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抹香鯨的死與生

2021-01-08 新周刊

2014年2月15日,丹麥日德蘭,一頭雄性抹香鯨在亨訥海灘擱淺並死亡。一天後,另一頭雄性抹香鯨在700米外的海灘擱淺,它被發現時還活著,次日下午死去。抹香鯨擱淺並不罕見,在過去100年裡,丹麥有52個海灘出現過抹香鯨擱淺。這些海灘多在西海岸,特別是瓦登海。

兩頭抹香鯨先後擱淺、死去,好事的網友演繹為可歌可泣的殉情故事。然而,如果兩頭抹香鯨都是雄性呢?

圖/Thomas Fredberg 文/譚山山

一頭鯨魚可以製作成皮、骨兩套標本。在丹麥發現的這兩頭抹香鯨,其中一頭需製成骨骼標本,第一步就是去除皮肉。

2016年2月14日,也就是情人節當天,江蘇省南通市下轄的如東市洋口港海灘上,有一頭15米長的抹香鯨擱淺並死去。次日,在洋口港黃海大橋六公裡處東側海面,又發現了一頭已經死亡的、長16米的抹香鯨。有愛的網友展開想像力,為這兩頭抹香鯨演繹了一段殉情故事:第一頭抹香鯨擱淺後,另一頭抹香鯨在深水航道區久久徘徊,不願離去,最後「殉情」。本可選擇生,卻永遠留下……然而,真相是,這兩頭抹香鯨都是雄性!

這頭抹香鯨長14米、重約20噸,生物學家用解剖刀切入其皮肉之中,可以見到它藍色的外皮、白色的脂肪,底下才是紅褐色的肌肉組織。鯨皮很厚,有二三十釐米。

抹香鯨擱淺不是罕見的現象。2014年,在丹麥日德蘭的亨訥海灘(Henne Strand),也有兩頭抹香鯨先後擱淺,而且,巧合的是,同樣發生在情人節之後。

被剔下的抹香鯨骨骼在水箱中浸泡一個月後,送往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進行清洗並重新拼裝,才可以展出。

抹香鯨骨骼被浸泡在溫水中超過一個月,骨骼上還留有一些軟組織和其他殘留物,工作人員用噴霧槍進行清理。

抹香鯨擱淺死亡,最佳處理方案是製作成標本,否則只能就地掩埋。在如東發現的兩頭抹香鯨,分別由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和廈門水陸生物研究所負責標本製作。廈門水陸生物研究所採取的是剝製法。剝製標本的製作流程是:標本測量—剝皮—鯨皮防腐—暫存—脫脂—剖層—鞣製—鞣後溼加工—乾燥和整理—修邊—假體模型製作—鯨皮復模和縫製—整形—染色—制架。據該所曾參與過四頭抹香鯨標本製作的專家袁紅梅介紹,抹香鯨的剝製標本製作需時約5個月。

去除所有殘留物的抹香鯨骨骼被送到哥本哈根博物館。

抹香鯨組織提取中,首先將組織切成薄樣,接著保存在石蠟裡,最後安裝在玻璃板上。

作人員把處理好的抹香鯨骨骼依序懸掛在臨時金屬架上。

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Abdi Hedayat 手持抹香鯨的肱骨,正在進行骨骼標本拼裝前的準備工作。

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則採取塑化法。簡單來說,塑化法就是用大量的化學溶液將鯨魚屍體進行泡製、防腐,再進行固化。具體流程是:1.固定。抹香鯨屍體固定10多個小時後,組織基本固定。灌入10%的福馬林溶液保存6個月。2.解剖。清理內臟的食物和糞便,清理多餘脂肪和腐爛組織,保留所選器官,梳理肌肉紋理等。3.脫水脫脂。用丙醇脫去水分和可溶性脂肪,預計用量數十噸。4.浸漬。將鯨浸泡進真空壓力室裡,強迫矽膠等聚合物進入細胞。所耗費矽膠預計超過百噸。5.定型。根據生物肌理和生存狀態進行藝術造型。6.硬化。類似烤箱,將製作好的標本送入其中,通過燈管照射等方式烘乾標本。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館長隋鴻錦博士表示,抹香鯨標本製作成型後,將力求鮮活,將其肌肉紋路、神經走向、內臟方位,以及口腔的內部結構準確地展現出來。

