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同的,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更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傳統教育中「嚴父慈母」的形象在今天似乎有所改變,而更多的是「嚴母慈父」。媽媽成為了嚴格教育者的代表,甚至有的小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更是用老虎、獅子來比喻自己的媽媽;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往往令家長們啼笑皆非。
萌娃寫作文《奇特的小動物園》,爸爸:我敬你是一條漢子
近日有一位寶爸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的兒子寫的一篇作文——奇特的小動物園。這位小學生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媽媽比作了「母獅子」,而媽媽的絕招就是「河東獅吼」,因此媽媽的形象又是「吼獅」;但是因為媽媽「無辣不歡」因此這位小朋友又稱媽媽為「辣獅」。而自己的爸爸又被自己比作「大懶熊」因為爸爸是「全世界最懶的人」;這位小朋友說自己的爸爸媽媽雖然都是「食肉動物」但是生出來的孩子卻都是「食草動物」,因為自己和妹妹都特別喜歡吃青菜。該朋友更是在作文中寫道自己的妹妹是「小猴子」,而自己則被媽媽比喻成一頭「小倔驢」,因為自己總和媽媽唱反調。但是這位小朋友卻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想當一個小兔子。
孩子的爸爸在看到自己的兒子寫了如此「想像豐富」的作文,而且在作文中更是將自己的爸爸媽媽比作了「懶熊」、「母獅子」,這位爸爸十分佩服自己兒子的「勇氣」說到:「我敬你是條『漢子』」。網友們看到這個熊孩子的作文後紛紛留言:
網友A:這一看就是有「君臨天下」的潛力。
網友B:孩子的文採很好。
網友C:我兒子要是這麼寫作文,我睡覺都能笑醒。
更有網友回憶起自己兒子的作文孩子把一家人當成了「西遊記」,因為爸爸是光頭所以是唐僧;媽媽總是在不停地做家務所以是沙僧;兩個孩子一個活潑好動,一個是個愛笑的小胖子,因此一個是「猴哥」。一個是「八戒」。孩子的想像力不僅體現在淘氣上,寫作業更是他們釋放想像力的最好場所。當孩子對一件事情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力,通常說明孩子的各項能力也在此開始鍛鍊,想像力是一切動力的來源。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遠比一切知識更重要……想像力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像力的重要性
1、激發孩子的創造性
一個孩子的創造性是在想像力的基礎上形成的,當孩子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時,就會激發起孩子的動手創造能力,而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不僅使得孩子展開想像更是對創造能力的培養。
2、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
當一個孩子在對一件事物展開想像的同時他們也在思考,腦海子裡的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是對孩子思考能力的鍛鍊。萊特兄弟創造飛機,貝爾發明電話都是在不斷想像中進行不斷的思索,因此想像力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
3、培養孩子快樂自信的特徵
當孩子展開豐富的想像時,他們就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在接觸這些事物的過程中更是在不斷地發現新鮮有意思的事情,在發現與創造中使孩子獲得成就感,培養孩子快樂、自信的性格特徵。
如何培養孩子想像力?
1、父母對孩子加強想像引導
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應加強對孩子想像力的引導。當孩子在寫作業或者做遊戲時,父母在一旁不要手把手地教學,而是應該用引導孩子的方式激發孩子展開想像,對孩子進行「點到為止」的教育。
2、讓孩子多接觸新鮮事物
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只是孩子想像力的一部分,而孩子更豐富的想像力是來自對外界事物的接觸。通過觀察不同的人與物,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聞;當孩子所接觸的事物過多的時候,他們對一件事情的認知也不會僅僅局限於一個方面,會進行多方位的思考,激發想像。
3、不要立即否定孩子
小孩子的世界是天馬行空的,而他們的興趣也是多樣且不固定的;當孩子對一件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母即使對這件事難以接受,也不要立即否定孩子,應該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可以去讓自己的興趣得到最大化的擴展,使自己在興趣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