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一年四季總能給自己的「懶散」找到一個聽起來非常合理的理由。經常會聽到一些朋友說,要是人在冬天也可以冬眠就好了,長長的睡一覺,然後等我們醒來的時候,就會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那麼,為何有的動物可以冬眠,有的動物就不會冬眠呢?冬眠,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人類也冬眠,會發生什麼呢?
什麼是冬眠?簡單來說,冬眠是生物生理現象的一種,我們很多熟悉的動物,比方說狗熊、蛇、青蛙等等,它們都是會冬眠的動物。而且,根據造成冬眠原因的不同,冬眠還分為主動冬眠和被動冬眠,比方說,蛇就屬於是被動冬眠的動物,因為冬天氣溫很低,變溫的蛇無法適應寒冷的環境,也無法正常行動,就只能躲起來冬眠,以此來維持生命。
一般來說,變溫動物更容易出現冬眠現象,當然,也有一些恆溫動物,比方說刺蝟、松鼠等等,因為冬天食物短缺,就會主動進入到冬眠的狀態,這樣就可以減少自身能量的消耗,不用擔心冬天吃不飽飯。在這裡為大家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們熟悉的小刺蝟,在冬天刺蝟會躲在泥洞裡,然後進入到一種全身麻痺的狀態,不僅不吃、不喝、不動,而且心跳也非常緩慢,當春天到了,刺蝟就會立刻恢復到正常的生理水平。
人類真的不可以冬眠嗎?答案或許並非如此。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或許也如很多動物一樣,具備冬眠的能力,只不過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將這個能力給弱化了,不過,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也是可以冬眠的。
此前,曾經有人在失蹤24天後,被救援人員發現救回,醫生發現他的新陳代謝幾乎都停止了,不過生命的基本特徵並沒有中斷,看起來就好像進入到了休眠期一樣。此後,在很多類似的救援案例中,科學家們都發現人類也存在著冬眠的現象。
不過,目前看來,人類進入到冬眠狀態並不是固定的,是屬於隨機觸發的一種本能,想要日後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星際旅行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研究,找到可以安全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然後安全快速喚醒的最佳方式。
人類為何不能冬眠?首先,如果我們進入到冬眠狀態,我們作為高等動物,就會因為能源供給不足,在睡眠的時候發生腦死亡現象,一旦真的冬眠了,很容易就再也醒不過來了。其次,如果我們冬眠了,我們的身體就會供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在睡夢中很容易全身器官衰竭。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如今的人類生活,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工業設施,也離不開電力維護,如果人類真的集體睡上2-3個月,當我們醒來的時候,這個世界或許早已經大變樣了,這對於人類來說,無異於是最大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