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紀的歐亞大陸也是一個弱強國時代,相比於其他世紀,這個世紀的強國星光黯淡或曇花一現,整個歐亞大陸勉強算得上的強國主要就三個。在中東地區,11世紀中葉,塞爾柱帝國在阿拉伯群雄混戰的亂世局面中脫穎而出,控制了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1071年,塞爾柱帝國擊敗並俘虜了拜佔庭帝國的皇帝,進而統一了大部分西亞地區,成為了稱雄一時的西亞大帝國。
而在東亞的華夏大地上,11世紀的北宋王朝開始步入到盛世時期。雖然北宋王朝始終沒能從遼國手中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因此不能成為大一統王朝,且北宋王朝所控制的領土也沒能超過三百萬平方公裡,但這些依舊無礙北宋成為一個偉大的王朝。北宋王朝是中國文化歷史上的一座高峰,經濟富庶、文化昌盛,GDP佔比一度達到了全球的60%,因此宋朝自有與漢唐並列得「強漢、盛唐、富宋、剛明」的讚譽,更有陳寅格先生所言:華夏民族的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當然,經濟富強的北宋王朝亦知道自身的盛世危機和內憂外患,因此,範仲淹、王安石等多位政治家和文學家在政時期也極力推崇改革變法。但無奈,革新阻力太大致使改革始終無法有效的進行下去。11世紀末,輝煌過後的北宋王朝便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之路。此外,在北宋王朝的北方,遼國在澶淵之盟後短暫的成就了一段盛世,但可惜很快就結束了。而從11世紀30年代開始,遼國便開始不斷衰弱了,早早的就退出了躋身於本世紀大國行列的國力排位賽。
在歐洲,本世紀初自巴西爾二世去世後,拜佔庭帝國便開始走下坡路了,也是從本世紀開始,拜佔庭帝國徹底衰弱了,失去了大國的地位,再也沒重新崛起過直至滅亡。本世紀拜佔庭帝國的敵人除了一直以來的阿拉伯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外,北歐維京人的支裔諾曼人和西亞新晉的強勢民族突厥人也開始侵襲拜佔庭帝國。1054年,拜佔庭帝國與羅馬教皇決裂,這成了拜佔庭帝國1204年被十字軍洗劫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1071年開始至世紀末,拜佔庭帝國又連番被塞爾柱帝國打擊摧殘,喪失了整個小亞細亞半島。至此,拜佔庭帝國已奄奄一息,就差被人給了最後的致命一擊。此外,在歐洲的另一邊,北歐丹麥的維京時代在本世紀達到了巔峰,1016年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建立了一個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以及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北海幾乎成了帝國的內海,一時之間風頭無兩。但很快,這個帝國就在1042年瓦解了。
因此,本世紀的大國排名是:北宋王朝高居世界第一,塞爾柱帝國居世界第二,北海帝國則勉強搭上了大國的末班車位居世界第三,而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很難稱得上是強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