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你去過嗎?見過才能明白它的偉大

2021-01-07 三瓶雞蛋的旅遊

河南省的南陽有個超級工程,它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發源地,如果在此行中沒能到渠首一探究竟,對許多吃水的人來說,應該是一種遺憾。南陽之旅中,我特意安排了這一站,並不是因為它的風景很美,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

位於南陽市淅川縣香花鎮G241國道和023縣道交匯處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目前已規劃為一處風景名勝區,但這是一處以歷史記載為主的風景區。

位於南水北調沿線景區的廣場上,緊靠南水北調跨渠大橋,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清晰地寫著「中線渠首」,下面則是用一塊石塊做的介紹,就像一本書一樣,記載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啟動、通水等故事。回頭看南水北調乾渠,丹江水在不停地往前流,這一路上會讓許多省份喝上優質的水源,有效地解決了北方缺水的問題,惠及了沿線上億人口。

就在豫北地區已全面進入寒冬之際,景區內種下的月季花還在爭先恐後地開放,似乎忘了這個冬天已經來臨,只想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突顯出這一層。

渠首水壩雖然不到百米長,卻把丹江水庫和乾渠分成兩半,丹江水自2014年12月12日下午起,一直向北流淌,至今未停下來,上億立方米的丹江水從這裡流出,就這樣踏上了自己的一段旅程。

以神的眼光來看丹江水庫,它就像這座群山中的「汪洋大海」,其中不乏有孤零零一座孤零零的島嶼。曾露出水面的丘陵,都是附近居民居住的地方,為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工程,他們選擇離開自己的家鄉,丹江的水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通水夢,中國夢》這六個大字,在南水北調乾渠一側的草場上格外顯眼,是啊,曾經為這個項目策劃了很多年。看到這條從丹江起航到北京的現代巨龍,這其中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艱辛,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這個項目徹夜工作。

