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抓實六大轉型升級 構建「以煙為主」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2021-01-17 天眼新聞

筆者近日從甕安縣菸草專賣局了解到,為解決煙田用地混亂無序、保護不力,烤菸基礎設施建成後無人管理維護、設施管護資金短缺等問題,甕安縣菸草專賣局以烤菸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統領,積極探索菸葉增效、菸農增收、生態增值、設施升級的發展新路,以現代菸草農業轉型升級為抓手,轉變土地資源利用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構建「以煙為主」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

抓實基本煙田轉型升級——

在甕安縣烤菸生產領導小組指導下統籌規劃基本煙田,並成立縣基本煙田規劃工作組。按照省菸草專賣局(公司)關於「烏江流域蜜甜香型山地特色生態煙」的定位,充分發揮甕安地處烏江沿岸的區域生態特色優勢,圍繞烏江兩側,規劃了以珠藏、中坪、天文為中心的三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堅持「以煙田規劃為引領,以萬擔鎮、千畝村為抓手,以土地流轉為紐帶,以示範建設為突破口、以產業融合發展為保障」五個要素和計劃、菸農、煙地、物資、設施「五配套」原則,打造形成「一江兩翼三組團」的烤菸產業布局。

經過5個月的努力,按照「穩定一批、提升一批、恢復一批、補充一批」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了全縣11萬畝基本煙田保護區規劃,共涉及10個鎮(鄉)、 53個村580片煙田,全縣共規劃珠藏、江界河、天文、中坪、銀盞、猴場、建中7個萬擔鎮(鄉),市灣、烏江、高梘等34個千畝村(社區)。

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

該縣按照「菸農職業化、種植規模化、服務專業化、經營集約化、運作市場化、管理信息化」的思路,以「種植在戶、服務在隊、管理在社」為核心,完善生產組織方式,優化生產體系、服務體系和經營體系,推進菸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通過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實施合作社運行升級,而加快菸葉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目前,該縣合作社開展的專業服務工作有機耕、起壟、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分級七項專業化服務。

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甕安縣政府印發了《甕安縣菸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辦法》,圍繞「政府主導、煙辦主力、部門協同、鎮村主體」的管護模式,明確設施權屬和設施管護資金來源及使用,明確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運行管護機構、職責、監督與考核,明確建設、使用、管護、管理四方面措施。

壓實村民委員會、菸農合作社和受益農戶是菸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的直接責任主體,承擔直接管護的職責;鎮(鄉)人民政府負責履行組織、監督、協調基礎設施管護的職責、高質量發展成員部門履行爭資爭項的協同職責;縣烤菸生產領導小組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保證基礎設施正常運營、管護到位。

生產技術轉型升級——

該縣發揮綠色防控技術引領,按照全國植保工作會提出的「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主體、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降低病蟲害損失,達到菸葉品質安全和煙區生態安全的目標;全縣建立預測預報點1個,落實統防統治工作1.1萬畝。烏江育苗工廠建設蚜繭蜂、蠋蝽擴繁基地,2020年全縣推廣蚜繭蜂防治面積2.15萬畝,蠋蝽防治面積0.5萬畝。

同時,發揮土壤保育與改良引領,大部分煙地因大量施用無機肥、用地不養地等,導致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肥力不斷退化,PH值失調、土傳病害的傳播等,因此2019年該縣採取了5個方面的保育改良措施:土壤深挖炕冬1524畝,示範區每畝增施有機肥150㎏,推廣油肥壓青1萬畝,在天文平壩示範區推廣應用生石灰90噸來調節土壤酸鹼度,接種土壤微生物菌劑2000畝。

生產管理方式轉型升級——

該縣優化崗位設置,以生產管理為抓手,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推動烤菸工作規範化、精細化、高效化運作。該縣聘用農藝師1人、質量總檢1人、烘烤總管1人,有助理農藝師15人、中級工54人、高級工57人; 另外,該縣強化技術培訓,以多形式、多渠道培訓職工、菸農,建實農藝、烘烤、評級「三支」隊伍;該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採取「一環一督查、一站一通報」的管理措施,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各環節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工商協同轉型升級——

