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次知道菊兒胡同是在課本上,吳良鏞老先生對老胡同的創新改造。
雖然在書頁上僅是一張紙,但在學生生涯裡已佔了一角,好些好奇,又帶著幾分神往與期待。
再次聽到菊兒胡同是在北京的公交車上,車載電視裡放的是一道介紹北京美食的節目。
在那裡提到了菊兒胡同和胡同裡的人家。那時,才知道原來胡同除了古建築,還有美食啊。
——2018.7
如果說,南鑼鼓巷是貫穿南北的熙熙攘攘,那麼聯通東西的菊兒胡同,則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胡同。
兩側是低矮的四合院與平房,看著就平易近人;電線樁與高大喬木相擁相立,守衛著胡同的入口。
走到這裡,如果你還有些疑惑前方是否正確時,隨著空氣飄散過來的家常味道正在為你引路。
小小一間門落,很容易被低頭族的我們忽視。
但,三塊造型各異的招牌/牌匾,用著最接地氣的方式提醒你 「我就在這兒」。
看著它,我想這或許就是嚮往的生活模樣吧「有菜有飯與湯有肉,還有你」。
不同於我們吃的國宴中餐、精美西餐,菊兒人家,點點滴滴裡流露出來的都是「生活」的味道。
就連同那些你我耳熟能詳的明星藝人們,在這裡時也仿佛變成了在家用餐的普通人了。
簡單、質樸、不張揚,一種平平淡淡的真。
【招牌滷肉飯套餐】
菊兒人家,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這一碗【滷肉飯】
從最開始的那一碗盛滿父母濃濃愛意的【滷肉飯】
到現在來菊兒胡同必打卡,號稱「北京第一」【滷肉飯】
這一碗滷肉飯陪伴過多少和其女兒一樣慕求「家味」的人
走過了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家長裡短的在外漂泊。
滷肉飯
白米飯是一直都是我們南方人的摯愛。
簡單的時候,配上一方腐乳就是一餐;
複雜的時候,配上一桌葷素就是一頓。
胃疼的時候,加上幾碗白水就是一粥;
午夜的時候,加上幾勺醬油就是一碗。
而當一碗白米飯,遇上滷過的肉碎與滷蛋
再加上清新的酸黃瓜,那就是菊兒的滷肉飯了。
蛋花湯
雞蛋在水裡散成了蛋花,紅色的枸杞點綴的好似花蕊,
細碎的香菜末則是隱於花間的綠葉,
長著黑色雙眸的海米就像是聞香而來的昆蟲。
菊兒人家,就像是廚房裡的媽媽,
總能用案頭上的粗茶淡飯,為嗷嗷待哺的我們演繹生活的詩情畫意。
涼拌小菜
葷與素的搭配,就體現在肉飯與小菜組合中。
芹菜嫩的冒水,一筷入胃解膩清新;
黑木耳、胡蘿蔔、小嫩筍片交錯期間,
好看之餘,也豐富了小菜的清新口感。
一盤肉香四溢的滷肉飯,由一個醃製味道濃鬱的滷雞蛋,
配碎滷肉醬汁和一些清脆的酸黃瓜組成,這個組合外還有一碟小的素菜碟子,
再加上一碗簡單的雞蛋海米湯,就構成菊兒人家的招牌。
對於這道滷肉飯,曾有人開玩笑稱「沒有技術含量」。
店主韓大姐,對此卻並不在意:「我這裡就是讓來吃飯的人,尤其是北漂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他家還有一個特色就在這不起眼的滷肉碎上。
將五花三層的小肉丁,切的分離;肥上帶皮,油脂香溢;瘦中帶勁,鹹甜入味。
而且,不同於我們常吃的肉沫與肉糜,他家保留的還是你肉眼可見的小肉粒,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貨真價實,你都親眼可見;
最後一點小驚喜,就藏在媽媽菜的精細中,肉眼不可見的明姜明蔥明蒜,都被弄碎使其去腥入味,即使是挑食的人也無法拒絕它的香氣。
媽媽的愛,也從不吝嗇。一人一食的理念,被貫穿其中。
如果這一海碗的肉飯,還不能填飽你,不用害羞,招呼店家繼續添加,
直到你吃飽媽媽的愛意,為止方休。
甚至,挑食的你還可以任性地說:「我要多瘦肉,少肥肉的」、「我要飯多一些,肉少些,多澆汁」。
畢竟這世間能包容你,那些合理的不合理的人,也只有父母、家人和菊兒了吧。
【肉骨茶套餐】
初聞肉骨茶是在新加坡,濃鬱的中藥味上頭到不能忘懷。
而,菊兒人家的肉骨茶不同於新加坡的福建式,更像是平淡中見真味的「潮州式」肉骨茶,
迎合了「佛系養生」的我們對清淡鮮美的追求。
他家的肉骨茶,單看色澤真的就像是一碗廣式靚湯。
裡面的枸杞、大棗、蟲草花、藕段,以及肉骨茶的靈魂肋排,用小火慢燉,使得一切都恰到好處。
每一根肉骨經過時間的燉煮,均鮮嫩可口,蘸些許醬油後,送入口中,頓感肉香濃鬱,肉質酥爛,令人回味無窮。
肋骨看似緊實的肉質,實則早已被燉煮的酥軟,肉香味也早已和醇鮮的湯融味一體,滲入了」美好的肉體「裡,鮮到升華出幸福感!
因為少了中藥材的濃鬱藥味,單靠豬肋骨的肉香與白胡椒的料香,可能對於重口味的我們稍顯平淡。
於是,帶些些許辣味的黑醬油,就成了點睛之筆。
在肉骨茶套餐裡,除了佔據眼球分量十足的肉骨茶和用來增添風味的辣味黑醬油外,剩下的三個小碟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輔食。
No.1 燉煮時蔬
滿足大口吃肉後對葷素搭配的需求,同樣是用骨湯燉煮的它也是自帶鮮香;
No.2 自製泡菜
無論是多麼清淡的肉,吃多了總還是會有幾分膩味,這次一碟清新酸辣的自製泡菜的出現,就是一場拯救。
No.3 安心小油條
肉骨茶就像個好脾氣的好好先生,
可與米飯搭夥,過個湯湯水水的日子;可與面線結伴,過的有滋有味。
但,最佳的CP,還非小油條莫屬了。
一個人的時候,油條是看著柔軟;實則堅硬,口感不佳。
但遇到多情又多汁的肉骨茶先生,一下子就被愛情泡軟,帶給人相思入骨的綿軟。
【酸梅湯】
如果說,飯後一杯香茶是新加坡的地道吃法;
那麼,夏日餐後來杯自製酸梅湯應該就是北京風味的代表了吧。
【老張麻辣鴨】
在菊兒人家,如果說招牌滷肉飯是媽媽的愛;
那麼這個後來新上的「老張麻辣鴨」,
應該就是爸爸對女兒低調又不失味道的深愛了吧。
入味的鴨腿肉搭配糯藕和魚豆腐,
入口甜辣鮮香,搭配著香米飯很是下飯。
【結束語】
菊兒人家,或許沒有大魚大肉的豐裕盛宴,但卻有著茶米油鹽的家庭煙火氣。
讓我們這些漂流在外的遊子,能感受到家的味道,或許這就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