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2021-01-08 歷史微觀者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文/歷史微觀者

王陽明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1472年10月31日出生於浙江寧波紹興府餘姚縣,也就是今天的寧波餘姚,在他享年58歲去世。王陽明字伯安,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王陽明精通各種思想,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王陽明最著名的思想是「吾心便是宇宙」他是一個典型的唯心主義者,他對哲學有著很深的研究,為此他也發表了很多關於唯心主義哲學的書籍《王陽明全集》、《大學問》、《傳習錄》等,他的思想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受得人追捧,很多人拜他為師。他的弟子被稱為「姚將學派」。

王陽明的思想對明朝的影響深遠,他的唯心主義思想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道以及東南亞地區。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受他的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明朝被推崇備至的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第一點:家庭背景強大。王陽明家庭背景可謂是十分強大,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王陽明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其父親是明朝的狀元,家庭背景如此強大,王陽明又怎麼會差呢?據史書記載王陽明母親懷胎超過10月才生下他,在他出生的時候其祖母夢見有祥雲降落,是一個好兆頭,但是在他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有一天高僧經過他家,摸著頭說了句「好孩兒」,後來祖父為其改名為「守仁」從那以後他就開始說話了。

第二點:志向遠大。王陽明可謂是年少有志,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做一個聖賢。那個時期大多數人都醉心於考取功名利祿,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毋庸置疑他的科考路也是十分的不順利,但是他依然執迷於自己的志向不後悔。

第三點:刻苦鑽研精神。王陽明和朱熹生活在同一個時期,二者都各有所長。他認真刻苦鑽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為了弄清格物致知理論他專門割了七天的竹子,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以後就專研於自己的心學。

第四點:獨一無二的吾道。王陽明經歷了「龍場吾道、知行合一和天泉證道」。王守仁於公元前1506年因為得罪劉謹而被貶到貴州龍場,他吾性極強吾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就是著名的「龍場吾道」。他認為知行合一,致良知二者應該結合起來,以至於更好的格物。

第五點、軍事上頗有研究。在他為官期間,在軍事上面取得的功級也是不少的。先是平定了江西盜賊流寇,後是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用了35天的時間,可以說效率及其高了。嘉靖六年他還用他自己的心學平定了思恩、田州的民族的造反,被稱為「思田告捷」。但是,在「思田告捷」。但是從此以後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還留下一句遺言:「此心光明,亦復可言。」

