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2021-01-11 騰訊網

學習強國裡有一道選擇題,蜘蛛是不是昆蟲?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

蜘蛛屬於節肢動物中的蛛形綱。蜘蛛和昆蟲屬於節肢動物中的不同分支。

我們都知道,蒼蠅、蚊子、螞蚱、螞蟻、蜜蜂、蝴蝶都是昆蟲。它們共同的特徵是:身體分節,形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和一對又圓又大的複眼。胸部通常有兩對翅膀,也有一些種類只有一對翅膀,如蒼蠅、蚊子,還有翅膀完全退化的,如跳蚤、蝨子,還有象螞蟻那樣,大部分沒有翅膀,偶爾也有能長出翅膀來的種群。昆蟲都有三對足。昆蟲學家認為具有這些特徵才能確定為昆蟲。

昆蟲的種類太多了。僅僅是小小的螞蟻,在地球上就有11700種,我們中國有600多種。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呢?

我們來看看蜘蛛的構造:蜘蛛身體只分兩部分,即頭和胸合為一部,另一部是腹部。蜘蛛沒有觸角和翅膀。蜘蛛有四對足,比昆蟲多出來一對。所以,用昆蟲的標準來衡量,蜘蛛不能稱為昆蟲。

法布爾是一個最喜歡研究昆蟲的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昆蟲記》。法布爾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和「昆蟲界的維吉爾」。他的《昆蟲記》裡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了蜘蛛。在第二十九章中,他記錄了條紋蜘蛛。接下來的章節裡,他還記載了狼蛛、克魯蜀蜘蛛、迷宮蛛和蟹蛛。法布爾還研究了蜘蛛的蛛網結構,甚至用幾何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他還發現蜘蛛網上有一根電報線,能讓蜘蛛迅速發現自投羅網的獵物。