一切準備就緒,完整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終於在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展出。

不論採取哪種方式製作標本,都耗時巨大。自然攝影記者託馬斯·弗萊德伯格(Thomas Fredberg)得到了跟蹤拍攝亨訥海灘擱淺抹香鯨標本製作過程的機會。整整7個月,他跟隨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從發現兩頭抹香鯨的現場開始,記錄了其後它們被製作成標本,最終得以展出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一頭抹香鯨的「自述」
    世界最大抹香鯨塑化標本「安家」金石灘。 樸峰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頭抹香鯨,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洋洋」。我和我的同伴——另外一頭抹香鯨,誤打誤撞地遊到了你們中國的江蘇省如東近海。別看我身長14米,還能輕易潛到2000多米的深海,但是一到近海就「虎落平陽」了。由於遠離深海沒有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我倆早就飢腸轆轆、筋疲力盡了。
  • 一頭抹香鯨的前世今生
    抹香鯨標本。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新華社大連6月14日電(記者崔師豪)「興奮又震撼,工作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大的標本。」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塑化技師遲文千說。2016年2月14日,兩頭抹香鯨在江蘇省如東縣附近海域擱淺死亡,其中一頭被送往遼寧省大連市進行塑化處理,製成標本。
  • 記者手記:我目睹了一頭抹香鯨的離去
    它的媽媽是一頭徘徊在深圳和惠州附近海域約4天的抹香鯨,兩天前,她最終停止了呼吸,人們在她的體內發現了這個還沒來得及看到這個世界就已離去的小傢伙。記者在報導抹香鯨的4天裡,隨著它狀況的變化,心情也起伏不定,被各部門和機構合力盡心救助、潛水教練溫情的舉動所感動。  3月12日上午10點左右,深圳大鵬的漁民在出海作業時發現,大鵬新區楊梅坑海域有一頭被漁網困住的鯨魚半浮在海面。後證實被困的是一頭抹香鯨。
  • 把一頭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當地居民注意到濁浪湧動的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小山包,湊近一看,竟是一頭擱淺了的抹香鯨。隨後,人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另一頭擱淺的抹香鯨。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圖源:果殼網 / Youtube擱淺鯨魚的難題鯨魚擱淺算不上多麼罕見的自然現象,關於它的記錄貫穿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歷史。
  • 倭抹香鯨遭海豹追殺 一頭撞上巖石受傷被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南非首都開普敦一處海灣日前上演海豹追殺侏儒抹香鯨的驚險場面,最終,侏儒抹香鯨因傷勢過重不得不接受安樂死。根據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一頭2米多長的侏儒抹香鯨誤入淺水區,導致其尋求方向的聲吶系統失靈,被正在捕食的一頭體型略小的海豹盯上。
