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盆景雖小,諭意猶深!真是縮龍成寸的藝術!」9月3日,焦作天河公園首屆盆景藝術展在南水北調綠化帶園藝花園開幕。前來觀展的市民高燕說:「大大小小的盆景造型奇美、各個不同,讓人大開眼界!每個盆景的取名也既貼切又有底蘊,如『文君當壚』『鴻衣羽裳』『草木知威』『白屋寒門』『斬將搴旗』等,讓人受益匪淺。周末,我還要帶著孩子們再來看看!」
(焦作天河公園首屆盆景藝術展在南水北調綠化帶園藝花園開展)
「山木盆盆瓊宇栽,玲瓏奇巧大胸懷」。焦作南水北調綠化帶園藝花園由園藝科普區、園藝藝術長廊區和園藝存放區三個主題區組成。對節白蠟、大阪松、紀州柏、榔榆、黃荊、三葉楓、梅花、黑松、修機柏、五針松、銀杏、紫藤、榕樹、棠梨等上千盆景擺放錯落有致。
有的氣勢恢宏,有的清秀典雅;有的盤根錯節,有的亭亭如蓋;有的懸崖倒掛,有的凌空欲飛。千姿百態的盆景,或壁立千仞,呈峻峭挺拔之勢;或山巒連綿,展景深意長之幽;或水穴洞天,現玲瓏剔透之奇;或斑駁突冗,載蹉跎歲月之艱;或古石青枝,創枯木逢春之境。其形之生動,其色之斑斕,其紋之多姿,讓人感嘆藝術之魅力。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巖穴,苔紋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詠是詩讚盆景。當日的南水北調綠化帶園藝花園內,遊人川流不息,熱鬧非凡。他們認真仔細的觀看,熱烈興奮的討論,須臾不停地拍照。
「一盆盆盆景藝術風格各不相同,品種不同的松、柏、榆、榕、楓、桔、榴、荊在園藝家的精細培育和造型下,魔術般成了一個個巧奪天工、富有頑強生命力的藝術精品。掃一下盆景標籤上的二維碼,就能查到這個盆景的品種、品名、來源、大小、形態、生長環境,以及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信息。」觀展市民郭鳳雲說。
(市民在焦作天河公園首屆盆景藝術展上參觀)
有著40年盆景製作造型經驗的焦作市盆景原盆技師黃先榮說:「本次展出的盆景,雜木類、松本類、樹樁類、山水類、微型類等類目齊全,其中,『年齡』最大的盆景經歷了近50年的造型,最『年輕』的盆景也經歷了7至8年的造型。它們最初來源也各個不同,有些是從山裡挖出來的,有些是從小苗培育的。盆景被認為是『活的藝術』,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不僅具有優美的形式,也具備內在的精神,它以優美的、鮮活的、極具美感的生命,表達了天地萬物所蘊含的哲理和智慧。」
一盆一景一境界,一枝一葉總相情。據悉,此次盆景展由焦作市園林綠化中心主辦,焦作市南水北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投資有限公司焦作公司、中建七局建裝公司園林景觀分公司、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焦作市盆景協會協辦。展覽時間為9月3日至10月8日。展覽盆景包括樹樁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及松柏盆景等樹種(石種),共計1000餘盆,展集中展示了南水北調盆景文化的內涵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果。(徐宏星 王佳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