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2020-08-06 歆琳科普

在科幻略帶一些恐怖的電影中,我們常會看到末日病毒爆發,導致整個人類社會,甚至是所有的動物受到感染變成殭屍。

失去自主意識,喪失知覺,成為一具行為怪異不受控制的行屍走肉。他們不吃飯不睡覺,也不用休息,精神充沛,到處攻擊其他健康的生物傳播病毒。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雖然這樣的電影略帶一些藝術誇張的成分,目前來看並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我們現在所發現的病毒、寄生真菌都還算比較「溫和」,對動物意識並沒有很強的控制能力。

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科幻電影中的一些場景其實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在自然界、尤其是昆蟲界卻有常常發生被致幻真菌感染,並且被真菌按照自己的意圖操控行為的事例。

其中一種昆蟲我們非常熟悉,現在正值夏天,它很可能正在你的附近鳴叫,而且你曾經也許還食用過它,吸收過人家豐富的蛋白質。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沒錯!就是蟬,這種昆蟲分布在世界各地,十分常見,最近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地的蟬又被一種叫做Massospora的真菌感染。

這種真菌並非第一次被發現,也並非首次寄生在蟬的身上,但科學家一直沒有搞清楚蟬是如何感染、並且這種真菌是如何傳播自己的。

這種真菌再次在蟬的身上出現,也為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機會。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研究結果《行為控制:真菌寄生蟲如何選擇吸引活昆蟲來完成他們的使命》6月18日發表在了《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雜誌上。

科學家發現這種真菌可以操控蟬的意識和行為,在它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其他健康的蟬,迅速傳播疾病,從而形成「殭屍」大軍。

「殭屍」?這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了,其實這樣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蟬的一生其實十分的無趣和悲催,它們一生中大部分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下,這時的它們還處在若蟲階段,依靠吸收植物根莖的汁液生活。

雖然大部分生活在地下的昆蟲都是這樣,但蟬卻不同,它們在地下一待就是數年的時間,有些蟬甚至會在地下生活13-14年。

如此漫長、無聊的時間就是它們的大半生,在地下蟬會經歷四次蛻變,然後在某一年的夏天,也就是它們的繁殖季節破土而出來到地面上,再次經歷最後一次蛻變成長為成蟲,也就是我們看到帶翅膀的蟬。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從它出土那一刻對蟬來說,人生中最危險、最悲催的時刻就要來臨了,首先成蟲的壽命非常短,只有數天存活的時間,最長也不超過15天。

所以它們出土並非是來看這個花花世界,感受陽光的溫暖,享受晚年生活的,而是在短短的數天內要抓緊時間尋找伴侶,繁殖後代。

蟬一般會大量的集結在樹上,通過顫動翅膀、鳴叫來吸引異性,完成交配以後,卵會再次進入地下完成下一次輪迴。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蟬破土而出首先會面臨的危險就是人類,它們脫去的皮有藥用價值,還有可能被我們油炸,人類對蟬的捕捉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其數量銳減。

其次就是在蟬出土的時候,土壤裡的真菌也開始了藉助蟬的身體,來大量的繁殖自己。

科學家研究發現,其實在蟬的若蟲時期身體內已經攜帶了Massospora真菌,但這是真菌並不會對蟬的身體進行破壞,控制蟬的行為,處於休眠狀態。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但是當蟬出土以後,進入交配期,真菌就會開始發揮作用,在蟬的身體內大量的繁殖,並且啃食蟬的生殖器、臀部和腹部,用真菌孢子取而代之。

科學家推測真菌之所以被激活,可能是因為蟬進入交配期以後體內激素的變化,為真菌提供了一個準確「甦醒」的時間點。

這時失去大半截身體的蟬尾部長滿真菌孢子,但並不會死亡,而是成為了真菌的傀儡,到處亂飛,雄性會模仿雌性震動翅膀來發出交配信號,誘騙其他健康的雄性飛到它們身邊,傳播真菌。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蟬失去腹部沒有死亡的原因是,真菌可以釋放一種生物活性化合物,這種物質可以操縱昆蟲,讓它們保持清醒,即便是已經失去了維持生命的身體結構。

