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測評|時間車站:五角場的新零售書店,有真貓可「吸」

2020-11-29 澎湃新聞

近日,繁華商圈五角場新開了一家TIME STATION書店,不僅店名洋氣,書店開幕儀式上,還有噹噹CEO李國慶捧場,令人略感好奇。而更吸引人的是,「吸貓」作為這家新書店的眾多關鍵詞之一,是有真的貓咪入駐在店內,實在讓人心癢,雖然帶有貓咪等萌寵的小店如今也算不上稀奇,但一家坐落在商業區的大書店如何讓讀者盡情「吸貓」,筆者還是頗有興趣知道的。

多個入口,不同體驗

書店坐落在五角場悠邁生活廣場裡,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有多個入口。

不論你是從五角場地鐵站出站、在五角場商圈外行走、在悠邁生活廣場裡閒逛,都會與這個「時間車站」不期而遇,不同的店門給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從地鐵地下出口處進店,沿路有貼心提示,「距離時間車站還有100米」等路標,將人指引到商場內的書櫃前,負一樓的書櫃雖然不是書店主體,但陳列在「心·推薦」、「閱·生活」、「讀·經典 」三個標籤下的書籍質量上佳,讓人有意沿著電梯通往上層的書店。

由電梯上至書店一層,主要的書籍分類為新書推薦和自然科普類,非常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尤其是博物學的分類佔滿兩個書架,令人眼前一亮。

自然科普類的讀物往後,便以攝影、戶外、旅遊類書籍為主。如果說地鐵而至的學生居多,進入到時間車站的感覺應是非常對自己的口味。

若是從地面出口處進店,大大的TIME STATION店名十分引人注意。一進店,映入眼帘的就是書店一層開闊的視野,各類書籍大氣地擺放在似乎都望不到邊界的空間內,而入口左右的「閱讀主張」,陳列有代表著該書店選書基調的圖書——文史哲及社科類書籍,選書品質好,應該不會令「專業讀者」失望。

商圈的側面還有一處書店入口,這個入口周圍的店面以餐飲咖啡為主,而書店的入門處也頗有特點。除了名家籤名書、圖書暢銷榜、五星圖書榜的展櫃外,多是以烘培料理為主的書籍,相較於其他入口,書籍品種要輕鬆不少,與此同時,還搭配有廚房類商品、藝術設計類商品,對隨意逛逛的顧客也是不錯的享受。

書店還有一個門位於商場的2樓。眾所周知,商場2樓以服裝為主,從這層樓邂逅「時間車站」的顧客多為正在逛商場的女性,而從這個門進入書店的感受則最為特別,入口處陳列的不僅有書店自營的美妝、服裝等商品,還有配套的「女性讀物」,進門處書籍內容多為生活化的美妝、穿搭類書籍,而隨著書店向內,遠離商場,書籍內容逐漸變為關於女性職場、女性心理等相關書籍。

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不同顧客的陳列方式,在每個入口都有不同展現,確是用了心思的。

書店新零售,用書串起所有商品

除了入口多,時間車站的另一個特點是商品多。

這一點從書店的宣傳手冊上可見一斑,書店有多個主題,分別為書閣、顏究、字造、吸貓、嗨Tea、賞酒、食間,除了這幾個大類外,店內還有文藝品、旅遊周邊等商品,而各類商品置於書店之中,被不同類別的書籍所串聯,很難說我們是逛書店時隨手選購了幾件商品,還是逛商店時偶遇了幾本好書,這種書店新零售的模式還是很有趣的。

書店一樓總服務臺前有幾架大大的玻璃餐車,車內放有現做的烘培糕點,圍繞以烘培類書籍,選書和選糕點,都在同一空間。

一樓的廚具區、餐飲區,也都配有大量有關烹飪、飲食、烘培類的書籍。

一樓還有一處酒櫃,也是「時間車站」的「賞酒區」,不僅有CWE全球葡萄酒文化中心的體驗空間,還有頗為時髦的葡萄酒自助售販機。讀者可以在這裡品酒、聊天,也可以拿起周圍的書籍坐下閱讀,當然,酒櫃處附近的書籍都是和酒文化相關的。

書店二樓的商品更加豐富。偌大的飲品區,空間開闊,飲料為咖啡茶飲,周圍陳列的書籍便是以茶文化、生活美學等類型為主。

飲品區一旁的文具區,除了售賣各類文具,還有卡西歐等電子產品,配套的書籍為學習方法及手帳類,有意思的是,不知是否是為了配合手帳文化,商品中還有專門的墨水區,手帳愛好者中意的多色彩墨,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美妝商品區,即是書店的「研究」版塊,對於筆者來說是第一次在書店內看到。商品不僅有書店合作品牌的護膚品、彩妝品、美容儀,更有各類美妝刷具及小工具,陳列的櫃面精緻時尚。美妝區附近的彩妝書、穿搭書,也是時下最受歡迎的潮流讀物。

