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老人跌倒千萬別扶!教你科學的「扶人姿勢」

2021-01-16 健康雲

上了年紀,不少老人變得虛弱無力,很多時候需要家人攙扶。攙扶也是技術活,如果一味用蠻力,可能導致老人病情加重,照顧者也會一同受傷。扶人有個「正確姿勢」

路邊摔倒,先喊後扶

看到陌生老人摔倒在地,很多人第一時間上前攙扶。由於老人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魯莽攙扶可能好心辦壞事,不僅可能延誤老人病情,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正確姿勢

老人一旦摔倒,應先判斷其意識是否清醒。呼喚老人,如果對方有口頭應答、眼部活動等反應,可斷定其意識清楚。

如果意識不清楚,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不宜立即扶起,以免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

若老人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搬來可以坐的東西將其支撐住,或直接上前將老人扶住。

若老人完全倒地,可將其緩慢調整到仰臥位,並小心將其頭面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並儘快撥打急救電話。

床上扶起,別架胳膊

扶老人從床上坐起來或從輪椅上起身時,很多人是把老人雙臂抬高,架在自己脖子上,再用蠻力將老人撐起,一個轉身再把老人放到椅子上。

其實,這種姿勢很容易造成老人肩關節受傷,自己也受傷。

正確做法

扶住老人腰部、背部協調行動。彎腰抱起老人時,自己應先把身體蹲低,再向前傾,避免脊椎過度施力。也可先稍向後仰,讓椎間盤往前移動,減輕椎間盤向後突出的程度。

上下樓梯,別加壓

老人平常上下樓梯時,家人會習慣性在旁邊搭把手。尤其有青光眼、白內障的老人,家人乾脆直接伸出手臂大力攙扶,左右老人身體的力量。

老人由於無法找到著力點,很容易一腳踏空,並且由於外力幹預大,老人基本失去掌握平衡的能力。

正確做法

給老人提供支撐與平衡身體的力量。協助老人上樓時,使其身體重心略向前傾,下樓時身體重心略向後傾,動作應緩慢平穩。

3種情況,千萬別扶

老人跌倒後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壓縮性骨折,不可急於將其扶起,處理不當可能加重損傷和骨骼錯位,甚至致殘;

如果平時健康或病情穩定的老人突然暈倒,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喪失意識、脈搏消失等現象,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患癲癇的老人跌倒後,不能硬扶或者硬掰抽搐肢體,否則會導致肌肉、骨骼損傷。


