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神農架長壽村:95歲老人種十幾畝地

2020-12-0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0月16日(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田夢)10月13日,記者從十堰驅車4個多小時來到神農架林區紅坪鎮塔坪村,這是一個被稱為「中國四大長壽村」之一的村落。這裡四面環山,風景秀麗,雲蒸霧繞,儼然世外桃源。

車行村口,迎面走來一位老人,頭髮鬍子大半花白,雖然拄著一根木棍,可步履穩健,這根木棍其實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見到我們,他停下腳步樂呵呵地笑著,「我到小賣店去打酒呢,兒子想喝酒了。」

隨行的村黨支部委員汪玉介紹,他叫劉遠江,今年95歲,老伴早逝,有一個67歲的兒子,父子倆一起生活。政府為老人辦了低保,加上老年養老金,一個月有近400元收入。他的兒子身體不大好,家裡十幾畝地幾乎全靠老人一個人耕種,每年可以收幾千斤糧食。老人不抽菸,不喝酒,今年餵養了兩頭豬,可惜一頭200多斤的豬前不久突然死掉了,餘下的一頭有300多斤重,看來來年吃肉是沒有問題的。

老人家身體好,偶爾在村裡打零工,他幹起活來賣力、有耐性,連他兒子都比不上。村幹部經常關照他不要再種這麼多地了,劉遠江笑著說:「不幹活身體就成僵傢伙,幹了身體才活泛。」

轉過一個小山坳,進入塔坪村一組,一個白牆黛瓦的農家小院呈現在記者眼前,張友生老人正坐在凳子上剝玉米棒子的包皮。老人看起來跟他88歲的實際年紀要小得多,他面色紅潤,留著小平頭,幾乎是滿頭黑髮,臉上皺紋也不多。他左手拿起一根帶有包皮的玉米棒子,右手用小刀在玉米棒子的頂端一划,然後雙手拉著包皮一撕,一根金黃的玉米棒子就剝好了,隨手扔在筐子裡,整套動作像年輕人一樣敏捷、連貫。

張友生的小兒子張新華今年49歲,他告訴記者,他們兄妹7個,目前自己一家跟老人同住,平時他和妻子在外打工,家裡的5畝地全是老人在耕種。前不久秋收玉米,老人把所有的玉米掰下來,一推車一推車地運回家。老人前幾年生了一場病,經過醫治痊癒了,這幾年幾乎沒怎麼生病。

塔坪村方圓37平方公裡,海拔1200米,目前有103戶342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8位,90歲以上老人有3位。記者注意到,塔坪村的老人們都有一個普通的特點,臉上很光滑,沒有老年斑,只有少量皺紋,他們思維清晰,說話清楚,一直到老都在勞動。「農村老人的始終都不會脫離生產一線,若不讓他們幹活,身體反而可能出問題。」村黨支部委員汪玉說。

「我們村是全國聞名的長壽村,103歲的曾守明老人前年才去世。」汪玉介紹,塔坪村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此前村裡有一位被稱為「亞洲第一壽星」的阮瑞德老人。

2001年初,一支科學考察隊來到塔坪村,發現了這位百歲老人。後經多方調查、核實,方知他已有110多歲。是湖北省,乃至整個華中地區最長壽的人。

阮瑞德老人是個殺豬匠,一生結過三次婚,無兒無女。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老伴去世後,他便孤身一人生活。阮瑞德身材不高,但力氣卻很大,一百多歲時還能下地幹活、殺豬。老人喜歡安安靜靜曬太陽,愛睡懶覺,餓了,爬起來往灶塘裡丟一把柴火,煮一碗玉米紅薯糊糊,就一碗苞谷燒酒,吃罷便抽袋自己種的煙,大門口坐一會兒,然後又是酣睡。

各地的文化人紛紛來訪,當地的政府官員頻頻登門慰問,並送來各種慰問品,遠近的鄉親們對他也格外熱情。昔日無人問津的孤老頭子,突然間成了倍加關注的「國寶」,老人受寵若驚。記者的問長問短,閃光燈的頻頻閃爍,觸動著老人沉寂了百年的心。

