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2021-01-08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趣科普 ,作者小菌

趣科普

這肯定是科普界最有趣的公眾帳號!!!趣科普,讓科學流行起來!!!

趣科普(qukepu)| 來源

小菌 | 作者

瑞雪 | 編輯

要說起冬眠,熊大和熊二可就坐不住了,它們作為一種教科書般的冬眠動物,屬於在冬天不睡覺就不知道幹嘛的國家一級保護(廢物)動物。

而且與其在外面的冰天雪地裡挨凍受餓,不如找個溫暖舒適的樹洞睡他個天荒地老,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再出來活動。

這就是熊的生存之道。

所以人類為什麼不跟熊學一學,要知道在每一個冬天的早上,打工人的心中都是這麼想的:我就再睡一下下,最多就五分鐘!!

然後一閉眼,一睜眼,半小時就過去了......既然這樣,不如睡一個冬天得了。

可是冬天哪有這麼好睡,畢竟有好幾個月呢。

人不如熊

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生物學家海勒監測了五隻黑熊的冬眠情況,這項新研究不同於以往的間歇性野外監測,他們把五隻黑熊安放在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郊外的一個偏遠山區,並給每隻熊都打造了一個舒適的木箱作為冬眠的巢穴。

為了記錄黑熊的氧氣消耗、肌肉運動、溫度和心率信息,一些必要的心率監測器、新陳代謝監測器等一系列高科技傳感器都安排上了。

萬事俱備,只差養膘了。在正式冬眠前的一個月,他們每天好吃好喝地供這幾位熊爺儲存脂肪,終於把它們從一個個精瘦的小胖子養成了一個個圓滾滾的大胖子。

從11月到來年3月份,研究人員一共記錄了5個月的冬眠時間。在這期間,黑熊的體溫首先出現變化,從正常的37~38攝氏度下降到30攝氏度,隨著溫度下降,黑熊的新陳代謝速率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75%。

這就非常厲害了!因為在土撥鼠等小型冬眠哺乳動物中,體溫至少要下降10攝氏度才能使新陳代謝減緩一半。

因此,與那些小型哺乳動物相比,熊可以保持相對更高的溫度,一方面是因為熊儲存的大量脂肪能給它們帶來熱量,其次它們具有較低的比表面積(暴露在戶外的表面積越大,流失的熱量也越多),減少了熱量的流失。

那麼問題就來了,熊可以依靠減緩新陳代謝和大量的脂肪來睡過整個冬天,人類可以嗎?

人類如果要冬眠,當身體的新陳代謝降低後,雖然產生的廢物相對減少了,但不代表完全不產生了,正常來說,我們會通過大小便排出身體廢物,可冬眠的基本遊戲規則是:冬天沒過可不準醒!

熊就算不進行排洩,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體內產生的廢物無處可去,只能堆積在體內,你的肝臟和腎臟表示自己要壞掉了!

另外,冬眠期間不能進食,所以人類也需要大吃大喝來囤積脂肪,但要囤夠過一個冬天的脂肪,至少要增加自身體重三分之一的脂肪量,這對於人類來說,可太難了。

伴隨肥胖而來的還有各種健康問題。當體重大幅增加時,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感知降低,進而引發胰島素水平升高,增加的胰島素又會反過來組織脂肪細胞的分解,幾個循環下來,將會出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疾病。

不過,這些疾病是近幾百年來才被研究發現,如果是幾萬年前乃至幾十萬年前的原始人,他們會冬眠嗎?

還別說,他們可能真的嘗試過。

原始人可能會冬眠

最近一篇發表在《人類學》上的研究表明,西班牙阿塔普爾卡山脈洞穴中的原始人類有冬眠的痕跡。

研究人員通過顯微鏡及CT掃描觀察發現,洞穴中的人類普遍都有一個問題:腎臟功能不好,原因並非大家所想的那樣,而是由於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升高,這種情況會影響人類鈣磷代謝異常。

很巧合的是,動物冬眠也是依靠升高甲狀旁腺激素水平來減緩代謝,因此,這可能是早期人類進行冬眠的依據之一。

但至於這項「傳統藝能」為什麼沒有保留下來,可能也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吧,畢竟睡一覺太傷腎了。照這麼睡下去人類可能直接睡沒了......

