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力帆520試車翻車的事件在各大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520的安全性受到公眾質疑。為澄清事實力帆集團最近公布了翻車事故報告,並親設「擂臺」廣邀全國廠商就碰撞安全性公開做比對實驗。一次翻車,竟能引起大家如此強烈的反映,對力帆而言是喜還是憂?而這次翻車,又能說明什麼呢?車的質量不過關嗎?那力帆怎敢發起"對撞"挑戰?翻車與否和碰撞測試誰更能說明問題?
事件回顧
★ 試車翻車 2005年5月5日,王波(工作人員)駕駛2#試驗車進入高環,當行駛到7點20分左右時被1#車試車員發現2#車底部朝上翻在高速路左邊草坪上,王波正從駕駛室爬出,後經檢查,因安全帶及氣囊的保護駕駛員王波未受到嚴重傷害。
★ 新車上市 2006年1月19日力帆520全球同步上市,售價77777元。作為新汽車產業政策實施後第1個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企業—力帆推出了第一款自主品牌轎車力帆520...>>詳細
★ 舊事重提 力帆520上市第二天,網上出現《被壓成「柿餅」力帆520測試發生嚴重事故》的文章和一組圖片。該文章稱,裝備寶馬TRITEC1.6L發動機的力帆520,在最近一次試車中竟然發生側翻,導致車體嚴重變形,駕駛室幾乎被壓平,車主基本無逃生可能...>>詳細
★ 公開"打擂" 近日,力帆集團作出回應,正式向全國廠商發出碰撞安全性比對邀請,希望在同級車型中就車輛的碰撞安全性進行比對實驗...>>詳細
事故剖析 來自海南省交警支隊出具的事故報告:
事故發生的經過: 2#車駕駛員王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高環試驗後,出現了疲勞反映,在環道出彎後,操縱動作過大,應急剎車後,因車速過快(近160公裡),直接向左偏出路面,滑出5m左右寬的草坪後衝過40cm寬排水溝,撞向旁邊的灌木叢及土包並被彈起騰空2m以上翻滾後落在10m左右遠的草坪上,落下的狀態為車體底部朝上後部先著地。
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最直接原因是王波本人造成的,王波在剛拿到駕駛證未滿一年,駕駛能力達不到可以正常、安全操縱試驗車輛的情況下(試車員要求3~5年以上專職駕齡),他沒有進試驗場駕駛車輛的資格。
最終定論: 此次事故確認為高速行駛操作不當。
翻車=質量不好??
網友1·覺得很吃驚,翻車就讓車頂損壞的那麼厲害嗎?!感覺車頂的保護鋼架和支柱有問題,顯然承受不了更大的撞擊,安全方面應該有問題。
網友2·汽車的質量有國標去衡量,道路上天天都有翻車,有豐田、寶馬、奔馳……你難道說它們不會造車,關鍵還是駕車人的水平。
網友3·提高質量要從管理入手.我不喜歡日本人,但我和日本人做生意,學到很多.管理差距就在每處細節,所以總體質量相差很大.力帆這起翻車事件,充分暴露力帆管理極其混亂;在平地行使也會翻車,說明行使有安全缺陷;翻車後車門不能打開,說明設計有缺陷。 網友4·大家可以客觀一點,仔細看看那張翻車後駕駛座的照片,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不會對駕駛員造成什麼大的傷害,絕對比那些日本車好很多!君不見日本車動不動就斷成兩截。我說還是力帆的公關能力差。我買車肯定賣國產車。 網友5·造車?是好事。但你要保證的了質量。看那翻樣就知道,車殼和立拄都是用的次品。不要急功進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造好車。 網友6·再好的車也有慘烈的事故,奔馳車不還是有人因質量問題投訴無門憤而砸車的嗎?力帆這樣價格便宜的車,質量不見得比同級別合資和進口車差。 【中國汽車網群CEO謝衛列】:「翻車」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設計缺陷,但也確定有試驗樣車翻車是設計缺陷,例如上個世紀末奔馳A級車在試驗場上側翻,證明是存在缺陷,但奔馳公司很快就由此改進了設計,使A級車安全性反而更提升了一個層次。
【第一財經日報黃瀚】:應該不是,我認為沒有不會翻的車,坦克除外。但如果頻繁翻車,可能意味著設計上有缺陷,但力帆此次翻車是在試驗階段,應該只是孤立事件。我認為更重要的可能是翻車以後的安全保護。事實上,網友的評論也都集中在此。
翻車≠撞不過 ----
力帆:撞就撞,我怕誰?----
力帆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將整個事件完全公開,並且通過「實打實」的碰撞實驗,證明力帆轎車的安全性。「也正是因為在安全性方面有足夠的底氣,力帆才敢發出這樣的邀請。」
----
專家意見----
·翻車並不代表安全性很差,翻車跟碰撞測試也沒有必然聯繫。
·翻車與碰撞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關聯性,兩者沒有必要聯繫在一起。
