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中的人體冬眠技術,距離我們還有一步之遙!

2021-01-1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傳說中的休眠技術在科幻電影中看得已經很多了,從《阿凡達》中的休眠到潘多拉星軌道上甦醒的傑克,到《太空旅客》中被小行星撞擊所喚醒的星爵,甚至還有《星際穿越》中的老黑在卡岡圖雅的軌道上等待庫伯回來,休眠技術的完美表現讓大家心馳神往!但看似簡單的技術,以現代條件下能實現嗎?

《阿凡達》的休眠艙,一個艙室上下兩面都有人員,看起來這不是VIP艙,比起《太空旅客》中的VIP待遇那是差多了!

《太空旅客》中可是低密度的頭等艙待遇,當這並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關鍵,本文的主題是以地球上現有的技術能實現休眠(冬眠)嗎?

一、什麼是休眠(冬眠)?

冬眠是動物對極端外界條件的適應,比如缺乏食物和寒冷的冬季,動物在消耗極低的狀態中度過漫長的冬季,直達溫暖的春天!在這種條件下,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降到臨界狀態,比如心跳一分鐘幾次甚至更低,呼吸甚至數分鐘才一次,新陳代謝降到了僅僅能維持生命的狀態!對於動物來說,這是應對極端條件的一種生存狀態!一般冬眠的類型有三種:

1.提體溫調節與周圍環境一致,因外界條件觸發的冬眠,比如蛇以及蛙類等兩棲爬行類動物!

2.主動調節體溫接近周圍環境進入冬眠狀態,但一般體溫會維持在5℃以上,避免體液達到0℃以下結冰!

3.介於冬眠與睡眠之間的「沉睡狀態」,比如熊等動物,冬眠時體溫僅僅下降幾度!

從生活習慣上看人類並不需要進入冬眠狀態,因為人類的儲藏習慣可以捱過漫長的冬季,並且冬季也是一個準備與學習的季節,怎麼可以在冬眠中浪費呢?事實上是在漫長的太空旅途中,如果不能進入冬眠,那麼將消耗極度寶貴的資源,甚至在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就消耗殆盡!當然我們的規劃不可能如此草率,但如果能冬眠的話,則可以將更多的資源應用於目的地的建設物資準備!

二、我們人類能進入冬眠狀態嗎?

上文中的特別是第二種和第三種我們人類非常感興趣,因為哺乳動物的身體構造是類似的,而冬眠的哺乳類能在冬眠之前發出特殊的信號調節器官的代謝狀態!而我們人類最想了解的就是這個信號是怎麼發出的,過程是如何控制的,又是如何做到不損傷其他器官的!

2016年9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虹在《科學》上發表了一片論文,部分揭開哺乳動物體溫調節機制的奧秘!實驗過程:利用最新的生物遺傳學技術,將小白鼠身上的設定和體溫調節神經元以特定的方式標記出來,這些神經元有一個特點,即表達TRPM2基因!,然後王虹在小白鼠基因組的特定位置植入一個「分子開關」,並向小白鼠體內注射一種名叫「Clozapine N-oxide」的藥物,它可以打開這個開關!激活TRPM2表達基因,小白鼠的體溫在2個小時內從37℃下降到了27℃,藥物代謝完畢後小白鼠體溫恢復正常,在隨後的檢測中,歷時約10個小時的實驗並沒有損傷小白鼠的健康!

當然這項技術是否能應用到人體上現在還無法下結論,但這就是黎明前的曙光,我們已經在根本上發現了這個調節的原理,但這僅僅是體溫調節,而其他是否有關聯,或者小白鼠的生理過程儘管類似但卻不能替代,因此應用到人體還需時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正在加緊對「人工冬眠」的研究,公開的資料表明NASA資助一家名為Spaceworks的公司,探索如何降低太空人的體溫和代謝水平,以其達到類似冬眠或者極度沉睡的狀態,在180天的旅途中保持低消耗狀態到達火星!

三、冬眠的副作用

上文不是說沒有副作用麼?當然這僅僅是十小時的實驗,時間上並不足以表達整個冬眠進程!據維也納大學對歐洲黃鼠的研究中發現,長達整個冬季的冬眠會對動物的記憶造成負面影響,與沒有冬眠的其他動物比較,歐洲黃鼠在冬眠後似乎已經在冬眠前學習的技能忘得一乾二淨(冬眠之前在實驗室學習的走迷宮以及食物自給的槓桿等),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此解釋,冬眠可能會降低腦部機能!

這也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加入個冬眠周期醒來的太空人們個個都失憶了的話,這絕對將要發生事實上的《深空失憶》事件!可能有很多朋友並不知道《深空失憶》這部電影,但只要了解這是一部大規模星際移民的電影,在到達目的星球降落於海洋後,醒來的隊員沒有一個記得他們擔負的使命,而且都過了數百年,甚至都出現了新的人種……

也許上圖的劇照能讓各位想起些什麼,這是一部震撼的科幻片,一直堅持到最後才揭開謎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2009年9月25日上映的老片,但表達的思想可絕不陳舊!

