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寧靜咖啡館之歌》:給予觀眾舒服的力量,感受等待的苦澀

2021-01-07 夢玲為您講電影

《寧靜咖啡館之歌》從電影的名稱到電影本身的氣氛,都充滿了唯美又文青的感覺,若是沒看過工作人員名單,很難猜到導演是臺灣人,而且是曾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入圍第28屆金馬獎女配角,以及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的導演姜秀瓊,《寧靜咖啡館之歌》是姜秀瓊導演的首部電影長片,電影結構非常紮實,且在樸實的劇情中隱藏著影響觀眾內心的力量。姜秀瓊導演讓《寧靜咖啡館之歌》的氣氛,緩慢的如咖啡香氣一般,逐漸的在觀眾的內心擴散,讓觀眾不知不覺便融入電影的情緒與氣氛,不知不覺就走進了《寧靜咖啡館之歌》的故事中,並且透過姜秀瓊導演的鏡頭與剪接,讓觀眾仿佛靜靜的坐在電影中的咖啡館、旅館等地方,看著故事在眼前發生。

電影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以長鏡頭的手法,直接切入永作博美飾演的吉田岬,獲知父親因為船難失蹤過久,而被告知在法律上,要以已死亡的方式作為處理,也因此吉田岬繼承了父親唯一的財產:一艘破舊的船屋。透過吉田岬離開東京,而前往位於能登半島的石川縣船屋的路程,姜秀瓊特地拍攝了吉田岬開車穿過隧道的鏡頭,其實就是交代吉田岬前往人生的新篇章,真正的故事才正要開始。但電影的敘事角度並非從吉田岬做為訴說,而是巧妙的從佐佐木希飾演的山崎繪裡子的兩個孩子:有沙與翔太這對姐弟做為敘事視角,這個策略增添了述說故事趣味的角度,透過孩子的角度,觀眾感受到電影中角色相似,卻又不同的等待心情,將兩個家庭以三條敘事線緊密的串聯起來。

觀眾從岬的第一段回憶中,看到岬的父親是如何的性格木訥,當幼年岬哭泣時,父親一言不發的拿起吉他,便彈奏起一首緩慢又溫柔的曲子,岬也逐漸平靜了下來,這首曲子就像是父親和岬之間的秘密語言,只有岬能從這首曲子了解父親的心情,後來也僅能從這首曲子,紀念這段專屬於父女的回憶了。也因為對父親的愛,岬不願意相信父親死亡,因為父親不過是因為船難而失蹤,她相信父親有天必定會返回船屋,下定決心將船屋改建成夜鷹咖啡館,每當夜晚降臨時,岬會親自點亮咖啡館前那盞路燈,那盞路燈是多年後返回船屋的岬為父親所點的,代表著岬點亮了等待父親的心情、點亮了對父親的思念,路燈第一次點亮時,翔太大聲驚呼:亮了!當有沙的班導城山想到繪裡子家做家庭訪問而被拒於門外時,也因為路燈的光芒映照在夜鷹咖啡館上,而走進了咖啡觀,無論是什麼觸動了翔太與城山的心,這盞路燈確實點亮了電影中要角們的心中世界。

第二條線是繪裡子的故事,繪裡子為了要去位於金澤的酒店上班,常常不在家中,一去就是好幾天,但是無論繪裡子如何認真賺錢,卻也無法擺脫家中的財務困境,同時還有個只把繪裡子當作洩慾工具的男友,有沙與翔太非常害怕繪裡子的男友,岬多次問翔太害怕的原因,翔太卻從來不說,這是姜秀瓊執導功力的另一個妙招,除了讓永瀨正敏從頭到尾右眼罩著紗布之外,臺詞並不多,卻能展現出令小孩還懼怕的威嚴氣場,也才能一步步營造出當他在夜晚闖入歇業中咖啡館時,岬與他面對面時的驚悚能量。