聚焦基地單元建設,一是共同制定方案,邀請工業企業共同參與制定基地單元生產技術方案,提出特色品種、種植布局、菸葉質量風格定位等,做到過程管控、質量追溯。二是時時參與指導,工業企業駐點員、質檢員時時參與育苗、大田管理、收購等生產過程的指導和監督。三是菸葉質量反饋,工業企業提供基地單元菸葉質量評價反饋意見和改進措施,引導基地單元建設。四是搭建工商研技術創新平臺。五是建立聯席制度,積極加強與工業企業的溝通,互動、互信、互贏。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引導基地單元及時調整生產方向。 六是建立信息反饋機制。七是開展專題技術培訓。八是建立領導互訪機制。

通訊員 吳珊 張慶珠

編輯 高榮華

編審 張發揚

相關焦點

  • 信息技術發展如此迅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即
    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技術需求,重點發展信息技術、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生物、新材料及高端裝備等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創新平臺的研究,通過實施整個驅動重大專項等實現協同攻關突破,為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實現了數字商城內各品牌間可以通過某種邏輯關係融合發展,相互引流、相互帶貨(分銷或代銷),引爆共享經濟時代新型商業形態幾何級數的增長。
  • 江西上慄:花炮產業轉型升級 新型產業百花齊放
    傳統花炮產業嚴重威脅生命安全,轉型勢在必行。近年來,江西上慄縣一手抓花炮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型產業培育,走出了一條有上慄特色的轉型之路。如今,全縣567家花炮企業,退出229家,其中有92家已經成功轉型為養兔、養蠶等農企。通過轉型,當地盤活了閒置車間2800多棟,吸納25000多名富餘勞動力,帶動560餘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 著力破解瓶頸制約 創新成都軍民融合發展模式
    成都市與北航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進一步增強了成都加快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作為國家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成都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創新發展,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軍轉民、民參軍」中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發展格局,推動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 貴州產業發展大踏步前進
    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是貴州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強一產,壯二產,拓三產,貴州農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各領域蓬勃發展,動能強勁。奮進新時代,鎖定高質量發展,貴州逐步形成了傳統產業加快轉型、新興產業迅速成長、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的產業格局。
  • 融合發展 文昌椰子產業攀上新高度
    春光椰子王國是文昌椰子龍頭企業,海南春光食品產業融合發展升級的創舉。在這裡,椰子產業實現了農旅、工旅、文旅、文創等深度融合。在這個佔地面積60畝的椰子王國裡,有六大特色板塊,椰王宮、椰美食製作廊道、椰藝閣、椰之春、椰膳苑和御椰園。遊客在這裡通過可視化生產車間、研發檢驗室,可以親眼見到一顆椰子變化成椰子糖、椰子餅乾等各類休閒食品的神奇過程。
  • 老闆電器以轉型升維構建廚電製造發展新模式
    會上,由老闆電器打造的九天中樞數字平臺以及「零點製造」模式首次亮相。通過以用戶為中心,數字驅動業務為基礎,老闆電器真正意義上將工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融合,構建出了更適合中國廚電製造發展的新模式。會上,由老闆電器打造的九天中樞數字平臺以及「零點製造」模式首次亮相。通過以用戶為中心,數字驅動業務為基礎,老闆電器真正意義上將工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融合,構建出了更適合中國廚電製造發展的新模式。
  • 居然之家全面轉型 六大新賽道劍指數位化產業服務平臺
    以躺平設計家、數位化智能家裝服務平臺、麗屋輔材+裝修基材輔料銷售平臺、 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尚屋智慧家智能家居平臺和居然管家後家裝服務平臺為六大自營賽道打底,居然之家此番構建的家裝家居產業服務平臺,回應著「讓家裝家居快樂簡單」的企業使命。
  • 張嘉鑫:以跨江融合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中產業園區發展
    長三角區域內的跨江融合、區域聯動已成為發展主流。  三是跨江融合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區域間的距離是跨江融合的第一構建要素,這種距離不僅包含地理意義上的遠近,也涵蓋了發展階段、空間規劃、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差異。
  • 【守望相助七十載 壯美亮麗內蒙古】產業升級轉型打造宜居之城
    【守望相助七十載 壯美亮麗內蒙古】產業升級轉型打造宜居之城 原標題:   【守望相助七十載 壯美亮麗內蒙古】  包頭,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城市。70年前,包頭還是黃河邊上一個依靠皮毛生意往來的水旱碼頭。
  • 鷹手營子礦區發展醫養產業力促轉型升級
    鷹手營子礦區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和能源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在資源枯竭轉型城市政策的支持下,鷹手營子礦區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走出一條兼顧產業轉型升級與民生發展的雙贏之路?鷹手營子礦區將發展醫養產業作為接續替代產業,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力促轉型升級。
