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兩條地鐵新線開通運營 8號線二期與一期和三期工程貫通 11號線三期葛店段牽手江城與鄂州
昨日上午,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11號線三期葛店段同步開通。8號線二期與一期、三期工程貫通運營;11號線三期葛店段是武漢首條延伸至市域外的地鐵線路,它與11號線貫通運營,拉近了武漢與鄂州之間的時空距離。圖為市民體驗地鐵8號線二期。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攝
市民爭相嘗鮮
省農科院站
省博湖北日報站
地鐵建設者合影留念
全家出動打卡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呂銳 李曉琴 潘錫珩 通訊員 劉丹丹 袁永華 王淑芹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宋枕濤 餘彬 李輝
昨日上午10時56分,備受市民關注的武漢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工程、11號線三期葛店段同步開通。8號線二期工程與一、三期工程貫通運營,11號線三期葛店段與11號線貫通運營。
8號線二期工程起於8號線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止於8號線三期工程起點野芷湖站,線路途經東湖路、興國南路、水果湖橫路、東一路、八一路、珞獅路、文祥街、野芷湖西路,線路全長約17.6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12座。
11號線三期葛店段工程全長3.7公裡,設1座葛店南站。該工程為武漢市第一條延伸至市域外的地鐵線路,縮短了武漢與鄂州之間的距離。
嘗鮮才有儀式感
昨日早上10時左右,記者在武漢地鐵8號線梨園站站臺內看見,已有不少市民在此等候8號線二期開通,有些來得太早的市民,甚至已經出站到梨園廣場逛了一圈。
徐東的王先生帶著4歲半的兒子王皓宇在站臺上候車,儘管等了快半個小時,小朋友依舊很有耐心,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地鐵站。「他非常喜歡坐地鐵,天天盼著8號線二期能開通,今天非常激動,可以一車直達軍運村。」王先生說,兒子對8號線地鐵站點如數家珍,甚至在哪一個站可以換乘都十分清楚。記者當場測試了一下,發現王皓宇小朋友還真厲害,每個站名他都能按順序背下來。
10時56分,8號線二期正式開通運營。記者隨首批乘客走進車廂,從車尾到車頭都坐滿了前來嘗鮮的乘客。
武鋼退休職工施爹爹80歲了,他一大早便從仁和路乘坐4號線,在嶽家嘴換乘8號線後,到達梨園站等著開通,「從地鐵2號線以來,每一條地鐵開通的當天我都會去乘坐,去見證每天都不一樣的武漢,這對我來說算是一種儀式感。」
在地鐵上,施爹爹還交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30多歲的萬先生,他是新洲人,早上6時便從新洲金臺乘坐21號線出發,同樣只為體驗8號線二期的第一班列車。
「感覺8號線更寬敞,乘坐體驗也更舒適些。」萬先生拿出手機,看著武漢的地鐵線網圖,與施爹爹交流著到達武漢三鎮如何換乘。
到達街道口站後,他們結伴下車,換乘2號線到光谷火車站看看,然後再去體驗地鐵11號線三期葛店段。
地鐵線路串起一家人
8號線二期的開通,對於家住百步亭的彭剛、劉昌慧夫婦而言,是離親人更近了。
「我的大姐姐住在馬房山,小姐姐住在文昌路,8號線將我們一家人串聯起來了。」年過七旬的劉昌慧十分感慨,原來大家來往一趟得地鐵轉公交,十分不便,現在地鐵開通了,不僅路上時間有保障,老姐妹們探親訪友的路途也變得輕鬆了。
在南湖文治街上班的胡女士難掩興奮,乘坐這趟新開的地鐵,她每到一站都走出車廂看一看站臺。她告訴記者,自己在南湖工作生活了六年多。她去年9月,因孩子到漢口上小學,為了陪伴孩子,舉家搬到了漢口惠濟二路附近,每天通勤時間要花1個多小時。「前兩天下雪,我7點出門,到處堵,我硬是10點才到了單位。」胡女士細心地記好自己上下車的時間,估算一趟下來需要多久,以後通過3號線換乘8號線,從漢口過南湖可以節約20分鐘。
