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北極人抗寒大法,你早晚用得上

2021-01-10 新周刊

天一冷,老藝術家就愛蜷縮在被窩裡。

這不,一大早打開熱搜,竟發現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已經降到了-44.2℃,這是什麼概念,大概是整座城市都被凍冒煙了吧。

△內蒙古出現極端嚴寒天氣 / 微博

這倒令老藝術家突發奇想,到底住在北極圈附近的人是怎麼抗寒的?是不是可以偷一下師?

沒想到這一搜,有趣的地方兒來了:他們老早就把寒冷當成了老朋友,生活也不是我們想像中不是冰川就是北極熊那麼無聊,衝浪、看極光、捕魚造房、坐狗拉雪橇,快把極寒生活玩出一朵花兒。

△不服輸的北極人還在快樂衝浪 / Youtube

這種抗寒精神,真值得天天還在battle北方冷還是南方冷的我們學習一下。

北極人

是如何抗抗抗抗抗寒的?

不急,在偷師前,我們先來大概了解一下北極地區。相信此刻的你一定會想:誰會生活在北極?這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冷風嗖嗖刮、口水都能結冰的地方,連上帝來了都調頭跑。

但真實情況還真沒你想的那麼壞。

△印象中的北極? / Youtube

根據AHDR北極人類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居住在北極圈以北地區的人口大約有400萬,要是按更寬泛的北極地區定義,人口得有1310萬。

看傻眼了吧,這還不止: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瑞典、挪威、冰島和丹麥這8個國家都有城市安在北極地區,光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一城就有近30萬人。

還有12.5%的土著,40多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儼然就是一個大型的人類生態圈。

△北極人口分布,圓圈越大人口越多,顏色越深所佔土著人數比例越高 / AHDR

人多是多,但也真的忒冷。

最冷的地方能有多冷呢?這麼說吧,俄羅斯雅庫特地區的奧伊米亞康村莊,曾在1933年錄得-71.2℃的溫度,光看數字就能打一哆嗦。

幾年前,紐西蘭記者查普爾決心找出這片地區人們生存(抗寒)的秘密,結果差點把自己交代了。

△世界最冷的地方,奧伊米亞康村 / WIRED

他先從莫斯科(3300公裡外)坐7小時飛機到雅庫茨克(926公裡外),又搭了兩天車,一路靠喝著馴鹿湯維持生命體徵,才來到這寸草不生的地方。「頭幾天我還在外面嘚瑟了幾小時,回來身體就垮了。」

畢竟在這裡,汽車要被放到加熱車庫,所有家庭和企業都有集中供熱和備用發電機,人們在戶外工作20分鐘就得輪班一次,唾液會被凍成「刺痛嘴唇的針」。

△走在奧伊米亞康村的戶外,需要極大勇氣 / WIRED

在最近城市雅庫茨克,到處充斥著毛皮大衣。

雖然殘忍,但在極寒之地,人們也唯有念著一句「聖母瑪利亞」以動物皮毛來抵禦嚴寒。在格陵蘭圖勒地區,褲子是用北極熊皮做的;在北歐地區,薩米人則用馴鹿皮縫製衣服......

△奧伊米亞康村最近的城市,雅庫茨克 / WIRED

但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皮衣,在俄羅斯雅庫茨克,一件長款的裘皮大衣就要1550美元(10137元),遠超當地600美元平均工資。

這樣之下,有人買假皮衣,有人則選擇展示真正的技術:在北極穿衣,並非越多越好,因為汗會結冰凍傷皮膚,要分層而穿,還得是寬鬆的,讓空氣流通一下。至於含水的潤唇膏、面霜,我勸你別用,不然和以雪蓋臉沒啥分別。

△別用含水化妝品,不然就變同款卡姿蘭大眼睛 / The Siberian Times

但幸好,無論多冷,魚市是開放的。

在極寒之地,人們必須依靠肉食來維持身體的能量,哪怕是生的。俄羅斯奧伊米亞康人就喜歡吃馴鹿肉、凍魚、馬血冰通心粉、冷凍生馬肝等等,魚往地上一擺,也不用冷藏,直接結冰,一條白魚850盧布(75元),就可以嘗到用金錢驅散寒冷、俄式濃湯的滋味。

△奧伊米亞康當地魚市 / Youtube

由於遠距離運輸,北極地區的食物一般貴得離譜。在加拿大最北端努納武特地區的一間雜貨鋪,一包曲奇餅乾就要18.3美元(120元),一串葡萄要28.6美元(187元)......

