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能夠控制精神的寄生蟲:使雄蟬鳴叫吸引配偶來傳播

2021-01-09 快科技

8月3日,據外媒報導,來自《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真菌,能夠控制雄蟬讓其不斷鳴叫來吸引雌蟬進行交配進而進行傳播。

到了夏季,就會聽到蟬叫聲。蟬中只有雄性的可以鳴叫,雌性的並不會發出聲音,並且雄性夏季一直叫的主要原因就是了引誘雌蟬來交配。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通過控制蟬的交配行為來進行傳播的真菌。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真菌就像是科幻電影中的一樣。當蟬感染了這種真菌後,真菌就會開始吞噬它的內臟,大約一周的時間就能夠吞噬完雄蟬的整個腹部。

在此期間,真菌還會使雄蟬發出求偶時的鳴叫聲,引誘雌蟬進行交配來進行傳播。此外,這種真菌還會使雌蟬煽動翅膀,發出求偶時的信號,進而引誘雄蟬交配。通過交配行為,這種真菌能夠不斷進行傳播。

研究人員表示,Massospora真菌感染和誘導蟬發生交配行為的相關機制目前還不清楚。並且這種真菌有可能在蟬死亡後在仍然存在傳播性,這可能導致蟬的若蟲也感染這種真菌。