而尾部長出的真菌孢子會在傳播的過程中慢慢變小,科學家形容就像是鉛筆尾部的橡皮一樣慢慢的被磨損一樣。等真菌孢子變得足夠小,蟬就會死亡。

這個過程是不是就像電影裡的殭屍,不過在人類社會中也有類似傳播方式的病毒,就是我們熟知的狂犬病。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狂犬病毒和寄生昆蟲的真菌一樣,都會使得自己的宿主變為主動傳播自己的載體,你看,當人類感染狂犬病毒以後這種病毒會讓人變得容易失控,好鬥,總是有一種想咬人的衝動。

而唾液正是傳播狂犬病的途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狂犬病毒可以控制人的意識,從而影響人的行為,使得人的行為變得對病毒有利,這其實就是殭屍病毒的雛形。

如果這種控制人的病毒未來繼續進化,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也許未來就不那麼科幻了。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其實在自然界這種控制昆蟲的真菌還不少,它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蟲草真菌,多達140種,最有名的就是我們非常熟知的冬蟲夏草,這其實就是被真菌感染以後變成的蟲草。

在熱帶雨林中還有一些真菌可以侵入螞蟻的大腦,被感染的螞蟻會在真菌的控制下主動離開蟻巢,獨自來到適合真菌生長的地方,用自己的鉗子夾住葉頸一動不動,等待真菌慢慢吸收自己的身體,然後生長。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不過可以放心的是,真菌對人體並不會產生這樣的危害,我們身體有很強大的防禦系統,可以適應大部分的真菌侵入。

不過科學家這次在控制蟬的真菌中發現了包括在致幻劑蘑菇中發現的裸蓋菇素在內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可以讓人產生幻覺,還記得前段時間,雲南一個小姑娘吃蘑菇中毒,躺在病床上在抓小人嗎?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蘑菇也屬於真菌,在野外很多蘑菇有毒,所以不要隨便採摘自己不認識的野生蘑菇食用,裡面的致幻劑不僅會讓人產生幻覺,還有很大的致命性。

論文:

發表期刊:PLOS PATHOGENS

標題:Behavioral betrayal: How select fungal parasites enlist living insects to do their bidding

