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嘗試複製動物冬眠 人類冬眠將不再是幻想

2021-01-2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3日發表題為《人類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稱,科學家從冬眠動物那裡得到啟發,正在把它們的經驗用在人類醫療事業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於太空旅行。

一些內科醫師正運用「低體溫療法」(使患者體溫下降若干度並維持數日之久)治療創傷性腦損傷或癲癇等疾病。還有科學家正通過實驗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類體溫,使人保持類似睡眠的狀態長達數天乃至數周之久,隨後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況下將其喚醒。

歐洲航天局高級概念小組負責人利奧波德·薩默勒說:「我們看到科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足以將部分科幻情節複製到科學現實的領域。倒不是說我們很快就能培訓出能冬眠的太空人,而是說我們正在向大自然學習動物在冬眠時所經歷的一些情況,比如怎樣避免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僅這些知識就將極大地幫助我們開展遠距離太空飛行。」

據薩默勒透露,由歐洲生物醫學專家、生物學家和神經學家組成的專家組將很快針對未來各種人類冬眠研究以及資金問題給出建議。一名義大利科學家表示,他將在本月啟動一項實驗,降低一隻實驗動物的體溫水平並保持6小時之久,為後續人體實驗做準備。

美國航天局已經資助了一個初步項目的首輪研究,考察是否有可能讓太空人保持冬眠狀態達數周之久。從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來看,可能帶來的好處包括減少飛船上的飲食儲備,減少人體排洩物,縮小生活空間和用於儲備、健身和娛樂的空間。而且讓太空人保持睡眠狀態可以儘可能地減少心理問題。

生物學家正在積極解剖一些冬眠動物的神經通道和生物化學通道。比如,北極地松鼠可以在冬季將體內溫度設定在冰點上下;有幾種熊可以連續睡6個月且完全不會醒來。

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生物化學家克莉·德魯說:「我們認為,如果能夠了解這些動物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就能將其原理複製到人類身上。」

德魯及其同事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負責這一過程的分子——腺苷A1受體。雖然她已經知道如果刺激這一受體就會讓動物的體溫降低,但尚未發現觸發這一過程的原理。

她說:「我們不知道冬眠的自然信號是什麼,也不知道信號是由大腦哪個部位發出的。」

下一步要研究的是如何安全地運用藥物刺激腺苷A1受體,讓沒有冬眠習慣的動物進入蟄伏狀態,並保持兩三個星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示意圖:蛇冬眠