最後,讓人類進行冬眠,真不是為了讓你在冬天多睡一會兒。在醫學上,控制性低溫和減緩新陳代謝已在臨床實踐中廣泛使用,這種人工降溫過程與動物冬眠類似,只不過需要大量藥物支持,時間也比較短。

更長遠點來說,為了以後的星辰遠徵,如果人類要去另一個行星乃至恆星系統,以現在的科學技術看來,載人去火星的旅程大約需要8個月,而長時間旅行帶來的孤獨感或許只有睡覺才能抵禦了。

所以,也別幻想自己能冬眠了,好好早起搬磚才是正道......

RECOMMEND

原標題:《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人類為什麼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為了適應多變的地球環境,動物們都在不斷的進化,不同的生物鐘已經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斷創造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精彩。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
  • 冬天不想努力,想冬眠?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為你科普冬眠小知識
    春天會犯困,夏天、秋天精神疲乏,相比這三個季節,冬天仿佛是人類最不想起起床的季節,面對工作、學習、生活,許多「懶人」發出了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的疑問。要是人類能夠冬眠該有多好,再也不用受到工作與學習的早起支配。
  • 冬眠的原因,幸好人類不需要冬眠,不然後果太嚴重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諺語:天氣就像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小分本以為快要迎接炎熱的夏天了,誰知道最近天氣突然間又變冷了,不得不把收拾好的衣服又拿了出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禦寒呢?寒冷的天氣最適合睡覺的了。小分也有疑惑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呢?小分接下來就和各位小夥伴們就這冬眠這個話題探討一下為什麼人類不需要冬眠。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動物們在寒冷的冬天由於食物匱乏,為了延續種族生存,會通過冬眠降低自己的代謝,來過冬。這也導致了科學家對動物冬眠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找到更多的線索,以便將來用在人類身上,解決一些醫學和地球出現冰河紀這類極端情況的問題。
  • 熊貓為什麼不冬眠?正在冬眠的熊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熊類動物大部分都會冬眠,但有一種比較特殊,那就是熊貓,熊貓到了冬天是不冬眠的。冬眠對於熊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熊貓不冬眠呢?不冬眠的熊貓,似乎還沒有其他熊類動物快樂。對於其他熊類來說,一到冬天熊就會鑽到溫暖的窩裡,美美地睡上一覺,睜開眼睛就是春暖花開。
  • 動物大多會在冬天選擇冬眠 人為什麼不呢?
    對於它們來說,冬眠似乎是一件好事。而人類偶爾可以選擇睡上一天,卻沒有辦法一直睡。這一點似乎有點不太公平,到底為什麼呢?  如果冬眠是有益的,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要想找出人類無法冬眠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冬眠的一個最明顯的原因就是避免寒冷。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人類和動物還有各種植物和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壞境而不斷進化,不同的物種進化不同的能力,比喻人類,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而去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
  • 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冬眠呢?
    是否有朋友會想過:既然冬天這麼冷,人類能否冬眠來度過呢?像冷血動物一樣,睡一覺,就來到了春天。現在即便不能冬眠,未來有可能嗎?人類其實有冬眠的潛能!人類能不能冬眠?這好像是個小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無法做到像冬眠動物那樣在冬天使機體的呼吸、代謝、心率都大大下降,也無法做到在秋季往身體裡儲存大量的能量,更無法使得心臟在身體低溫下還能跳動。
  • 倘若人類掌握冬眠技能,會發生什麼情況?