沒想到,去了極地,除了抗寒,還得抗窮。

△北極的食物可不便宜 / The Siberian Times

至於住的地方,也得各出奇招才紮下根來。

在俄羅斯雅庫茨克,所有房屋建築都得懸浮於地面2米高,這不是怕發大水啥的,而是防止凍土表層變暖融化,必須得深扎在穩固的永久凍土層。

△極地的房屋一般得高於地表 / 《衛報》

而在加拿大或格陵蘭的因紐特人,則建冰屋,利用冰熱傳導性差、能留住大量熱量的原理來抗寒;北歐地區的薩米人則喜歡用Lavvu和Goahti來抗寒,這可以理解為一種牢固的軍旅帳篷,不易被強風掀翻。

△薩米人傳統帳篷Lavvu / Www.Nordnorge.Com

△俄羅斯北極土著涅涅茨人的傳統帳篷 / Cristian Barnett

在出行方面,汽車是別想了,除了容易熄火,還有在路面打滑的危險,傳統上,他們會用馴鹿雪橇和狗拉雪橇出行。不過在這種極端天氣下,也是懶得出門的最佳藉口了。

在北極

真不止有北極熊和冰川

「無聊」,當我們困囿於想像中北極生活的寒冷、黑暗時,很容易脫口而出這兩個字。

但事實恰好相反,看了北極的生活,才發現散落在不同國家的北極人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無聊的,或許是我們朝九晚五這群人。

除了北極土著,在過去被流放、被騙去開發的人,現在越來越人反倒主動定居在北極地區。25歲的烏克蘭調酒師Yana去年主動搬到位於挪威最北的斯瓦爾巴特群島,「我感覺自己生活在探索頻道,這真的很酷。」

△如今有不少人選擇主動定居到北極 / The Siberian Times

拿世界上最北的城市、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的朗伊爾城來說,這簡直是個除了快樂啥也沒有的地方。

拋開新聞裡「不能出生也不能死亡」的獵奇色彩不說,朗伊爾城是個極其多元化的社區:2300個居民裡,6成人口是是挪威人及土著,其次是俄羅斯人,還有100多個泰國人......

△朗伊爾城 / Life in Norway

小小的土地裡,教堂、醫院、郵局、銀行、圖書館、酒店、加油站、餐館、商店和酒吧一應俱全,儼然一幅「小國寡民」的景象。

當地還辦了一家報紙,每周二下午4點前定稿,與其他地方的銷量焦慮不同,這裡編輯們的煩惱是——怎樣預防北極熊的不定期來訪。

△當地的報紙,比起怕滯銷,更怕北極熊也愛看報紙 / Youtube

北極農場也是有的,隨便一個農民每天研究的就是「如何在北極種菜」等世界性課題;世界最北大學斯瓦爾巴大學中心、北極探險博物館等也在於此,科學家們來了都兩眼發光。

當然,這個小鎮上的人們也不是無所事事:騎個雪地摩託、泡了北冰洋再來個桑拿浴,要是天氣太冷還可以名正言順不去上班......

△別上班了,我騎雪地摩託載你去玩 / Youtube

曾經有個美國心理學者不信邪,帶著抑鬱、苦悶的預設來到挪威特羅姆瑟(Troms)做研究,沒想到一年後,他發現自己的課題完全不能開展,只好打道回府,「在調查問卷裡,一半以上的居民對冬天生活感到滿意。」

或許你會說,這是個例而已。還真不一定。

芬蘭有聖誕老人、馴鹿和最北麥當勞;瑞典則有森林和雪村;俄羅斯有捕熊和北極傳統武術「tricking」;美國阿拉斯加則有舉世聞名的極光、徒步冰川和帝王蟹。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北極早已不是一個單一的、孤零零的、還停留在極地求生階段的生態圈。

△俄羅斯北極人的傳統武術「tricking」 / Cristian Barnett

△北極圈多數有震撼的極光

在北冰洋的對岸、加拿大最北端的努納武特地區,人們早早喝上了奶茶和蘇打水。

這一喝,還戒不掉了,但望著一罐2-7美元(13-45元)的汽水,也不免肉痛。但幸好,他們基因裡還保留著因紐特人喜歡分享食物的傳統——獵人們會捕獲有數額限制的獨角鯨,分享給社區居民。

△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的人們早已喝上可樂奶茶 / Npr

你很難帶著同情的目光,說他們不快樂。

數十年來,專門記錄北極圈生活的攝影師Barnett,在《Life On The Line》一書中提到:「北極並非我們想像中只有寒冷和黑暗,也不僅僅只有獵人和北極熊,與馴鹿牧民相比,你更可能會遇到美髮師。」