2002年9月中旬,病魔的惡掌伸向了阮瑞德,這位跨赿了三個世紀,很少生病的長壽老人終於病倒了。2002年9月27日,長壽之星阮瑞德終於撒手人寰,享年115歲。

「如果老人沒有這些打擾,一直按照自己原來的方式生活,可能活得會更長些。」汪玉有些惋惜地說。

生活環境幽靜,空氣新鮮,主食玉米、土豆等雜糧,一生勤勞,勞動不息,性格溫和,心態平和,這或許是塔坪村老人長壽的秘訣。

相關焦點

  • 神農架農網改造進林區 電亮深山致富路
    為保護神農架原始森林植被,供電員工在河道護堤沿線敷設電纜。家住神農架林區紅坪鎮長壽村的「農家樂」老闆鍾林高興地說。近年來,神農架林區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長壽村作為遠近聞名的養生聖地,有百歲以上老人近10人,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探訪。聽說農網改造進村到戶,鍾林各方籌措,毫不猶豫地投資了200萬元擴建「農家樂」。「農網改造到門前,致富路上有盼頭,電亮深山脫貧路,笑逐顏開希望來。」長壽村村支書楊志國情不自禁為農網改造作了首打油詩。
  • 探訪內蒙古奈曼「長壽村」:神奇來自麥飯石
    不到二十戶人家,住戶分散,稀稀疏疏,南北綿延足有兩公裡,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河從村中間穿過。現在小河已經很少有水流,變成一條河灘路把各家各戶連在一起。  當地群眾介紹,這裡村民世代長壽,大多能活80多歲。20年前,曾有人專門到村裡調查,寫了《長壽村的秘密》的調查報告,刊發在《上海科技雜誌》上。
  • 重慶出現長壽村 一個院子走出6位百歲老人(圖)
    第1頁:長壽村隨處可見長壽老人第2頁:長壽村水質很好  一個院子出了六位百歲老人(圖文)  故事導讀  這是彭水一個普通的村,全村1900多人。  十年內,村裡先後有7人年滿百歲,其中一個院子就有6個百歲老人。
  • 神農架貧困戶玉米地改種辣椒 一畝賺上萬元
    王志興在地裡採收辣椒    遠山近嶺、滿目青翠,埂邊一行行繁枝綠葉間,隱現串串青果。8月23日,湖北神農架林區松柏鎮麻灣村時,村民王志興正在自家地裡採收辣椒。他興致勃勃地說:「按目前的長勢和價格,一畝地變個萬把塊錢不成問題」。   「要儘量蹲下來,一隻手穩住辣椒樹身,另一隻手選個大、色澤亮的摘」王志興告訴記者,這個時候正是辣椒生長、座果的關鍵時期,「保護好果柄,有利於幼椒的生長。」   王志興原本沒有種過辣椒。2014年,湖北省司法廳「三萬」工作隊進駐麻灣村後,經各方調研,決定扶持當地貧困戶發展辣椒產業。
  • 張家界「莓茶之父」出任長壽村「名譽村長」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張家界莓茶種植面積8.1萬畝,經營主體83家,長壽藤公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天,張家界「莓茶之父」黃宏全從長壽村村書記張世雙手中接過聘書,並欣然與之合影,正式出任長壽村「名譽村長」。這也標誌著張家界「莓茶之父」與張家界莓茶原產地的合作再上一個新臺階,並開啟了新的美好篇章。
  • 「借雞生蛋」,一個村440畝地一年「生」出44萬元
    黑樓村黨支部書記李召河說,2019年市派第一書記吳鳴鏑進村任職後,與「蛙聲小鎮」有機生態研發基地協調,讓年齡較大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進小鎮做工,李秀華就是因此來到這裡。第一書記吳鳴鏑在幫李秀華揀黑豆,李秀華可以把黑豆領回家,抽空挑揀。
  • 從吳忠95歲老人翟鐵顏的長壽秘訣說起……
    說起自己的書法夢,老人將拄著的拐杖立在了身邊,拿出自己的書法作品展示介紹著:「我60歲退休後,開始學習書法,原本只是為了打發閒暇時間,結果一學就是三十多年。七十幾歲是我書法寫的最好的時候,我最喜歡小楷,所以家裡的書法作品都是小楷。」
  • 我國一神奇的長壽村,幾乎家家有百歲老人,年齡最大達135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逐漸發展,科學地疑難雜症增加,人們的壽命也漸漸延長,現在,世界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1歲,今天,主編介紹的是我國神奇的長壽村,10萬人中有30.8名百歲以上的長壽者。在我國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小山村,被稱為長壽村,當地有40多個百歲老人,大部分的家裡都有百歲的老人,最大年齡達到了135歲,這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長壽村。
  • 探訪長壽之鄉山東萊州:仨百歲老人個個愛吃魚
    近幾年,萊州的長壽人口不斷增多。據公安部門於2011年底統計數據顯示:萊州市現有人口85.8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9.02萬人,80歲以上老人31278人,佔總人口的3.65%;百歲以上老人136人,佔總人口的十萬分之15.9。比照中國老年學學會確定的長壽之鄉標準,其長壽水平是非常高的。那這座城市裡的老人們長壽秘訣是什麼?
  • 「記者探訪脫貧路」淑一村:桃甜豆香,村民開懷
    從7月19日開始,湖南日報社14個市州分社記者深入探訪貧困村。為此,本報今天起推出專欄《記者探訪脫貧路》,敬請關注!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謝璐7月19日,天空飄著小雨,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淑一村的黃豆種植基地,滿目青翠。今年5月播種的豆苗如今已有半個人高,枝葉層層疊疊,其間一些小白花與小豆莢探出腦袋。
