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巨大牙齒的遠古抹香鯨可能以其他鯨為食。
(圖片提供:C. Letenneur)
就像《白鯨記》中的亞哈船長一樣,古生物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條巨大的抹香鯨。這是一種用能夠撕裂獵物身體的恐怖牙齒武裝起來的史前魚類。研究人員知道,這種生物一定曾在地球上出現過,因為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他們便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發現了屬於抹香鯨的單獨的牙齒化石。
如今,一支由法國、秘魯、荷蘭和比利時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通過在秘魯南部海岸附近的沉積層中進行挖掘,進而第一次發現了這種遠古海中怪獸的頭骨、頜骨以及部分牙齒化石。科學家經過近兩年的研究,還原出了2008年出土的中新世巨型抹香鯨的原貌,並從中發現了它與現代抹香鯨的諸多不同。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條遠古抹香鯨所處地層的地質年代為距今1300萬到12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與以往的發掘有所不同,這頭抹香鯨的化石十分完整。
這條生活在1300萬年前的抹香鯨顱骨長約3米,體長估計應有13米長——這一長度大約是一條大白鯊(Carcharodon carcharias)體長的兩倍,但卻要比生活在今天的現代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短5米。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儘管遠古抹香鯨的體長要短一些,但它們絕對都是頂尖的捕食者,其口中生有上下兩排像匕首一樣鋒利的巨型牙齒——其中最大一顆牙的長度超過36釐米,其直徑可達12釐米,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牙齒之一。
現代抹香鯨僅在其下頜上生有一些很小的牙齒,並通過抽吸的方式來進食,其食物主要是生活在深水中的頭足綱動物,如章魚、魷魚或烏賊。
而此次發現的遠古抹香鯨的進食習慣可能與逆戟鯨更為類似——它們可能以其他鯨為食。
研究人員表示,鑑於這頭抹香鯨超大的塊頭和鋒利的牙齒,它極有可能是一個「超級食肉動物」。他們推測,這頭抹香鯨經常以大型海洋動物為食。捕食時它會張開「血盆大口」,並用牙齒將獵物殺死。
此類抹香鯨在中新世末期和上新世時逐漸銷聲匿跡。科學家分析認為,獵物數量的減少和氣候變化可能是其滅絕的主要原因。
為了向《白鯨記》的作者Herman Melville表示敬意,研究人員將這條新發現的遠古抹香鯨命名為Leviathan melvillei。
研究人員在7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群芳 譯自www.science.com,7月1日)
《科學時報》 (2010-7-2 A4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