變暖的氣溫,和不復的冰川

沒錯,強悍的北極人熬得過嚴寒,卻可能熬不過變暖的天氣。這還真不是段子。

不知你們有沒有感受到:今天的冬天好像冷了許多。這不是錯覺,科學家們在2020年11月底在《Inside Climate News》發表了一項結論:「Warm Arctic, Cold Continents(溫暖的北極,寒冷的大陸)。」

△2019年8月12日,格陵蘭島西北部衛星圖像 / Getty Images

△海冰正在融化 / Youtube

這聽起來好像違反了主觀判斷,但事實研究表明,北極地區的迅速升溫,正在導致南面地區的極端嚴寒天氣。

沒想到,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地方,也正在「同呼吸,共命運。」

△北極居民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 / Npr

北極地區的居民是第一批最直觀感受到「全球變暖」威力的人。不論是加拿大、美國的因紐特人,還是芬蘭、挪威的薩米人,在幾千年來,都是通過半遊牧的方式生存下來,這就導致了他們對環境依賴極大。

海冰的消失,先是導致了海豹、北極熊的生存空間壓縮,數量下降,也極大影響了北極居民的食物來源。「儘管現在每個地區的獵殺數量都有配額,例如格陵蘭西北部的圖勒地區每年可獵殺64頭獨角鯨、24隻北極熊,但魚、鳥等常見食物種類還是肉眼可見的下降。」

△沒有厚雪,北極熊寶寶很頭痛

△變薄的冰層使打獵越來越困難 / Npr

變薄的冰層也令獵人們無法打獵,因為狗拉雪橇和雪地摩託根本無法使用。

但他們面臨更嚴峻的問題是,房屋居住。

因為全球變暖,保護北極地區免受風暴潮侵蝕的海冰正在融化,連帶建築之下的永久凍土層,也在融化。

加拿大有關機構算過一筆帳,如果要加固努納武特地區的房屋,僅是西北部,就要2.3億加元(11.8億人民幣)。這也僅是臨時的,不知凍土層何時再融化一波。

△融化的冰川越發逼近當地房屋 / 《衛報》

而阿拉斯加的Shishmaref村則選擇直接搬走,因為他們每年損失10英寸的海岸線,不知何時整個村莊會因為失去冰川而掉進海裡。

北極變暖也正在影響此刻在吃瓜的我們。

「溫暖的北極,寒冷的大陸」真不是科幻片,《自然》雜誌在2018年也提供了相關的支撐證據:從1990年到2016年,當北極的變暖趨勢增強,美國東部的嚴冬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南方反而容易陷入極端嚴寒天氣 / 《衛報》

就以今年為例,北美地區已經創下數百次低溫記錄。10月25日,蒙大拿州的波託馬克市錄得了美國大陸有史以來的10月最低氣溫-33.8℃;而我們開頭提到的內蒙古,竟也跌到了-44.2℃。

這就像一個具有諷刺性的閉環:我們在學北極人抗寒,北極人在學我們抗熱。

用少點一次性膠袋吧,還咱和北極人一個家。

你對北極的印象有改變嗎?

