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注重解決數字經濟給就業、數據安全、個人隱私、道德倫理等...

2020-11-27 市商網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① 11月24日,為期兩天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② 數位技術、數字經濟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這與數字經濟在全球抗疫過程中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③ 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也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創造堅實基礎。發展數字經濟,既要拓展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更要注重解決數字經濟給就業、數據安全、個人隱私、道德倫理等帶來的挑戰 (經濟參考報)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數據隱私的重建:重構人機互動中的「知情同意」
    一個關鍵的挑戰是要在以下兩個極端之間找到一種折衷方案:a)提供廣泛的同意並放棄對個人隱私的所有控制權,以及b)每次使用個人數據時都需要「微觀同意」,導致無法完全理解每一個數據同意請求和同意疲勞。解決方案既應最大程度地訪問數據,又應保護每個人控制隱私和數據使用透明性的權利。解決方案不應要求永久性;理想情況下,應保留所有人撤銷同意訪問的權利。
  • 王磊:數字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與監管同向而行、並肩向前
    王磊認為, 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也是中國經濟最具競爭力和創新活力的部分,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與監管同向而行、並肩向前。同時,數據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產要素,要真正轉化為生產力,要解決的難點環節是流通。「當前,數據的生產方很多,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城市物體,都會持續產生大量數據。
  • 倫理道德與大眾意識形態領域的「中國問題」
    兩部報告反應了我國當前倫理道德與大眾意識形態總體狀況與發展態勢,提供了當前我國倫理道德與大眾意識形態領域的新發現與新解釋。並對反應出來的「中國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中國戰略」。它說明,1)當前中國的倫理道德已經從傳統形態轉型為市場經濟道德,但仍然處於經濟必然性階段。
  • 數字政務是「新常態」,如何確保其合乎道德規範?
    現在,這些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突出;COVID-19大流行不僅加速了數位技術的發展,而且還突然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顯示,86%的聯合國成員國通過網際網路來更新COVID-19的最新進展。 全球各國政府都紛紛將市政服務轉移到網上,方便公民在減少非必要社交活動的基礎上,獲得必需的公共服務。
  • 數字經濟興起 共享員工、靈活就業層出不窮——新就業 未來已來
    此後,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繁榮,新就業形態不斷萌生。尤其在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的浙江,一方面,數字經濟讓更多的人從傳統勞動崗位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靈活多元的新就業形態迎合了經濟變革帶來的工作模式質變,成為了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新就業形態的帶動效應究竟如何?隨著組織和市場邊界的進一步融合,是否會帶來一場經濟社會效率變革?我們又應該為迎接這場變革做哪些改變?
  • 數位時代下的公眾人物隱私權分析——對「畢福劍事件」的傳播倫理...
    數位時代為傳播倫理的規制帶來了極大挑戰,尤其體現在隱私權在一定程度上讓渡了技術的發展,例如在數字拍攝、數字上傳編輯、數字傳播下,公眾人物的某些隱私權讓渡給了通過技術手段獲取的公共空間。 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個體得以作為單獨信源傳播信息。以前規範整個行業的自律發展成規範傳統意義記者的職業道德,如今要依靠每個普通個體的媒介素養。
  • 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規律
    經濟全球化時代,倫理道德和倫理學理論如何走出「現代性碎片」?一言概之,守望「精神」,回歸「精神哲學」,建立「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在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回歸及其「形態」建構中,個體「成為一個人,並尊敬他人為人」。何種現代覺悟?「倫理—道德」覺悟!20世紀是倫理覺悟的時代。
  • 《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出爐:數字經濟穩就業,微信生態打...