假如你在旅途中也想去中線渠首,自駕遊遊客可以直接根據導航前往,非自駕遊遊客可以從淅川縣乘公交車到渠首車站,下車後可選擇打車前往,距離約10公裡,費用約20元左右。不知您是否會在淅川旅途中來此觀賞一下?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5秒可注滿1個標準遊泳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孟向東刁良梓 通訊員 康帆5月9日,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當天上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的入渠流量每秒達420立方米,這是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 河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始安裝「安全閥」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添了一個「安全閥」和「穩定器」,解決南水供應的供水安全。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沿線第二個調蓄工程、我省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觀音寺調蓄工程,已經正式開工建設了。
  • 5秒鐘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在南水北調中線起點,長江水通過丹江口水庫,穿越閘門,歡騰北上。5月9日,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輸水能力和效益發揮上得到了巨大提升。   中線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穩定,經受住了設計標準流量350立方米每秒以及汛期、冰期輸水的考驗。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正進行分段試水
    丹江口建城近3000年,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遊,漢江穿境而過,有「中國水都」之稱。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  南水北調全線通水後,肩負保護好水源及環境重任,這將推動這座古城的轉型,或者說是新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進入到收尾階段,正在進行分段試水。  1277公裡的輸水總乾渠,將丹江口水庫和北京市首尾相連。
  • 建設正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有望十一前開園
    連日來,丹江口市城區內的丹江口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大型施工機械、忙碌穿梭的施工工人隨處可見。據了解,目前每天有200多名工人和十多臺機械設備在該園區內搶抓施工進度。據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位三官殿辦事處境內的蔡灣村四組的右岸新城區旅遊港附近,緊鄰南水北調中線標誌性建築、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庫大壩,總佔地面積1046.83畝,其中一期紀念園佔地546.83畝,二期移民文化體驗中心佔地500畝,計劃總投資4.2億元,園區以中線工程走向進行規劃,將沿線12個受水區知名景點一線串珠,包括許昌的三國勝跡、南陽的醫聖祠、焦作的雲臺山、安陽的殷墟遺址、天津的大沽口炮臺等景觀
  • 湖北運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湖北運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進入倒計時,在這項宏偉工程中,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對該項工程丹江口庫區進行地質災害體調查項目中,湖北省國土測繪院將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引入其中,為該項工程提供高質量的測繪保障服務。  在地質災害體調查項目中,傳統的測繪方法受到地形複雜等因素的限制,得到的數據往往不夠精準且耗時長。
  •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這是11月10日拍攝的淮安水上立交樞紐工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
  • 南水北調中線惠及5300多萬人
    新華社鄭州2月15日電(宋曉東、張存有)記者15日從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累計輸水20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5300多萬人,極大地提升了沿線百姓在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方面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一渠清水北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特約調研組打開中國地圖,俯瞰萬裡平疇,一條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從秦巴山間出發,跨江淮、穿黃河、依太行,縱貫南北,一路穿行1432公裡,將一渠清水送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這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 給大壩「穿衣戴帽」,讓管道「上天入地」,南水北調工程到底有多牛?
    2 這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宏偉工程 南水北調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 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 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鈕新強院長介紹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6年前,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河南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啟,蓄勢已久的南水奔湧而出。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
  • 河南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 「南水」供應下遊增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本報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添了一個「安全閥」和「穩定器」,解決南水供應的供水安全。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沿線第二個調蓄工程、我省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觀音寺調蓄工程,已經正式開工建設了。
  • 「三大主題」推進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
    本站訊 8月26日至27日,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在石家莊召開財務集中核算、預算管理和資產清查工作研討會,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總會計師陳新忠主持會議。資產全面清查實施方案是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有效指導方案,為南水北調中線資產全面清查做好了組織準備和數據準備。預算管理工作與預算監管系統的有效結合,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和解決方案。   陳新忠強調,各分局、各直屬公司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一是深入推進財務集中核算工作,與片區服務相結合,實現規範流程、規避風險、提高效率、培養人才的工作目標。
  • 石家莊:南水北調中線水將是飲用水源 勿釣魚遊泳
    從今年6月份開始,南水北調中線邯石段開始充水試驗,沿線鄉村有了一條讓村民欣喜不已的「玉帶」。昨日,石家莊南水北調辦公室工作人員深入沿線鄉鎮,向村民發放安全宣傳手冊。同時提醒大家,中線總乾渠坡陡水深,而且未來將是飲用水源,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沿線渠道不能釣魚、遊泳。
  • 南北方地勢落差200米,南水北調是如何輸水的?怎麼逆流而上的
    我國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工程方面,一個又一個超級項目的完成體現了我國基礎設施的巨大實力,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奇蹟,今天的芒果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項目的奇蹟,南水北調項目,南方和北方的地勢落差達到200米,南水北調怎麼輸給水?
  • 韓營村特色生態旅遊小鎮喊你來打卡了!
    提示:點擊上方"鄧州在線"↑每天關注收看韓營村擁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主要利用京鄧對口協作資金並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進行建設,打造以渠首精神展示、田園風光體驗、親子體驗拓展、生態觀光採摘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扶貧基地,同時成為京鄧對口協作在渠首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
  •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啟動2020~2021年度調
    11月27日10時,伴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濟平乾渠渠首閘正式啟閘門引水,標誌著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2020~2021年度調水工作正式啟動。本年度是南水北調東線通水第八個調水年度,根據水利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及山東省水利廳工作安排,計劃從省界抽江水量為6.74億m,向山東省棗莊、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青島、煙臺、威海12城市淨供水量4.00億m。
  • 陝西為這一大工程努力了數年……
    你知道嗎?北京人所喝每杯水可能半杯多來自陝西陝西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始端,不僅是「南水北調」的核心水源,更是漢江、丹江的發源地。據了解,漢、丹江流域在陝西涵蓋陝南三市28個縣(區),為中線工程提供了近70%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