連結: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08598

相關焦點

  •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在科幻略帶一些恐怖的電影中,我們常會看到末日病毒爆發,導致整個人類社會,甚至是所有的動物受到感染變成殭屍。 失去自主意識,喪失知覺,成為一具行為怪異不受控制的行屍走肉。他們不吃飯不睡覺,也不用休息,精神充沛,到處攻擊其他健康的生物傳播病毒。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交配也不會停止
    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奇怪的蟬,腹部已經完全白化,這種白化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相當於整個腹部直接就乾枯,可以輕易脫離蟬身體!但這隻蟬仍然會日常飛行並且不斷試圖交配!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稱,一種名為馬氏孢子菌的真菌感染了之後導致了這種行為怪異的蟬!
  • 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讓蟬瘋狂繁殖,根本停不下來
    而在北美洲,有一種神奇的周期蟬,它們遵循著相同的基本生命周期:幼蟲在地底生活13或17年,然後在夏季大量出現。它們爬上樹,蛻皮,成長為成蟲,然後在短短數周內,成蟲相遇、交配、產卵。孵化後,幼蟲會回到地底,等待下一個輪迴。13年或者17年後,當地面溫度達到18攝氏度後,它們才會破土而出。在樹上生存和交配幾周後,它們就會死去,而後代會繼續蟄伏地下,直到17年後再出來。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繁殖也不停
    科學家發現,相比起各種天敵之外,主要威脅蟬生存的居然是一種真菌,它的名字叫做團孢黴,除了在幼蟲破土而出的時候,真菌對幼蟲進行襲擊,根據研究顯示,在北美有2-5%的周期蟬在鑽入地底前就已經感染這種叫做團孢黴的真菌,並附著在它們外骨骼上,它們會不斷積蓄力量,蟄伏在幼蟲的體內,在幼蟲破土而出的時候開始入侵蟬的腹部。
  • 真菌操控的「殭屍蟬」:即使屁股沒了,「交配」也不停止
    自身可能已經毫無意識,但生命卻依然被人操控,來完成著「交配」動作,這種蟬是真的慘!炎炎夏日,聽著清脆的蟬鳴聲,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享受。這種小動物,只有雄性個體具備鳴叫的能力,這也是它們求偶的一種方式。不斷的蟬鳴吸引著周圍雌蟬前來交配,它們在地上可能就待數月,之後走向死亡。
  • 真菌操控的「殭屍蟬」:即使屁股沒了,「交配」也不停止
    科學家曾分析過周圍蟬的這種特性,可能是為了躲避當時地球上發生過的影響較大的災害,這樣它們待在地下並且都是奇數年才破土而出,也可以防止同類之間發生食物上的競爭,因此這些周期蟬有著不同的出土時間,3年、5年、7年…而就是這樣的周期蟬,也受到了「致幻真菌」的影響,這是一種被稱為「Massospora」的蟬類寄生真菌,它們在周期蟬出土前侵入蟬的身體,佔領它們內部非重要的器官,最後在屁股處爆開
  • 美國發現「殭屍蟬」,身體被真菌控制,沒了下半身依然瘋狂交配
    不過在蟬的世界裡,生化危機的科幻情節成為了現實。美國周期蟬一旦被真菌感染,雄蟬的腹部將會慢慢變白、喪失繁殖能力並最終死亡。但更可怕的是,它們還會模仿雌蟬吸引雄蟬,進而感染其他健康的雄蟬。02 「殭屍蟬」異常行為:沒了下半身,依然瘋狂交配  過去學界認為是周期蟬冒出地面後才被感染變成「殭屍蟬」,但馬特·卡森團隊的研究顯示,當周期蟬的卵孵化後進入地底時,真菌就已依附在其身上。
  • 被真菌用迷幻劑操控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繁殖也不停
    ,並附著在它們外骨骼上,它們會不斷積蓄力量,蟄伏在幼蟲的體內,在幼蟲破土而出的時候開始入侵蟬的腹部。其運動神經元軸突伸入到胸節的肌肉和腿肌中,主要控制昆蟲的運動。所以真菌侵蝕蟬的尾部,蟬並沒有任何的知覺,甚至還可以只有行動,它們一邊飛,一邊掉孢子,從屁股掉下的孢子又感染了其他的蟬。
  • 電影中的殭屍原來現實真的有,蟬被真菌感染,使它們成為殭屍
    蟬已經死於寄生蟲感染,這種感染基本上使它們變成了殭屍。根據LiveScience報導的PLOS Pathogens期刊,科學上被稱為馬氏孢子菌的真菌已經感染雄性蟬多年了。它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像殭屍軍隊一樣,雄蟬殭屍開始努力增加其數量,方法是使用雌蟬通常採用的閃爍機翼運動誘使其他雄蟬誘引雄性同伴。當未感染的蟬被誘入後試圖與被感染的蟬交配時,馬尾孢被轉移並開始通過吞噬其腹部來感染新的蟬。它用自己代替腹部,看起來像一組黃色的孢子。
  • 10年出土的蟬成為了殭屍
    昆蟲界上演「我的殭屍新娘」自然界受真菌感染變成殭屍的昆蟲有很多種,冬蟲夏草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周期蟬經過漫長的地下幼蟲發育期,出土後卻僅有一個月的存活時間,為了把這一個月「活出價值」,周期蟬要抓緊時間進行交配繁衍,但是新發生的情況給他們帶來了麻煩,因為他們費勁心思找到的伴侶,很可能只是一隻殭屍 ...