走過美妝區,差點以為到了某家居產品店,「時間車站」裡還售賣家居軟裝品類的商品,並有床品四件套等作為搭配展示。而這一區域的書籍,是和匠人、手作、生活方式有關的書品。

最後,終於到了傳說中的「吸貓」場所。這裡是「時間車站」的「喵星球」,喵星球內的確有許多只可愛的小貓,活的!而且品種不俗。讀者要進入喵星球,需要購票並按照流程帶上鞋套、清潔雙手後才能進入。在這個空間裡,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和貓咪為伴。

喵星球周圍的書籍,以兒童讀物和繪本為主,在這些充滿童趣的書籍之間,還有不少造型獨特的兒童商品、動物座椅和小衣架等。

「時間車站」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之所以會有「喵星球」這樣的產品,是因為他們認為貓是現代人很主流的生活伴侶,而書與貓的結合,是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確實,書店裡的每個區域中,不同商品和書的結合,其實都代表著一種相應的生活方式。

選書可圈可點,大數據和心靈藥方

無疑,「新零售」是「時間車站」的亮點,各類商品甚至是貓咪入駐到這家書店之中,顯得豐富而有趣。但對於一家書店來說,書才是其核心,這家書店令筆者最為心動之處,其實是在這些商業化的大膽嘗試以外,書的選品和分類質量都很高。

在書店一層和二層的主陳列柜上,不論周圍是多麼熱鬧的商品,擺放的圖書都是經得起細看的,哲學、文學、社科、藝術等經典都可以在這裡看到,也不乏國外的最新譯作。暢銷書、雞湯類、方法論的書籍幾乎在主陳列區看不到,令人對書店的「閱讀主張」頗具好感,看得出來,是一家提倡「嚴肅閱讀」的書店。

書店最有特色的類目為「大數據版塊」和「藥方書房版塊」。

「大數據版塊」有「五星圖書榜」和「暢銷圖書榜」,讀者可以看到線上數據在線下書架的實體呈現。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時間車站」的圖書榜選品並非是電商榜單上常見的、甚至幾年都沒有太大變化的書目,在囊括暢銷書時,還有不少口碑新書、小眾圖書。經筆者詢問後得知,書店的「五星圖書」和「暢銷圖書」是通過當當網、京東、亞馬遜三大網站的數據綜合而來,即對數據做了加權平均處理,如此一來,該書店大數據榜單上的書籍就更加全面了。要特別說明的是,「大數據版塊」的書籍完全是數據的呈現,沒有再增加人為選書的過程。

而「藥方書房版塊」,則與「大數據版塊」恰恰相反,全部是人為的選書。這個版塊的圖書有不少有趣的標題,「孤獨是生命的禮物」、「身體語言密碼」、「情緒自控力」等,都是根據讀者的現實需求而提出的,選書團隊希望通過所推薦的圖書,針對當下人們關注的問題、需要通過閱讀改變的現狀,給出針對性的「藥方」。

這不禁讓人對「時間車站」的選書團隊有了幾分好奇。從工作人員處獲悉,「時間車站」對其選書師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讀書多,還要有一定的市場敏銳度,其選書團隊多在該行業有數十年的經驗,閱讀面廣,每天還要關注大量出版面的行業知識、動態、數據,對各自負責的版塊才能進行深度的分析。而選書師中,不少人有書店的一線經驗,甚為了解讀者需求,還有出版編輯及採購人員,對書籍的出版到零售都積累有自己的見解。

「時間車站」搭配商品的選書雖然質量略有參差,但主體書架的選書質量可圈可點。其工作人員也非常有趣,會熱情地上來為讀者進行推薦:「文史哲的書籍我比較了解,如果需要幫忙可以問我。」可見這家書店不僅選書團隊專業,工作人員也有各自擅長的閱讀領域。

