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講話稿標題的寫作技巧
領導講話稿標題要擬好,簡潔、通俗、有物最重要。簡潔,就是惜墨如金,標題精短。毛澤東的著名講話稿《為人民服務》《論聯合政府》《愚公移山》《組織起來》等,都是簡潔標題的典範。講話稿主標題以10個字左右為宜,不超過10個字更好,最長應控制在20個字以內。小標題雖可視情略長,但也應儘量壓縮字數,越簡明越好,一般情況下不宜擬定字數過多的「塊標題」。
通俗,就是要使聽眾一聽就明白。標題用語大眾化、力避用大眾所不熟悉難理解的古語、文言以及少數人能聽懂的方言作標題。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新穎,而生造詞語作標題。不能濫用排比、對仗等修辭方法,刻意追求某種形式上的統一,而影響標題的簡潔性和通俗性。
有物,就是要有內容。領導講話稿寫作要力戒空洞,標題作為文稿的「眼睛」和「骨架」,也應做到有內容,一看大小標題就能大略知道講話的主旨和基本內容。
講話稿標題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言之有物,才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領導講話稿擬定主副標題常釆用三種形式:
1.會議名稱加文種作標題
如《在學雷鋒座談會上的講話》。
2.講話人、會議名稱加文種作標題
如《XXX同志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上的講話》《在春節團拜會上X縣長的講話》。
3.講話主旨作標題
即用概括講話稿中心論點的一個短語作主標題。主標題下通常有副標題,副標題標明講話場合。如:《固強克弱,補缺創新,進一步提高X全面建設的質量——在X黨委X屆X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領導講話稿小擬題的擬制方法有:分論點概括法、體會感想總結法、經驗做法綜合法,以及運用排比、對仗、比喻等修辭方式擬題法等。
二、領導講話稿開頭的寫作技巧
講話稿開頭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要根據講話的內容、環境和對象等集體情況來定。常見的開頭方法有七種:
1.說明緣由,強調意義
以闡述召開這次會議的原因、背景和重要性開頭。
2.開宗明義,提示主題
一開頭就闡明講話的主題,直接點明講話的中心思想。
3.分析實際,提出問題
對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概括的分析,進而提出會議要解決的問題。
4.作出評價,說明目的
一些紀念性、群眾性的會議,領導同志講話時,對所紀念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作出評價,然後交代講話的目的。
5.致以祝賀,表示慰問
一般紀念性的會議講話,節日的祝詞及各種代表大會的祝賀講話等,開頭一般是致以祝賀或慰問。
6.抒發感情,渲染氣氛
針對不同的講話內容,有的抒發對聽眾的讚美之情,有的抒發參加會議的激動之情,進而起到渲染氣氛,拉近與聽眾的距離的效果。運用抒情開頭法應注意寫出真情實感,而不是抒虛情假意,不能裝腔作勢,不能盲目誇讚,更不能向群眾獻媚,給聽眾以虛偽的感覺。
7.講述事例,引用名言
舉例開頭,既可以講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講歷史故事;所舉事例既可簡略,也可較詳細。如何舉例要根據講話的中心思想確定,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形式可靈活運用。引用名人名言開頭,以引用革命導師、領袖人物的話為多,也有的以軍事格言、詩詞佳句開頭。
前五種屬於「開門見山」、質樸平實的開頭方式,比較適合於嚴肅、莊重的會議上的政論式講話。這種開頭對講話主題扣得緊,是通篇講話的「綱」。後兩種屬於「生動形象」較為藝術的開頭方法,比較適合於寬鬆、熱烈、親切氣氛的會議,主要是聯絡感情,烘託氣氛,引人入勝。
三、領導講話稿主體的寫作技巧
講話稿的結構層次只有安排得當,講話稿才能做到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既便於領導記憶和講演,又能使聽眾感到脈絡清楚,有說服力和吸引力。
講話稿主體結構方式多種多樣,最常用的有三種:一是並列式。即主體的各個層次之間為橫式結構,各部分間是並列關係。這是大型講話稿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總結講話、部署工作的講話等。二是遞進式。即各個層次之間表現為層層深入的關係。有的以時間發展為序、有的以事物發展或工作進展為序,還有的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安排講話內容。三是縱橫結合式。如許多講話稿釆用的三段式結構,即把講話內容安排為三部分,這三部分從形式上看是並列的,但三部分的內容又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如有的部署型講話分為「意義、做法(安排)、要求」三部分;有的總結型講話分為「成績、經驗、問題和打算」三部分;等等。
