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認為,動物的冬眠能力最初來自於第一代遠祖哺乳動物——一種生活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毛茸茸的樹棲動物,這種動物把冬眠基因傳遞給了包括人類在內的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不過,雖然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體內都含有冬眠基因,但是大部分哺乳動物卻在進化過程中關閉了該基因,進而喪失了冬眠的能力。
鏈科技小編了解到,冬眠不只是簡單的延長睡眠時間,還會導致身體內的新陳代新發生巨大變化,比如一些溫血動物在冬眠的幾周時間內,體溫會從37℃下降到5℃,心跳每分鐘只有幾次,身體的能耗也會大大幅度下降。最令科學家感興趣的是,這些冬眠動物在睡醒之後能夠迅速「滿血復活」,並不會像人類一樣,在躺了數周之後出現諸多健康問題。
從2002年開始,科學家們就在積極探索冬眠的保護作用。他們利用冷水和冰袋暫時降低了心臟病、腦損傷患者的體溫,雖然僅僅是把患者的體溫降低了幾攝氏度,但是卻能有效減緩新陳代謝,延緩因供血不足引起的腦細胞死亡,可以很好的保護患者大腦。不過,由於這種冷卻技術「簡單粗暴」,所以很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血液凝固並幹擾免疫反應。為此,科學家們希望可以通過分析動物的冬眠發明出一種能夠取代冰袋的特效藥,可以讓患者進入冬眠狀態,溫和的降低新陳代謝。
為了發明出這種特效藥,科學家們對不同冬眠動物的基因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動物並非擁有不同的冬眠基因,而是擁有相同的與冬眠有關的基因,只不過每種動物使用這些基因的方式略有不同。據相關人士表示,如果能夠搞清楚這些基因的生物機理以及動物是如何調整這些基因的,那麼將能夠在人類身上操縱它們。
人類冬眠除了對患者具有積極意義外,還能夠助力全世界的宇宙探索事業。如果太空人可以進入冬眠狀態,那麼便可以減少食物需求和活動空間,進而降低太空飛行器的重量,降低運輸成本。屆時,太空人一覺醒來,便發現自己已經登上了某個地球之外的星體。
鏈科技ChainTech——中國科技共享第一平臺,匯集國內外創新成果、技術專家、企業需求和專業人才,精準提煉企業需求,可以快速匹配技術成果,助力企業發展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