第三條線則是有沙與翔太,主要是姐姐有沙的內心戲,因為家裡的經濟情況,有沙不得不和弟弟翔太去賣場偷食物,不但交不出班費,當班上同學的班費遺失時還要背負,被懷疑是小偷的罪名,也因為電影開頭的賣場偷竊戲的失利,逐漸鋪成有沙被所有人懷疑是慣竊的正當性,當有沙被一名偷耳環的女高中生,誣陷是有沙放進口袋時,百口莫辯的有沙,只能承受導師城山、店家甚至母親的懷疑,姜秀瓊一層一層的故事鋪陳,使觀眾進入了有沙的內心世界,理解了有沙的內心活動與動機,因而增添了觀眾對有沙的同情心。姜秀瓊在說故事的過程,並沒有急著一次讓三條故事線同時進行,而是以平緩的步調宛如咖啡豆的烘培,採用有沙與翔太的眼光,再加上岬對咖啡知識的獨特想法,讓電影的鋪成平緩的展開,一步步地帶出角色間的情感與氣氛,然後在繪裡子拯救岬後,讓三條線合而為一。

如岬對有沙說:咖啡館只是咖啡豆與客人相遇之前暫時落腳的地方。道盡了岬在咖啡館中除了等待父親之外,我覺得也是對自己過去人生的贖罪,岬被母親帶走三十年後,才為了處理父親的遺產而回到石川縣,也許在岬的心中,也無法原諒自己三十年來從來不曾回來找過父親,因為自己也曾是這艘船屋中的過客,正好和岬的咖啡豆哲學不謀而合。有趣的是姜秀瓊訴說故事的手法並不呆板,有很多從繪裡子家開的旅館二樓窗戶看出去的畫面,而這個鏡頭剛好將夜鷹咖啡館框在窗戶的窗框中,象徵吉田岬的生命被等待所局限,而大多數的鏡頭,正好是吉田岬點亮咖啡館外的路燈,並遙望海洋的鏡頭,這是多麼稀鬆平常的事,卻在姜秀瓊的處理下,顯得溫柔中略帶一絲情感的苦澀。妙的是姜秀瓊導演採用的是旁觀者的鏡位,用了很多長鏡頭與大遠景拍攝,最靠近人物的鏡頭都是上半身以上,或是角色全身的鏡頭,幾乎沒有角色的臉部特寫,也因此並沒有刻畫人物內心的刻意鏡頭,僅透過劇本帶出角色內心活動的層次,展現姜秀瓊導演的敘事功力。

電影中出場的男性角色並不多,電影劇本高明的角色刻畫,是僅在回憶中露臉的父親,父親的形象不僅僅是只是回憶中出現兩次,那把放在咖啡廳裡的吉他,其實也象徵著父親,那是岬的父親曾經彈奏曲子哄她的吉他,因此成了岬心中父親形象的真實物品,放在店裡的吉他,就像岬的父親真的還在船屋中,守候與陪伴著岬一樣,也因此當繪裡子的男友闖入咖啡館中彈著吉他時,岬雖然心中充滿恐懼,卻還是勇敢開口要對方把吉他還給她,那是岬勇敢捍衛屬於自己回憶,以及捍衛父親的行為,透過岬行動的描寫,吐露出岬對父親最真實的情感。

岬和父親船員的家人聚餐,看似是前半段故事與後半段故事的過場,其實正是姜秀瓊導演借著聚會中的男孩,承襲了岬父親的吉他技藝,在聚會中彈奏著吉他,敘述岬的父親不只影響了岬,也影響了其他人,象徵著岬的父親雖然在船難中失蹤,卻仍在岬與船員家人的生活中,以其他的形式存在著,也一直以其他的形式陪伴於岬的生命中。至於透過有沙眼中的岬,岬的溫柔讓她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改變,但是岬卻像有沙在圖書館中找到的宮澤賢治的作品《夜鷹之星》中,那隻被所有鳥類排擠的夜鷹一般,孤獨的活在夜鷹咖啡館,也孤獨的活在等待父親的日子與回憶裡,也同時像故事中的夜鷹,燃燒自己成為夜鷹星座,照亮了世界,也照亮了繪裡子一家的生活,這道光芒同時也讓其他遊客慕名而來尋找咖啡館,因此咖啡館前的路燈又多了吉田岬化身的意義。同時夜鷹出現在電影中三個地方,除了宮澤賢治的作品與咖啡館的店名外,岬父親所搭乘的船也叫夜鷹號,這是導演姜秀瓊,與編劇柿木奈子的巧思,將故事中的人物巧妙的與宮澤賢治的作品相呼應,增添了電影的層次。

