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中國臺灣網6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端午節,許多臺南市民中午擠爆中西區的五瘟宮,搶取午時水,傳說飲用可袪百病,也有不少小朋友在廟前「立蛋」,以這種簡單的活動,歡度節慶。

  臺南市五瘟宮位於中正路巷內,廟埕不大,主祀五瘟大帝,以「午時水」、「立蛋」、「送香包」慶端午活動聞名,每年端午節慶時間集中在「午時」,也就是上午11時至下午1時2個小時之間。

  今天未到午時,市民多已湧進五瘟宮,午時一到,廟方從廟旁水井汲取井水,供民眾飲用,這種端午午時上岸的井水被稱為「午時水」,相傳可袪百病,在注重衛生的現代,許多人還是未等帶回煮沸,就當場飲用。廟方更在廟埕準備了3個水盆,將午時水灌滿,供民眾自行裝盛帶回家。

  「立蛋」也是慶端午的熱門活動,不少小朋友不畏日正當中,豔陽高照,和父母親在廟埕立蛋,大多人技術都很好,順利扶蛋而立,但也有少數蛋被打破。

  端午節立蛋的習俗流傳已久,相傳是漢民族的太極哲學,在端午節這天,最容易將蛋直立起來;另有種說法是端午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兩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就容易使蛋直立起來。