「我在馬房山住了40多年,平時走到街道口去至少花25分鐘,今天坐地鐵2分鐘就到了,真心感謝中建三局的員工,帶來了很多便利。」昨日上午,在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下車後,原洪山區珞南街道黎明社區的老書記張阿姨動情說。
記者試乘體驗發現,地鐵8號線二期首班列車11時02分梨園出發,11時46分到達軍運村站。記者隨乘客走到地鐵地面站臺,「軍運村歡迎您」幾個大字滾動播放,市民紛紛拿出手機合影留念。
而此時,負責消殺的地鐵員工迅速進入車廂內,進行消殺和清潔。
市民換乘有更多選擇
楚天都市報記者體驗乘車發現,隨著8號線一、二、三期工程貫通運營,新增街道口換乘站1座,全線換乘站達到6座。
街道口站與2號線換乘。8號線開往金潭路方向的車頭和開往軍運村方向的車尾均與2號線無縫連接,2分鐘內即可實現換乘,乘客出行更加方便。由於8號線的站廳、站臺按照不同開行方向分設在兩邊,站廳和站臺的前、中、後共有3處連接通道,乘客通往對向站廳、站臺很便捷。
宏圖大道站與3號線、機場線換乘;趙家條站可與3號線換乘;黃浦路站與1號線換乘;嶽家嘴站與4號線換乘;野芷湖站與7號線換乘。
隨著8號線二期開通,市民出行路徑更多元、更便捷。比如街道口和宏圖大道站均為2、8號線換乘站,兩站兩條線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如選擇2號線往返於兩站之間,路程時間約為50分鐘,利用8號線則僅需43分鐘,縮短了約7分鐘時間;另外,市民往返於街道口至嶽家嘴之間,如乘坐2號線在中南路站換乘4號線,整個路程約20分鐘,如果直接乘坐8號線,18分鐘即可直達;往返野芷湖至嶽家嘴站,乘坐7號線在武昌火車站換乘4號線,整個路程約為32分鐘;乘坐8號線用時34分鐘,雖時間相差不大,但選擇8號線無需換乘,且乘坐更舒適。
江城第五條「轉鍾」路線
昨日上午10時20分,距離地鐵開通還有約半個小時,在11號線三期葛店段葛店南站門口,已有大批鄂州市民趕來「嘗鮮」,大家紛紛在車站門口拍照留念。記者看到,車站北側出入口布置於高鐵車站站房兩側,形成單向環形換乘流線,地面出入口與公交站點相鄰,實現了軌道交通與傳統地面交通的無縫對接。
「這是武漢市首條向市外延伸建設的地鐵線路,也使得鄂州成為湖北省首個擁有地鐵的地級市。」葛店的劉爹爹按捺不住興奮,帶著孫子來乘首班車。列車從葛店南站抵達左嶺站,僅用時3分半鐘。「這以後去光谷同濟醫院看病,坐地鐵太方便了。」劉爹爹說。
記者獲悉,隨著11號線三期葛店段與11號線貫通,全線實行單一大交路(光谷火車站至葛店南站),單程行駛時間為32分鐘,最小行車間隔8.6分鐘。
隨著8號線二期工程與一期、三期貫通,全線實行單一大交路(金潭路至軍運村),單程行駛時間為68分鐘,最小行車間隔5.6分鐘,末班車時間為晚間11時,分別從兩端的金潭路、軍運村站發出,列車到達終點時間為次日0時08分,也是繼1、2、6、7號線之後第五條「轉鍾」路線。
2024年武漢地鐵超600公裡
隨著8號線二期、11號線三期葛店段通車運營,武漢地鐵運營裡程增加到9條線、360公裡、240座站。當前,武漢軌道交通平均每天承擔客運量350萬乘次左右,最高日客運量突破445萬乘次。
2020年11月30日上午,武漢地鐵12號線江北段開工,標誌著武漢市首條也是唯一一條獨立地鐵環線全線開工。12號線線路全長約59.9公裡,為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線路聯通武漢三鎮,與18條地鐵線路實現換乘,未來將成為武漢軌道交通的「換乘之王」。
武漢從2012年開始建設地鐵2號線之後,正式進入「地鐵時代」,一年開通兩條以上地鐵線,建設速度不斷被刷新。
武漢地鐵集團介紹,按照國家批覆的前四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至2024年,武漢地鐵裡程將達到606公裡,接近現在北京(現狀運營裡程637.6公裡)、上海(現狀運營裡程669.5公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