黃加寶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Gloria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一個被中國消費者忽視的世界品牌---北極人
    嚴嚴冬日,躺在冰冷的床上,你最期待的是什麼?一個溫暖的懷抱?一杯熱騰騰的開水?還是一句溫暖的話語?應該都不是,我想你最需要的是一條溫暖的電熱毯,帶給你夏天般的溫暖,給你最實在的呵護。說起寒冷,人們聯想最多的會是北極。為什麼?因為從我們的意識中,北極非常的冷,冷到你住在愛斯基摩人的冰屋裡都覺得那是最溫暖的地方。
  • 北極人電熱毯,一個凱旋而歸的民族品牌
    華麗的數字背後是一種對質量的執著追求,是一種質量為上的企業精神。這個與海爾同年成立的企業,在那個賣方市場的時代,同樣彰顯了與海爾一樣的質量認同觀。真有點「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同樣,企業快速發展,基業長青,戰略是關鍵,是發展之道。沒有一個正確的戰略,是不會健康快速發展的。而北極人電器22年的外貿之路,也是飽含了汗水與付出。沒有昨日走過彎路時的艱辛,便沒有今日陽光大道般的舒暢。
  • 北極人自發熱手套愛派送暖心懷
    武漢樂可可科技有限公司為獻大愛,捐贈了十萬雙北極人自發熱手套,給一種災民帶來了最貼心的溫暖。  2013年11月8日上午,五十八兩物資車從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緩緩開出,將送往全國各地受災省份城市。此次捐贈活動是由省減災委員會、省民政廳共同組織舉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熱心參與,一共籌得價值接近兩千萬元的禦寒物資,是自舉辦以來的最高物資款項,同時,此次所籌得的禦寒物資將會於十一月底全部發送完畢,全部交到需要的困難群眾的手中。
  • 北極人自發熱空調手套「不走尋常路」
    北極人自發熱空調手套,聰明地採用「特許連鎖經營」模式,將專賣店特許給加盟商經營,充分利用社會閒散資金,擴大了市場鋪蓋,同時對於品牌宣傳具有重要的作用。
  • 北極人自發熱手套,火爆商機,共創雙贏!
    北極人運營管理總部,擁有大批高學歷、高資歷、高能力的專業人才,其中博士5人、碩士16人,本科48人,其它各類專項生產製作人員300多人,從而全方位的保證了材料挑選、技術研發、設計、製作、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的系統化、有序化、標準化和專業化。
  • 南極人公司推 「北極人」品牌
    本報訊 北京國際時裝周之際,國內各大服裝品牌紛紛推陳出新,記者日前從南極人紡織品有限公司獲悉,繼推出保暖內衣的名牌南極人之後,該公司又新近開發了 「北極人」自主品牌。該品牌著力於技術進步提升產品檔次質量和舒適度,在新材料應用上有所突破,綠色成分更多,以此進一步強化南極人公司「讓中國人穿得更好」的經營理念,在日前舉辦的首次訂貨會上,該品牌已訂出近百萬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
  • 貓咪的羞羞事(閨蜜篇):所謂的棉籤大法,有用嗎?
    曾經有人在網上曬出了【汙力十足】的棉籤大法——在母貓發情期,用棉籤插入母貓的陰道可以有效的「幫助」母貓緩解發情期時候的症狀。讓主人和貓咪都可以順利的度過它們的發情期。但是這種方法真的好用嗎?實際情況到底是如何的呢?
  • 「剪刀大法尋貓」站得住腳嗎?沒有科學依據為何還如此「靈驗」?
    養貓的鏟屎官幾乎都知道貓咪性格膽小怕生,而且好奇心很重,所以很少將貓咪帶出門,養貓養得小心謹慎,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貓咪被自己的好奇心給「騙」出了門,一旦走丟貓咪是很難再回家的,可不就是徐志摩筆下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剪刀大法」是在貓圈流傳已久神乎其神的找貓法子,起源無從考究,具體如下:1)在灶臺、爐臺上放一滿碗清水,在碗上平放一把剪刀;
  • 「剪刀大法」,這是一個神奇的尋貓法術!
    其實剪刀大法無論能否找回來,多少都是有概率論和倖存者偏差的因素,因為一旦貓丟了,無非就是以下四種情況:1. 用了剪刀大法,貓找回來了2. 沒用剪刀大法,貓找回來了3.其實你找能否找到貓機率,在於你在乎它的程度!
  • 世界上真的有龜息大法?用屁股呼吸的費茲洛河龜,就是最好的證明
    比如,利用洩殖腔進行呼吸,也就是人們理解的「用屁股呼吸」。這聽起來十分奇怪,不過也是公認的龜類水下呼吸擁有的最有效的方式。    據悉,擁有「龜息大法」的龜類其實並不是只有一種,只是由於費茲洛河龜將這一項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人們才對此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 國際玩笑說:貓咪走丟了,能用剪刀大法找回貓咪
