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是通往未來學習之路的一篇篇例文,每一篇文章都會教給我們或是學習的方法、或是寫作的方法、或是做人的道理。四年級上冊語文書中的課文《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中作者詳細地介紹了蟋蟀住宅不同於其他小昆蟲 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自己勞動創造出溫暖舒適的洞穴的特點,以及蟋蟀住宅修建的過程。
作者法布爾非常熱愛研究昆蟲,他通過仔細的觀察,把蟋蟀精心建屋的過程寫的生動詳細。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有趣的表達出作者對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的精神的頌揚。
整篇文章雖說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是文章的描寫更生動且與眾不同,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們仔細觀察的學習品質,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寫作文,不管是寫景,寫人還是寫物,都離不開對事物的觀察,寫作注重的是對細節的描寫,不會觀察很多細節性的要點便抓不住。
學習課文是我們要認真思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對蟋蟀造房時的選址、以及建造過程進行觀察的,掌握作者的觀察方法,因為這篇文章學習後,肯定會要求學生寫一篇觀察事物的小練筆,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寫作。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關於觀察的課文都會出現,所以寫觀察類的練筆是從一年級開始就練習的,那麼到了四年級,課文的難度會比之前學過的文章打,可能老師的要求也會提高,所以提前預習,上課時認真聽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老教材還是新教材,都會出現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文章,所以,我們有必要根據課文的學習去了解法布爾,去閱讀他的作品《昆蟲記》。
法布爾(1823-1915)出生在法國南部,生活在地中海附近的一個小鎮上的貧苦家庭,童年時幾乎是在農村長大,有觀察昆蟲的條件,重要的是法布爾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展露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觀察昆蟲的濃厚興趣。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通過自學陸續獲得了文學、數學、物理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的學士學位與執照,並且還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十一位不折不扣的學習型昆蟲學家。
而他寫作的《昆蟲記》不僅是一部著名的文學著作,更是一部科學百科。書本中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等,寫昆蟲的同時實則是在思考人類,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敬重與熱愛以及對世間萬物的讚美之情。所以同學們可以抽時間閱讀這本書,既是為了學好課文,也是為了增加閱讀量,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
學習《蟋蟀的住宅》,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跟著課文去閱讀,也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