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史》 [西]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著 孫家堃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9年10月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當時的歐洲人打開了認識中國的窗口,使他們從通過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聞「想像」中國,跨入通過中國的現實認識中國的時代,回答了歐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即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同時為歐洲國家制定對華策略提供了依據。
1585年,門多薩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一經問世,立刻在歐洲引起轟動,僅在16世紀餘下的區區十多年間,即先後被譯成拉丁文、義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以及荷蘭文等多種文字,共發行四十六版,堪稱盛況空前。事實上,《中華大帝國史》是16世紀有關中國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風俗、禮儀、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經濟等情況最全面、最詳盡的一部百科全書。
在《中華大帝國史》一書中,門多薩基本上把16世紀中國的形象較為客觀、較為真實地介紹給了歐洲。而當時的歐洲國家也確確實實是以此為出發點來制定他們的對華政策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鎧(2009年4月17日)
16世紀末,西班牙人門多薩寫的《中華大帝國史》一書,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經濟概況的著作,在歐洲引起轟動。——溫家寶總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學生座談時的談話(2009年1月31日)
作者簡介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1545—1618),西班牙人,17歲至墨西哥,19歲加入奧古斯丁修會,潛心研究神學、語法和藝術,熱心傳教。他曾受命出使中國,未遂。後應教皇之命,廣泛搜集關於中國的資料,歷時兩年,於1585年印行《中華大帝國史》。他曾被任命為西西里島利巴利主教、恰巴斯省主教和波帕揚地區主教。
譯者簡介
孫家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文系,留學墨西哥,攻讀拉美文學、拉美歷史、語言學、翻譯學等課程。編著《印第安人保護者——拉斯·卡薩斯》《全國導遊西班牙語》《西班牙口語》《西班牙語動詞600》《西漢金融貿易詞典》等書,譯著《哥倫布日記》《西印度毀滅述略》《中國與西班牙關係史》《參加國際縱隊的中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