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玉米有多種類型。按玉米乳熟期含糖量,分為普甜玉米(含糖6%~8%)、加甜玉米(含糖8%~16%)、超甜玉米(含糖10%~25%)。按玉米籽粒胚乳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所佔份額,分為一般玉米(支鏈澱粉含量佔72%)和糯性玉米(悉數為支鏈澱粉)。其培養和採收技能如下。
1、嚴格選地阻隔,避免串粉
選地時應細心考查適合培養區曾經的噴藥、上肥和灌溉等情況,必要時取土樣化驗。鮮食玉米,不管甜質型仍是糯質型,其質量性狀均受隱性基因操控,與其他玉米種類串粉時,當代即失掉原優良質量,變成非甜或非糯型。因而,生產上應實行阻隔培養,空間阻隔300m以上,或利用河流、山溝、建築物、高稈作物等進行空間阻隔;採納時間阻隔時應錯期耕種30天左右。
2、錯期耕種,分批上市
為緩解出售及加工集中帶來的困難,可採用每10天播一批的辦法,以便均衡上市。提前上市的鮮玉米應選擇生育期短的早熟種類,早春耕種可採納溫室育苗,並採用地膜培養。
3、精密整地
鮮食玉米中的甜質類型,其籽粒中澱粉積累得較少,種子乾癟皺縮,日子力弱,發芽拱土能力差,因而耕作層細碎、平坦將有利於種子順利地發芽出苗,也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很多繁殖,可加快有機質、礦質的分化,提高土壤肥力及對土溫的調節能力。
4、精選種子,標準耕種
甜玉米種類有甜單8號、中甜2號等。耕種前,細心除掉黴爛粒、雜粒等,並曬種1~2天。直播可實行寬窄行、等行距等方法,每穴2~3 粒,定苗後每667m2留3500~3700株。
5、田間管理技能要點
(1)以有機肥為主,用無汙染水源。無公害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要求遵從以施有機肥為主的準則。鮮食玉米以採收乳熟期的果穗為生產意圖,上肥總量可比一般玉米少一些。
以施有機肥為主的鮮食玉米,植株強健、葉色正常,青穗子粒鮮亮、飽滿,香氣濃,甜味純粹,籽粒皮薄,十分上口。少施化肥,減少了投入,不汙染農田,有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灌溉用水遵從以天然無汙染水源為主的準則,不使用工業廢水和日子廢水。
(2)及時打叉、中耕除草。鮮食玉米中的甜玉米在種性上具有易生分櫱、易出多穗的習性,分櫱株大多著生於第3、4葉腋內,不能成穗,並與主株爭奪養分,要及時拔除。生育期間,結合追肥中耕鋤草2~3 次,改進土壤通氣狀況,促進根系生長及支持根的下扎與固定,有利於改進田間的通風透光狀況,使植株強健墩實,避免蔭蔽時徒長,並有用消除病蟲寄生,堅持田間清潔。
(3)歸納防治蟲害,嚴格用藥。甜玉米易受螟蟲危害,在防治上可採納以下辦法:
成蟲發生期,設置黑光燈和性誘劑誘殺;在產卵盛期,開釋赤眼蜂每667m2 1000頭,隔5天放一次,放2~3次;在螟卵孵化期,用Bt乳劑200倍液均勻噴霧;心葉期用敵敵畏800~1000倍液噴1~2次,以後禁止再施用任何藥劑。
(4)當令採收,及時上市。鮮食玉米的採收期十分重要,一般在授粉後20~25 天採收,過嫩或過老採收均對質量不利,稍微嫩一點的適合生食、蒸煮、速凍等。反之,更適合爆炒。最好當天採收、當天出售,或加工保鮮。鮮穗放置1~2天後,質量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