王陽明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至今仍受人尊敬?讓人無力反駁。小編認為王陽明的一生也算是十分偉大了,不僅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且也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學術思想,如此偉大的一位思想家,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想成大業的人,建議先學會這4點,克己才是真功夫
    王陽明:想成大業的人,建議先學會這4點,克己才是真功夫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少有大志,目標堅定,一生為了自己的目標燒到油盡燈枯,死而無憾。雖天資聰慧,學習時卻投入得像個瘋子。對著竹子去格物,一格就是七天,以至於病倒。年輕時遍讀考亭之書,結婚時和道士坐而論道以至忘了結婚。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3件事「心狠」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何這樣說?實際上心軟是人之常情,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多數人也都是生性善良的,懷有憐憫慈善之心。現實生活中,心軟的人也比一般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痛苦。事事心軟便會失去自己的原則,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回報,還會讓自己受欺負,窮苦一生。
  • 為什麼飼養貴賓犬的人多?這5個理由,讓人信服
    貴賓犬在很久以前常用做打獵,表演等,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受能們喜愛,也是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很多人都會拿這個嬌小但又聰明的犬當寵物。為什麼飼養貴賓犬的人那麼多呢?這5個理由,讓人信服。2、貴賓犬很聰明很多人養狗都是喜歡聰明狗狗的, 畢竟做基礎訓練、叫小技能時能學得更快,也能更哈皮的理解主人的意思,養一條貼心狗狗是寵主們都希望的事情。而貴賓就有貼心小棉襖的稱號,平時主人還沒說話就能完成任務,讓人感到舒心。
  • 布偶貓價格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養?下面5點能讓你信服
    布偶貓價格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養?下面5點能讓你信服相信不少人的家裡都有了一定的寵物,而且許多人家裡養的都是貓吧,其實貓在最開始飼養的時候都是農民為了防止家裡的糧食被老鼠吃掉而用來捉老鼠的,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貓成為了一種家養的寵物,而不僅僅是為了捉老鼠,更多的是為了陪伴自己以及更好看而已。那麼喜歡貓的人大多數都被稱為貓奴。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人到四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人這一生會遇到非常多的煩心事,就像牛毛那樣多,但其實更多的煩心事就是跟隨自己的內心而生的,要是內心煩躁的話,看到什麼事物都會感到煩惱。明代思想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什麼會這麼說?其實心軟並沒有過錯,這是人的悲憫慈愛之心。
  • 王陽明:相由心生,臉上有這3種怪相的人,要多加小心!
    在王陽明自己的心學體系中,就曾說到:「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有這3種怪相」。1、兇神惡煞一個人的心有多邪惡,是外表難以隱藏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磁場是難以改變的,通過舉手投足間的狀態,不難發現一個人的真實樣貌。人是很奇妙的一種生物,身上的容貌往往會因為環境和個人,而發生改變。就像是一個常年愛哭的人,眼角往往會比不愛哭的人多兩條淚溝。
  • 把王陽明領進心學大門的人:婁諒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情感大劈叉 王陽明十七歲結婚那年,在返回餘姚的途中專程拜訪了大儒婁諒。這是婁諒把王陽明領進了陸學大門,在陽明學和陸學之間發揮了橋梁和媒介作用。1婁諒少時就有志於聖學,遍求名師於四方,但最終也沒能求得。
  • 王陽明:人到中年,要懂得「狡兔三窟」,凡事給自己「留一手」
    人到中年,狡兔三窟為何意?狡兔三窟原意為狡猾的兔子為自己準備了好幾個藏身的窩,那人到中年為何需要狡兔三窟呢?這是源自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記載的一個故事,王陽明曾被人陷害貶斥,後因頓悟「心學」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兔子尚且知道狡兔三窟,多為自己準備幾個藏身之處,那我們卻不知道給自己「留一手」。人到中年,躲避災禍的最好方法就是凡事給自己「留一手」,有些事情不能夠全盤託出,否則晚年必然會惹禍上身、餘生容易命苦。
  • 心中無缺謂之富,受人敬仰方為貴
    「富貴」兩字古往今來受到多少人的嚮往,又受到多少人的追逐人皆以倨「富貴」為傲人皆以「富貴人生」為嚮往天下熙熙 皆為富貴而來天下攘攘 皆為富貴而往而什麼是「富貴」呢?愚以為心中無缺謂之富受人敬仰謂之貴是為「富貴」本義有田地有森林謂之富有廟堂有亭臺樓閣謂之富有牲畜有奴隸謂之富
  • 王陽明的這5句話,才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尤其,是下面這5種直接關係現實生活的智慧。與朋友相處,懂得謙讓很重要原句: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大意: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就會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損。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會注重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報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間以彼此謙讓為基礎,不僅每個人的利益不會受損,雙方在互幫互助、互利共贏中還能使彼此獲得更大的利益。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 法牛到底純不純,記住這5點,讓你避開選擇法牛的「雷區」
    因此來了中國的法牛,它們的價格更是讓人高不可攀,甚至已經高出了其他寵物犬價格10倍之多,但是如今寵物市場魚龍混雜,很容易花了大價錢,而買了一種血統並不是很純正的法牛。所以我今天就要告訴大家,法牛到底純不純,記住這5點,讓你避開選擇法牛的「雷區」,選出最血統最純正的法牛。
  • 泥胎身份是孟天正,所有人都敬仰,為何黑皇不屑一顧?它有資格!
    ,但他才是真正邁出第一步的人。,雖然還有再次出手的機會,但這種機會肯定不多了,除非在大結局的時候以某種方式徹底復活。 所有人都很敬仰孟天正的身份,就連上蒼之上的反派都邀請孟天正回歸上蒼,為何在孟天正沉寂的時候,所有人都很痛苦,黑皇卻不屑一顧?它是有這個資格的。
  • 王陽明: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能做到這3點,你達到了嗎
    大多數人是這樣的,至少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誰都會彷徨。連心學宗師王陽明都不例外,他一生太不如意:被貶、被誣、大獄、廷杖,而他卻能立地成聖人,成為五百年第一人。因為他留下了一句話,給所有迷茫的年輕人:人生所有問題,都源於你的內心。1.欲修身,先養心《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心的神奇智慧》一書中提到,一切幸福和痛苦的來源,都是心。欲修身,先養心。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會有這三個特徵,有一個就要遠離
    我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但是有的人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你可能會遇到真心相待的朋友,也會遇到心術不正的小人,雖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王陽明在《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中寫道:「心術不正之人,往往相由心生,一眼就能識破。」
  • 心中無缺謂之富,受人敬仰方為貴
    >終點則是富貴但生死由命 富貴由天富貴並非你想想就能如願的它來自於你內心友善的投射它來自於你做人做事的公益它來自於別人由衷的尊敬和敬仰令人所不恥令人看不起貪者,貧也他們的內心是空虛的他們的精神是貧乏的貪和貧多像攣生兄弟
  • 明朝歷史談:他是王陽明,為何能成功的原因
    王陽明13歲就開始週遊生活,學到了許多家中學不到的知識,也擁有超出同齡人的大腦,20歲才參加鄉試,與後來的相識者有機會一起中榜,大腦中的學問越累越多。王陽明和當時的很多讀書人不一樣,他不喜歡談論聖賢之道,反而對於軍事非常痴迷。這對他的影響是,接下來的考試裡,別人上榜,他卻沒有中進士,不過對於這個情況,王陽明非常冷靜。
  • 王陽明的這三策計謀,教你對付惹不起的小人,學會可贏得不敗之地
    在龍場的時期,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深信人人生而有良知,即便是壞人,也不例外。所以,他不得已與小人奸人惡人打交道時,也希望儘量感化他們,令他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良知。不到逼不得已,他絕不做魚死網破的事情。大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準備了10年的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可惜面對王陽明,這場造反只持續了50天不到就失敗了。
  • 王陽明:糾結善惡的人,必定痛苦
    說道中國的大師,古往今來數不勝數,但是能有資格被稱為聖人的,王陽明絕對算是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但是卻不理解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簡單告訴你,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厲害在哪裡?讀懂了,你也就知道他為何被稱之為聖人了。
  • 央視點讚!NASA發布的這張圖足以說明陝西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央視點讚!NASA發布的這張圖足以說明陝西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央視點讚!NASA發布的這張圖足以說明陝西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 王陽明:為何別人做事很順,自己卻總是倒黴?是因為命不好?
    #王陽明一生磨難,體弱多病,先天性肺病,5歲才開始說話,結婚也是晚婚逼婚逃婚,後生也是折騰和受盡磨難,。1 .活在當下,活出自我,快樂才會順利很多人特別在乎別人的眼光,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裡,學習各種成功學,心靈雞湯自我激勵。其實天理就在心中,原本俱足,「格物致知」就是去掉所有雜念,回歸生命原本的樣子,活出真實的自己,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求,不被道德和框架綁架,放飛內心。快樂了做事就會更加順利如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