專家座談 專訪:中國汽車網群CEO 謝衛列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黃瀚 車友報 甘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胡煒煒 《汽車測試報告》編輯部主任 劉熾
中國汽車網群 謝衛列 謝衛列:「翻車」是新車型開發的路試階段無法規避的風險,一般來講在歐美日韓的試車過程中出現試驗車翻車無非是三個原因:路況出狀況,試車手疲勞「疏忽」,或是設計問題,其實不必大驚小怪。
劉 熾:我覺得炒作的成分比較大。 胡煒煒:翻車現象跟當時的行駛形態、車體結構和駕駛員操作都要關係。所以翻車現象不能完全等同於汽車質量問題。但是翻車事件,往往容易使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產生信任危機。
甘 甜:翻車這個現象很正常啊 但要分是正常翻車還是非正常翻車。 如果是路況什麼的旁因的話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現象。
《汽車測試報告》劉熾 劉 熾:遇到意外情況時。
胡煒煒:一般汽車重心較高的車比較容易翻車。比如在美國,SUV就比較容易翻車。此外,駕駛員操作不當引起翻車可能性也很大。比如只要30公裡/小時急轉彎就能通過國家安全檢測,但駕駛員行駛了50公裡/小時急轉彎就很有可能翻車。 甘 甜:路況不好、自然環境不好相撞、為了防止和別人車相撞、有緊急車況發生等情況,也包括車本身存在質量技術問題的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 黃瀚 黃 瀚:力帆反應應該算非常快的了。其實,只要是車,都難免都這樣那樣的問題,更何況是在高速撞擊的現場,即便是豪華品牌,都不敢擔保自己的車會撞成什麼模樣。但我覺得他們的思路可能有些問題,我認為不會有廠家願意參加這個碰撞比賽的,即便有極少數小品牌參加,也不見得有太好的效果。而最後如果變成力帆的獨角戲,難免會引發新一輪的質疑。其實,當初陸風的做法值得借鑑。 劉 熾:如果能把所有的車都撞贏當然是好車。我認為此舉的必要性不大。
胡煒煒:好車不是撞出來的,力帆此舉未必會得到相應。
謝衛列:力帆作為自主品牌我持正面態度,但沒有必要「叫板」,其實同級車進行對比碰撞,因為歐洲車的整車設計考慮的出發點是整體剛性的強度,而日本則以潰縮減少對乘員的可能傷害的出發點,兩種設計思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同臺「競碰」的場面肯定不一樣,比如碰撞或試驗後歐洲車局變化大,整車變化不大,而日本車可能變化大,但乘員安全係數不分伯仲;力帆有點兒慌不擇路,其實不必如此。
《車友報》 甘甜 甘 甜:沒有一款車是絕對的質量過關,安全首先要排除外因和內因的影響,所謂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一個有安全保障的車,如開車人沒有良好開車習慣的話,也是沒用的。
胡 煒煒:如按一般標準,只要上了國家公告的理應都是質量過關的車。在歐洲有NCAP(New Car Assenssment Programme,即新車評價規範)作為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給新上市的汽車做安全測評。或許中國也需要更高標準的,針對消費市場需求的權威認證機構。 謝衛列:嚴格意義上講,包括力帆新車型在內的所有路試車輛的質量穩定性提「命門」,這跟整車設計、製造工藝、元器件、部件的材料材質、安裝配流程以及配套廠產品的可靠性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係,中國工業、尤其製造業水平不穩定,作為整車企業任重而道遠。
黃 瀚:力帆的管理令人擔心,首先是調查報告中的結論,讓一個沒有多少駕駛經驗的人當試車員,有兒戲之嫌。 第二,仍然沒有對消費者最擔心的碰撞後果做出明確的說明。第三,試車的出現事故,應屬正常,但這樣的圖片,只可能是企業內部人拍攝,居然流傳網上,這樣的內部管理,實在令人擔心。
翻車一刻 福特爆胎面目全非 桑塔納2000意外翻車 水井雨箅子撅翻悅達 起亞車併線時翻車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乘用車項目位於重慶市北部新區汽車園,計劃在此投資建成年產轎車15萬輛。力帆轎車響應國家對從"中國製造"提升到"中國創造"的倡議,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更多內容
部分車型翻車概率 車型 翻車概率 福特探索者SUV 21%-24% 豐田Tacoma 28.3% 雪佛蘭Tahoe 26.3% 馬自達Tribute 21%-24% 斯巴魯傲虎 15.5% >>>更多 官方車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