  • 神農架獵人改做環保義工 巡山600天經常住山洞
    神農架是地球上活的物種基因庫,現已記錄脊椎動物600多種,已發現昆蟲4365種。然而,這裡也是偷獵者的目標。2012年至今,黃運國巡山600多天,每天10個小時,拆網解套無數,解救野生動物上千隻。  今年37歲的黃運國,身高165釐米,體態偏胖。可能是經常鑽樹林子的原因,他的頭髮長且亂,腳上永遠是一雙變了型的登山鞋,還總是粘著泥。
  • 如何活過100歲?湖北鍾祥人手把手教你長壽秘訣
    美食背後的「長壽密碼」一方寶地養育一方長壽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生長在鍾祥的人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特色。大米:中國科學院地理與環境研究所專家將鍾祥大米與部分非長壽縣的大米進行分析比較,發鍾祥大米富含硒,每公斤鍾祥大米的硒含量達到80微克,是非長壽地區的3倍,並且在安全值範圍內。
  • 河北深山的長壽村,家家都不需要裝空調,夏季睡覺還要蓋棉被
    河北深山的長壽村,家家都不需要裝空調,夏季睡覺還要蓋棉被長壽村位於河北省武安市,它最初叫艾蒿村,因此地生長著大量艾蒿而名。或許是因為艾蒿香氣撲鼻,村子裡蚊蟲極少,加之空氣清新因此當地居民的平均壽命高達85歲。村中100歲以上的老人也很多,正因如此艾蒿村也被外界稱為長壽村。
  • 神農架拍到野生梅花鹿
    神農架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的原因,有很多珍稀動物出沒。近日,無人機在神農架拍到野生梅花鹿。有圖嗎?具體位置在哪?野生梅花鹿是保護動物嗎?神農架拍到野生梅花鹿26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利用無人機開展野外巡護時,在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千家坪,首次利用無人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飲水小憩的珍貴畫面。巡護員實地探訪還發現了梅花鹿腳印。
  • 驚現楊過雕兄的神農架,仙氣十足,還有哪些神秘之處未解開
    25日神農架驚現1.2米金雕的新聞火爆網上,網友都說是楊過的雕兄,但是季節(筆者)真覺得很正常畢竟神農架是「神秘」的代名詞,是各類野生保護動物的天堂。神農架作為國家5A景區,風景自然沒話說,奇峰山巒交錯,原始森林連綿,宛若洪荒。
  • 湖北神農架金絲猴擺POSE與人「合影」(圖)
    」神農架,來自國內的旅遊機構、戶外俱樂部、媒體記者及神農架周邊縣市滑雪愛好者等,12月7日來到神農架大龍潭,探訪了中國特有的珍稀靈長類動物金絲猴。  在海拔2150米的神農架大龍潭金絲猴研究基地,因海拔較高,該基地已被冰雪覆蓋。神農架生態旅遊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研究基地設有一個監測點,長期跟蹤監測金絲猴的活動。  沿著一道木質長廊前行100餘米後,一群十分活潑熱鬧的金絲猴就映入了眼帘。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有近30餘只金絲猴在四處玩耍。
  • 脫貧故事之產業帶路、多措並舉、奮勇向前的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
    2020年8月30日,多雲有風,我們一行走進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探訪記錄了豐原村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部分情況。豐原村是2018年摘帽退出的貧困村,對標村退出7項指標,豐原村先後完成了全村剩餘1.5公裡村道硬化、集鎮汙水集中排放、村衛生室建設、村部提升改造、四個自備井組飲水管網改造、全村村道亮化、綠化等工程,豐原村由以前的環境髒、亂、差到現在的草綠,燈明,路平,垃圾日產日清,人居環境很大改善,幸福指數較大提高。
  • 陝西大荔小坡村:黃河灘邊果飄香
    新華社西安10月1日電 題:陝西大荔小坡村:黃河灘邊果飄香 新華社記者張晨俊、薛天 金秋時節,站在陝西省大荔縣小坡村向東眺望,黃河灘地裡萬畝冬棗大棚鋪向天際,果園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甜蜜。
  • 思南翟家壩村:1000畝白茶開採
    近日,鸚鵡溪鎮翟家壩村1000畝白茶正式開採,為了儘早搶佔市場,儘快完成春茶採摘,基地每天都有200餘名群眾在忙碌著,他們每天可獲得幾十到一百多元不等的採茶收入,小小的茶葉子已成為該村群眾致富的「金葉子」。
  • 門頭溝有個村50畝高山稻村喜獲豐收 !
    國慶節後,在海拔高度400米左右的王平鎮西馬各莊村50畝高山稻種植園內,高山梯田翻滾著金色的波浪,處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國慶節後在海拔高度400米左右的王平鎮西馬各莊村50畝高山稻種植園內高山梯田翻滾著金色的波浪處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金色的稻麥開鐮收割走進稻田陣陣秋風把金黃的稻穗吹得沙沙作響依山而建的梯田阡陌縱橫一幅壯美的田園畫卷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