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抹香鯨,從摩納哥「遊」到浙江自然博物館
2018年5月23日,一條抹香鯨,從摩納哥「遊」到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吉分館。這是一條製作於1999年的抹香鯨模型(以下稱作「抹香鯨」),由摩納哥海洋博物館捐贈給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目前是全中國最大的抹香鯨模型。
-
把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 果殼網 / Youtube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博物館保存的抹香鯨骨架標本 | budak / Flickr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展有一顆重約200公斤的藍鯨心臟塑化標本,因大尺寸鯨塑化標本的稀缺,它一度成為了安大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把一頭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當地居民注意到濁浪湧動的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小山包,湊近一看,竟是一頭擱淺了的抹香鯨。隨後,人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另一頭擱淺的抹香鯨。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圖源:果殼網 / Youtube擱淺鯨魚的難題鯨魚擱淺算不上多麼罕見的自然現象,關於它的記錄貫穿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歷史。
-
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超活化,日己觥中「創」出「青銅小分隊」
鳳鳥這大眼睛呆萌呆萌的,我超喜歡……」「拆出了鴞,很好看,繼續努力……」這是天貓商城陝西歷史博物館旗艦店文創產品「青銅小分隊系列PVC盲盒萌趣手辦」頁面中,700多條評價中最上面的兩條,代表著廣大買家的喜愛之情。
-
情人節抹香鯨擱淺事件抹香鯨資料塵封
生物塑化技術出現於上個世紀80年代,由大連醫科大學隋鴻錦教授於1999年率先引入國內,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此次製作抹香鯨,是世界塑化史中,第一次製作如此大的塑化動物標本,也是第一隻塑化抹香鯨標本。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資料可以學習,所有的製作技術,復原手段,都是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專家們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出來的。在製作抹香鯨的過程中,申請了多項專利,例,無骨骼肌肉標本的製作方法、同脊椎動物拆分為兩件左右互補的獨立標本的製作方法等。
-
一頭抹香鯨的死與生
被剔下的抹香鯨骨骼在水箱中浸泡一個月後,送往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進行清洗並重新拼裝,才可以展出。抹香鯨骨骼被浸泡在溫水中超過一個月,骨骼上還留有一些軟組織和其他殘留物,工作人員用噴霧槍進行清理。抹香鯨擱淺死亡,最佳處理方案是製作成標本,否則只能就地掩埋。在如東發現的兩頭抹香鯨,分別由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和廈門水陸生物研究所負責標本製作。
-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抹香鯨模型抵達安吉
摩納哥海洋博物館館長親手製作 無償捐贈浙江自然博物館這個長約15米、重約1.8噸的抹香鯨模型,外層為玻璃鋼材質,填充物為聚氨酯泡沫,由摩納哥海洋博物館前館長莫裡西奧·沃爾茨先生於1999年製作,歷時一年完成,並展示於摩納哥海洋博物館。
-
塑化抹香鯨遊進金石灘
抹香鯨的身體結構和特徵。此次展出的塑化抹香鯨是2016年在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擱淺死亡的抹香鯨「洋洋」。生命奧秘博物館專家採用先進的生物塑化技術歷時4年半時間,克服多項世界難題。截至目前,長度達14.88米,重達40噸的抹香鯨「洋洋」,擁有「兩項世界之最」並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的抹香鯨標本,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代表目前生物標本塑化保存的最高水準。
-
一頭抹香鯨的「自述」
世界最大抹香鯨塑化標本「安家」金石灘。 樸峰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頭抹香鯨,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洋洋」。我和我的同伴——另外一頭抹香鯨,誤打誤撞地遊到了你們中國的江蘇省如東近海。別看我身長14米,還能輕易潛到2000多米的深海,但是一到近海就「虎落平陽」了。由於遠離深海沒有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我倆早就飢腸轆轆、筋疲力盡了。
-
大連:15米抹香鯨或被製成最大鯨魚標本(圖)
抹香鯨身長15米左右,被運往碼頭-讀者供圖 兩條巨鯨擱淺,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專家欲將其塑化成世界最大的「鯨魚乾屍」。 天氣較暖鯨魚擱淺後迅速腐敗 2月17日,兩條在江蘇南通擱淺的抹香鯨被運往當地碼頭。南通、蘇州、大連、廈門等多地專家和部門趕至如東,對它們進行維護、研究、解剖,製作標本。 現場的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專家說,擱淺死亡的兩條抹香鯨均為成年雄性。
-
擱淺抹香鯨胃中只發現漁網
