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眼龍又被人控制了
甲子名人貼天下第一刀,金光五巨頭之一的獨眼龍又雙叒叕被人控制了,還是被人隨便瞪一眼就給控制的,這下喜歡獨眼龍的觀眾都不會再在武力方面對他抱多大期望了吧,再次被人輕易控制,獨眼龍應該是沒有巨頭實力的,就算他以後仁刀開殺,魔抗為負的黑點也會一直跟隨著這位金光老角色。我是希望以後的妖界、魔世、佛門線,獨眼龍還是不要再出場了,畢竟這些世界術法、異能很強,獨眼龍一不留神就可能變成反派第一打手(無奈啊)
2、大一統與以天元掄魁為基礎的四宗共治,究竟誰更好?
這個問題先簡單說說,以後有時間單獨寫一篇文章論述。
初聽鐵楓零和天雨如晴那段對話,是要為如情師叔點讚打call的,真的很精彩,配合鏡頭語言跟背景音樂,讓人熱血沸騰。但那段對話其實經不住仔細思考,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鐵楓零說覆舟虛懷的目的是為了推翻以天元掄魁為基礎的四宗共治,建立大一統的道域新制度。天雨如晴反駁說九界其他地方沒有天元掄魁,卻一樣紛爭不斷,甚至更亂。相反,天元掄魁治理下的道域卻能承平千年。覆舟虛懷也有青冥這樣只圖一己之私的惡人,借青冥這個例子駁斥覆舟虛懷只是找一個大義包裝一己私情,遂行野心罷了。
確實,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因為制度都是要靠人來實施的,有人就一定會有破綻。天元掄魁的問題就是四宗統治道域千年,高高在上太久了,久到與道域底層百姓隔得太遠了。先不說二十年前的道域大戰,就現在這十多集的劇情來看。中低層許多弟子欺壓魚肉百姓,四宗高層卻一直在內鬥而不自知。血神之亂已經出現,四宗作為道域統治者在暫時安置好本派弟子後才想到要疏散百姓遠離危險。覆舟虛懷裡的許多人都是四宗內部對門派不滿的叛徒。如此種種,不正是說明天元掄魁出現問題,需要改變了嗎?
至於說覆舟虛懷釋放血神、內部也有惡人等的現象,這是理念與行動的問題,而不是覆舟虛懷要建立大一統的理念出了問題。當然,就道域實際情況來說,大一統與四宗共治究竟哪個更好,這樣的問題是辯論不出對錯的,都是一種選擇罷了,至於怎麼選擇,那就要靠拳頭說話了。
3、血神竟然是西楚霸王項羽
血神是項羽,這真是本集最大的驚喜了,而在15集出現前就推測血神是項羽的道友們真是太牛了。
從金光新劇來看,始皇帝、趙高和李斯、徐福、諸葛亮和司馬懿、李白等等歷史名人不斷出現在劇中,他們是在逐漸構建自己的金光世界的。不過,把項羽這麼一位歷史中的武力代表放進武俠世界,一個處理不好,絕對會引起罵聲一片,端看金光怎麼演繹項羽了。
從現有劇情來推測,項羽(擔心後面再出現反轉,小編求生欲強,後面都用血神,不用項羽)很有可能是道域本土人士。當時始皇帝新喪,中原大亂,血神在道域縱橫一脈(可能是鄒衍,當時的道域應該只有陰陽宗)的支持下逐鹿中原,最後敗於劉邦,在桃源渡口自刎,靈魂附在劍上,被部下帶回道域找尋復活方法。二百多年後,張良的第十世孫張道陵得到血神要復活的消息,潛伏到道域成為陰陽宗主,用大義策反了陰陽宗一批弟子,在血神復活時背叛了血神,成功封印血神。
血神大體上應該是這樣的劇情,但還有細節需要看後續。比如仙舞劍法與傲邪劍法互相克制又互相促進的問題,三不名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虞姬的故事又是怎樣的?此外,在墨武俠鋒裡月用「她」來形容血神,如果現在沒改設定的話,那這個血神真的是項羽嗎?或者真的血神早就死了,現在是虞姬假扮的?亦或者金光裡的項羽是女扮男裝(想想就刺激)?
最後,看了昨晚的搶先騙後,第16集真的是劇情進入極端高潮,非常有看點。那聲慘嚎到底是丹陽侯還是二狗發出的?星宗三垣是生是死?血神能不能攻略刀妹,把刀妹這個美女掰直(如果血神真的攻略了刀妹,那我願認為他比缺舟更強)?而第16集叫做「鏡遺天市,魂斷太微」,但是如果仔細聽的話,可以發現這個「遺」字的讀音就有點不清不楚,如果旁白讀的是 yí ,那就是說星宗三垣只剩下天雨如晴了;如果讀的是wèi ,就是贈與的意思,那就是說天市鏡回到了天雨如晴手裡。「魂斷太微」也有兩種解釋,一是丹陽侯死了(太微魂斷);二是有人死在太微幻下(魂斷於太微),也就是說九天銀河那裡,顥天玄宿或者霽寒霄要死了。所以,容我說一句:緊張緊張緊張,刺激刺激刺激,你們想要誰生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