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並沒做錯什麼,卻被孤立和排斥了。
朋友講了她們單位的一個故事。
說,公司來了一位從別的分公司調來的女同事,不怎麼合群,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後來,聽同事們私下議論:是離異的。我想,這年頭離婚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關鍵是離異後,公司有一位有婚約的男人,主動地地追她,她並沒有回應對方。
但是,男人的未婚妻卻找上門來,說她第三者,插足別人的感情,鬧得沸沸揚揚。她沒辦法,要求調離那個部門,於是來到了我們這個分公司。
由於她帶著故事來的,而且人也總是獨來獨往,漸漸一段時間後,她在這兒也被孤立和冷落了。甚至,有好事的人,會看到人家就指指點點。
剛開始,朋友曾試著,與她有所交流,但她並沒有領這份好意。一直一個人獨來獨往,或許是沒走出心裡的傷害,或許,不願意讓別人走近她。
她似乎不討人喜歡,融不進各種小團體之中,也無法參與到同事們的熱鬧之中。然而,她的自我孤立,使大家都更加的冷落、敵視她。大家說話,她從不加入,有時在單位,一天都不說一句話,默默地來,默默地走。
最後發展到,那些年輕好事的人,說話時就會帶上含沙射影地諷刺她的話語,表面看她沒有任何反應。平時,大家有什麼活動,也不叫她。她像一個透明人一樣。
她可能自己應該也不舒服吧,但她從來不曾表露什麼。據朋友說,本來,對她沒有什麼惡意,但後來,發展到大夥看到她都難受的地步。
不過,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離職了,據說好像是得了輕度的抑鬱症。
我想多虧走了,不然,在這樣下去,她的病情非變嚴重不可。具體再後來再怎麼樣了,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她這是被黑羊效應擊中了。
什麼是黑羊效應呢?
黑羊效應,即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好人卻默默窺視,或心中暗喜;而這個黑羊,即是被欺負的好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黑羊,但我們同樣可能成為扮演欺負黑羊的屠夫,可能是默默窺視卻沒有行動的白羊,只是有時我們深入角色,毫無察覺。沒有人願意心存惡念的傷害他人。只是總有一些時候,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迫不得已的選擇掛著好人的頭銜給更軟弱的人增加困苦,在心理學中將其歸納為黑羊效應。
細細想想,現實生活,你是否也曾有過,覺得什麼都沒做錯,卻遭到了群體的孤立或排擠?
你是否看過、聽過或參與過排擠、冷落、敵視、圍攻、欺負他人的事件,或者說你就是那個傷害他人而不自知的眾人之一? 有可能你已經陷入黑羊效應之中。
一.黑羊效應對人有什麼危害呢?
生活中,無論是學校還是單位,我們時常感覺到來自群體的壓抑和充滿惡意的窺視,無論你是優秀還是落魄,這種感覺,就像是被扔在了孤島一般的絕望。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黑羊,但我們也可能扮演欺負黑羊的屠夫,默默窺視卻沒有行動的白羊,只是有時我們深入角色,毫無察覺罷了。
黑羊效應裡的「好人」不是單指做好事的人,而是指在事件裡面不帶惡意的人,這些也或許是出於好意,也許根本就是無意識的。
黑羊效應裡的「欺負」不是指故意的惡意的攻擊,而是指事件最終給他人帶來了傷害。
無助的黑羊--即受害者,常常什麼並沒做錯什麼,卻無辜遭受周圍人群的冷漠,排擠、冷落、敵視。
持刀的屠夫--加害者;其實自己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並不是有意識地,但可能只覺得跟著大家一起對某個人做某些事很有趣,或做某事對自己有利。
冷漠的白羊--旁觀者,目睹部分或全部過程,卻未採取任何制止行為。
看似與你無關的角色,也許你我正是其中之一,只是我們還未意識到,或還未被喚醒。
其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會造成傷害的事件,並不是那些帶著很明顯惡意的事件,而是那些似乎帶著好意的或者無意識的事件,只不過惡意事件更容易被大家關注,而媒體報導的也大都是此類惡意事件而已。
因為懷揣著傷害他人惡意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人還是信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與人為善心態的。
二.為什麼我們身邊的好人變成了冷血的屠夫和冷眼旁觀的白羊呢?
1、逃避責任,我們很多時候會把事情失敗的責任加到別人身上,認為他人對失敗的責任更大。
2、自我保護,當我們意識到自身地位、權益受到威脅時,我們便開始反擊,這種反擊看似是一種正當利益,但是搞不清楚情況時,往往就造就和傷害了無辜的黑羊。
3、從眾心理,有時一件事情並不關乎自己的利益,但是當周圍人都攻擊黑羊時,或許是出於無意識,或者是出於潛意識中要和群體保持認知一致,於是,自己也成為了屠夫中的一員。
就如同破窗效應一樣,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理論,是指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破鼓萬人捶。
當人們覺得一個人很好欺負,那大家都會開始欺負他,而且還不帶負罪感,視之為理所當然。
就是心理學上的從眾心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意識不到,而且時有發生。
黑羊是怎樣形有成的呢?
一般來說,成為黑羊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般他們在群體中表現出與團體的格格不入的人,或損害了群體大部分的人利益的人。
有的可能是性格比較內向,或許是比較張揚或兇惡,也或許是比較與世無爭;也許是比較容易斤斤計較;更或許只是因為比別人優秀太多。還有一種可能是因某種原因,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的人。
總之,他們不善於抱團,或者很難被群體接納。而且,黑羊之所以成為黑羊,會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黑羊效應一般都以黑羊的沉默、順受、離開或消失為結局。
一.職場生活中, 我們該如何避免成為黑羊?
1、不做孤立無援的人。我們不必非要融入大群體,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朋友夥伴,人數少沒關係,再少兩個人也比孤單一個人好,生活中交個朋友沒有那麼難。
《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作為一個大銀行家,他在被冤入獄後,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孤芳自賞,稍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適應後,他主動伸出友誼之手,交了好朋友瑞德。他最終能逃出監獄,關鍵是因為得到了這個朋友的幫助。
有了自己的朋友,就不容易被選為黑羊,即使被選為黑羊,至少有人能站你身邊。
2、注意自我保護,懂得做好防範。比如在職場上,工作的進度和成果要及時讓別人知道,還要注意留下無可辯駁的證據,最好是書面記錄最好,比如電子郵件,比如聊天記錄等。
要懂得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度,面對最開始的欺負、質疑不能不言不語的沉默,任由自己被攻擊。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出擊。
3、做個樂觀向上的人,凡事總是積極向上而又主動的人,成為黑羊的概率比較小。
4、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就無人敢輕視欺辱你。
二.假如一不小心,已成為黑羊該怎麼辦呢?
1.要主動尋求幫助,找朋友,團體或上級或領導的幫助。
2.,表現出無所謂或一笑而過的心態,或去把精力放在追求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時間久了,一切也就淡漠了。
3,如果情勢比較嚴重,已經無法扭轉的地步,那就擇離開這個環境。
黑羊效應是人類社會中無法規避的心理效應,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逃脫在這裡邊的角色扮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不要讓自己成為那隻無辜的黑羊。
或許,現實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實現自我強大。只有實現自我成長,才能收穫生活的平靜和內心的安寧;人也只有實現自我強大,才可能消除被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