相關焦點

  • 聲音不僅能夠吸引配偶,還包含了大量信息
    利用聲音交流的動物歌唱家們很多動物都會鳴叫,這些動物的歌聲是動物們獨特的交流方式,不僅僅可以用於吸引配偶,還能給同類傳達大量的信息。動物情歌許多動物利用簡單的呼叫來吸引配偶,而歌鳥卻把這種向潛在求愛對象演奏小夜曲的行為轉變為了一種高雅的藝術。
  • 美國發現「殭屍蟬」,身體被真菌控制,沒了下半身依然瘋狂交配
    但更可怕的是,它們還會模仿雌蟬吸引雄蟬,進而感染其他健康的雄蟬。後來團隊在2017年繼續搜集了新一批受感染的周期蟬,並開始檢驗真菌的化學成分,並能夠識別出可能涉及的1176種不同化學物質。但最奇怪的是,這一千多種化學物質裡竟含有裸蓋菇素(psilocybin),這是迷幻蘑菇才會產生的東西,因此團隊大感意外。同時也意味著它們有共同的祖先,歷史可追溯至9億年前。
  • 它們是能控制動物大腦的寄生蟲!趕不走又搞不死
    現在科學家發現有些微生物已經具備控制寄主行為的可怕能力。這聽起來有點像恐怖片裡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的可怕傳染病,當然那些都是虛構的內容,下面這些才是自然界真實存在的。它們是通過控制齧齒動物等中間宿主返回的。研究人員發現,感染了弓形蟲病毒的老鼠似乎不再害怕貓。事實上,它們對其它可怕事情的反應也很遲鈍。人類也無法倖免,弓形體病是人類最常見的寄生蟲感染之一。弓形蟲可以減少恐懼感並增加冒險傾向。200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弓形蟲病的人更容易發生車禍。主流理論認為弓形蟲是通過多巴胺控制受害者的。
  • 可怕的外星寄生蟲.外星寄生蟲控制美女
    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可怕的寄生蟲,能夠遊入魚類鰓中,然後吸食魚類舌頭,最終吞食舌頭,並取代其舌頭,伺機尋找下一個寄居目標。經過對書冊(題名《可愛的怪生物》)的翻查,此寄生蟲應為魚蝨(目前),是一種寄生蟲,雌雄異體,大者為雌,身內寄存雄體。曾有被食用的記錄,據悉"味美過鯛魚"。
  • 貓的寄生蟲會控制人類的思維?貓奴們別太擔心
    受感染的司機在車禍後發現自己從人行道上爬起來的可能性是原來的2.6倍。弗萊格博士將人類的冒險行為與老鼠和黑猩猩的行為進行了對比,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大不同。這是第一個表明我們認為無害的、完全在我們控制之下的寄生蟲,實際上卻在影響著我們。這似乎有點兒陰謀論的跡象。
  • 貓的寄生蟲會控制人類的思維?不過貓奴們別太擔心
    受感染的司機在車禍後發現自己從人行道上爬起來的可能性是原來的2.6倍。弗萊格博士將人類的冒險行為與老鼠和黑猩猩的行為進行了對比,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大不同。這是第一個表明我們認為無害的、完全在我們控制之下的寄生蟲,實際上卻在影響著我們。這似乎有點兒陰謀論的跡象。
  • 一種由貓傳播的寄生蟲可能導致人精神分裂
    1月30日,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擔心,一種由貓傳播的普通寄生蟲可能導致人精神分裂。這種寄生蟲叫做弓形蟲,它通常是無害的,它可以通過貓、垃圾、生肉傳播給人們。如今,這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發現,攜帶這種寄生蟲可能會使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增加50%。弓形蟲和改變思維的行為之間不尋常的聯繫,比如冒險、抑鬱症等。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丹麥8萬多獻血者的數據,其中2591人登記為精神病患者。研究人員在KristoffyS lvsten Burgdorf博士的領導下,搜索了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痕跡,以確定弓形蟲的存在。
  •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失去自主意識,喪失知覺,成為一具行為怪異不受控制的行屍走肉。他們不吃飯不睡覺,也不用休息,精神充沛,到處攻擊其他健康的生物傳播病毒。 研究結果《行為控制:真菌寄生蟲如何選擇吸引活昆蟲來完成他們的使命》6月18日發表在了《公共科學圖書館
  • 被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失去腹部仍在交配,為啥它們不會死?
    失去自主意識,喪失知覺,成為一具行為怪異不受控制的行屍走肉。他們不吃飯不睡覺,也不用休息,精神充沛,到處攻擊其他健康的生物傳播病毒。就是蟬,這種昆蟲分布在世界各地,十分常見,最近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地的蟬又被一種叫做Massospora的真菌感染。這種真菌並非第一次被發現,也並非首次寄生在蟬的身上,但科學家一直沒有搞清楚蟬是如何感染、並且這種真菌是如何傳播自己的。這種真菌再次在蟬的身上出現,也為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機會。
  • 威脅美國3大傳染病:接吻蟲在嘴邊傳播寄生蟲
    但是,伊波拉並非那種在美國能夠引發大健康問題的熱帶疾病,至少說它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幾種熱帶疾病的威脅則更為現實。這幾種疾病都能 通過昆蟲傳播,而昆蟲又無法被人隔離。目前為止,美國發現的多數病例都是在旅行者中診斷出來的。不過,傳染病專家擔心這些熱帶疾病可能會在美國本地的昆蟲 種群中站穩腳跟,感染更多本地人,並在不久的將來變成更大的問題。
  • 科學家發現美東部負鼠身上的寄生蟲感染了西海岸的海獺
    一種已知只在北美由維吉尼亞負鼠寄生的寄生蟲似乎正在跨物種遠距離傳播——它們感染了西海岸的海獺。在從水獺身上發現後,科學家們現在想知道,這種寄生蟲是否可以在水中長距離傳播,或者是否有另外一種未知的病原體宿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檢查了水獺的空間分布模式和先前對病原體傳播、飲食和運動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病原體可能是通過從陸地到海洋的徑流攜帶的,在那裡它可以通過海洋中的運動和捕食物種(如蛤)來集中。
  • 蛙類為什麼會鳴叫?
    ,聽取蛙聲一片」,自幼我們在文學作品中就能常常聽到伴隨著蛙聲的各種場景,有稻香水田,也有荷塘月色,蛙聲仿佛成為了田園景色的必備元素。叫聲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常見的黑斑側褶蛙和金線蛙經典的「呱,呱」聲;有花狹口蛙低沉洪亮的「ong,ong」聲;還有黑框蟾蜍連續尖銳的「嗑,嗑,嗑」聲;不同物種的求偶叫聲往往獨特而容易鑑別。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有些寄生蟲能夠改變宿主的大腦並控制宿主的行為。像殭屍一樣,這些受感染的動物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因為寄生蟲控制了它們的神經系統,它們才真的是恐怖動物。盤點5種寄生蟲動物是怎麼把宿主變成殭屍的,過程都是相當可怕的。
  • 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讓蟬瘋狂繁殖,根本停不下來
    雄蟬通過鳴聲吸引異性交配,堪比搖滾音樂會。生物學家曾測量蟬鳴音量高達94分貝,如同飛機從頭頂飛過。周期蟬這一屬中有個7個物種,根據它們出現的年份,周期蟬被分為30個群。其中1號群到17號群是17年蟬,18號群到30號群是13年蟬。為什麼周期蟬的生命輪迴周期呈13年或17年這樣質數年份?這個現象引發了昆蟲學家強烈的好奇;但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歸結出一個確切原因。
  • 科學家發現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科學家還真發現了這個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科學家研究對象是一種水中常見的微小生物,研究發現在特定的環境刺激下名為「Brill」的基因被激活,該生物的幼體會集體轉變成雄性!事實上很多生物如蛙、烏龜、蜜蜂、鱷魚還有一些植物,在溫度、光照、營養等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均會發生雌雄性別轉化!
  • 地中海發現魚舌寄生蟲 吃掉魚類舌頭而代之
    「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它們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繼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網易探索3月6日報導 日前科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一種類似於「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它們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然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在地中海的部分水域,幾乎有半數的魚類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寄生蟲的學名為「cerathotoa italica」,科學家則稱其為「貝蒂」(Betty),它們在過度捕撈的水域中傳播速度非常快。
  • 會控制大腦的寄生蟲—寄主變成行屍走肉、悍不畏死
    在真菌的控制下,螞蟻會「英勇」地爬到樹上,找到一個適合真菌生長和傳播孢子的位置,然後死死地咬住一片葉子,這時「蘑菇」就會「破土而出」,利用螞蟻身上的營養迅速發育成熟,然後散發出孢子,誘捕下一批稀裡糊塗的螞蟻。
  • 貓寄生蟲能控制人類?感染後當企業家概率更高!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貓寄生蟲會控制你的思想嗎?不會,但是它們可能會讓你不害怕風險,在工作領域中更加膽大,甚至更具「創新意識」。為了實現貓體內宿主,剛地弓形蟲擁有一項令人不安的功能:大腦控制,該寄生蟲可以改變齧齒動物的行為,使它們不再害怕冒險。眾所周知,它還能使老鼠被貓糞便的氣味吸引。換句話講,剛地弓形蟲對老鼠大腦產生某種作用,使老鼠更有可能衝到貓的面前,然後被貓抓住、殺死和吞食。人類對剛地弓形蟲並沒有免疫力,事實上,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人口被認為患有弓形蟲病,這種寄生蟲會引發人類接觸型感染。
  • 殭屍螞蟻是由於被寄生真菌控制了行為,但如何控制的至今是個迷
    其實,這種螞蟻是被一種真菌感染了,真菌寄生在螞蟻上,並不斷生長,釋放化學物質來改變螞蟻的行為,最終控制螞蟻,讓螞蟻變成傀儡,直到死亡。這種真菌主要分布在非洲、巴西、泰國等熱帶雨林地區,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真菌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在一塊有4800萬年歷史的葉子化石中,發現了螞蟻殭屍咬住葉子產生的特殊咬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