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實現冬眠嗎?並不是完全不能,科學家有新發現

2020-08-27 科學大匯報

說起冬眠,我們很多人會想到熊、蛇,他們是典型的冬眠動物。

冬眠(又名『冬蟄』)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

冬眠青蛙

這種定義已不包括變溫有機體對環境溫度下降而發生被動反應時的季節性或晝夜的蟄伏。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

冬眠可以減少物質能量消耗,幫助動物更好地度過冬天。既然動物可以藉助冬眠度過無味的冬天,那麼人類是否可以藉助冬眠進行星際旅行呢?

看過《流浪地球》的都知道,太空人們藉助冬眠來度過漫長的星際航途。食物和水等一些物資的使用將會大量減少。同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冬眠可以更好地保障太空人的安全性。

人類可以實現冬眠嗎?或者從某種程度實現「人工催眠」嗎?

我們可以先看這樣一個案例。2006年10月,一名男子在日本神戶市六甲山被困。

六甲山

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時,他的體溫僅有22度。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不幸遇難也不奇怪,但這名男子一息尚存,最終撿回一條命,他當時仿佛進入了「冬眠狀態」。這則新聞讓人聯想到,「只要進入某種模式,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因為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發現了「冬眠開關」。一旦「人工冬眠」成真,既可以為病人贏得救治時間

也能夠助力實現載人火星探測,甚至通過冬眠,實現」長生不老「。

日本有科學家發布文章聲稱,可以通過觸發老鼠大腦中的「Q神經元」使其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通過刺激該神經元,可以讓老鼠進入一種體溫下降、長時間靜止不動的狀態。要知道老鼠可是不冬眠的動物。


在此期間,老鼠的體溫和代謝水平較低,能量消耗被控制在最低水平,算得上是一種「終極節能」狀態。如果人類大腦內部也有能刺激「Q神經元」的化學物質,是不是就可以和老鼠一樣「冬眠」了?如果能夠降低體溫和代謝水平,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病速度就會放慢,可為轉運病人至醫院贏得時間。

美國一家企業曾在2014年提供一份報告給出的建議是,通過向人體內注射冷氣幫助太空人進入冬眠狀態,並以點滴方式維持營養攝入。

這家企業的想法是,利用「低體溫療法」在維持低體溫的同時避免大腦受損。2019年,歐洲宇航局宣布啟動人類冬眠項目。

目前支持「人類冬眠」的技術手段有限,但隨著各國科學家不斷地努力,相信科幻影視劇中的暢想也會成為現實!

話說,你支持人類冬眠嗎?有什麼想法嗎?快到評論區留言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i科學i匯報

