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文/歷史微觀者
王陽明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1472年10月31日出生於浙江寧波紹興府餘姚縣,也就是今天的寧波餘姚,在他享年58歲去世。王陽明字伯安,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王陽明精通各種思想,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王陽明最著名的思想是「吾心便是宇宙」他是一個典型的唯心主義者,他對哲學有著很深的研究,為此他也發表了很多關於唯心主義哲學的書籍《王陽明全集》、《大學問》、《傳習錄》等,他的思想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受得人追捧,很多人拜他為師。他的弟子被稱為「姚將學派」。
王陽明的思想對明朝的影響深遠,他的唯心主義思想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道以及東南亞地區。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受他的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明朝被推崇備至的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第一點:家庭背景強大。王陽明家庭背景可謂是十分強大,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王陽明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其父親是明朝的狀元,家庭背景如此強大,王陽明又怎麼會差呢?據史書記載王陽明母親懷胎超過10月才生下他,在他出生的時候其祖母夢見有祥雲降落,是一個好兆頭,但是在他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有一天高僧經過他家,摸著頭說了句「好孩兒」,後來祖父為其改名為「守仁」從那以後他就開始說話了。
第二點:志向遠大。王陽明可謂是年少有志,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做一個聖賢。那個時期大多數人都醉心於考取功名利祿,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毋庸置疑他的科考路也是十分的不順利,但是他依然執迷於自己的志向不後悔。
第三點:刻苦鑽研精神。王陽明和朱熹生活在同一個時期,二者都各有所長。他認真刻苦鑽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為了弄清格物致知理論他專門割了七天的竹子,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以後就專研於自己的心學。
第四點:獨一無二的吾道。王陽明經歷了「龍場吾道、知行合一和天泉證道」。王守仁於公元前1506年因為得罪劉謹而被貶到貴州龍場,他吾性極強吾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就是著名的「龍場吾道」。他認為知行合一,致良知二者應該結合起來,以至於更好的格物。
第五點、軍事上頗有研究。在他為官期間,在軍事上面取得的功級也是不少的。先是平定了江西盜賊流寇,後是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用了35天的時間,可以說效率及其高了。嘉靖六年他還用他自己的心學平定了思恩、田州的民族的造反,被稱為「思田告捷」。但是,在「思田告捷」。但是從此以後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還留下一句遺言:「此心光明,亦復可言。」
王陽明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至今仍受人尊敬?讓人無力反駁。小編認為王陽明的一生也算是十分偉大了,不僅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且也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學術思想,如此偉大的一位思想家,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