    剪刀大法找貓是真的嗎?最近看到評論區討論的熱門話題說:「能用剪刀大法找回貓咪」嗯哼!這麼神奇嗎?於是我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搜尋了一些相關資料!看完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瞎搞,絕對瞎搞」貓咪突然丟了絕對是所有鏟屎官最害怕發生的意外之一了,網上流傳著很靈驗的剪刀大法找貓,就是取一碗清水放在灶臺的中間,然後在碗裡放一把剪刀,刀尖朝向門窗的方向,在心中真誠祈禱默念貓咪的名字,在這期間不能破壞這個大法,在這樣的儀式之後,有些貓咪真的就回來了。各位網友們!
  • 國際玩笑說:貓咪走丟了,能用剪刀大法找回貓咪
    剪刀大法找貓是真的嗎?最近看到評論區討論的熱門話題說:「能用剪刀大法找回貓咪」嗯哼!這麼神奇嗎?於是我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搜尋了一些相關資料!,就是取一碗清水放在灶臺的中間,然後在碗裡放一把剪刀,刀尖朝向門窗的方向,在心中真誠祈禱默念貓咪的名字,在這期間不能破壞這個大法,在這樣的儀式之後,有些貓咪真的就回來了。
  • 百試百靈的「剪刀找貓大法」!
    「剪刀大法」眾多網友用這個方法找到了自己主子(圖片來源於微博)在灶臺、爐臺上放一滿碗清水,在碗上平放一把剪刀(要點:水一定要放滿) 灶臺就是家裡的廚房的爐灶處。重點來了,把剪刀打開,放在水碗裡(也有說法是可以搭在水碗上),打開的刀口對著貓咪跑出去的門或者窗戶的方向。所謂指向家門或者窗戶,是向貓貓傳遞一個信息,讓它感受到家的方向,哪兒是他們應該回來的地方。你用它告訴你的貓貓:家在哪兒。路在哪兒。所以剪刀的指向首先是一個方向,就是「家」。然後具體到一個點,就是這個「家」的入口(對於貓貓而言)。因此可以視情況指向家門,或者某扇窗戶。
  • 穿秋褲會喪失抗寒基因? 這一年,你信了多少謠言
    這一年,你信了多少謠言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酒能暖身;房間放洋蔥防流感;車內礦泉水經暴曬會致癌……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謠言,隔三差五就會冒出來,刷一下存在感,讓人將信將疑,真假難辨。正因如此,我們一如既往,澄清事實、還原真相,讓科學給你主心骨。
  • 三招教你分辨大法
    告訴她這隻狗狗是什麼品種,但是卻教錯了,那得有過尷尬啊。>同樣是雪橇犬,首先從體型上來說,阿拉斯加是大型犬,而哈士奇是中型犬。所以當你看到狗狗的時候,從體型上就可以大致的判斷出來是二哈還是阿拉斯加了。所以從耳朵間距上也可以用來做分辨。
  • 名震貓奴界的剪刀大法,找失物也很管用!收藏吧
    如果你養貓,那你一定聽說過剪刀大法。其實,這個方法還可以找失物哦!這可是無數人親測有效的神秘巫術。先講講找貓剪刀大法操作方法。所以應該把剪刀理解成一個在整個時空中的箭頭,你用它告訴你的貓貓:家在哪兒,路在哪兒。b。所以剪刀的指向首先是一個方向,就是「家」。然後具體到一個點,就是這個「家」 的入口(對於貓貓而言)。因此可以視情況指向家門,或者某扇窗戶。
  • 算命卜卦、剪刀大法……這些找貓玄學真的有用嗎?
    如果貓丟了,相信鏟屎官一定是心急如焚,但是就在喵耳朵上網衝浪的時候,發現竟然有人建議用算命的方式去找貓?朋友們,封建迷信不可取!同樣流傳的一個找貓玄學還有「剪刀大法」。什麼是剪刀大法呢?就是取一碗清水,放在灶臺中間,然後再放一把剪刀,把刀尖朝向門或者窗戶的方向,在心中默念貓咪的名字,同時要真誠地祈禱貓咪能夠回來。期間不可以移動剪刀,當貓咪回家後,要抓著它的四肢,繞灶臺三圈,以感謝「灶臺貓神」。
  • 有的貓丟了,為什麼用「剪刀大法」能找回?內行人一句話真相了
    還有的直接看監控,這種比較麻煩,而且有的地方監控的覆蓋量不夠,幫不上什麼忙。而給寵物裝上電子追蹤器的主人又很少,所以有些人使用了殺手鐧「剪刀大法」。   何為「剪刀大法」呢?
  • 你早晚得明白:有些異地戀,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分手
    你早晚得明白:有些異地戀,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分手,這樣你在開始一段異地戀之前,才能有所防備。總得來說,有五種異地戀,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早晚會分手,我們一一來了解下。1、缺少溝通的異地戀不管是哪種愛情形式,既然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關係,那就不能少了溝通。
  • 女生問「你喜歡我哪」?笨蛋才回「所有」,情商大佬:跟我學學吧!
    但是喜歡一個人畢竟是有原因的,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女生問「你喜歡我哪」?笨蛋才回「所有」,情商大佬:跟我學學吧!    喜歡哪有那麼多的理由,看到了你眼裡就再也容不下別人  當女生喜歡上你這個人之後,自然就會情不自禁的追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