相關焦點

  • 「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新商業模式逐漸形成 實體書店換了新...
    近日,北京高二學生林凌參加由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的主題活動。「書店的裝修很精緻,還有咖啡店和自習區,在這裡看書覺得非常舒服。」林凌說。  眼下,實體書店正在應對手機閱讀、網絡書店、電子書等帶來的挑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轉型與發展,逐漸形成「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書店+」的新商業模式,大量書店走進商業購物中心開設新店,演繹出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新業態。
  • 書店測評 | 奢侈品商圈中新開的Jetlag Books
    書店測評 | 奢侈品商圈中新開的Jetlag Books 唐文森 2020-04-16 15:26 來源:澎湃新聞
  • 貓的天空之城、西西弗這些新派書店主要靠什麼崛起?
    服裝大品牌例外創始人創立的方所、以大導演名字命名來自於香港的庫布裡克、起家於貴州,發跡於重慶的西西弗書店(需求面積:480-520平方米)、飛馬旅投資的言幾又、文藝小資聖地蘇州崛起的貓的天空之城(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知名文化人許知遠創立的單向街、海派書店代表的鐘書閣,紛紛在2016年,這個新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崛起為新零售的代表。
  • 「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的逆襲,開在上生新所裡的蔦屋書店到底有...
    記者 | 底伊樂編輯 | 嚴之俊在平安夜的這一天,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上海首家蔦屋書店的選址落在了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裡。其中,有著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就是蔦屋書店在上海的家。不久前,在杭州天目裡的 3000 平方米空間讓蔦屋書店在國內的影響力直線上升。
  • 《書店漫遊——一段書店與文學的尋訪之旅》:全世界的書店都在這裡
    [西班牙]豪爾赫·卡裡翁 著   侯健 張瓊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書店永遠處於危機之中,總會面對新書和內涵的矛盾,書店總是處於文化批評的漩渦中心。《書店漫遊》中他將幾十年去過的書店盡數寫入書中,倫敦的敦特書店、巴黎的書友之家、莫斯科的作家書店、柏林的查特文書店、舊金山的青蘋果書店、巴塞隆納的阿泰爾書店、雅典的波德裡亞書店、劍橋的三一書店、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維拉書店、都靈的盧森堡書店、熱那亞的博齊書店、墨西哥城的鐘擺書店、伊斯坦堡的魯賓遜書店、開普敦的朗知書屋、聖地牙哥的重金屬書店……那些或新或舊的書店目睹著歷史的推進記錄著各種各樣的動人故事
  • WA丨好書推薦丨「後疫情時代」的書店革命丨《複合書店新浪潮》
    利用拱形,設計師還打造了幾處可供靜坐讀書的休息榻,令符號化的門拱同時具有功能與美學的雙重意義。 有人說,書店在走網紅路線 如今,設計師們致力於對城市人文思考與創新,力求將書店打造成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其中付諸的辛苦與智慧又豈是一句「網紅文化」可囊括的。
  • 讓電影可閱讀:徐匯新推電影主題書店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在老一輩上海人記憶中集中放映電影資料片的「永樂宮」,如今新開設一家「FILM電影時光」主題書店。  上海不僅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也是電影相關休閒方式逐步向全國廣泛傳播的時尚地標。
  • 記者探訪圖書大廈等實體書店 借圖書外賣轉型自救
    疫情「突襲」讓實體書店一度手足無措,北京圖書大廈等4家大型書城和近50家在京新華書店的營業額驟降至疫情前的15%至20%,網紅書店言幾又北京8家門店的營業額損失了9成左右,自在博物書店2家在京門店疫情中全部停業……而上線電商平臺又難敵京東、噹噹這些巨頭,實體書店轉型新業態迫在眉睫。
  • 亞朵竹居獲第三屆最美書店周「最具人氣力書店」,書式空間革新書店...
    從2013年第一家亞朵竹居24h共享圖書館誕生到今天,已經有5年的時間。在這5年裡,亞朵用書構造了一個美好的閱讀空間,也培育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目前館藏75萬冊書,有22萬本流動在路上。亞朵借著竹居這一酒店圖書館的形式,不斷嘗試由傳統閱讀向城市新生活方式進階的創意突破,並以此為坐標,助力最美書店周成為衡量一座城市「文化估值」的落地實踐。以書為連接器創造「書式空間」亞朵從創立之始就瞄準了商務人群的閱讀習慣。