  • 十大怪異動物新聞:感染真菌的蟬陷入交配狂歡
    研究人員在英國康沃爾郡海灘用袋裝油炸薯片引誘黑脊鷗,並測試了它們在被人們監視和忽視時的行為,當海鷗在人類監視之下,它們對食物變得更加謹慎小心,一些海鷗對人類的食物完全失去了興趣。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人們不理睬海鷗時,手中的油炸薯片很容易被海鷗搶食。
  • 沒有尾部的「蟬殭屍」無痛感,在奇怪真菌操控下,不停瘋狂繁殖
    而作為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小動物「蟬」,每當熱浪滾滾的夏季到來時,它們一個個頂著高溫炙烤,站在樹枝上,發出響亮蟬鳴聲,開啟一年一度的求婚大會,當雌雄配對後,完成它們一生夙願-繁殖後代, 整個過程只有15天,然後被烈陽曬成中藥標本。
  • 沒有尾部的「蟬殭屍」竟無痛感,在奇怪真菌操控下,不斷瘋狂繁殖
    而作為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小動物「蟬」,每當熱浪滾滾的夏季到來時,它們一個個頂著高溫炙烤,站在樹枝上,發出響亮蟬鳴聲,開啟一年一度的求婚大會,當雌雄配對後,完成它們一生夙願-繁殖後代, 整個過程只有15天,然後被烈陽曬成中藥標本。
  • 殭屍螞蟻是由於被寄生真菌控制了行為,但如何控制的至今是個迷
    殭屍螞蟻有別於我們想像中的殭屍,它不會無限渴望吃肉,但是它們總是以奇特的方式死亡。科學家們發現,殭屍螞蟻,基本都是用下顎死死咬住樹葉的中央葉脈,直到死亡都未曾鬆口。其實,這種螞蟻是被一種真菌感染了,真菌寄生在螞蟻上,並不斷生長,釋放化學物質來改變螞蟻的行為,最終控制螞蟻,讓螞蟻變成傀儡,直到死亡。這種真菌主要分布在非洲、巴西、泰國等熱帶雨林地區,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真菌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在一塊有4800萬年歷史的葉子化石中,發現了螞蟻殭屍咬住葉子產生的特殊咬痕。
  • 一種能夠控制動物行為的真菌,螞蟻感染之後將變成殭屍螞蟻
    48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存在著這樣一種真菌,它們能夠寄生在動物的體內,然後使動物變為傀儡。如果有動物感染了這種真菌的話,那麼真菌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來控制動物的行為直到動物死亡。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真菌是在殭屍螞蟻上發現的。何為殭屍螞蟻呢?
  • 知了同性交配 巨蟒吞下同伴,這些動物都經歷了什麼
    根據研究,你只需要盯著它們看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研究人員在海岸用炸薯條引誘銀鷗,並測試了它們在被監視和被忽視時的行為。當海鷗處於人類的監視之下時,它們對檢查食物變得更加謹慎,許多鳥類完全對食物失去了興趣。相比之下,當研究小組忽視海鷗時,它們總是會啄食那些美味的薯條。
  • 地下潛伏几年,地上活幾天的蟬,圖什麼?
    有人說,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是不是一生都很悲慘?如果一切都是從人類的角度去看,估計每個動物都是奇怪的(吃便便的那麼多)。對於一隻昆蟲來說,蟬算是比較長壽的,老話總說:蜉蝣,朝生暮死。而蟬一般都能活個幾年,三年五年,有的甚至能活13年17年。它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章節,地上和地下。
  • 科學家發現能夠控制精神的寄生蟲:使雄蟬鳴叫吸引配偶來傳播
    8月3日,據外媒報導,來自《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真菌,能夠控制雄蟬讓其不斷鳴叫來吸引雌蟬進行交配進而進行傳播。到了夏季,就會聽到蟬叫聲。
  • 會控制大腦的寄生蟲—寄主變成行屍走肉、悍不畏死
    不過它們通常都比較低調,一般情況下都悄悄的攝取營養,不會引起宿主們的注意。但有些寄生蟲卻有特殊本領,它們能控制宿主的「大腦」,讓宿主變成自己的傀儡,以便更好的達到自己的目的。「腦」,讓它們義無反顧的奔向自己的「故鄉」——水中,宿主死亡後,鐵線蟲就從它們體內出來,找到異性,開始交配繁殖,開始一波新的生命歷程。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有些寄生蟲能夠改變宿主的大腦並控制宿主的行為。像殭屍一樣,這些受感染的動物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因為寄生蟲控制了它們的神經系統,它們才真的是恐怖動物。盤點5種寄生蟲動物是怎麼把宿主變成殭屍的,過程都是相當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