我有些疑惑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用了7章來描寫蜘蛛,但是蜘蛛不是昆蟲了,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相關焦點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因為當時女兒還不識字,我就讀給她聽。
  • 寫給孩子、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經典———《法布爾昆蟲記》
    書  名:《法布爾昆蟲記》       《法布爾昆蟲記》是一部百年經典,這套注音版繪本是一部昆蟲童話
  • 學校為初一男生建昆蟲實驗室 他要做「中國法布爾」
    6歲誓當「中國法布爾」 6歲生日時,劉開太收到了一份難忘的生日禮物:全套十冊的兒童版《昆蟲記》。昆蟲學家法布爾用詩人的語言,描繪著那些鮮活的生命。在他的筆下,昆蟲不是被開膛破肚的物體,而是被灌注以愛心、可親密觀察的夥伴。
  • 與昆蟲有約 武漢經開實驗小學「法布爾」手繪昆蟲畫集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五(4)班姜博揚同學,宅在家中卻始終惦記著他的昆蟲朋友們。無法相見,姜博揚同學便用畫筆在紙上與昆蟲們約會,從此開始了他繪製昆蟲畫集的歷程。在姜博揚同學的畫作中,隱逸草叢中的昆蟲世界,熱鬧有愛,形態不一,各有特點,清新動人。「草蟲有三季,這是接近秋天的故事,兩隻強壯的螞蚱碰面了,各自講著自己的發現和心得,不知道在這最後一季裡,它們打算怎樣渡過呢?」
  • 狼蛛刺頸——讀《昆蟲記》
    一談到蜘蛛,大家對它並沒有多少好的印象,一是它長得比較醜陋;二是蜘蛛有毒,很多人聽到蜘蛛,身上都會起雞皮疙瘩。一般的蜘蛛都是採用織網的方式,捕獲獵物的,但也有蜘蛛不用網,直接就可以將對手撂倒。法布爾為了知道狼蛛的捕殺手段,做了很多實驗,最終了解了狼蛛的厲害之處。
  • 福利團,每本僅三塊多 | 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法布爾經典之作《昆蟲記》!
    這是獻給孩子的昆蟲故事,譽滿全球的昆蟲百科。雨果說,《昆蟲記》不愧是「昆蟲的史詩」,法布爾則不愧是「昆蟲界的荷馬」。羅曼·羅蘭讚譽他為了解田野無數昆蟲秘密的語言大師。 法布爾先生的《昆蟲記》作為一部世界經典的昆蟲文學作品,一直是昆蟲愛好者心中的「聖經」。 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就像在聽一個老爺爺講故事一樣,感覺特別親切,他的文字,充滿了愛意和溫暖。 他的文字非常靈動,好像重現了我的童年一樣。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那間我坐在裡面學習字母的屋子,我該稱它做什麼呢?
  • 《昆蟲記》:再現生命之美
    作者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這部作品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作者還告訴我們一些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有的蜜蜂生來就會剪葉子;有的蜜蜂生來就會建造泥屋;蜘蛛生來就會織網……這其實就是昆蟲的一種本能。
  • 《昆蟲記》教學設計
    教師: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蜜蜂, 法布爾怎麼會區分得這麼清楚?而我們為什麼一讀他的描寫, 也能區分清楚呢?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正是因為法布爾的細緻觀察,所以能區分各種蜜蜂,正是因為他的細膩描寫,我們才能身臨其境, 各類昆蟲在他筆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就是法布爾的寫作風格。(相機板書:細緻觀察,細膩描寫)2.
  • 初中階段必考文學名著知識總結—《昆蟲記》
    《昆蟲記》   作者概況: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 沒有哪種生命是多餘的,這本書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人世與人性
    世上的生命千姿百態,人是一種,昆蟲也是一種。就生存而言,人與昆蟲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蜘蛛之所以能夠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網,人又何嘗不是?又比如,蝦的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這分明是在說人啊——樂極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歷來如此。對昆蟲世界,人們所知甚少,小茶也一樣。所以我建議她閱讀《昆蟲記》。「《昆蟲記》?」「嗯,一部專門描寫昆蟲的曠世之作。」
  • 我們最害怕的動物居然是蜘蛛
    研究結果出人意料,近19%的研究對象在看到蜘蛛圖片時表現出極度恐懼,10%的研究對象對毒蛇圖片的恐懼程度最高。蜘蛛「當仁不讓」,成為人類最害怕的動物;而貓脫穎而出,成為最受我們歡迎的動物。為什麼蜘蛛高居榜首,而不是可以咬死人的獅子和老虎呢
  • 有聲昆蟲故事之九:雙刀大俠——螳螂(根據法布爾昆蟲記改編)
    這是一個秋風習習的早晨,昆蟲們正在舉行擂臺比賽,就連附近不屬於昆蟲的蜘蛛也被邀請參賽了。比至午時,瓢蟲已經在與紅螞蟻的對戰中大敗虧輸,而被毒蜘蛛咬傷的螞蚱更是昏倒在一旁奄奄一息。阿棠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從最開始的淘汰賽開始,她已經連勝8場,蟋蟀、蜻蜓、蜜蜂、蚱蜢、螽斯、圓網蛛等都是她的手下敗將。
  • 蜘蛛是昆蟲嗎?
    作為一名昆蟲獵手,蜘蛛是昆蟲嗎?關於蜘蛛的種類、模樣,網上有很多精彩的文章,《松果自然雜誌》就不多作介紹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作為一名出色的獵手,蜘蛛具備哪些特有的本領。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複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變異很大,雄性介殼蟲的複眼僅由數個圓形小眼組成。人眼是球形的單眼,主要是感受影象的。
  •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昆蟲記》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作者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其重點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另外,此書不僅詳盡地記錄著法布爾的研究成果,更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和生活狀況等,尤其是《阿爾瑪實驗室》、《返祖現象》、《我的學校》、《水塘》、《數學憶事:牛頓二項式》、《數學憶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憶》、《難忘的一課》和《工業化學》這幾章。
  • 7歲男孩痴迷研究螳螂 專門撰寫昆蟲畫冊(圖)
    實習生 李睿 晨報記者 卓旻 攝聒噪的夏蟬、勤勞的小螞蟻、揮舞著「大刀」的螳螂……7歲的梁鈺莘,從5歲開始迷戀上了昆蟲,就一直沉醉於探索昆蟲世界。「養螳螂」、「寫螳螂記」、「拍攝螳螂大戰」……對昆蟲和大自然的熱愛,讓他儼然成了一位小昆蟲學家。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這是澳大利亞已知的40種漏鬥網蜘蛛中的一種。根據研究,最初這種蜘蛛的毒液是作為捕食蒼蠅和蟑螂等昆蟲使用的。最初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蜘蛛的毒素會對人類如此致命。因為在蜘蛛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既沒有成為它們的獵物,也沒有成為捕食者。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根據研究,最初這種蜘蛛的毒液是作為捕食蒼蠅和蟑螂等昆蟲使用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毒性竟然慢慢進化成針對脊椎動物的一種防禦措施。這直接形成了對人類的威脅,也讓漏鬥網蜘蛛成為一個可怕的殺手。最初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蜘蛛的毒素會對人類如此致命。
  • 新版四年級《蟋蟀的住宅》,帶我們去了解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中的課文《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中作者詳細地介紹了蟋蟀住宅不同於其他小昆蟲 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自己勞動創造出溫暖舒適的洞穴的特點,以及蟋蟀住宅修建的過程。作者法布爾非常熱愛研究昆蟲,他通過仔細的觀察,把蟋蟀精心建屋的過程寫的生動詳細。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有趣的表達出作者對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的精神的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