  • 在書海裡擼貓,這些貓書店簡直是人間天堂
    同時我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書店病人',對書的喜愛超越了一般的欲望。"所以,有貓的書店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地方。今天我們來探探有貓的書店,它們是愛書又愛貓者的天堂!森記應該是最有名的一家貓書店了,幾乎所有關於貓書店的文章中都會提及這個位於香港北角英皇道英皇中心地庫的二手書店。
  • 2018杭州還開了這麼多新書店!
    單向空間 書店供圖 單向空間和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等近幾年入駐杭州的外來人氣書店品牌一樣,選址同樣瞄準了人流聚集地——商場。 單向空間杭州旗艦店地址:拱墅區遠洋樂堤港二期B201真要算起來,單向空間和杭州的緣分,4年前就有了。 2015年元旦,單向空間在中山中路(南宋御街)36號開出了一家臨時書店。
  • 顏值高、服務好、體驗非凡 昆明新派生活方式書店顛覆你的想像
    昆明書店的未來定位   看完目前書店的業態,我們就可以看到為什麼是這個時機這個節點上出現這樣的新零售消費業態的書店我有時間,我就需要把我的時間在消費中消滅掉。   所以,所有值得我花時間的產品都是一種消費,逛書店,並且在書店裡消費生活方式的產品,是一種情感刺激偶發行為,它絕不是一種主觀消費的行為。這導致的消費行為就是購物的消費成為了一種沒有預算的隨機行為,這讓廣告的刺激越來越小,而消費場景的搭建變得比廣告的強刺激更重要。
  • 這些2020年逆勢而生的新書店,玩出了哪些新花樣?
    未來,這裡還會有更多關於戲劇的座談會、藝術沙龍等活動。蔦屋書店首進中國大陸,連開兩家今年最轟動的書店莫過於首次進中國大陸市場的蔦屋書店,在杭州開出大陸首店後,緊接著又在上海開了第二家店,首次開業均預約爆滿。
  • 擼貓舍、深夜食堂、顏值書店……回天地區有條能嗨玩的街
    來源標題:擼貓舍、深夜食堂、顏值書店……回天地區有條能嗨玩的街 深夜食堂、擼貓舍、高顏值書店、24小時健身房,住在回龍觀區域的居民最近休閒生活挺豐富,因為附近多了一條改造升級後的新社區商業街——首開智薈街。
  • 不如來這些書店「貓」冬吧
    熱被窩令人難以自拔(並沒有)但是難得的周末也實在讓人不忍辜負啊如果不願去外面吹冷風何不找個時間放下手機「貓」在溫暖又文藝的書店裡享受悠閒曲江書城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區芙蓉新天地10號樓營業時間:10:00-22:00閱西安24小時書店當城市進入夜晚,書店就是燈火作為西安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24小時書店
  • 實體書店變直播間 「雲打卡」後下一步怎麼走
    最近,多家書店變身直播間,戴著口罩的店長們紛紛舉起手機化身「主播」,帶讀者「雲打卡」逛店,邊嘮嗑邊賣貨,或在線直播講座。當線下書店陣地加速向線上轉移,市場格局將有何種變化?下一步突圍重生的契機在哪?  於是,一個多小時的直播串起了建投書局最吸睛的幾處地標——從樓梯拐角處「醫學大神」系列展板,到「燈塔」系列筆記本等文創區,再到北外灘觀景臺等,屏幕左下方留言區不時彈出「每個角落都是亮點」「看到書店燈光的倒影啦,好溫暖」等評論。聊到《DK醫學史》《協和醫史》《數字醫療》等戰「疫」書單時,網友們立馬互動:「現場可以下單吧」「書在哪裡買?」
  • 二手書店,臺灣的一種養分
    書店的冬天,能找到販賣舊時光的二手書店實屬不易,但在臺灣,情況大不相同——光臺北就有49家實體的二手書店!臺北並不大,何以養活49個二手書店?首先是因為人們對知識的足夠尊重,嚴控盜版。這樣正版書才能在商業社會以價格體現自己的尊嚴,書的二次流通才有生存空間。
  • 書店並不冷 服務待提升
    客流:連鎖品牌佔優來自《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新開書店的數量超過4000家,關閉的書店則為500多家。與其他零售行業的表現相比,實體書店產業的數據較為樂觀積極。
  • 沒有貓只有書!這家日本書店有約5000本關於貓的書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一家貓主題書店引起愛貓人士關注。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14日報導,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有一家名為「書肆吾輩堂」的專業書店,店裡約有5000本以貓為主題的文學及美術類書籍,引起了愛貓人士的關注。
  • 有貓的書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這頭全身雪白,配上一對藍眼睛經常發呆的雄貓,是 George Whitman 生前飼養的最後一隻貓,一直陪伴左右,直至 2011 年 Whitman 以 98 歲高齡逝世。 Kitty 從小就跟一頭黑狗 Colette 一起長大,不知道是否因此也染上狗的習性,因此不怕生也愛服從,對於每日形形色色前來書店參觀的客人也不抗拒,天氣冷時就更處處逢迎,讀者的大腿成了最舒適暖和的床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