  • 抹香鯨之死
    紀錄片《蔚藍之境》中有拍到一頭抹香鯨形單影隻的出現在了大亞灣的淺海區,隨時都有擱淺的可能。  這是一頭懷孕的雌性抹香鯨,它渾身被漁網纏繞,前行非常困難,因此它脫離了鯨群,我們不知道它是從哪遊過來的,也不知道它纏著漁網遊了多久,它徘徊在大亞灣附近迷失了方向。
  • 江蘇擱淺抹香鯨死前極其飢餓 並非因胃裡漁網喪命
    抹香鯨是世界瀕危物種,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護動物。  2月14日至15日,江蘇南通如東洋口港灘涂,兩頭成年雄性抹香鯨先後被發現擱淺死亡。  動物專家稱,從兩頭鯨的牙齒和解剖來看,「已排除正常死亡的可能性」。  那麼,抹香鯨究竟因何而死?為了探索原因,專家們深入鯨腹,一一摘除鯨的內臟並進行解剖。
  • 視頻:抹香鯨對戰大王烏賊
    抹香鯨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有人曾在熱帶海洋看到抹香鯨與巨烏賊博鬥的激烈場面,它們從深海一直打到淺海不是抹香鯨吃掉大王烏賊,就是大王烏賊用觸腕把鯨的噴水孔蓋死使巨鯨窒息而死,那樣,抹香鯨反倒成為大王烏賊的「美餐」了。抹香鯨對巨烏賊的嗜好,是一種最珍貴的海產品———「龍涎香」的來源。抹香鯨把巨烏賊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烏賊的鸚嘴。
  • 一頭擱淺死亡後被炸上天的抹香鯨,50年後仍在提醒著人們……
    提起爆破,人們一般會想到山體或建築這樣沒有生命的巨大物體,但這一次,爆破的對象卻是一頭抹香鯨....三天前,一頭長14米,重8公噸的抹香鯨被衝上佛羅倫斯海岸,它已經死亡,龐大的屍體趴在沙灘上,黑色的皮膚表面吸收了冬日陽光,湧出腐臭的氣體,濃鬱的味道在海灘和小鎮上蔓延開來....
  • 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他時而仰頭,時而彎腰,時而探出身子,觀察著這頭「抹香鯨」身上的每一處細節,直到目光落在了它的「眼睛」上。沈曉鳴站在那一動不動。他凝視著這顆人造魚眼,似乎陷入了一場對過去的沉思。「第四天死了之後,她的眼睛露出來(水面)。當時很多攝影記者也拍到了那個畫面:她的眼睛黑乎乎的,無光澤地露在水面上,好像死不瞑目。這個就是她死亡的過程。」
  • 情人節抹香鯨擱淺事件抹香鯨資料塵封
    2016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8時30分左右,在江蘇洋口港海域的黃海大橋西側發現一頭擱淺抹香鯨,2月15日下午3時許,在洋口港黃海大橋六公裡平臺處東側500米海面上再次發現一頭擱淺抹香鯨。生物塑化技術出現於上個世紀80年代,由大連醫科大學隋鴻錦教授於1999年率先引入國內,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此次製作抹香鯨,是世界塑化史中,第一次製作如此大的塑化動物標本,也是第一隻塑化抹香鯨標本。
  • 為何抹香鯨敢於反抗人類?世代捕鯨人的獵鯨徵途,真心願他們失業
    沒想到如此進步的現代社會,還存在著靠捕鯨為生的人,在印尼的捕鯨村落經常20幾艘船同時出發,它們只捕捉大型魚類,一條蝠鱝可以供20人吃飽,而一頭抹香鯨可以供全村2000人不愁飲食。在生與死的面前,他們每天過著乘風破浪的生活,許多人的祖輩都是和鯨魚搏鬥時被鯨魚尾巴打傷致死的。
  • 小抹香鯨親近攝影師好奇親吻攝像頭
    原標題:小抹香鯨親近攝影師好奇親吻攝像頭   圖集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5日報導,44歲的比利時攝影師埃倫(Ellen Cuylaerts)在加勒比海潛泳時,偶遇一頭小抹香鯨。好奇的小鯨魚勇敢上前和她玩耍,甚至還輕觸了一下她的攝像頭。