相關焦點

  • 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遇到老人跌倒到底扶不扶?最完美的答案來了
    後續,過世老人家屬也表示並不想追責。事件雖然暫告一段落,但是女孩在老人摔倒後迅速逃離現場這一行為,也引發了網絡熱議。其實,對「發現老人跌倒後,到底扶不扶」這個問題,一直都有很多爭議。扶吧,怕被訛詐,怕擔責任;不扶吧,又怕被道德譴責。那麼,現實中發現老人跌倒,到底要不要扶呢?發現老人跌倒,到底扶不扶?
  • 老人跌倒,他扶了之後女友責怪他
    小王的車距離三輪車約4~5米遠,這時小王對女友說,想下車去幫幫忙,扶一扶大媽,女友叫別管閒事,快去醫院 小王看過電視,為預防萬一,於是打開手機視頻從汽車上開始錄音,還附帶解說,還拍攝了交通信號燈等,於是下車去扶人了。 小王扶起大媽到路邊坐好,正準備出發,老人大媽一把抓住了他說,撞了人還想跑? 小王估計是老人摔糊塗了,沒法脫身,只好求助110電話,老人也打電話叫兒子過來。
  • 扶跌倒老人!PAPAGO行車記錄儀有真相
    扶跌倒老人!在城市複雜路段,總是時不時能看老人跌倒,但卻很少有人去扶起跌倒老人,為何會這樣?難道是事實在挑戰道德的底線?  追其原因,這要歸根於「彭宇案」的蝴蝶效應,而就在前幾天,武漢市一位88歲的老人在菜場口摔倒後,圍觀者怕被污衊為肇事者,誰都不敢上前扶起老人,最後釀成了悲劇……
  • 大家談 | 又見扶老人被訛,道歉就完事了?
    &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nbsp&nbsp&nbsp&nbsp近日,江西一名義工開車時,路遇暈倒的92歲老人,將老人扶起來後交給家屬。其家屬卻以老人年紀大不清醒為由報警,稱義工肇事逃逸。
  • 老人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 「他」卻說:別著急扶!
    ,到底要不要扶?  在醫生眼裡,答案是:別急著馬上扶!1如果是腦血管病患者,摔倒後馬上扶,可能加重出血或缺氧。  對於有腦血管病後遺症的人來說,立馬去扶他們,可能有危險。  當腦血管病後遺症患者突然跌倒時,可能是以下情況:  一是出血性腦血管病,這時活動患者的話可能加重出血;  二是缺血性腦血管病,這時腦部處於缺氧狀態,扶起來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缺氧;  三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老人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他說別扶竟然真的有道理!
    在醫生眼裡答案是:別急著馬上扶!1如果是腦血管病患者,摔倒後馬上扶,可能加重出血或缺氧。對於有腦血管病後遺症的人來說,立馬去扶他們,可能有危險。當腦血管病後遺症患者突然跌倒時,可能是以下情況:一是出血性腦血管病,這時活動患者的話可能加重出血;二是缺血性腦血管病,這時腦部處於缺氧狀態,扶起來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缺氧;三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這才是扶老人的正確姿勢!
    如今,這個套路顯然不管用了,扶老奶奶?鬼才信呢!最近江湖上又現碰瓷經典,浙江金華一老人騎電動車自己摔倒,前面騎電動車的小夥見義勇為把他扶起,然而老者反捅一刀,楞說是小夥撞的。人家在前面,你在後面,若不是停下來救你,一輩子都不會見面,連個尾氣都沒有,拿啥子撞你?人心險惡何至於如此沒有底線?
  • 一名男子從車流中扶起受傷倒地老人 扶與不扶 他扶了 因為……
    一名男子從車流中扶起受傷倒地老人扶與不扶 他扶了 因為他是警察 9月24日,桐廬交警在調查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過程中,發現事故發生後,肇事一方逃離現場,將傷者留在了車流量很大的馬路上新聞上曾經曝光出諸多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顧忌,人們的道德越來越被這種現象而「綁架」,久而久之,人們都是對這種事情避之不及。然而,桐廬一名警察看到倒地老人後,他扶了!
  • 八旬阿婆倒地 護士果斷扶起:「我是護士,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
    11月24日,在上班路上,她眼見一位老婆婆趴倒在地上,沒人敢扶,便主動上前,準備扶起老人,圍觀人群中有人勸她小心被賴上。「我是護士,我不怕。」劉燕芳毫不猶豫扶起老婆婆,並將她緊急送往醫院救治。由於劉燕芳的及時幫助,85歲的老婆婆得到及時照顧。目前,老人家已由家人接走,轉到上級醫院繼續治療。
  • 濟南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家屬質疑其動機:別人怎麼不好心呢
    濟南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家屬質疑其動機:別人怎麼不好心呢其實關於摔倒老人扶不扶的話題一直沒終止過,很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了,都不敢上去扶,因為會被訛。12月26日,發生在濟南市經十路與陽光新路路口東南角輔路上的一件事引起了全網熱議,一男子將一名摔倒老人扶起後撥打120就離開,但是男子卻被老人家屬指責為肇事逃逸,認定是他將老人撞到的,雙方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說真話的人呢。
  • 浙江:男子扶老人被訛,男子欲起訴被人阻止,引網友熱議:該起訴
