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從甕安縣菸草專賣局了解到,為解決煙田用地混亂無序、保護不力,烤菸基礎設施建成後無人管理維護、設施管護資金短缺等問題,甕安縣菸草專賣局以烤菸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統領,積極探索菸葉增效、菸農增收、生態增值、設施升級的發展新路,以現代菸草農業轉型升級為抓手,轉變土地資源利用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構建「以煙為主」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
抓實基本煙田轉型升級——
在甕安縣烤菸生產領導小組指導下統籌規劃基本煙田,並成立縣基本煙田規劃工作組。按照省菸草專賣局(公司)關於「烏江流域蜜甜香型山地特色生態煙」的定位,充分發揮甕安地處烏江沿岸的區域生態特色優勢,圍繞烏江兩側,規劃了以珠藏、中坪、天文為中心的三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堅持「以煙田規劃為引領,以萬擔鎮、千畝村為抓手,以土地流轉為紐帶,以示範建設為突破口、以產業融合發展為保障」五個要素和計劃、菸農、煙地、物資、設施「五配套」原則,打造形成「一江兩翼三組團」的烤菸產業布局。
經過5個月的努力,按照「穩定一批、提升一批、恢復一批、補充一批」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了全縣11萬畝基本煙田保護區規劃,共涉及10個鎮(鄉)、 53個村580片煙田,全縣共規劃珠藏、江界河、天文、中坪、銀盞、猴場、建中7個萬擔鎮(鄉),市灣、烏江、高梘等34個千畝村(社區)。
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
該縣按照「菸農職業化、種植規模化、服務專業化、經營集約化、運作市場化、管理信息化」的思路,以「種植在戶、服務在隊、管理在社」為核心,完善生產組織方式,優化生產體系、服務體系和經營體系,推進菸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通過培育新型種植主體,實施合作社運行升級,而加快菸葉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目前,該縣合作社開展的專業服務工作有機耕、起壟、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分級七項專業化服務。
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甕安縣政府印發了《甕安縣菸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辦法》,圍繞「政府主導、煙辦主力、部門協同、鎮村主體」的管護模式,明確設施權屬和設施管護資金來源及使用,明確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運行管護機構、職責、監督與考核,明確建設、使用、管護、管理四方面措施。
壓實村民委員會、菸農合作社和受益農戶是菸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的直接責任主體,承擔直接管護的職責;鎮(鄉)人民政府負責履行組織、監督、協調基礎設施管護的職責、高質量發展成員部門履行爭資爭項的協同職責;縣烤菸生產領導小組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保證基礎設施正常運營、管護到位。
生產技術轉型升級——
該縣發揮綠色防控技術引領,按照全國植保工作會提出的「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主體、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降低病蟲害損失,達到菸葉品質安全和煙區生態安全的目標;全縣建立預測預報點1個,落實統防統治工作1.1萬畝。烏江育苗工廠建設蚜繭蜂、蠋蝽擴繁基地,2020年全縣推廣蚜繭蜂防治面積2.15萬畝,蠋蝽防治面積0.5萬畝。
同時,發揮土壤保育與改良引領,大部分煙地因大量施用無機肥、用地不養地等,導致土壤結構破壞,土壤肥力不斷退化,PH值失調、土傳病害的傳播等,因此2019年該縣採取了5個方面的保育改良措施:土壤深挖炕冬1524畝,示範區每畝增施有機肥150㎏,推廣油肥壓青1萬畝,在天文平壩示範區推廣應用生石灰90噸來調節土壤酸鹼度,接種土壤微生物菌劑2000畝。
生產管理方式轉型升級——
該縣優化崗位設置,以生產管理為抓手,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推動烤菸工作規範化、精細化、高效化運作。該縣聘用農藝師1人、質量總檢1人、烘烤總管1人,有助理農藝師15人、中級工54人、高級工57人; 另外,該縣強化技術培訓,以多形式、多渠道培訓職工、菸農,建實農藝、烘烤、評級「三支」隊伍;該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採取「一環一督查、一站一通報」的管理措施,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各環節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工商協同轉型升級——
聚焦基地單元建設,一是共同制定方案,邀請工業企業共同參與制定基地單元生產技術方案,提出特色品種、種植布局、菸葉質量風格定位等,做到過程管控、質量追溯。二是時時參與指導,工業企業駐點員、質檢員時時參與育苗、大田管理、收購等生產過程的指導和監督。三是菸葉質量反饋,工業企業提供基地單元菸葉質量評價反饋意見和改進措施,引導基地單元建設。四是搭建工商研技術創新平臺。五是建立聯席制度,積極加強與工業企業的溝通,互動、互信、互贏。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引導基地單元及時調整生產方向。 六是建立信息反饋機制。七是開展專題技術培訓。八是建立領導互訪機制。
通訊員 吳珊 張慶珠
編輯 高榮華
編審 張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