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添了一個「安全閥」和「穩定器」,解決南水供應的供水安全。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沿線第二個調蓄工程、我省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觀音寺調蓄工程,已經正式開工建設了。該工程建設完成後,將提高鄭州及其下遊河南沿線受水區的供水保障率,可在總乾渠停水檢修和突發事件期間快速應急響應,保障斷水期間鄭州等城市生活所需應急用水安全。
根據了解,觀音寺調蓄工程位於新鄭市南部約9公裡處,是國家2020—2022年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工程主要包括上、下調蓄水庫和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總庫容3.28億立方米,靜態總投資約175億元,由中線建管局和新鄭市政府共同出資建設。該工程局部場地平整及大壩試驗工程已於2020年12月21日開工。
為什麼要啟動建設觀音寺調蓄工程?據了解,其主要任務是調節丹江口水庫來水豐枯不均,應對總乾渠檢修和事故造成的斷水風險。工程建成後,可提高供水保障率,發揮南水北調工程效益,保障工程沿線受水區供水安全。
觀音寺調蓄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沿線第二個調蓄工程,是我省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它將通過參與丹江口水庫豐枯調節和總乾渠調度調節,提高鄭州及其下遊河南沿線受水區的供水保障率,在總乾渠停水檢修和突發事件期間快速應急響應,保障斷水期間鄭州等城市生活所需應急用水安全。打個比方說,它將為鄭州及下遊安全穩定供應「南水」增加一個「安全閥」和「穩定器」。
另據了解,觀音寺調蓄庫工程還將規劃建設超過百萬千瓦裝機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能有效消納河南省內外大量的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