不能忽略的是船屋的象徵,船屋是父親彈奏吉他給岬聽的地方,是父親居住的安身之地,因此船屋就像是父親帶給岬溫暖與幸福,靜靜的停泊在岸邊,因此也像是等待父親的岬,對繪裡子、有沙與翔太而言,船屋是岬的化身,是安心與安全感的象徵,因此當繪裡子去金澤工作,繪裡子的男友住在家時,夜鷹咖啡館就成了有沙與翔太安身之處,尤其是岬知道有沙交不出班費時,願意給未成年的有沙工作,教導她咖啡的知識,船屋也漸漸成了有沙與翔太內心溫暖的寄託。當岬給了繪裡子在咖啡館的工作後,船屋成為繪裡子、有沙與翔太另外一個家,當岬教導繪裡子泡咖啡時,說:有個人幫自己泡咖啡真不錯啊!其實正道盡了岬等待時的孤獨,也為接下來的劇情中,大家都在咖啡館中找到歸屬做了預示。

片尾當岬聽到尋獲大量船難船員的遺骨時,岬立即停止咖啡館的營業,驅車前往發現遺骨的地點,這時船屋本來是岬等待父親的地方,在岬離開後反而成為繪裡子一家大小等待岬的地方,繪裡子也像岬一樣,每天晚上都點亮了路燈,當路燈不亮時,有沙就會感到害怕,因為路燈象徵著岬,路燈的光是象徵岬帶給所有人的溫暖,因此有沙並非害怕夜晚黝黑的大海,而是害怕岬已經不會回來了,電影的符號及其意義不變,改變的卻是角色代表的定位,也增添了角色內心轉折的層次。

當然《寧靜咖啡館之歌》也有失敗的地方,那就是當永瀨正敏飾演的繪裡子男友企圖侵犯岬,卻被及時趕到的繪裡子所拯救後,繪裡子的性格轉變過於突兀而不自然,完全變了一個人,這種瞬間的轉變是難以說服觀眾的;第二點是岬的母親帶走了她,讓她接下來的人生無緣再見到父親,卻從未交代母親離開父親的理由。不過在《寧靜咖啡館之歌》確實處處能見到,姜秀瓊導演經營故事的用心,除了上述所提及之外尚有藍色色彩的運用,不管是大海還是岬長常穿著藍色上衣,或是岬離開咖啡館時,有沙、翔太都穿著藍色T-SHIRT淚眼道別,那都是姜秀瓊導演給予吉田岬這名角色的色彩符號,永作博美飾演的岬是這個故事的中心人物,低調沉穩的性格中又帶點憂鬱和神秘,又因為這是一部關於等待主題的電影,因此代表憂鬱的藍色系就成了電影的主題顏色,而非像一般導演直接使用藍色濾鏡的安排就算了。

然而就是因為姜秀瓊導演的用心,讓這部主題是等待的《寧靜咖啡館之歌》充滿了溫暖的氛圍,如同縈繞在夜鷹咖啡館中的咖啡香氣,給予觀眾舒服的力量,感受等待的苦澀,同時勾起觀眾在人生中最讓人感到有著期待甜蜜,又有著害怕等待不到的酸楚的感受,和觀眾的人生緊緊呼應,當電影結束後岬回到了咖啡館,繪裡子帶著微笑說:歡迎回來。岬則回答:我回來了。使得在岬離開後,和繪裡子、有沙與翔太缺了一角的人生,再次的完美無缺,也讓觀眾感到生命中缺失一角的心再次完整。