除精短的講話稿以外,一篇講話稿的層次安排,很少單純採用哪一種方式,而是多種方式結合使用。而不同內容的講話稿,結構上又有很大的差異。在後面的幾章中將對不同講話稿的結構進行分述。
同時還要注意,講話是通過聲音和聽覺來傳遞信息的,有時聽眾手裡不一定有講稿,因此,講話的層次不能太複雜。尤其是不要層次繁多地安排大一、二、三、四,小1、2、3、4,帶括號的(1)、(2)、(3)、(4),講話人總不能在講話中說,這是大一、二、三、四,這是小1、2、3、4,這是帶括號的(1)、(2)、(3)、(4)。比較長的講話稿儘量分一個部分一個部分來寫,每個部分再分若干點,聽眾就容易聽清楚。
四、領導講話稿結尾的寫作技巧
講話稿的結尾也很重要。如果講話結尾收得好,則於「詞意俱盡」之外,還可以收到「詞盡意不盡」,即「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良好效果。反之,如果是「草草收場」或「意盡而詞不盡」,則給人以倉促或囉唆之感,減弱對聽眾的感染力。俗話說得好「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寫好結尾是十分重要的。
講話稿結尾的基本要求是簡潔明快,耐人尋味,完整而不拖泥帶水,精練而不草率收兵。結尾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根據講話的內容、形式、時境和對象而定。常見的結尾形式有以下二種:
1.總括式
即以總結全文、加深主旨的形式結尾。在結尾處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對全文內容要點作一總結。這種結尾形式能使聽眾對整篇講話留下一個完整、清晰、深刻的印象。工作報告類講話稿常用這種方法。
2.展望式
即以展示未來情況、簡述美好前景的方式結尾。這種結尾形式能起到增強信心、鼓舞鬥志的作用。動員報告類講話稿常用展望結尾方式。
3.號召式
號召式又叫希望式,即以向聽眾提出殷切的希望或發出號召作為講話稿的結尾。這種結尾要注意所提希望和號召要與聽眾的願望相一致,並具有現實性。忌提空口號,以說大話結尾。
除以上幾種外,還有誓言式、慶賀式、幽默式等。另外,一個成功的結尾往往帶有創新性。結尾有多種形式,但無固定形式,要設計好結尾,就不要受已有形式的束縛,要不拘一格,勇於在生活中發掘,力求設計出既符合內容要求,又符合講話環境的恰當而新穎的結尾,從而給聽眾留下耳目一新、回味無窮、難以忘懷的印象。
五、領導講話稿的針對性寫作技巧
領導講話稿寫作要增強針對性,就要做到明確對象,有的放矢。
領導講話是面向一定數量聽眾發表自己的觀點,有聽眾就得考慮聽眾的心理,因此,寫講話稿必須明確對象。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把「無的放矢,不看對象」列為黨八股的第三條罪狀,並指出革命幹部「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麼人看、是給什麼人聽的,……做宣傳工作的,對於自己的宣傳對象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亂講一頓,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在寫講話稿的時候,一方面要了解聽眾是哪些人,他們的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狀況怎樣。另一方面,還要了解聽眾的心理、願望和要求,尤其要了解他們最關心的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掌握了講話對象的基本情況,才能確定講什麼和怎樣講,才能寫出有針對性的講話稿,這樣的講話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六、領導講話稿的說理性寫作技巧
領導講話稿雖然也有一些說明的內容,表現了說明文的一些特點,但從本質上講絕大多數講話稿屬於論說文,領導講話稿帶有明顯的說理性。
要增強講話稿的說理性,具體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注意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講話稿中不宜羅列瑣碎的現象,以妨害對問題本質的闡述;不宜堆砌同性質的事例,以影響理論上的分析。
二是做到觀點正確,說理充分,概念清楚。特別要善於用唯物辯證法、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
三是講話要以事實為依據,「事實勝於雄辯」,講話能使人信服,實事求是是根本,空話、大話、謊話是說理之大忌,只有講實話、道實情才能取信於聽眾。
七、領導講話稿的政治性寫作技巧