相關焦點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冬眠按鈕」 對從不冬眠的動物也...
    科學家們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發現了誘發冬眠的觸發機制,使人類進入假死狀態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確認了嚙齒類動物大腦中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可以被人工激活,使動物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 科學家們最初觀察的是不冬眠的老鼠,它們進入一種類似的、通常是短期的狀態,被稱為麻痺。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即將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2020.08.08 20:0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未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生活方式,即冬眠。然而,國際社會錯綜複雜,各個國家對於人類冬眠的態度肯定針鋒相對,是否允許?是否採取?如何開展?
  •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為了適應多變的地球環境,動物們都在不斷的進化,不同的生物鐘已經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斷創造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精彩。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動物們在寒冷的冬天由於食物匱乏,為了延續種族生存,會通過冬眠降低自己的代謝,來過冬。這也導致了科學家對動物冬眠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找到更多的線索,以便將來用在人類身上,解決一些醫學和地球出現冰河紀這類極端情況的問題。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要說起冬眠,熊大和熊二可就坐不住了,它們作為一種教科書般的冬眠動物,屬於在冬天不睡覺就不知道幹嘛的國家一級保護(廢物)動物。不過,這些疾病是近幾百年來才被研究發現,如果是幾萬年前乃至幾十萬年前的原始人,他們會冬眠嗎?還別說,他們可能真的嘗試過。原始人可能會冬眠最近一篇發表在《人類學》上的研究表明,西班牙阿塔普爾卡山脈洞穴中的原始人類有冬眠的痕跡。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事實上,科學家們正在設想,人類能否像冬眠的動物一樣,通過事先儲備能量、降低體溫、減少代謝等方式進入低能耗狀態,為一些疾病的治療乃至太空的探索帶來新的可能。  探索人類體溫調節奧秘  腦認知科學和腦疾病研究所,於2014年11月16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建立。
  •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 它們是怎樣冬眠的呢
    冬天到了,很多動物都會有選擇冬眠。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它們都是怎樣生存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不管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1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到底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具有冬眠習性的動物有很多,但集中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在動物中,兩棲類動物大多需要冬眠,類似於蛇、蜥蜴、烏龜等,一旦到了冬天就會自己找窩爬進去冬眠。
  • 考古發現:早期人類或已學會冬眠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一處原始人類骨骼研究發現,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是「冬眠人」,而且在數十萬年前,原始人類或許一直都是採用睡覺的方式,來讓自己渡過寒冷的冬天。早期人類可能也會冬眠在西班牙的背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骨頭坑」,這裡有很多來自於4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碎片,通過研究認為,這些化石的主人,或許是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 人類如果冬眠會發生什麼?
    經常會聽到一些朋友說,要是人在冬天也可以冬眠就好了,長長的睡一覺,然後等我們醒來的時候,就會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那麼,為何有的動物可以冬眠,有的動物就不會冬眠呢?冬眠,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人類也冬眠,會發生什麼呢?
  • 動物為何冬眠
    科學家們對動物冬眠時發生的製造熱量、補償體溫消耗和保持恆溫的高級的複雜的生理現象非常感興趣,作了許多的研究,但迄今為止,有關動物冬眠誘因和生理機制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科學家認為,外界的刺激是導致動物冬眠的原因。外界的刺激主要有溫度下降和食物不足兩個方面。
  • 人類也能冬眠?科學家發現能夠觸發「假死」狀態的腦細胞
    像老鼠和鳥類的一些動物,能夠通過降低體溫和新陳代謝以保存能量,進入一種類似於「冬眠」的狀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觸發這種狀態的腦細胞。科學家們一直研究如何通過誘導人類進入這種「冬眠」狀態以減少太空活動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現在哈佛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們通過在小鼠試驗,使老鼠即使不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進入「冬眠」狀態。該團隊先從研究老鼠在在此過程中如何調節體溫開始。他們確定了下丘腦中的一組神經元控制著這一過程,並將其命名為誘導靜止的神經元(Q神經元)。
  •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自然動物在生存方面的選擇權並不多,季節變化時它們必須做出應對措施,否則可能因不適應變化而喪命。例如冬天來臨之前,許多動物會提前儲備好食物,或者狠狠地吃一頓,然後回到自己的窩裡安靜地沉睡以度過嚴酷的冬天。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動物冬眠的特點,體溫降低、代謝速率降低,這些意味著動物的衰老在冬天會變慢。如果人類也能冬眠的話,那麼太空人徵服更遠宇宙的可能性會更大。
  • 冬眠——動物度過冬天的「秘密武器」它也可以給人類一些啟發
    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首先,他們利用人工條件使黃鼠冬眠,抽取其血液,並將其注射到其他活蹦亂跳的黃鼠體內。這些黃鼠也立即進入冬眠狀態。實驗還表明,冬眠數周的動物血液比剛進入冬眠的動物血液對誘發冬眠的作用更強。
  • 人類可以實現冬眠嗎?並不是完全不能,科學家有新發現
    說起冬眠,我們很多人會想到熊、蛇,他們是典型的冬眠動物。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冬眠可以減少物質能量消耗,幫助動物更好地度過冬天。既然動物可以藉助冬眠度過無味的冬天,那麼人類是否可以藉助冬眠進行星際旅行呢?
  • 冬眠動物的「秘密武器」
    冬眠動物的種類分為三種:第一種為蛇、蛙等兩棲爬行類的冬眠;第二種為松鼠等小型恆溫動物;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體溫只下降幾度,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還有一些昆蟲是以蛹的形式過冬。奇妙的冬眠現象 動物冬眠有很多奇妙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現象。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是否有朋友會想過:既然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否冬眠來度過呢?像冷血動物一樣,睡一覺,就來到了春天。現在即便不能冬眠,未來有可能嗎?人類其實有冬眠的潛能!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好像是個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無法做到像冬眠動物那樣在冬天使機體的呼吸、代謝、心率都大大下降,也無法做到在秋季往身體裡儲存大量的能量,更無法使得心臟在身體低溫下還能跳動。
  • 新思考:從自然冬眠到人類「休眠」
    這並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就提出了通過抑制代謝來實現人類「休眠」的構想。進入21世紀,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與歐洲航天局(ESA)陸續提出誘導人類「休眠」設想,並著手進行設計研究【1-2】。對於這項前沿技術,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到「休眠」不是冷凍,而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降低太空人的核心體溫,並使新陳代謝變得「遲鈍」。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