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中國》是一檔大型融媒體直播訪談欄目,以「直播新視野,連線新未來」為口號,以「大情懷、正能量、輕量級」為特色,通過對話傑出企業家,講述中國企業的故事,為中國品牌發聲,打造企業最強音,傳遞中國經濟破浪前行的決心與信心!本期《連線中國》連線到的嘉賓是來自九江鄉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創始人李升彬!
糧食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大家都知道吃有機的食物對身體更有好處,但是什麼才算是真的有機,有機的食物又怎麼生長出來的?今天連線的這位嘉賓他跟我們介紹一種有機稻米的生長模式——「鴨稻共生」,在鴨田裡生長的稻米有什麼特點?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講解!
本期連線嘉賓:李升彬,有著近50年醫學臨床及實踐,2016年從事家鄉拋荒地流轉,高標準農田建設。最終願望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生產出一種不施任何農藥化肥,能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讓人們吃上自己生產的有益人體健康有機富硒大米。
據介紹,九江鄉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位於風景秀麗廬山腳下,近幾年來引用中國熱帶品種資源研究所首席水稻專家尹明教授親自研製的非轉基因「熱香1號」及「熱黑1號」優質品種,採用「稻鴨共生」模式新技術,推廣每畝稻田投放稻鴨15隻,利用稻鴨在稻田中吃蟲、除草、渾水肥田、刺激水稻植株分;進行稻米種植。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鴨糞既能改良土壤,又是一種難得的農家有機肥,從而達到不施任何農藥化肥,生長出一種安全有營養有利於人體健康的有機大米。經權威部門檢測,改良後的土壤含硒0.15mg,大米含硒量為0.75mg/100g,按照國家稻穀加工後大米含硒量標準4-30mg/100g,蛋白質含量經檢測為6.6g/100g,為此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熱黑1號」含有天然的花青素,其含量為120mg/kg。
九江鄉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所生產的產品,於2018年12月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博覽會參展時榮獲國際金獎。2019年成為推廣「鴨稻共生」試驗示範基地,並於2019年10月11日召開「鴨稻共生」現場會,「鴨稻共生」這一科學生產模式得到江西省「三農」熱點的充分肯定。
說起「鴨稻共生」的生長模式,從醫50年的李升彬說的頭頭是道,跨行的探索,似乎並未給李升彬帶來過多的壓力,反而激起了他更多的動力與激情!談及未來的期待,李升彬表示希望自已的家鄉變得更好更美,能更多地帶動周邊鄉親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同時更希望讓所有人能吃上家鄉生產出來的烏沙堰有機富硒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