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上個月在意料之外應聘上了一份工作,本想著這麼久沒有回來了, 不如先去看看外婆,於是當面試官問:「你什麼時候可以入職?」小偉隨口回了一句:「我預計在半個月之後,我得先回去看望一下外婆。」
一個月期間到了之後,等到小偉再次聯繫面試官時,得到的回覆竟是:「不好意思,我們人已經招滿了。」
眼看年關將至,小偉的工作到現在都還沒有著落,於是深陷在後悔與自責之中。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但有時候因個人私事,確實會與面試官所期待的回答相衝。
弄明白面試官問題背後的目的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面試官問這個問題背後的目的是什麼,這不僅僅只是簡單地跟你確認你什麼時候能上班,背後的目的很強
判斷面試者的入職意願
面試官對所有覺得還不錯的面試者都問過這句話,她其實是在考量你是否還有考慮其他公司,你來我們公司的入職意願有多大。
她的手上有很多能力都還不錯的人,但有的人還是處於觀望的狀態,這家公司並不是他最後的選擇,如果是這樣,那面試官不會首先考慮他。所以,面試者的入職意願也是面試官考量你的加分項。
從職業素養來看,「隨時」不是職場人應該說的詞彙
尤其你是在職狀態下就更別說「隨時」這兩個字。因為,每個正常的職場人士離職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交接。雖然面試官希望應聘者能夠儘快入職,但是也更希望應聘者能夠順利結束與上家單位的工作瓜葛。做好工作交接是每一位有職業素養的職業人生的必備要求。做任何事我們都要有始有終。
然而當面試官聽到應聘者說隨時都能來的時候,肯定就會對應聘者的印象減分,說這種話體現出應聘者做事缺乏一定的計劃性,行事比較草率。
更有甚者,應聘者的工作交接都不用多少時間,說明應聘者在原單位做的工作也是可有可無,如果您是面試官,您會怎麼考慮呢?
厚黑學選取頗具實踐作用的實例,詳細闡述了關於精做人,高明做事的重要原則,幫助讀者掌握做人的準則和做事的藝術,把「能事」與「會做人有機統一起來,憑藉人格魅力為做事創造左右逢源的環境。
做人做事,是值得研究一生的學間古今成大事者,都是深說話辦事之道。一個人是否成功,關鍵在於說話辦事的能力。說話嘴上要有硬功夫,辦事心裡要有軟手段。一個人說話辦事八面玲瓏,在這個社會獲得就很風光否,很屈。因此,說話辦事要有尺度和分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