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固廢網訊:以環保的方式生活,歡迎來到貓先生的智能世界!
世界環境日
自1972年開始,每年的6月5日就成了環保人極為重要的一天。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聚焦全球自然和生物多樣性。
在全力以赴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以及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的當下,我們也絕不能忽視生物多樣性問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100萬種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風險。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除非採取大力行動減少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驅動因素,否則大約有一百萬種物種「面臨滅絕,許多物種將在幾十年內滅絕」。
在汙染問題上,儘管全球趨勢不盡相同,但某些地區的空氣、水和土壤汙染仍在繼續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塑料汙染。報告顯示,「自1980年以來,海洋塑料汙染增加了十倍,至少影響了267種海洋動物」,其中包括86%的海龜,44%的海鳥和43%的海洋哺乳動物。
塑料垃圾觸目驚心
我國是陸地大國,在陸地上白色塑料汙染非常嚴重。對於農業來說,塑料垃圾進入土壤,破壞養分,導致糧食減產;對於畜牧業來說,吞食塑料垃圾,會導致牛羊等家畜死亡。據統計,世界各國每年生產約3億噸塑料,全球每年有1000萬—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隨時間的流逝破碎成不計其數的微塑料存在於水體中,能夠存在數百年時間。
拒絕汙染,向塑料垃圾說不近年來,人們對塑料汙染的關注日益增加,對環境危害的認識逐漸加深,對塑料造成的汙染給予了極大關注。在全國兩會期間,塑料汙染尤其是微塑料汙染引發了代表委員高度關注。代表紛紛提案建議,微塑料汙染危害影響迫在眉睫,應高度重視並積極防範。
誤食塑料垃圾的魚類
最有效的破解之法還是對塑料垃圾進行分類,資源回收。
因為塑料製品相對於紙製品以及其他代替品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所以短時間內很難被取代。最有效的破解之法還是對塑料垃圾進行分類,資源回收。
2017年國家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並在46個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同時對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都提出了具體規劃。
各地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對「年輕」的貓先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們成立的這兩年裡,我們先後在宿遷、上海、南京、北京、天津、香港、廣州、成都、福州、西安、長沙、杭州、常州 連雲港、滄州、長治、義烏、桐鄉、清遠、秦皇島、 聊城、菏澤、渭南、興義、宜昌、贛州等多地開展了智能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雖然垃圾分類工作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雖然頗多共識,但痼疾難除:隨手亂扔、隨處丟放的陋習司空見慣,桶內桶外名不副實的現象時有發生,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但正是因為難,我們才更加堅持。(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南京
常州
成都
香港
天津
清遠
連雲港
滄州
陝西
福建
溧水
針對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多發性、頑固性等問題,不斷調整垃圾分類解決方案,創新智造智能硬體產品,更新迭代軟體產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我們必須保持定力,穩打穩紮,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才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01丨因地制宜,加強教育引導
為了能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貓先生深入深入,手拿垃圾分類宣傳資料,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並通過與居民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讓居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了解分類的必要性,鼓勵居民堅持做好垃圾分類,並努力帶動身邊的人。
漸漸地,居民們都了解了我們的智能垃圾分類模式,「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倒垃圾很方便啊,而且早晚各投放一次廚餘垃圾就可以獲得積分,積分還可以在兌換機上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這很惠民啊。我們現在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了。」聽到這樣的反饋,我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雖然老年人群體學習成本更高,接受起來有些難度,但是他們卻非常支持我們的智能垃圾分類模式。
不僅僅是老年人,在垃圾分類這場全民時尚中,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這樣的年輕支持者也非常多,他們對環保有更高的熱情,在知識構成上也比老年人更豐富。
為了貼合年輕人,貓先生舉辦了數場二手市集活動,一起童心未泯,在自由的時間與空間一起感恩生活的贈予;一起保衛綠色,在生活裡發現,在生活裡創造,塑造健康的價值觀,提倡綠色的生活理念。
02丨持續推進,加大軟硬體投入
2019年4月23日,貓先生與沙洲街道聯合在中和園小區舉辦了首場環保社區行,也意味著貓先生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共同探索打造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社區自治」新模式。
在試點過程中,小區居民們紛紛辦理IC卡開通了貓先生環保帳戶,在投放垃圾時,只要將生活垃圾對應紡織品回收、金屬回收、紙品回收、塑料回收、混投口回收、有害垃圾回收的品類進行打包,再將積分卡放置在智能化分類收集設備感應處,蓋板升起,投遞垃圾。操作簡單,所以即使是中老年人,也能在簡單學習後自主完成掃碼投遞的回收操作。
但隨著社區需求變化調整,我們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也需要不斷創新更迭。目前生活垃圾中約70%為廚餘垃圾,約20%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利用的垃圾只佔10%左右。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是有效解決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基礎,而要真正實現垃圾的分類處理,乾濕分離則是關鍵。
為此,我們推出了智能垃圾分類亭/房,更針對廚餘垃圾收集,並攜手建鄴區、溧水區積極在轄區內加大推進力度,並選定金域緹香、中城花園等小區作為先行先試試點小區,推行定時定點,加強源頭分類,落實全程分類收運處置,探索符合區域實際的,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措施,實現垃圾減量、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理,夯實全鏈條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工作基礎。
貓先生智能分類房具有以下功能
廚餘,其他,有害,可回收分類投遞,智能稱重數據可溯源;
智能兌換:居民全天投遞可回收物,通過設備的智能兌換功能在中控設備上取現金;
清洗間:獨立清洗操作間,用於垃圾桶清潔和消毒,並配有防臭地漏;
廚餘破袋投遞後可在清洗臺進行洗手;
垃圾房設備內外各設有攝像頭,可實時視頻監控抓拍,居民投遞行為有跡可循;
圾房操作間配備光觸媒殺菌除臭系統,可將臭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外排至小區影響環境;
環境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控房內溫度,臭味氣體,超標後臺自動報警;
每個投口設置熱氣溶膠滅火裝置;
操作間還設有垃圾桶清洗臺,每日在垃圾清運後將垃圾桶清洗乾淨再套上新的垃圾袋使用。不會造成垃圾堆積,影響投遞點垃圾收集。
更貼心的是,在部分型號的智能分類站邊上,除消防站、洗手臺等,我們還增設寵物小站讓流浪貓有愛心人士投遞貓糧,方便狗主人對狗狗糞便的處理哦。
不僅如此,我們設置了督導員,並在各個收集站配備1-2名分類督導員,在早晚規定時間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由於垃圾分類實行定時定點投放機制,早晨和傍晚許多居民扔垃圾時會聚在一起討論,而在茶餘飯後、街頭巷尾,垃圾分類更是大家談論的話題。
不斷創新垃圾分類的制度設計和科技手段,使垃圾分類邁上了新臺階,也讓垃圾分類逐漸成了社會新時尚…未來我們的任務還很重,不斷建立健全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全程分類體系,通過政府推動、企業管理+群眾自治、社會力量助力等方式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讓「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落地,為帶動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當好「風向標」和「擴音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