  報導稱,「送香包」也是端午的習俗,據說能袪邪解毒,民眾在飲用午時水、立蛋後,再領取廟方準備的香包,為端午午時的節慶活動畫下句點。(中國臺灣網 劉海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立蛋、射五毒、點雄黃畫王字 上海豫園端午文化節開幕
    原標題:立蛋、射五毒、點雄黃畫王字,上海豫園端午文化節開幕5月16日,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朱偉輝圖  體驗傳統民俗遊戲,包括「強身健體」的射五毒、「七竅玲瓏」的立蛋、「捕魚護聖」的套圈圈、「五步折桂」的對詩……5月16日起,豫園中國日(節)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在上海豫園中心廣場上舉行,活動持續至至5月30日(端午節)。
  • 立蛋、射五毒、點雄黃畫王字,上海豫園端午文化節開幕
    5月16日,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體驗傳統民俗遊戲,包括「強身健體」的射五毒、「七竅玲瓏」的立蛋、「捕魚護聖」的套圈圈、「五步折桂」的對詩……5月16日起,豫園中國日(節)2017豫園端午文化節在上海豫園中心廣場上舉行,活動持續至5月30日(端午節)。小朋友在打太極。
  • 2018年端午粽的來源/由來_端午節常識
    3、端午節的起源: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 端午節裡的中醫文化
    《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臺灣民間流傳端午時貼「午時聯」的習俗,「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認為艾能消禍祛邪,帶來幸福吉祥。艾,享有「中醫之草」的美稱,具有散寒除溼、溫經止血、鎮痛消癢等功效,是防治吐血、衄血、崩漏、下痢、皮膚頑癬溼疹等多種疾病的常用藥物。
  •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品 13種端午節特色食物水果海鮮
    4、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闢邪避暑了。
  • 五月五,生五毒,端午時節養生攻略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外,也是一個的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那麼端午養生具體該注意哪些呢?唐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王清賢給大家介紹端午時節養生攻略。午睡養心,午時是人體「合陽」的時候,此時休息也有利於人體陰陽的轉化。夏天養生重在「養生」,而午睡是中午養心的最佳方式。《黃帝內經》說到「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端午期間,白晝時間更長,推薦的夜休時間在晚上十點半之前,晨起時間在六點半,更利於養護體內的陽氣。◆飲食:健脾祛溼,調養氣血吃糯米粽子:益氣健脾,養胃清火從養生學角度看,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
  •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等
    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
  • 明清端午節俗:北方避毒與遊賞 南方避瘟與競渡
    初五日午時,飲硃砂、雄黃、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過水麵。賞石榴花,佩艾葉,合諸藥,畫治病符。這是宮中的端午。(劉若愚《酌中志》卷之二十)民間端午日,京城人在午時前群入天壇,午後方出,名為「避毒」。除了這種空間的躲避外,人們更多的是積極地防護,飲菖蒲酒,以艾插門,用雄黃塗耳鼻,名為「避蟲毒」;家家懸掛五雷符,小兒用五色線作成端午索,系在手腕上;男子戴艾葉,婦女頭上簪五毒靈符,五毒符是用紙畫製作的蜈蚣、蛇、蠍、虎、蟾等。北京人吃粽子,無競渡但競遊耍,男南耍金魚池,西耍高粱橋,東耍松林,北耍滿井。婦女亦出外遊耍,據說比南京雨花臺更盛。
  • 中華文化:端午為何稱「天中」?五瑞克五毒,究竟是哪五毒五瑞?
    端午傳情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歲時部·五月》記載:「(黃曆)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天中的溽暑、溼熱驅動毒蟲,此時正值五毒齊出的開端。五毒端午五瑞有個專有名稱:「天中五瑞」,指的是以下這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五瑞」具有驅除溽暑毒害的功能,其中有的具有強力健身功效,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製毒。
  • 海滄傳統文化食珍周今日盛大開幕 全民共慶端午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2018海滄傳統文化食珍周今日在海滄滄江會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召集海滄各村的部分本土居民,通過舉行各式各樣的本土傳統活動,尋找海滄地道的本土小吃,為市民奉上一場精彩的端午盛宴。據了解,活動邀請海滄各特色餐廳共同參與,這些隱藏在海滄各村的民間廚藝大師,為市民現場烹飪最具海滄本土特色的美食。  更有趣的是,主辦方將在戶外長街擺上形似「長龍」的宴席,來自海滄的400道傳統小吃,都將齊聚上桌,邀請四方來客齊聚一堂。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各類美味佳餚,感受海滄傳統美食的魅力。
  • 鹿港慶端陽光雕夜龍舟 魅力四射
    (彰化縣政府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鹿港慶端陽是全臺最豐富、極盡展現鹿港風採的民俗節慶,23日彰化縣長王惠美、鹿港鎮長許志宏、福興鄉長蔣煙燈等,以「立蛋好運來」揭開序幕,除了划龍舟、逛古蹟、嘗美食,更打造「鹿港光影饗宴」,光雕夜光龍,從白天好玩到晚上。
  • 四哥雜談:端午快樂
    端午節竟然和清明節一樣,不讓說端午快樂,得說安康。雖說這安康也導致快樂,可畢竟沒有快樂那麼快樂啊。 誰家水調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乙卯重五 [宋] 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 湯姆貓蛋先生爆蛋吐司——吐司行業領導品牌
    2017年不右爆蛋吐司品牌,在經過5年的全面累積與深入專注研究後正式推出市場。作為江蘇幸福公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烘焙品牌,不右爆蛋吐司推崇健康品質的生活,擁有大批忠實粉絲。5年間不右爆蛋吐司團隊走訪世界各地,尋找最健康最美味的烘焙原料。不右爆蛋吐司通過建立全球採購網,直接對接當地農商,通過航空物流運輸,第一時間獲得最新鮮的原料。
  • 古錢幣上的「端午節」——「五毒」醒,驅「五毒」!
    從傳統民俗錢幣中,人們可了解不同的端午節習俗。第一種,面文「五日午時」或「五月五日午時」,背面圖案為五毒圖。在古人眼中,五月初五是個很不吉利的日期,因為那是陽氣由盛轉衰之際,陰氣開始萌生,各種害蟲紛紛出來活動,所以五月初五被視為「惡月惡時」。東漢《四民月令》一書寫道,「五月,芒種節後,陽氣始虧,陰慝(惡)將萌,煖(暖)氣始盛,蟲、蠹(害蟲)並興」。
  • 迷你世界:爆爆蛋怎麼抓?大神5步造雷射陷阱,爆爆蛋變成傻蛋!
    不過迷你世界裡擁有的獵物種類非常多,像雞、羊、小豬都非常好抓,但是像爆爆蛋這種自爆的獵物卻是很難抓到的,一不小心就會被爆爆蛋給炸傷,所以爆爆蛋怎麼抓才會不受傷呢,近日就有一位大神5步造出了一款雷射陷阱,專門對付爆爆蛋,而且不需要任何操作就能讓爆爆蛋排隊走進陷阱裡,瞬間變成各種資源道具,下面就來一起瞧一瞧大神的製作方法吧。
  • 臺灣慶端午 划龍舟遛白蛇猴吃粽(組圖)
    臺灣慶端午 划龍舟遛白蛇猴吃粽(組圖) 2010年06月16日 08:5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端午小長假第一天海口各景區組織民俗活動 遊客熱情高漲
    電影公社:龍舟「劃」進景區裡 遊客歡樂參與趣味民俗活動  端午節最傳統的民俗當然是划龍舟,但是沒有水這龍舟賽怎麼比啊?今天,在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南門廣場舉行了「旱地龍舟賽」與「洗龍水,激情潑水節」等趣味活動,將傳統和趣味性相結合,濃濃的節日氣氛妙趣橫生,現場的遊客也紛紛參與進來。
  • 知道古人是怎麼過端午、驅五毒的嗎?扒一扒端午節那些有趣的事
    其中的五色瘟紙就是指的五毒剪紙,所謂的五毒就是指蛇、蠍子、蜈蚣、壁虎和蛤蟆,俗傳五毒都從端午日午時起開始孽生,這五種毒蟲是夏季經常出沒的毒物。在端午節這一天是除五毒的日子,人們會灑掃庭院,驅除五毒。具體的驅毒做法有以下幾種形式:1、門前掛艾草:人們把艾草以及菖蒲葉子掛在門上,因為艾草有一股特殊的芬芳氣息,有驅蟲的功效 。
  • 浙江端午漫畫民俗地圖,快來對號入座吧!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國瑞 鄧國芳漫畫 沈一帆煙雨江南,又近端陽,逐水而居的江南人家,開始村村包粽子、賽龍舟,家家剪艾葉、掛菖蒲,人人飲黃酒
  • 國外咋過端午節:德國賽龍舟 日本掛鯉魚旗
    新加坡每年端午節的龍舟比賽在勿洛蓄水池(Bedok Reservoir)舉行,從市區到勿洛蓄水池,搭出租只需20分鐘。現代版的龍舟賽,已演變成一項猶如嘉年華般的快樂競技活動,不過沿襲至今的莊重賽前儀式卻能讓你將這快樂與歷史聯繫起來:在每場比賽前,隊長都會以水沐浴船頭龍首,以祈求平安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