感覺寫的可以的話就請點個關注鼓勵一下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即將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2020.08.08 20:0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未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生活方式,即冬眠。然而,國際社會錯綜複雜,各個國家對於人類冬眠的態度肯定針鋒相對,是否允許?是否採取?如何開展?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在小鼠和家兔腦中發現冬眠開關,電影中的人工冬眠還遠嗎?
    科學家在小鼠和家兔腦中發現冬眠開關,對哺乳動物可能普遍適用。我們離實現人工冬眠又近了一步。一些絕症患者,為了等待治癒之法,用冬眠將人生推遲到幾十年後的未來。但冬眠在人類身上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目前是一個很難說清的問題。不過,層出不窮的新研究,為人工冬眠注入了現實色彩。最近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首次在大腦中找到了一個控制冬眠的開關。
  •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在夏天我們有空調可以來躲避高溫的天氣,在冬天我們可以製作衣服,不僅可以用來蔽體,還可以抵禦嚴寒。在寒冷的冬天,動物們度過的方式也比較有趣,那就是冬眠。科學家們都表現出了對動物冬眠的興趣,他們想要通過了解動物冬眠的機制,來找到更多的線索,在未來可以應用在人類的身上解決一些醫療問題。那麼他們到底在動物冬眠當中發現了什麼呢?人類在未來是否也可以進行冬眠呢?
  • 考古發現:早期人類或已學會冬眠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一處原始人類骨骼研究發現,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是「冬眠人」,而且在數十萬年前,原始人類或許一直都是採用睡覺的方式,來讓自己渡過寒冷的冬天。早期人類可能也會冬眠在西班牙的背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骨頭坑」,這裡有很多來自於4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碎片,通過研究認為,這些化石的主人,或許是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 科學家嘗試複製動物冬眠 人類冬眠將不再是幻想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3日發表題為《人類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稱,科學家從冬眠動物那裡得到啟發,正在把它們的經驗用在人類醫療事業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於太空旅行。還有科學家正通過實驗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類體溫,使人保持類似睡眠的狀態長達數天乃至數周之久,隨後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況下將其喚醒。歐洲航天局高級概念小組負責人利奧波德·薩默勒說:「我們看到科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足以將部分科幻情節複製到科學現實的領域。倒不是說我們很快就能培訓出能冬眠的太空人,而是說我們正在向大自然學習動物在冬眠時所經歷的一些情況,比如怎樣避免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是否有朋友會想過:既然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否冬眠來度過呢?像冷血動物一樣,睡一覺,就來到了春天。現在即便不能冬眠,未來有可能嗎?人類其實有冬眠的潛能!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好像是個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無法做到像冬眠動物那樣在冬天使機體的呼吸、代謝、心率都大大下降,也無法做到在秋季往身體裡儲存大量的能量,更無法使得心臟在身體低溫下還能跳動。
  • 老鼠的大腦被動手腳後,「冬眠」了一周,該技術能否讓人類冬眠?
    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動物冬眠的特點,體溫降低、代謝速率降低,這些意味著動物的衰老在冬天會變慢。如果人類也能冬眠的話,那麼太空人徵服更遠宇宙的可能性會更大。根據環球科學網的報導,國外一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指出可以通過調節老鼠大腦中某個特殊部位,使其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並能維持一個星期。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人類或許可以像熊一樣冬眠  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新思考:從自然冬眠到人類「休眠」
    而去到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單程就有4.22光年的距離。除了路途遙遠,長期太空飛行中航天員所面臨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問題以及太空飛行器上極其有限的資源等等,都是限制我們邁向深空的阻礙。在科幻小說與電影中,太空人往往會進入一個「休眠」狀態來完成長距離飛行。這並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就提出了通過抑制代謝來實現人類「休眠」的構想。
  •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冬眠按鈕」 對從不冬眠的動物也...
    科學家們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發現了誘發冬眠的觸發機制,使人類進入假死狀態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確認了嚙齒類動物大腦中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可以被人工激活,使動物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 科學家們最初觀察的是不冬眠的老鼠,它們進入一種類似的、通常是短期的狀態,被稱為麻痺。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而且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信號,阿波斯小行星,它在2029年將會因靠近地球的引力而改變其軌道,因為它偏離任何小行星的軌道,很可能會在2032年撞擊地球。所以說,人類進入冬眠的科研顯得很有科研的意義。那科學實驗究竟在動物冬眠中找到了什麼呢?將來的人類是否也能進行冬眠呢?
  • 人類也能冬眠?科學家發現能夠觸發「假死」狀態的腦細胞
    像老鼠和鳥類的一些動物,能夠通過降低體溫和新陳代謝以保存能量,進入一種類似於「冬眠」的狀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觸發這種狀態的腦細胞。科學家們一直研究如何通過誘導人類進入這種「冬眠」狀態以減少太空活動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現在哈佛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們通過在小鼠試驗,使老鼠即使不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進入「冬眠」狀態。該團隊先從研究老鼠在在此過程中如何調節體溫開始。他們確定了下丘腦中的一組神經元控制著這一過程,並將其命名為誘導靜止的神經元(Q神經元)。
  • 熊為什麼可以冬眠,遇到意外怎麼辦?人類可以和熊一樣嗎?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設計師,在數億年的進化中,只有最優秀的生物才可以倖存。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動物界中一個神奇的現象「冬眠」, 很多生物在面對極端寒冷的冬季時,都會選擇冬眠,等待天氣溫暖萬物復甦的時候再次恢復正常,有趣的是冬眠的本領並不是一種生物的特長,哺乳動物和一些變溫動物都具備冬眠的能力,這說明「冬眠」是生物進化過程中一個十分優秀的選項。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能冬眠,我們就能實現星際旅行的願望嗎?
    在人們看來,動物們的冬眠機制十分神奇,它們可以不吃不喝數個月,只需要呼呼大睡,睜開眼睛就迎來春天,這一點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其實,冬眠並不是「待機」,動物們仍然需要消耗能量,只不過這種速度遠遠比平時要慢。加上,冬眠之前它們用幾個月的時間來儲存糧食,就是為了保障自身在冬眠期間的安全以及營養的供應。
  • 動物可以進入冬眠狀態,為什麼人類不行?科學家一語道出!
    冬天有許多動物已經進入冬眠期,人類仍然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工作,按時睡覺。在人類的頭腦中,冬眠是一種不存在的東西,我們每天醒來,每天學習和工作,從來沒有一個情況下,我們可以睡很長時間,除非身體不舒服。為什麼人類不能進入冬眠?是因為人類缺乏冬眠基因嗎?
  • 人類如果冬眠會發生什麼?
    經常會聽到一些朋友說,要是人在冬天也可以冬眠就好了,長長的睡一覺,然後等我們醒來的時候,就會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那麼,為何有的動物可以冬眠,有的動物就不會冬眠呢?冬眠,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人類也冬眠,會發生什麼呢?
  • 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這位粉絲並不是只提出了一個問題,他還針對的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提問,宇宙中不是存在一些超光速現象嗎?為什麼仍然我們會說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呢?首先,光速確實上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快速度,我們經常提到的一些「超光速現象」,例如「宇宙膨脹的速度」「量子糾纏」,甚至還有人說思維的速度也超越了光速,其實這幾個現象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超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