  • 江蘇擱淺抹香鯨死前極其飢餓 喪命無關胃裡漁網
    抹香鯨的胃裡只有窩成一團的一張尼龍漁網。  抹香鯨的胃裡只有窩成一團的一張尼龍漁網。  「抹香鯨死亡之謎」追蹤報導  巨鯨死因四種猜測  猜測1/  抹香鯨生病了,由於寄生蟲的感染,使它對環境的探測能力降低,誤入淺灘。  猜測2/  因為鯨豚有互救的習慣,當個體遭遇危險,會發出信號向同伴求救,結果互救失敗,兩頭抹香鯨最終困死在淺灘。
  • 擱淺抹香鯨胃中只發現漁網
    華西都市報特派記者張元玲大連報導2月14日這天,江蘇南通如東洋口港海灘,驚現一頭擱淺的抹香鯨。經專家鑑定,這個龐然大物在被衝上灘涂前已死亡。與此同時,有村民看到,另一頭鯨魚在深水航道區域徘徊久久不願離開。令人稱奇的是,次日,距離第一頭抹香鯨不遠的海面上,又發現一頭死亡的抹香鯨。
  • 揭秘福建博物院館藏抹香鯨標本的前世今生
    鯨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一鯨落萬物生1985年12月22日,漁民在福鼎縣秦嶼灣捕魚作業時發現有一頭抹香鯨闖入就在它吼叫掙扎期間,遠處波濤翻滾,一群抹香鯨兇猛而來,遊弋在那頭被漁網纏住的抹香鯨周圍,並用身體隔網摩擦被纏的同伴,以示安慰,同時橫衝直撞,攻擊漁船。漁船在鯨群的攻擊下,幾乎傾覆。在人鯨相持三四小時後,海水退落,共有12頭抹香鯨的鯨群也因此全部擱淺,橫臥海灘。其中最大的一頭約有14.6m,最小的約有11m。
  •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 - 抹香鯨
    抹香鯨只有左側鼻孔暢通用來呼吸,而右側的鼻孔則天生阻塞,因此抹香鯨在浮出水面呼吸時,噴氣柱以約45°角向左前方噴出,這獨特容易辨別的抹香鯨噴氣,在距離兩公裡外的海面即可輕易辨識。當抹香鯨意識到危機時,會將頭部探出水面浮窺,並緩慢地旋轉身體以看清周遭的情況,一旦確認有危險如虎鯨出沒時,它們會很快地加速游離該海域或潛至深處,鯨群中只要有一頭逃走其他個體也會跟著行動。抹香鯨的泳速平均約為2至3節(1節相當於時速1.852公裡),逃跑時的速度可能達7節,捕鯨時期曾有被追捕的抹香鯨以12節的速度狂奔的記錄。
  • 抹香鯨捕殺巨型烏賊(組圖)
    相關閱讀  木船標槍繩索 印尼海島漁民用原始方法捕獵抹香鯨  奇聞:抹香鯨一吐百萬美元 幾聲飽嗝打掉兩條人命  抹香鯨之死  智利科學家確認巨型神秘海洋生物為抹香鯨的屍體  >>更多...
  • 從受困到擱淺,抹香鯨最後的79小時
    今天給大家講個故事,一頭抹香鯨從受困到擱淺,直至死亡的故事。1 意外的相遇2017年3月12日,在深圳大鵬灣海域,人們發現了一頭體長約10米的抹香鯨。雖然暫時分辨不出性別,但可以判斷它應該是一頭比較年輕的個體(成年雄性抹香鯨體長15~18.3米,成年雌性體長8~17米)。不幸的是,這條抹香鯨被漁網困住了。但幸運的是,漁民和漁政工作人員很快就清除了抹香鯨身上的漁網。在中國近海,撒網捕魚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因此用過的漁網時常被人們遺忘或遺棄在海裡。
  • 抹香鯨博物館の寫生小分隊
    為了能讓孩子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海洋生物,畫一方組織了一批可愛的同學們來到了抹香鯨博物館,開始了一場與抹香鯨真實了解的旅程,此次旅程,同學們不僅對抹香鯨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還讓同學們懂得了珍愛生命,保護大自然。  這個展廳融科學性、知識性、真實性、藝術性、新穎性和趣味性於 一體,通過科學性引領知識性和趣味性,科學性和知識性是展覽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