同一片海域,兩頭抹香鯨相繼擱淺,背後有何原因?它們臨死前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傳說中的龍涎香是否存在?答案,或許只能通過解剖獲取。目前,兩頭抹香鯨都已被打撈上岸。2月27日,其中一頭抹香鯨被運往大連,進行塑化標本製作。抹香鯨塑化標本製作成功後,將成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塑化標本。3月1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抹香鯨塑化場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
-
抹香鯨屍體內發現雄性胚胎
下午4:55,現場舉行新聞通氣會, 廈門大學生物博物館執行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通報了相關具體情況。 「抹香鯨寶寶」為雄性 童慎漢通報稱,上午10時許,在解剖時發現抹香鯨體內有乳汁,循此,專家果然在抹香鯨體內發現有胚胎標本,下午2:40開始,眾人合力把胎盤從母體內取出,4:05,「抹香鯨寶寶」被從母體胎盤內取出,活脫脫的抹香鯨模樣,有頭有尾,十分完整,現場測量發現,「抹香鯨寶寶」長2米,圍度1.21米,重221斤。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中新網2月27日電 重達五十噸、兩年前埋屍臺灣省臺南縣北門鄉的抹香鯨即將製成標本,目前已挖掘出95%骨骼、牙齒等遺骸,並逐一編號。由於有部分骸骨受損,增加未來組裝困難。 據臺灣媒體報導,這隻身長十四米的抹香鯨,是於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於北門鄉王爺港汕的海埔新生地被發現。當時抹香鯨已死,由於體積龐大極難拖離,臺南縣政府決議挖深五米巨坑就地掩埋。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
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抹香鯨「洋洋」首次展出
中新社大連5月29日電 (記者 楊毅)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主辦的《巨鯨傳奇》特展新聞發布會29日在遼寧大連舉行,展覽方宣布將首次展出世界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抹香鯨「洋洋」。2016年2月,有2條抹香鯨在江蘇南通擱淺,其中名叫「洋洋」的一條被運往大連進行生物塑化處理。
-
江蘇擱淺抹香鯨死前極其飢餓 並非因胃裡漁網喪命
抹香鯨被運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將被製作成塑化標本。 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也發現了這個消息,隨即安排工作人員多方打聽,確定了巨鯨擱淺的位置。由於就地掩埋無法探知抹香鯨的死因,且考慮到高度腐敗的鯨可能發生爆炸(俗稱「鯨爆」),經過與當地部門協調後,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兩名工作人員連夜前往擱淺地。 15日16點,擱淺的抹香鯨被運至「人工島」,經測量,這頭大塊頭身長14.3米,重達41噸。
-
殞命抹香鯨懷兩米胎兒 死因一個月內公布
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內,一頭重14.18噸、長10.78米的雌性成年抹香鯨在此進行解剖。這頭受傷後迷途的抹香鯨此前在大亞灣深惠海域受困四日三夜,牽動無數人心,縱使深港惠三城聯手接力救援,最終仍無力回天。經專家解剖發現,抹香鯨腹中有一體長2米的雌性胎兒,惜未能存活。據悉,這對抹香鯨「母女」解剖全部完需時半月,解剖後將製作成母鯨表皮、骨骼標本和幼鯨標本,並留在惠州。死因將在一個月內公布。
-
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上一次是在十年前
原標題: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抹香鯨剝製標本和骨骼標本陳列在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中 本版圖片 晨報記者 陳徵 上海海洋大學的專家表示,抹香鯨清洗無異於重複一次製作過程,其過程非常精細,加上標本本身體量巨大,整個維護保養初步估算需半個月左右。 抹香鯨「遊」入海大十四載 2001年5月14日,北海漁民在瓊州海峽發現一條死亡的抹香鯨。國家農業部漁業局得知消息後,決定由上海海洋大學(原上海水產大學)將抹香鯨製成標本,供教學科研用。
-
大鯨不了情--在我國擱淺死亡巨型抹香鯨「復活記」
去年2月14日,江蘇如東洋口港附近海域發現兩頭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其中一頭抹香鯨離水時重達50噸,體長15.11米。當地隨即委託廈門大學水陸生物研究所和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希望用特殊的方法將它們長久地保存下來,以為紀念。如今,那頭較大的抹香鯨經加工製作後被運回發現地,進行標本組裝。
-
兩頭抹香鯨相繼擱淺死亡 專家找耳朵找了4小時
    目前,兩頭抹香鯨都已被打撈上岸 。 2月27日,其中一頭抹香鯨被運往大連,進行塑化標本製作。抹香鯨塑化標本製作成功後,將成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塑化標本。    3月1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抹香鯨塑化場地——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
-
「解鯨」第二步: 抹香鯨體內「挖地道」內臟將與小抹香鯨運回大連
從昨天晚上9點到今天早上7點,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專家連夜對比較大的那條抹香鯨進行了內臟解剖。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大抹香鯨腹腔中的內臟已完全取出,今晚將進行了胸腔的解剖,最早下周這些內臟將與小抹香鯨一同運回大連。為了減少抹香鯨的腐敗,現場工作人員抓緊一切時間工作。19日晚在灌注完福馬林溶液之後,他們連夜對抹香鯨的內臟進行了第一次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