    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這句話讓很多人在看到摔倒老人之後都會望而卻步,大家是想扶又不敢扶。有網友就說訛詐的成本太低了,在這些人心中訛到了就等於是賺到了,訛不到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前段時間,在浙江本地的一個論壇突然發出了一個帖子,帖子上稱:我在金華市婺城區的一個路口好心扶起一位老人,結果他竟然反報警說我撞的他。
  • 老人摔倒扶不扶?老齡化:現在的老人比年輕人還多,先問問他們
    老人摔倒扶不扶這樣一個毫無邏輯的問題,是時候換個主人回答了,現在的老人這麼多,年輕人這麼少,老是問年輕人,確實不妥。 當一個老人不幸摔倒在馬路上,目擊的人群中,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老人更多,那麼這些老人會主動去扶摔倒的老人嗎? 先來看看什麼是老齡化吧!
  • 別人摔倒你不扶?當你摔倒被人圍觀卻沒人扶時,你該是多麼絕望
    我拿這樣的問題問自己,我發現我自己猶豫了,我內心傾向選擇默默走開,處於道德的原因我內心很糾結,我不由自主地為自己找藉口:1,等等看好了,也許他自己能解決;2,我幫助他會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3,這會不會是個圈套;4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我沒有義務幫助他……甚至會有更多的藉口!是我缺乏正義感嗎?是我缺乏同情心嗎?
  • 8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老人跌倒或可帶來4大後果,別疏忽大意
    近日,一位8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一事引發了網絡上的廣泛關注。一名12歲的小女孩把另一村民拴養在家門口的狗牽出來玩,途徑鬧市時,狗掙脫約束繩奔跑,狗繩卻意外將一名88歲的老人絆倒,導致老人受傷,經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釀成悲劇。
  • 88歲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扶與不扶,該管理狗還是教育逃走的人?
    2013年,發生在廣州街頭的一幕,一位趕公交車的老太太,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突然跌倒,旁人都注視著老太太痛苦的姿態,卻沒有人上前施救。在自己都糾結的心理中,一位年輕人停下自己的轎車,毫無顧忌地攙扶起老太太,送往醫院,故事的開頭非常美好,大家卻沒有想到結果。
  • 抱狗姿勢千萬種,千萬別學這4種,太傷狗!
    在開始今天的文章前,我有一個靈魂拷問:你真的會抱狗嗎?我能想像到此時你嘴角勾起的弧度和內心的不屑「呵呵,不就抱個狗嘛,誰不會」。也對,只要是養狗的朋友不太可能連自己的狗都沒有抱過,畢竟親親抱抱舉高高才是有狗一族的日常。
  • 老人摔傷冬季頻發 防跌倒有七大措施
    【關鍵詞】跌倒高危險群、止滑條、扶手、輔助器、防滑鞋近日,關於老年人摔傷的新聞又開始增加。進入冬季,路面溼滑,老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據中國疾病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
  • 扶老人,真的是舉手之勞
    關於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經常有人討論,各大媒體也喜歡將其列之於熱點位置,供一些人討論和消遣。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所見的老人們就沒有網上的那麼無理取鬧,是非不分呢?是不是真的跟城市文明有關?我想這是肯定的。因為文明城市的人素質高。且說老太太一個後仰,四肢朝天,展展地摔倒在斜坡上,直喊痛,就是起不來。這時附近的一個老人走過去扶老太太坐起來,但他一個人拉不動。
  • 小夥子好心扶摔倒的老人,反被家屬指責撞人,老人:別人咋不扶呢
    小夥子好心扶摔倒的老人,反被家屬指責撞人,老人:別人咋不扶呢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現如今,關於老人摔倒到底應該扶不扶的問題一直都被大家探討著,許多朋友認為,老人摔倒其實人們都想過去幫忙扶起來,但是就怕老人或者家人不分青紅皂白的訛自己,到頭來,做好事兒就變成了做壞事了。這不,一個鮮活的例子又出現了,前幾天,在濟南的大街上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 老人駝背不是正常現象!要想身體好,先把背挺直
    北京老年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馬毅補充說,老人的肌肉量、肌肉強度和彈性都會下降,如果時常彎腰或坐臥姿勢不良(睡高枕頭、含胸坐等),脊柱向前的彎度就會不斷增大,久而久之,也會引起駝背。 損傷心肺功能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約20~25釐米,駝背後會減少3~5釐米,且會出現胸骨下陷,使心臟在胸骨的擠壓下不能充分擴張,排血量減少。為了獲得足夠的養分,心跳就要更快,心慌隨之而來。隨著胸廓變形、胸腔容積縮小,呼吸的活動幅度受到限制,影響肺活量和呼吸的通氣量,會使老人運動能力大大下降,限制其活動強度、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