領導講話稿一般都是在各種會議上使用的,是指導工作的依據,也是會議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以組織名義,還是以個人名義,事實上是代表一級組織的聲音,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強的特點。
要增強講話稿的政治性,就要做到講話稿中對問題的分析、主張的闡述,都應有確切的理論和政策依據。確保講話稿中的觀點、事例、概念和文字不出現錯誤,嚴防種種不良後果的發生,防止有損領導人的形象和威信,給工作帶來損失的事情的發生。
要增強講話稿的政治性,需要講話稿起草者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政策水平。起草前和起草中,尤其平時要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好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學好我軍的條令條例,並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講話稿的起草中。
八、領導講話稿的口語性寫作技巧
一般公文多以書面文字形式傳遞各種信息來實現領導的行文意圖。而領導講話稿則要靠聲音傳遞,講話者將自己的見解、主張,以聲音為媒介進行表達。在語言運用上講話稿具有口語性特點,既便於讀,又便於聽,要充分利用有聲語言的長處,「寫」出聲調的高低,語氣的變化,節奏的起伏,賦予講話稿以強烈的感情色彩,使講話人能夠充分發揮講話的長處。
有的同志認為,多用書面語或者文言文,可以使講話的語言更為精練。但許多書面語是易讀不易聽。講話要讓人聽懂,還必須把書面詞彙換成口語詞彙。一是要注意講話稿讀起來要朗朗上口,像該縣、愈來、囿於、獎掖這些難以上口的書面用語,平時講話是不用的,讀岀來也不響亮,如果換成這個縣、越來、拘泥、獎勵等詞就好多了。還要注意同音或讀音相近的詞不要使用得太集中。二是儘量少用關聯詞。在書面語言中,經常使用一些關聯詞來表示各個句子之間的關係,像「因為……所以……」「不但……而且……」「與其……不如……」「如果……那麼……」這類詞,常常是成對出現。書面語言使用關聯詞,使得關係清楚,語氣連貫,有它的好處。但是,在口語中使用卻顯得不那麼自然,用多了還會令人生厭。因此,講話稿要儘量少用一些關聯詞,作為補償可以恰當地使用語氣詞、象聲詞等。三是要注意儘量不用單音節的詞,像「但」「並」「而」這些詞,如果要用,應變成「但是」「並且」「而且」這樣的雙音節詞。
九、領導講話稿通俗易懂的寫作技巧
通俗易懂是領導講話稿寫作的基本要求。領導講話的重要特徵之一是有鼓動性,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領導幹部總是要通過自己講述的內容來激起聽眾的注意和思索,從而使其接受自己的觀點。領導講話稿在語言方面不僅要求高度精練和準確,而且特別講究通俗易懂。所謂通俗易懂,就是語言要明白如話。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和選舉協議》中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聽眾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號、決定和結論。」按照列寧對講話提出的要求,為了把話說明白,我們應當把書面用語口語化,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把概念的東西形象化。
十、領導講話稿生動感人和樸實無華的寫作技巧
領導講話既要生動感人又要樸實無華,能不能做到這兩條,是領導講話稿寫作成敗的關鍵。
要達到生動感人,一方面使用語言要有文釆,有魅力,有美感。敘事要繪聲繪色,使聽眾聞其聲,如見其人,要形象生動;要注意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寓教於樂,寓告誡於詼諧,寓諷刺於微笑。另一方面講話稿要力求充滿感情色彩,以引起聽眾情感的共鳴,起到教育與啟發的作用。要注意把說理與抒情結合起來,以點燃聽眾感情之火。
要做到樸實無華,首先要端正認識。有人認為講話稿越華麗越好,並把華麗與生動畫等號。對於華麗語言並不是不能使用,但要視聽眾情況而用,要用得精當,不宜一味追求。講話稿質量的高低,並不取決於語言是否華麗,也不取決於形容詞使用的多少。好的講話稿通常是語言樸實無華,形同談心拉家常,聽眾很易接受。如果為了追求華麗,堆砌了過多的華麗辭藻,一口「學生腔」,勢必使聽眾聽起來不舒服,與聽眾產生距離感,達不到預期的講話目的。要達到講話稿用語的通俗易懂就要多使用群眾語言及與群眾語言接近的語言,使他們聽了感到親切,樂於接受。
(網絡資料,轉發僅供學習,切勿照抄照搬。如有侵權,後臺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2個黨建寫作公眾號▼
喜歡請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