從冬眠的整個理論體系上來看,我們實現它還是非常具有潛力的,也許就在不遠的未來,但對於冬眠生理學以及冬眠的大腦記憶過程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甚至還有我們未曾面對的未知領域,我們並不能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行或者不行,不過未來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打開,剩下的只有人類的不懈努力以及給予足夠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成為神作,《一步之遙》跌落谷底!
    但是姜文的電影也是有好有壞,現如今變成好一部壞一部,具體姜文的電影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下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電影《讓子彈飛》是姜文導演的一部民國帶有姜文風格的電影,電影中對於當下社會的諷刺,社會的心理,通過一個個荒誕的故事讓各位觀眾看完直呼過癮,這部電影也開啟了姜文的民國電影宇宙,電影中那些經典的臺詞,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比如「吃著火鍋唱著歌」成為了現在流行的話語,這部電影也拿下了那年賀歲檔的冠軍,可見實力一般。
  • 《觸不可及》是趙寶剛的一步之遙
    原標題:□微語·《觸不可及》是趙寶剛的一步之遙   @洛瑤:帶老媽看《觸不可及》,哭了半場。孫紅雷對桂綸鎂說「如果戰爭結束,我可以來找你嗎?一個等字對很多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有的人來說觸不可及」。遇一人白首,於一居終老,或許是大部分人的理想,但現實卻那麼殘酷。有形的、無形的戰爭與鬥爭,讓相愛的人每次重逢卻又都是離別。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能參悟動物的自然冬眠規律,除了可以避免過不了「冰河紀」,也許還可以把這項技術應用於未來人類的星際旅行中,我們知道,宇宙的範圍是非常寬廣的,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長。
  • 《一步之遙》為何沒有延續《讓子彈飛》的成功?
    作為一個中國的優秀文藝導演,姜文可算是很多文青心目中的摯愛,《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多少考導演或者是編導的學生必看的電影之一,不管是從畫面鏡頭還是從整體色彩,姜文都用雕刻藝術品的一般對待《陽光燦爛的日子》,也鑄就和奠定了姜文作為導在演中國電影中的地位。
  • 《讓子彈飛》沒人們吹得那麼好,《一步之遙》也沒傳說中的爛
    電影《一步之遙》一開始就突出了人類生存的難題,並將其放置在集體與個人的矛盾中,這屬於典型的姜文風格,片中典型的雜糅的敘事元素與野性風格化視覺元素都流露出強烈的戲劇性,故事情節的衝突在發展中越顯張力。有人說《一步之遙》是姜文「最具當下性的一部魔幻大作」通過陌生化的時空重構,映射出中國百年歷史和社會現狀,關於這部電影好不好看,眾說紛紜,但是這電影確實值得一看,《一步之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部從來沒有見識過的奇特電影,看過之後新奇感大過滿足感,缺點是不少,但絕對不是沒有優點的,《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毫無關係,如果非要對比一下,那這部電影的風格更接近《太陽照常升起》,
  • 「讓子彈飛」的正統續作《一步之遙》
    ;當然了對於已打五星表示「感覺還不錯」「滿場」問題,坊間暫無傳聞;已更名為:一步之遙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 郭俊立  主演: 姜文 / 葛優 / 鞏俐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10(中國大陸)
  • 《一步之遙》曝終極海報 「二王二後」浪漫冒險
    《一步之遙》片未映,勢先至,2014全民賀歲盛宴離開席「一步之遙」。三款海報風格奇譎瑰麗詮釋電影「懸疑、冒險、愛情」風格  《一步之遙》此次共發布三款不同主題終極海報,場景無不浪漫奇美,分別呈現了影片冒險、懸疑、愛情等類型元素。
  • 科學家在小鼠和家兔腦中發現冬眠開關,電影中的人工冬眠還遠嗎?
    科學家在小鼠和家兔腦中發現冬眠開關,對哺乳動物可能普遍適用。我們離實現人工冬眠又近了一步。未來人工冬眠 | instagram作者 | 張可可 生物學博士責編 | 高佩雯在太空旅行中,如何打發漫長時間,以及減少能耗?首選應該是人工冬眠。在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人類進入冬眠的情節。
  • 科學家嘗試複製動物冬眠 人類冬眠將不再是幻想