    其中,一部分動物到了冬天就會冬眠,例如松鼠、熊類、蛇等等。這些動物無論在體型、質量還是習性上都不存在太多的相似之處,那麼為什麼它們都會選擇冬眠來度過寒冷的冬天呢?雖然人類有方法抵禦寒冷,但如果人類像熊類那樣通過冬眠來度過冬天,會發生什麼呢?下面一起來探討一下。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動物冬眠的現象,從生存的角度來看待,這種行為更有利於生存。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如果人類需要冬眠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冬眠並不只是變溫動物的過冬法寶,異溫動物同樣也需要這一法寶。那麼人類為什麼不可以冬眠呢?很簡單,人是恆溫動物,恆溫動物可以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體溫的恆定,不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5℃-37℃,當人體體溫低到36℃時,人體就會通過發抖來增加熱量,當體溫低到33℃時,人體就會出現幻覺了,此時已經距離昏迷不遠了。
  • 人類如果冬眠會發生什麼?
    經常會聽到一些朋友說,要是人在冬天也可以冬眠就好了,長長的睡一覺,然後等我們醒來的時候,就會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那麼,為何有的動物可以冬眠,有的動物就不會冬眠呢?冬眠,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人類也冬眠,會發生什麼呢?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王虹說,「目前,神經保護的原理還不很明確,但是通常認為降低細胞代謝率,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是神經保護的機制之一。」  下一步,王虹計劃在靈長類動物身上驗證她的實驗結果,但她表示,物種之間的差異是進一步驗證研究成果最大的難題,帶有TRPM2基因的神經元在靈長類動物體內是否發揮同樣的作用,這尚待進一步驗證,研發適用於人類的體溫調節藥物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還需要進行大量研究。
  • 漲知識:人為什麼不能冬眠?
    從昆蟲到兩棲動物、鳥類和靈長類動物,各種動物都會冬眠,那為什麼人類就不行呢?其實,動物冬眠其實是一個節能的過程,惡劣的環境、少得可憐的食物讓它們不得不睡過一整個冬天。在冬眠過程中,它們的身體機能減慢,呼吸、體溫、新陳代謝和心率都會下降。
  • 科學家嘗試複製動物冬眠 人類冬眠將不再是幻想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3日發表題為《人類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稱,科學家從冬眠動物那裡得到啟發,正在把它們的經驗用在人類醫療事業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於太空旅行。還有科學家正通過實驗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類體溫,使人保持類似睡眠的狀態長達數天乃至數周之久,隨後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況下將其喚醒。歐洲航天局高級概念小組負責人利奧波德·薩默勒說:「我們看到科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足以將部分科幻情節複製到科學現實的領域。倒不是說我們很快就能培訓出能冬眠的太空人,而是說我們正在向大自然學習動物在冬眠時所經歷的一些情況,比如怎樣避免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
  • 熊為什麼可以冬眠,遇到意外怎麼辦?人類可以和熊一樣嗎?
    拋開青蛙烏龜這些變溫動物不談,我們來討論一下和人類類似的哺乳動物是怎麼做到冬眠的,畢竟對於人類來說,是無法長時間不進食還可以保證正常的生命體徵的,現代人類在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為今後可能出現的星際旅行做準備,哺乳動物冬眠的例子,或許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為什麼熊冬眠能睡6個月之久,人類卻不行?
    而在大自然中,雖然很多動物沒有人類的各種取暖設備,但有過冬法寶—冬眠。常見會冬眠的動物有蛇、熊、蛙、蝙蝠、烏龜等,那麼人類能不能像那些動物一樣進入冬眠狀態呢? 熊在冬眠時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有下降,不太容易被驚醒。而人類既要維持生命周期,就需要不斷消耗能量,如果進入冬眠狀態,體內的量撐不了多久,很快就給餓醒。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長時間睡眠(僅僅是睡眠)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睡眠與之不同,冬眠狀態下生物體需保持睡眠新陳代謝和健康體溫,這兩種過程能使清醒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