何功能,也就是說患者可以在外觀上較美觀,但是不具備人體正常手指的生理功能。取同體足趾移植再造手指:也叫「3D全形手指再造術」可以最大限度恢復手指的外形及功能。目前國內常採用此種方法再造手指,我院主要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成功率高。
  • 「專家科普」手指斷了怎麼辦?
    方法一:斷指再植手指斷了,在手指還在的情況下,再植是首選方法。斷指再植是將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在高倍顯微鏡下,將斷離的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進行骨、神經、肌腱及皮膚的整復術,術後進行各方面的綜合治療,以恢復其一定的功能。斷指再植成功關鍵在於血管的接通。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苗慶松教授「保膽取石」成功,患者送錦旗致謝
    12月14日,家住章丘市的牛女士將一面印有「醫德高尚挽救茫茫眾生,華佗在世普度世間惡疾」的錦旗送到我院微創外科苗慶松教授的手中,感謝他高超的雙鏡聯合超微創保膽取石術,在取淨膽結石的同時,保住了她的膽囊。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苗慶松教授告訴您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專家不推薦患者只是隨訪,因為只會越拖越嚴重。從中醫的角度上說,甲狀腺結節就是【痰+氣+瘀血】凝結而成的一個小疙瘩,小疙瘩在喉結,就是甲狀腺結節;小疙瘩在乳腺,就是乳腺結節;小疙瘩在子宮,就是子宮肌瘤......
  • 手指斷了怎麼辦?別慌!這樣做還有機會接上
    手外傷中經常會出現斷指及肢體離斷,如何保存離斷的手指和肢體呢?隨著疫情有效控制,逐步復工,我們手足顯微外科也漸漸忙碌起來。近來,有受傷的斷指病人前來就診,發現患者將離斷的手指直接放在了冰塊內冷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離斷手指凍壞的話,將無法行再植手術!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 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爬滿螞蟻的斷手指奇蹟般被接活
    東方網通訊員葉慶華、黃煒8月1日報導:「斷了手指上面爬滿了螞蟻,還能不能接活」一家名不經傳的海華醫院,最近對斷掌斷指的患者進行再植手術獲得成功。這是這家2級醫院已成功再植斷掌斷指手術已達200例。目前患者已痊癒出院,手掌手指功能正在逐步恢復最近這位患者能用再接的手掌開車到醫院上門感謝並送上錦旗。
  • 毓璜頂醫院林國棟:「微雕高手」重塑患者人生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後,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這樣的「奇蹟」,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手下經常發生。  手足畸形矯正,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四肢腫瘤切除,創傷修復等等,都是林國棟的專長,這源於他對手足外科的手術臺有著忠誠的熱愛。現在,手足外科對於林國棟而言,是將堅持一生的事業,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平臺。
  • 「病患答疑」斷指再造手術大概需要多少錢?
    生活中有很多人,由於各種意外導致手指不同程度缺損,需要通過手指再造術來治療,因此對於手術費用有疑問。影響手指再造費用的因素有很多,如:手術器械耗材的區別、手術專家的區別、缺損程度的區別,以及醫生制定的手術方案等,這些都影響著最終的手術費用。
  • 兒童腦積水的「剋星」,訪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
    這個科室的靈魂人物叫馬雲富,是國內著名的小兒神經外科專家,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鄭州大學教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馬雲富教授的帶領下,秉承"精準、微創、細心的外科"的醫療理念,馬雲富主任、教授用高超的技術,挑戰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題,一個又一個"醫學高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蹟。 2012年7月1日,對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來說,是一個值得慶幸的日子。
  • 不打麻藥就能接活了手指?菏澤博愛醫院做到了!
    當日下午5時,他在一名曾在博愛醫院接受救治的工友幫助下,第一時間趕往該院就醫。菏澤博愛醫院醫生正在查看患者恢復情況  沒打麻藥就接手指,患者直呼「沒想到」  為與時間賽跑,劉明入院後,博愛醫院顯微骨科副主任周繼娟帶領手術團隊徹夜奮戰,進行超聲清創
  • 如何悟道匠人精神?來看日本匠人秋山利輝所創《匠人須知三十條》
    「匠人精神不是我獨創。它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中國。古代中國的儒家文化和禪宗傳到日本,被日本人運用到各行各業以及日常生活中。匠心在於精、誠,從《匠人須知三十條》到日常工作,都是把人聚焦在當下,喚醒本心良知。東方的創造是內向的,精神內守,藉由誠意的功夫,長期在事上磨礪,就能大放異彩。
  • 名院周報 | 又是一年表彰季 多位醫院專家獲獎
    ⊙中山一院:顧立強教授榮獲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傑出貢獻獎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部年會於日前召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顯微醫學部主任顧立強教授榮獲傑出貢獻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顯微修復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
  • 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韓正學
    口腔頜面外科是口腔醫學分支後的新學科,部分三甲醫院開創了該科室,主要研究口腔器官以及頜面外科的治療。拔牙以及根管治療都屬於口腔頜面外科治療範圍,下面介紹一下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韓正學。
  • 駐馬店仁和創傷顯微外科醫院為患兒實施多指畸形截指矯正術
    本報訊(記者 王曉晶)近日,駐馬店仁和創傷顯微外科醫院醫護人員成功為一名多指(趾)畸形患兒實施多指畸形截指矯正術
  • 浙一觀察8 | 心胸外科:連創記錄的背後
    1949 年,共和國成立之年,全國知名教授石華玉創建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心胸外科, 這是浙江省最早創建的心胸外科。歷經了中國發生巨變的60 多年,浙大一院心胸外科也已發展成為綜合實力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集教學、科研和醫療於一體的現代化學科,創下了多項全國記錄,在國內享有盛譽。
  • 昌江1歲多女童被奶茶封口機切斷3根手指 醫院歷時10小時斷指再植成功
    經醫生連夜手術斷指再植成功,女童才保住了三個手指。昌江1歲10個月的女孩玩耍時不小心被奶茶封口機切斷三手指,海醫二院醫生連夜手術斷指再植成功,保住了手指。醫院提供奶茶封口機切斷女童3手指2020年12月31日,寒潮來襲,天氣很冷,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祿鎮的符先生一家為迎接新年忙碌著。下午5時左右,突然傳來1歲多的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
  • 移花接木,男子打工意外切斷手指,醫生成功將其腳趾接到手上
    5月12日,攝影師從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獲悉,該院手足顯微外科接診了一位不慎被機器截斷大拇指的患者,經過了7個小時的手術,成功取其腳趾移植到斷指上。目前,該患者恢復良好,再經過一個半月左右的康復訓練,手指就可以正常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