相關焦點

  • 寧靜拉票唱了一首歌,驚豔了所有觀眾,一下子就想起了大玉兒!
    寧靜團前兩首歌曲都是展現的vocal的,其實第二首《逆戰》很燃的歌曲應該加一些齊舞就更完美了。好在最後《last dance》是跳舞的,不然還真是覺得作為女團少了點什麼呢。在最後寧靜團拉票的環節,寧靜唱了一首歌,驚豔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因為寧靜唱了《孝莊秘史》的片頭曲《你》,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多少人淚奔了,一下子就想起了大玉兒。
  • 毛不易這首歌竟長達43分鐘,唱出了真實故事,快來感受
    中國內地流行男歌手,17年參加《今日之子》獲得全國總決賽冠軍,從而進入人們眼中,作品《消愁》、《像我這樣的人》、《不染》廣為流傳,聲音動聽,舒服,適合一個人安安靜靜的聽著。巧妙地將十首歌串聯起來,像是在向大家訴說一段真實的過往,在如今快節奏時代下,留下43分鐘感受音符帶來的寧靜,用平凡的方式展示著生活,節奏輕快,百聽不厭。《小王日記》裡面包含了很多東西,有家鄉,小時候的街道,在外落腳的地方,看過的風景,想對曾經的自己說的話。這也是毛不易給粉絲們的禮物,對歌迷們的回饋。
  • 影視鑑賞;《海洋之歌》手繪精緻的動畫電影!
    《海洋之歌》是愛爾蘭導演湯姆·摩爾執導的第二部具有標誌性風格的動畫電影,上映於2014年。該片延續了導演本人在首部影片《凱爾經的秘密》中的獨特風格,仍採用手繪形式,畫風精緻,色彩素淨,以沉鬱頓挫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尋找母親、治癒心靈創傷的故事。
  • 喧囂城中的秘境咖啡館!深入臺灣新竹「東厚食Café」品一口寧靜綠意
    一片寧靜日光映照著蒼翠林間,宛若與世隔絕的城中秘境——新竹厚食聚落,代表著客語「好吃」之意,也蘊藏著人與環境之間的美好關係,身為這座溫樸聚落開端的東厚食Café,即是此初衷的最佳體現
  • 《時之歌》第二集,神秘黑衣人出現,黑刺究竟有什麼力量
    《時之歌——花與火的狂想詩》這一次的到來,驚豔了很多觀眾。在這片大陸上有四個國家的存在,而這幾個國家之間雖然文明不同、習慣不同,但是這麼多年大家的生活也算是很和諧的。然而一個黑衣人的出現,攪亂了大家的生活,也正是因為這個黑衣人的出現,將大家的生活連接到了一起。
  • 「浪姐」寧靜猛虎落淚,真香組首發出場,表現讓500觀眾瘋狂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寧靜和阿朵、袁詠琳組成了「真香組合」,表演的公演曲目是《蘭花草》,表演出乎了所有姐姐們和現場500位觀眾的意外,三位姐姐表現的非常完美,以400+分數秒殺伊能靜帶隊的3人團。
  • 世界知名咖啡館盤點之:歐洲「文藝咖啡館」
    像海明威、徐志摩喜愛的巴黎花神咖啡館;歌德、李斯特、狄更斯經常逗留的西拔牙安提柯咖啡館;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沉思於維也納中央咖啡館。在這些咖啡館中,誕生了無數驚世且經典的作品。1860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幾百年來,咖啡館成為與音樂、華爾茲並列的維也納「三寶」。
  • 感受影像的力量 網絡熱播微電影之親情篇
    如果說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話題,那麼親情則是一部電影的根基,每部電影的人物關係或多或少的涉及到親情之間的關係,像大家熟悉的好萊塢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法國電影《蝴蝶》以及去年好評如潮的《鐵甲鋼拳》,包括筷子兄弟的《父親》系列,都是把親情作為主線,貫穿始終,讓大家在感受影像帶來的視聽享受之餘,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親情關係之間溫馨微妙的關係,也啟發著我們去理解、感受和珍惜自己身邊的親人
  • 北京十大主題咖啡館
    ,關注你喜愛的,或是電影、或是動漫、或是足球,安靜也好,喧鬧也罷,北京十大精品主題咖啡館以主題引領關注,用體驗帶動生活,帶你去看不一樣的咖啡館。    感受:濃濃的白領味道。    地址:海澱區中關村西區善緣街1號    2. 越位咖啡館    主題:足球、媒體人    特色推薦:冰滴咖啡    體驗:走到南鑼鼓巷的盡頭,越位咖啡館就在眼前。
  • 貓咪咖啡館的地球人啊,你們考慮過喵星人的感受嗎
    在那之後,貓咪咖啡館在日本流行開來,現在日本至少已經開了150家貓咖啡館。這其中既有客觀原因——日本的大多數公寓不允許養寵物,因此人們只能玩別人家的貓貓狗狗,也跟日本盛行卡哇伊文化有關。在中國的文藝中青年紛紛殺入咖啡館這片紅海後,很多城市也漸漸有了第一家貓咪咖啡館。
  • 開年溫情之作《歌帶你回家》:用真愛治癒心靈,用歌聲圓夢未來
