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現金貸等零售信貸監管影響,金融科技企業發力助貸業務開始成為行業趨勢。近日,多家上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財報顯示,助貸業務增長迅速。
1、發力助貸成行業趨勢
此前,監管發布《關於做好網絡貸款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要求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根據監管精神,網貸等互金平臺向包括助貸在內的方向轉型將是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表示,助貸業務的增長,
一方面源於監管的引導,
另一方面則是普惠金融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普惠金融,很多銀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這給助貸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助貸機構合作,可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客戶獲取成本,實現精準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轉型助貸也存在一定門檻,流量、客戶等綜合實力強的平臺,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互金平臺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業內周知,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合作機構的合規性要求較高,如果助貸機構存在合規性瑕疵,合作就難以成行。
2、轉型助貸進行時
據零壹數據統計,上周共有11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其中2家立案,3家清盤,5家網站關閉,1家發布轉型公告——向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成為助貸機構。
2018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大環境持續惡化。政府部門不斷出臺政策,穩定大局,統籌協調,穩妥有序處置風險隱患,並引導網貸機構良性退出。轉型助貸成為新選擇。
3、助貸模式發生變化
扮演助貸角色的一方,主要有金融科技公司以及持牌的網絡小貸和網際網路銀行。出資方主要是中小銀行、信託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此類機構藉助助貸業務發力零售業務。
看似雙贏的助貸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一些監管擔憂的問題暴露出來,一些農商行、城商行藉助貸突破了經營區域限制。此外,在助貸業務中,部分金融機構放棄了屬於自己的風控責任,全部甩給助貸機構。
對此,監管出手糾偏。
1
《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
銀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時,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
2
《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
立足當地不跨區域,不得為無牌機構提供資金或者聯合放貸。
此外,不少地方銀行對於助貸業務態度收緊,對助貸業務的產品利率認定更加嚴格,導致助貸業務發展空間受到壓縮。
助貸機構開始謀求新的路徑。在合規經營的框架內,助貸機構的競爭更多地落到場景、流量、科技等綜合實力的競爭。
這一過程中,眾象金服憑藉銀行直貸模式成功躋身發展快車道。
4、銀行直貸模式
眾象金服首創銀行直貸模式,確立核心品牌價值為「不吃利差、無隱形費用」。
2019年4月2日,眾象金服首家門店——天府中心門店正式亮相,拓寬金融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渠道,讓好的金融產品與客戶無阻礙、低成本、更快速地建立連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