  • 瀘西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蔬菜種植面積達18萬畝,實現產值15億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45個瀘西縣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蔬菜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瀘西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特點,非常適宜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特別是2016年8月以來,藉助「G20峰會菜園子」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該縣圍繞水、田、路等基礎設施,整合水利、林業、農業等部門資金8.81億元、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入20.27億元用於高原特色示範區建設,建成標準化商品蔬菜基地18萬畝,為農業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 吳世光:2017苗木市場走出低谷 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 園林綠化市場六大變化:1)園林市場不平衡,呈「西熱東冷中溫」態勢,即西北、西南、華北工程項目多、市場火熱,東部、南部市場較為清冷,中部市場相對溫和。2)政策新規變化。園林施工資質取消、營改增實施;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不合理準入條件,簡化招標投標程序,嚴禁和查處惡意低價中標和掛靠、掛證違法違規行為。
  • 汪泉:當好三個明星城建設"排頭兵" 打造蘇南模式轉型升級試驗區
    汪泉在武進區調研強調——    當好三個明星城建設「排頭兵」    打造蘇南模式轉型升級試驗區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市委書記汪泉在武進區調研時強調,作為常州最重要的增長極,武進要進一步強化「全市挑大梁、全省當先行、全國佔前位」的追求,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和歷史邏輯
  • 網際網路+現代商貿 新都北部商城加快轉型升級
    去年,成都市出臺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的發展規劃,提出優勢產業和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今年初,「網際網路+」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規划進一步提出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戰略;順勢而為,一向敢為天下先的新都已提早謀劃構建電子商務生態圈,剛剛結束的「創業天府·菁蓉創享會·
  • 丨一枚小鴨蛋,激活產業融合新動能
    轉思想謀發展,積極探索產業融合新路子,拉長產業鏈條,小產業也能換發新生機,在巨野縣董官屯鎮崔閣村,村民張燕用一枚小小的鴨蛋,激活了產業融合新動能。
  • 廣西養蛇產業轉型升級正式開啟
    5月12日,自治區林業局會同全區多部門舉行廣西蛇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標誌著廣西人工繁育蛇產業向民族醫藥、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正式開啟。廣西蛇業轉型升級項目投資籤約儀式現場。
  • 綦江:「三養」鑄品牌 旅遊融合大發展(組圖)
    發展旅遊是穩增長促轉型的必然選擇,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重要途徑。地處城市發展新區的綦江區搶抓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旅遊發展規律,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大力營銷農旅養生、醫旅養老、文旅養心的「三養」品牌,助力全區旅遊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晉中和順:加快打造火麻產業 推動農業轉型發展
    8月27日,以「轉型之路·品牌之夢」為主題的首屆「山西·和順火麻產業論壇」在晉中市和順縣舉行。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東部,平均海拔1300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裡種植的火麻仁個大、粒飽,含油量高達45%,被國家認定為藥食同源產品。「山西·和順火麻產業論壇」現場。
  •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如何引領產業融合為製造創造新機遇?
    近5年製造業的支撐條件在發生變化,國內人口紅利的消失促使各個國家推動製造業回流,而城市的數位化轉型要靠整個產業製造業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製造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新基建時代,傳統與新興產業要協同發展、加速融合。如今國內製造面臨著新的挑戰,作為企業來說要推動技術、產品的創新,要傳承工匠精神。
  • 河北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與唐山豐南區城市轉型新動能
    1、河北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示範長期以來,唐山給人們的工業印象明顯強於它的文化印象,而且很多人一提到唐山就會想到汙染。在淘汰落後產能的今天,以唐山為代表的中國工業城市的轉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以豐南區通達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代表的轉型力量的崛起對於唐山乃至河北的經濟轉型都具有示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