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聯繫你的「放貸業務員」 基本都是要騙錢
金羊網 作者:付怡、 譚錚、 李柰 、張毅濤 2019-03-27
反詐中心提醒,正規機構放貸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金羊網記者 付怡 譚錚 通訊員 李柰 張毅濤
近年來,網絡借貸迅猛發展,個人借貸變得越來越普遍,不法分子也盯上這個領域,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日,記者從廣州市反詐中心獲悉,今年2月以來,網貸類詐騙警情增多。
反詐中心陳警官表示,一些借款人通過簡訊、電話或者網上搜索獲得貸款信息,不正規的網貸平臺往往很快跳出原有網貸平臺,通過個人QQ或微信私下聯繫事主,常以對衝刷流水的方式要求事主轉帳,騙取錢財。「不要輕信這種貸款信息,貸款請選擇正規資質的機構,正規機構不會在發放貸款前收取任何費用。要時刻謹記:不輕信、不透露個人信息、不提供驗證碼。」陳警官提醒。
驗資環節獲取信任 事主被騙萬元
謝先生近日向警方報警,稱接到一個推薦貸款業務的詐騙電話,雙方談妥貸款細節後,謝先生同意讓對方幫自己辦理貸款,並將身份證號碼、銀行帳號等個人信息發給了對方。
對方在網上某企業管理公司用謝先生的身份信息註冊了申請貸款,並告訴謝先生需要往該公司轉帳1萬元作為驗資環節。謝先生轉帳後將該公司發送至自己手機的驗證碼提供給了對方,不久後,謝先生收到了該公司分兩次轉回自己帳戶的1萬元。通過驗資環節,謝先生對對方產生了信任,認為這是一家正規的網貸公司。
接著,對方又以要幫謝先生做流水以提高信用額度為由,要求謝先生向一個陌生私人帳號轉帳1萬元。起初謝先生還有所懷疑,對方辯解稱:「是公司規定。」並謊稱之前轉到謝先生帳號上的1萬元是業務員自己出的錢。謝先生便按指引轉去1萬元。
接著,對方換了一名「業務員」聯繫謝先生,又以「放款要交擔保費」為理由要求轉帳。這時謝先生才意識到被騙,對方也慌忙把電話掛斷,但再也聯繫不上。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查當中。
假客服聯繫一次性還款 騙走近五萬
施女士近日報警,稱自己接到冒充貸款平臺客服的詐騙電話,稱可將餘下未還清的貸款一次性還清,結果被騙走近5萬元。
據悉,施女士曾於2017年7月通過某正規貸款平臺借貸了15萬元,分36期,每月月初還款,施女士每月都會按時入帳還款。
今年1月底,施女士接到一名自稱是該貸款平臺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能詳細準確地敘述施女士的貸款情況,並告知其還款可以提前一次性還清本金,免去提前還款的月利息。
施女士信以為真,並按對方指引互加微信,通過微信轉帳47848元至對方微信帳號。
施女士以為自己已全部還清了貸款,直至2月初接到該貸款平臺客服打來的提醒還款通知電話。施女士將提前還款的情況告知了客服,經客服核實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網絡搜索貸款信息 被騙一萬五千元
蘇先生近日向警方報警,稱自己此前在網上搜索銀行貸款,加了一名「業務員」微信後被騙走一萬五千元。
蘇先生搜索後,彈出一個辦理貸款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網頁,蘇先生沒多想,便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申請貸款。隨後手機收到一條自稱是「XX普惠」的簡訊,告知他申請的3萬元貸款已通過初步審核,並要求速加對方微信受理。
蘇先生按簡訊指引加了對方微信,對方通過微信發來一份「借款合同書」,並要求蘇先生轉帳3000元到一個私人帳戶,就可以放款。
次日,對方另一名「業務員」聯繫上蘇先生,告知他因「綜合評分不足」要多交資金作為銀行風控驗證還款能力,蘇先生又分2次轉去共12000元。
第三天,「業務員」又通知蘇先生因其銀行帳戶沒有開通現金支票功能,放不了款,要求再交10000元激活帳號。此時蘇先生感覺自己被騙了,要求退款,但卻發現已聯繫不上對方。幾次轉帳下來,蘇先生共損失了15000元。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