    全民數位化就業時代來臨,小程序日活超4億成帶動就業「最強動力」微信作為數位化經濟的代表,隨著其生態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創造和穩定了大量就業,據測算,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
  • 圖解《數據安全法(草案)》
    除上述外,還有《個人信息保護法》值得期待,將逐步完善中國數據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各部法律各有側重、互相補充,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數據監控的全方位、無死角是識別的全面性與響應決策的前提,在出現問題時也更便於定位溯源,及時解決風險。
  • 英國上議院AI報告:沒中美有錢,但我可以主導道德遊戲規則設定
    為了更好發揮人工智慧的作用作用,報告建議政府贊助更多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並號召於明年在倫敦召開一次全球峰會,以創建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的倫理發展和部署共同框架」這些建議雄心勃勃,但基本上是務實的。根據高盛公司發布的報告中的數據,從 2012 年到 2016 年,英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約為 8.5 億美元,屬於世界上第三大投資者。但與中國在同一時期投資的 26 億美元以及美國投資的 182 億美元相比,這個數字相形見絀。報告說,英國應該與德國和加拿大這樣的國家進行比較,而不是把自己與這些超級大國相提並論。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C、工程是一種實踐性研究,研究如何利用各種科學方法使得人和物以及環境以更健康、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相結合,從而賦能個人,促進社會的福祉。D、工程是指將科學知識應用於工農業生產過程而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 機電工程、化學工程等,其目的在於利用和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
  • 「數字利維坦」「反封鎖與反制裁」……2020年有這些理論研究要點
    圖源新華社數位技術會不會變成全方位控制人類的「數字利維坦」近年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對政府治理和政治學研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數字政府治理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方向,政治學研究者主要關注技術進步對政治的影響、政府數據的開放、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
  • 紮緊制度籬笆,龍貓數據全方位保障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
    當前階段,全球人工智慧正處在加速發展期,國際領先企業爭先布局,資本市場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人工智慧正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人工智慧系統應用過程中,數據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也成為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 更了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總比趕緊炒錢給狗銀行送錢好!
    此外,在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地方經濟落後、地方衝突、混亂和建立信任的成本飆升,普世價值受到侵蝕,導致信任缺失,甚至信任崩潰 因此,進入資訊時代,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信任危機」正在全方位深化和蔓延 作為世界面臨的一場危機,有必要建立一個世界級的共識架構,以實現解決方案 而區塊鏈技術在這種第一色彩中,主要依靠區塊鏈技術的獨特屬性..
  • 人人皆可換臉 眼見不再為真:人工智慧安全如何保障?
    個人信息安全  人工智慧技術加強了數據挖掘分析能力,收集個人信息已呈現出精準化、全面化、簡便化、隱秘化趨勢。隨著人臉、指紋、聲紋、虹膜、心跳、基因等具有很強個人屬性信息被收集、分析和利用,加上應用場景增加,一旦洩露或者濫用將產生嚴重後果。
  • 5G時代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安全加持
    近日,在亞信安全主辦的「安全世界 5正當時」2020第五空間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電信運營商、金融和能源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的人士表示,包括5G金融、5G通信和5G醫療在內,以5G為代表的新應用場景開啟了萬物互聯新時代,各行業隨之邁入全面數位化。數字世界是高效的,但數字世界也是脆弱的,更好的數字世界需要更安全的加持。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數據隱私問題突出相關企業緊急發聲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已達2.29億人。消費者使用共享充電寶致使個人隱私數據洩露現象時有發生。
  • 疫情期間撐就業、擴規模、促經濟 微信生態打出數字戰「疫」組合拳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都受到波及,線下經濟幾近「停擺」。今日,由騰訊微信、中國信通院共同發布的《2019-2020就業影響力報告》披露,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達2601萬個,同比增長16%,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22%,間接帶動就業機會362萬個,其中疫情期間,微信生態打出一套數位化「組合拳」力保就業穩,也讓商家生意「不停擺」甚至逆勢上揚。
  • 媒體道德與倫理經典案例評析(八)【2】
    ⑦在現當代,一個社會走向或已經實現民主法治,就必然高度重視保護公民個人的隱私權。 國外一個公民教育機構甚至將隱私、正義、責任、權威列為民主的四大基礎,認為隱私有六大益處: ●自由:隱私幫助人們自由思考和行動,不受他人不合理的影響或控制。這種自由可以讓一個社會避免淪為極權主義,臣服於獨裁者的全盤控制。 ●安全:對隱私的尊重培養了一種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