    "望著月亮的時候,常常想起你,望著你的時候,就想起月亮……"在電影《歌帶你回家》中,愛唱歌的女孩百靈,就是用這樣一首甜美又深情的《望月》,支撐著自己,扛起歲月的磨難與生命的重擔,也是因為這樣一首歌,讓她走出了鄉村,走進了校園,登上了歌唱比賽的大舞臺,並由此找回了因故失散的弟弟,喚醒了精神失常的媽媽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海洋之歌》是導演湯姆摩爾執導的第二部動畫電影,豆瓣評分是8.8分,完全依靠逐幀手繪,歷經七年製作,給全世界影迷帶來返璞歸真的觀影感受。影片斬獲了第42屆安妮獎七項提名,併入圍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獲得了18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等多項殊榮。
  • 世界頂級音樂《老鷹之歌》,世界文化遺產,穿透靈魂的天籟之音
    《山鷹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魯民歌,以其悠遠、神秘旋律和古樸、獨特的民族曲風,令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旌神搖、心馳神往。初識此曲是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悲情故事、雄壯山脈,配合著一首豪邁、悲愴的音樂,大氣且蒼涼;充滿著原生態風味的吶喊,以及印第安民族元素的裝扮,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當時電影看哭了我,第一次覺得街頭賣藝人身上有一股不卑不亢的秉性......而這首曲子也讓上千萬人潸然淚下,在不同種族、國家、宗教、文化的人心裡泛起漣漪,有中國觀眾感慨:「一首曲子,道盡一個文明的誕生、崛起、衰亡。」
  • 看電影騎摩託演短劇拉拉歌 小齊和觀眾一起玩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看電影騎摩託演短劇拉拉歌 小齊和觀眾一起玩 看電影騎摩託演短劇拉拉歌 小齊和觀眾一起玩
  • 《快樂哆唻咪》寧靜空降深圳化身「機器人女友」 播出時間
    ­本周六晚22:00,中國首檔城市魅力創拍節目《快樂哆唻咪》將在承載無數人夢想的深圳開啟新的旅程,作為本期「神秘哆唻咪」的寧靜通過此次的創拍之旅充分體會到了短視頻的奇妙之處。節目中,寧靜與大張偉、盧正雨一起探索深圳的人文風採,和一群「夢想家」聊天互動,還將飾演機器人與大張偉聯手飆戲,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關於夢想的電影預告大片。
  • 臺中市(縣):寧靜之地 創意之都
    第六集 臺中市(縣):寧靜之地 創意之都  城市描述  臺中市是臺灣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臺灣第三大城市。清朝時一度是臺灣首府,被稱為「東大墩」,是臺灣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寧靜之都」雅稱。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發布主題曲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發布了電影主題曲《無盡光芒》,該首歌源自許巍同名專輯,由許巍創作的歌曲。寧靜而祥和的旋律也讓觀眾對這部獨特的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影片聚焦於陽光遠去、極夜降臨的北極,那裡的人們始終渴望光、追逐光,正如《無盡光芒》這首歌裡所描繪的場景:「太陽你照耀我,和風你吹醒我,如此的簡單」。作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以生活在極地中的不同人群為寫照,在以真實鏡頭記錄當地生活方式的同時,講述以「光」為信仰的一群人:作為本片主線人物,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在二層小樓的黃河站獨自度過了120個極夜。
  • 在花神咖啡館遇見波伏娃,很意外!
    我甚至還想過,是不是以那部電影《巴黎,我愛你》為線索,去到電影裡每個短片裡的場景?但這個念頭幾乎立刻就放棄了。畢竟,當我從廣州飛到巴黎,卻只來得及看一眼巴黎清晨的天空,就立刻轉高速列車去了阿維尼翁。而再次看到巴黎的天空的時候,已經是18天以後,中間隔著,阿維尼翁、阿爾勒、聖雷米,以及庇里牛斯山脈另一端的西班牙。事實上,我在巴黎的時間,只有三個晚上。
  • 「姐姐團」首次合體,張雨綺也壓不住寧靜,7個人也要論資排輩?
    相信細心的觀眾也許發現了,比賽中始終在C位的寧靜,在姐姐團裡也還是主心骨,大家對她的態度也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樣。 接著對於節目的精髓的思考,孟佳提出團體需要有共同目標,張雨綺提議將節目與女性元素相結合,寧靜指出節目對女性的精神力量的意義,而其他的姐姐更多的是點頭傾聽陪著笑,存在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