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多是怎麼回事?人耳朵眼裡的耳垢俗稱「耳屎」,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耳屎有些多,甚至每天都要掏一次。那麼耳屎多是怎麼回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耳屎」在醫學上名叫「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變態的汗腺--耵聹腺分泌的油脂狀物,幹後成固態,色黃或棕褐,對外耳道有保護作用。
耳屎多是怎麼回事
耳屎是耳朵皮膚中耵聹腺的分泌物。有些人耵聹腺的分泌旺盛,所分泌的耳屎也就多些。這屬於正常的情況。這是不大用關心的,而如果你注意到你的耳屎在一定時間內突然增多,或者有下列疾病的症狀,那你就得注意了。
耳屎,學名耵聹,其實就是耳道皮膚的耵聹腺分泌的,再加上耳道皮膚脫落的上皮形成。耳屎多是耳朵耵聆腺分泌旺盛的結果,一般對健康無妨礙。
耳屎富含油脂,它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耳屎的化學成分能抑制一些細菌的生長、繁殖。如果耵聹腺分泌旺盛,耵聹分泌過多又排不出來,會逐漸風乾並聚集成深褐色硬塊,這個叫硬耳屎,會引起聽力下降,甚至形成外耳道膽脂瘤,這時就得去醫院衝洗取出,排除耵聹腺病變。
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還沒幹燥後就已經積滿在外耳道裡,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
所以不管是硬耳屎多還是油耳屎多都是因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較旺盛導致的結果。
耵聹栓塞
這是耳屎多且硬的結果,而不是耳屎多的原因。因為這些耳屎的特性,它們會成塊,甚至堵塞耳朵,產生炎症。這種的病的症狀很明顯,耳悶,眩暈,聽力下降,耳鳴。這些症狀足以讓你去找醫生了。
外耳道皮膚慢性充血
這個耳屎也會增多,注意,此病會引起耳鳴哦。
中耳炎
在耳朵的疾病中,中耳炎應該是比較被人們熟知的,也有很多相關的報導警示中耳炎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可能會是耳朵失去它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耳聾,有專家指出,中耳炎是耳朵致殘的頭號殺手。
中耳炎經常表現為:耳鳴、耳聾、聽力的下降以及還會伴有疼痛的感覺,中耳炎的致病因也是比較多的,其中包括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當受到壓力迫使,鼻涕就會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還有很多其它的原因都是值得重視的。
這一症狀的出現,會引發耳朵的外耳道出現乳頭狀瘤,會有大量的黴菌產生,容易使得這些細菌帶入外耳道,致使外耳道發癢,也會增加耳屎,甚至出現黃色液體流出,所以在中耳炎初期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耳屎增加和輕微的疼痛出現,一定要引起重視,不然可能會造成很多的遺憾。
咽喉疾病
都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因為牙疼的時候會伴有牙齦的發炎,嚴重的時候會發生腫脹,這個時候的疼痛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耳朵,尤其是耳根部位也會有炎症的症狀出現,不僅牙齦發炎,還有很多的其他疾病。
外耳道的皮膚發生充血
我們的耳朵讓我們聽到了世界上各種美妙的聲音,融入那麼多的聲音,我們的耳朵本該是比較強大的,可是我們的耳朵就是那麼的脆弱,尤其是外耳道,經常會受到細菌的感染引起外耳道的充血,而外耳道的皮膚長時間的慢性充血會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耳屎便漸漸增加。
過敏體質
有過敏體質或耳朵流膿的患者,易發外耳道溼疹,初起時耳孔發紅、出水瘡,搔破後流黃水。在梅雨季節,因不潔挖耳可將黴菌帶進耳道內,於是就有類似足癬一般的癢與滲液症狀。
蠕形蟎
蠕形蟎,俗稱毛囊蟲或脂蟎,可寄生於人及哺乳動物皮膚的毛囊或皮脂腺內。在相當一部分健康者的體表可找到該蟎蟲,但以面頰部為重點「災區」。酒糟鼻由它引起已廣為人知,而對耳癢它也難逃其責。
糖尿病
老年人好發糖尿病,全身瘙癢亦與之有關。以天然胰島素塗抹外耳道,有明顯的止癢效果。
耳屎會越掏越多
此外,常掏耳朵還會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反而促進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並且使外耳道皮膚長期慢性充血,還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反而會更多。
綜上所述,耳屎還是不要掏的好。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人的耵聹腺分泌特別旺盛,而耳屎又排不出來,逐漸風乾並聚集成深褐色硬塊,這在醫學上叫耵聹栓塞。出現這種症狀後耳朵會有不適感,一旦進水,還會引起耳悶和聽力減退,這時一定要儘快就醫,以免引發耳道炎症。
耳屎的作用
你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一般都認為耳屎是無用的廢物,而其實不然。耳屎在保護人的耳朵方面可是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耳屎像哨兵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當空氣中的塵埃侵入寶寶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潔;如果有小飛蟲飛進寶寶的耳道,一旦嘗到苦苦的耳屎,也馬上就會「逃之夭夭」。
同時,耳屎還能起到「消聲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夠聽到各種聲音,是靠外界各種不同的聲波傳進耳朵,引起鼓膜振動所致。但如果聲波過強,如打雷、爆炸等,鼓膜會因之而受到劇烈震動,容易招致損傷,時間一長,聽力就會下降。而耳屎則可以像消聲器那樣減低聲波的衝擊,以保護鼓膜,進而保護聽力。由於寶寶的聽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耳屎的這種保護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膩性。假如寶寶在洗澡時,不小心水流進耳中,耳屎就可以發揮「水來土掩」的作用,防止髒水的侵襲,進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如果您的孩子耳垢積很多 又不容易掉出來 卻也不敢自己動手的話 一定要帶寶寶去耳鼻喉科清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