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了特殊時期影響,經受住罕見特大暴雪的考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察爾森鎮察爾森嘎查的興安家禾有機水稻機械化生產專業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芒種時節,當南方的早稻已經抽穗,北疆的興安盟也開始雨量漸豐,正是插秧的好時節。陽光下的稻田裡,稻農頭戴草帽彎著腰,將一棵棵秧苗快速插入水田裡,很快一排排綠油油的秧苗便在田間遍布開來。
5月中下旬以來,興安家禾抓住雨水充足、氣溫適宜等有利條件,開展水稻插秧作業。目前,水稻插秧工作已經全面完成。插下綠色的秧苗,也插下豐收的希望和興安家禾的美味。
興安盟家禾米業有限公司為察爾森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主體企業,是一家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並結合工業旅遊、休閒度假、生態康養的現代化農業企業。
據《2019年中國稻穀(大米)產業報告》的數據,2018年,作為我國高端大米的有機大米產量約161.3萬噸,較2011年增加118.4萬噸,年複合增長率21%左右,遠高於大米行業的整體增速,有機稻佔國內稻穀的比重也從2011年的0.3%增長至2018年的1.09%。另有數據預測,預計2023年高端大米產業規模將達到600億元左右甚至更高。
作為新興品牌,興安家禾便是看準了高端大米市場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堅持出產口感好、品質高、營養豐富的大米,通過差異化來打造大米品牌。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馬學軍在興安家禾米業稻米產業扶貧項目現場調研
興安家禾的產地,內蒙古興安盟地處北緯46°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是世界公認的粳稻黃金種植帶。無法複製的區域位置優勢、優質的大興安嶺水源、良好的生態環境、肥沃的土壤,讓興安盟成為水稻種植的黃金產區,獨特的地域優勢造就了興安家禾獨有的高品質。水稻產區年日照時數平均在2800小時左右,在水稻灌漿季節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優質稻米的生長發育。興安家禾大米的灌溉用水來自東北地區四大水庫之一的察爾森水庫,源自阿爾山天然山泉水,天然純淨。察爾森水庫的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水質標準,興安家禾大米「喝」著水庫的頭道水,因而米質上乘。
其次是生產差異化,興安家禾在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儲存、運輸和加工等各個生產環節均實施嚴格的標準化管理,保證了大米的高品質。大米每年只種一熟單季稻,不僅最大限度保證大米品質,同時對耕地地力也是保護和提升。興安家禾還投入巨資引進佐竹日本總部最新的大米生產技術,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的一條全進口模塊式大米生產線。同時採用佐竹公司的水稻低溫循環乾燥機,確保糧食的安全儲存。
興安家禾還強調品質的差異化,當地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95%以上,水源水質無汙染達標率100%。經權威檢測,空氣、水源、土壤環境十分純淨,是生產優質稻米的有利因素。興安家禾大米在極其肥沃的寒地黑土中,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陽光雨露充足,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使得興安家禾具備不同於其他大米的非凡品質和天然醇香。以「透、香、潤」的獨特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在中國一級優質大米中獨樹一幟。
在包裝方面,興安家禾也另闢蹊徑,在外觀設計、形狀、規格等方面著力下手,依據消費者需求進行不同風格的設計。
興安家禾大米是來自草原深處的美味,是來自興安嶺的饋贈。
興安家禾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以綠色觀念為指導,進行有機種植與加工,採用特色包裝,生產出足以比肩日本進口高端大米的優質大米,絕對稱得上「好山好水出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