    還有科學家正通過實驗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類體溫,使人保持類似睡眠的狀態長達數天乃至數周之久,隨後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況下將其喚醒。歐洲航天局高級概念小組負責人利奧波德·薩默勒說:「我們看到科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足以將部分科幻情節複製到科學現實的領域。倒不是說我們很快就能培訓出能冬眠的太空人,而是說我們正在向大自然學習動物在冬眠時所經歷的一些情況,比如怎樣避免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
  • 《一步之遙》曝歌舞戲片場照 姜文高舉SEXY招牌
    姜文高舉「性感」招牌   時光網訊 姜文導演新作《一步之遙》開機數月為了實現《一步之遙》「冒險家樂園」的設定,姜文導演聘請了百老匯頂級舞蹈團隊量身定做舞蹈戲份,從而使電影中的歌舞部分既能呈現出20年代老上海摩登之都的國際範兒,也不失20年代老上海奢華浪漫的民國範兒。   參與此次《一步之遙》的百老匯舞者,每個人都來頭不小,有麥可·傑克遜曾經的籤約伴舞、有碧昂絲·諾爾斯、Lady Gaga的現任群舞,也有美國舞蹈選秀比賽的獲勝選手。
  • 《一步之遙》提前下檔 票房比《讓子彈飛》少兩億
    《一步之遙》提前下檔  票房比《讓子彈飛》少了兩個億  從明天開始,杭州就找不到排映信息了  《一步之遙》提前下檔!昨日記者發現,《一步之遙》去年12月18日上映,按一個月上映檔期來算,該是今年1月18日下檔。但上周末,杭州四十多家影院僅有兩三家放映《一步之遙》,排映場次都是個位數。
  • 這部《一步之遙》你看過麼?
    五一檔,要說最大的贏家莫過於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截止5月3日上午10點整,上映6天的它成功收穫近10億的累積票房,說來,同時擁有「票房黑馬」,「不算完美」標籤的文藝片其實不止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還有8年前姜文的《讓子彈飛》,但不同的是前者更多是因為口碑不完美,而後者則是因為情節和敘事不夠合理流暢這個硬傷
  • 5種科幻電影裡常見,現實中卻無法實現的高科技
    優秀的科幻電影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那些看似接近現實、實際卻很遙遠,即貼近現實、又引人遐思的未來科技。科幻電影裡琳琅滿目的高科技總是令人驚嘆,但是這些高科技產品究竟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一天實現呢?在科幻作品《光暈》中,士官長的雷神錘盔甲上就安裝了一套聖約人的能量護盾,可以阻擋住子彈、等雷子彈或者感染型洪魔。最強大的是這東西還是透明的,完全不會影響視覺觀察!
  • 人工冬眠離我們還有多遠?日本科學家小鼠實驗帶來希望曙光
    冬天來了,很多動物進入了冬眠。你是否想過,人類是不是也能冬眠?這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著實際的需求。比如,幾乎所有涉及星際旅行的科幻電影,都有航天員進入冬眠狀態的情節。為了穿越茫茫太空需要度過的幾年、幾十年時間,航天員用這種方法儘可能減少能量的消耗;還有一些絕症患者,為了等待治癒疾病的方法,用冬眠將人生推遲到幾十年後的未來。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人類或許可以像熊一樣冬眠  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第五人格:紫黑色「一步之遙」重裝上陣,卻毀掉對「默契」的理解
    在祭司限時金皮「摩根勒菲」和紫皮「一步之遙」還剩14天的情況下官方還是忍受不了莊園玩家們對於特效的吐槽終於做出了應對,原本偏藍色的特效變成了紫黑色。沒有其他任何的變化,僅僅是紫黑色而已,本以為會得到玩家們瘋狂的讚美卻不曾想這樣所謂的優化再次引火上身,甚至比原先還要醜的言論接踵而至。那麼祭司的紫掛「一步之遙」到底怎麼了呢?
  • 小鼠大腦中有個 控制「冬眠」的「開關」
    科幻小說中常有一個經典的情景,即外太空旅行者在進行遙遠的太空旅行時需要進入休眠狀態。而接近現實的做法是,使用冰冷的生理鹽水置換血液,以降低大部分正常的生命活動,同時保護細胞免受嚴重創傷。但使用生理鹽水置換血液或者用其他外部措施來降低人體新陳代謝,都並非最佳選擇,因為它們都有損害組織的風險。
  • 民國三部曲,從一步之遙、讓子彈飛在到邪不壓正,三部曲圓滿收官
    先說一下姜文的民國三部曲是哪三部:2010年的《讓子彈飛》,2014年的《一步之遙》,2018年的《邪不壓正》。每四年一部,雖然少卻可謂部部是經典。《讓子彈飛》虛構的是一個偏居南方的鵝城,《一步之遙》以上海為背景,《邪不壓正》則拍到了老北京城。今天就跟隨小編來走進姜文的成神之路!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高盧雄雞」群星閃耀 距再次捧杯一步之遙
    「高盧雄雞」群星閃耀 距再次捧杯一步之遙   新華社聖彼得堡7月10日電 題:「高盧雄雞」群星閃耀 距再次捧杯一步之遙  新華社記者劉寧、吳書光  10日,聖彼得堡體育場,法國隊在2018年世界盃半決賽中以1:0淘汰比利時隊,進軍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