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樹葉發黃的問題要引起注意,明天我就找農技員來『診斷』一下。」12月10日傍晚時分,在閬中市河溪街道白堡村柑橘園內,白堡村駐村工作隊隊員趙軍和白堡村黨支部副書記蒲榮芬商量著防治病蟲害的事,顯得憂心忡忡。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2018年7月,趙軍由南充市監獄派駐白堡村參與駐村扶貧工作,兩年多來,他傾情扶貧、真抓實幹,在脫貧攻堅道路上書寫了精彩的人生華章。
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戰
初冬時節的白堡村,風景秀麗,山水如畫,村口「溼地明珠 生態白堡」八個大字十分醒目。一座座青瓦白牆的農家小院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綠的樹、紅的花,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一路目光所及,皆是別致的田園風光。白堡村位於構溪河溼地公園核心區,呈三山夾兩溝的地形特徵,村子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
然而,擁有美麗自然風光的白堡村,在過去卻是貧窮的代名詞,當地百姓口中流傳著「白堡白堡,一窮二白,殘壁成堡」的俗語。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南充市委宣傳部定點聯繫幫扶白堡村。在駐村幫扶幹部和全村百姓共同努力下,2017年白堡村實現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
脫貧不脫鉤、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做好脫貧後半篇文章,是脫貧攻堅的題中之義。2018年7月,南充市監獄派遣趙軍到白堡村參與駐村幫扶工作,與其他幫扶幹部一起鞏固脫貧成效,帶動村民持續增收致富。
駐村工作,每天面對的是群眾。怎樣為群眾服務?怎樣才能服務好群眾?進駐白堡村後,趙軍迅速轉變角色,認真學習中、省、市有關脫貧的文件精神,掌握脫貧政策,主動協助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開展工作,挨家挨戶走訪、回訪,與群眾交流感情,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戰,用真情實幹做好駐村工作。
始終堅守服務群眾的初心
初到白堡村,趙軍發現白堡村的夜晚特別的黑,在走訪群眾時,不少村民透露出希望村裡安裝路燈的想法。
了解到群眾需求後,趙軍立即與駐白堡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時德才商量,尋求解決辦法。「如果村民出錢,一定會增加他們的負擔,這種方法不可取。」趙軍告訴記者,他當時就想,一定要努力給村民帶去實實在在的便利,點亮鄉村的道路。
通過多次跑部門、向上爭取,並制訂可行性的實施方案,趙軍的想法得到上級部門支持。2018年10月,120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在白堡村村道上,覆蓋了全村12個村民小組。
自從有了路燈,白堡村村民夜晚的活動便豐富了起來。「安裝路燈後,我每天晚上都要在廣場和朋友一起跳壩壩舞。」白堡村1組村民王玉芬對村裡安裝的太陽能路燈讚不絕口。
2019年8月的一天,趙軍在走訪群眾時發現,農戶常由金躺在床上不能動。這引起他的警覺,當即聯繫醫生,將其護送到閬中市人民醫院。經過醫生檢查,診斷為腦血栓,醫生表示所幸送診及時,不然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多虧了他,我才能得到及時救治。」常由金見到記者時,再次表達對趙軍的感激之情。
在駐村工作中,深入群眾,服務群眾,幫助群眾,是趙軍一直堅守的初心。他利用各種途徑,架起了社會愛心人士與村民之間的愛心「橋梁」。不久前,趙軍聯繫了在西安的愛心人士,為白堡村村民捐贈400套保暖衣服。「雖然現在村民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愛心捐贈可以讓村民真切感受到社會溫暖,增強致富信心。」趙軍說。
在鄉村振興中再立新功
扶貧不僅要給貧困戶「輸血」,還要增強他們的「造血」能力。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效,趙軍從白堡村實際出發,主動與村幹部、農業專家、農戶溝通,共同商定把晚熟柑橘作為立村產業。
記者在白堡村脫貧奔康產業園看到,一排排柑橘樹整齊排列,長勢喜人,產業路沿著灌溉水渠在園區延伸。「目前,柑橘種植面積達100畝,全村28戶脫貧戶全部入股,通過『保底分紅+務工收入+收益分成』模式實現增收。」趙軍說,接下來將持續引導村民做好產業園管護工作,爭取實現長效增收。
扶貧工作無小事,事事都關情。經過兩年多的駐村工作,趙軍見證了白堡村的變化:村組公路拓寬,產業園柑橘樹茁壯成長,村民獲得感更強。蒲榮芬說:「如今白堡村百姓人心齊、錢包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駐村工作給予我生命新的活力,也讓我的人生更加充實精彩。」趙軍表示,將繼續紮根農村,為老百姓多做實事,繼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來源:南充日報記者 楊曉江)
原標題:用實幹擔當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