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道中的聞香,不叫聞香、嗅香、品香,而是「聽」

2021-01-08 騰訊網

山氣花香無著處

今朝來向畫中聽

香道中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稱謂,香道中的聞香,不叫聞香、嗅香、品香,而是「聽香」。

「聽香」一詞源於古中國,最早出現於何處待考,清代畫家張問陶有詩:「早聽時務夜聽香,鎮日茶瓜習送迎。洗耳已無清澗水,到門恰喜賣花聲。」蘇州園林獅子林中有「讀畫」、「聽香」的題額。取名「聽香室」、「聽香齋」等等的文人雅士的書房更是不勝枚舉。

香如何能聽?這是一個問題。聞與聽的區別,在於聞是一個主動的動作,湊上去,深呼吸,將香氣吸入肺中,然後大感愜意,這時候,香是被動的。

而聽不然,不論醒著還是睡眠,耳朵都無選擇的隨時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聲音,聽香的時候人是被動的,不是你去捕捉香氣,而是香氣來侵襲你,它或者是一縷,或者是一團,這是你無法控制的,它又像聲音一樣,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散的時候無影無蹤。

聽香沒有對香氣的貪婪,不要求更多,也不追尋香氣之源,只是在當下,隨時保持覺照,覺者,覺知;照,像鏡子一樣,任何東西來了都照見,走了,不留痕跡。

這是香道聞香的要求,也是修行的要求,宋雪竇重顯禪師有詩云:「一兔橫身當古道,蒼鷹才見便生擒。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

每個人悟道的契機千差萬別,禪門中,有被砍斷一隻手指時悟道,你不知道什麼狀況會是觸發悟道的機緣,就像不知道野兔會什麼時候出現一樣,修行者應該像高明的獵手蒼鷹一樣隨時保持警覺,機會一出現,立刻捕捉到,就開悟了,所謂「久等必有一禪」。

若是以為有一個模式可循,可以重蹈別人悟道的路去證悟的,就像沒有靈性的獵犬,空在枯樁舊處尋覓而無所得,這樣的心態又多麼像一個急匆匆的聞香者啊,因此,「聞」是被戒除的。「聽香」,需要閒淡而自適的心,在快節奏的今天,這樣的情懷早已不知被我們遺落在了什麼時空。

聽香」,就是一種「慢生活」的態度,「慢生活」並不是現代人的獨創,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竹林七賢就放棄馬車乘坐牛車,他們認為緩慢中更能體味生命的真與美。

無獨有偶,古希臘也有讚美慢生活的諺語:「悠閒是智慧之母。」文人筆下一些關於聽香的描述,如元代伊世珍《琅嬛記》卷上「莊氏女」記載:「每弄《梅花弄》,聞者皆雲『有暗香』。」聽琴的人,在莊氏女彈奏的《梅花弄》樂曲中,仿佛聞到了梅花的暗香。

明人譚元春的《初春》詩:「寂然自一堂,斯心未有託。何以栩栩間,妙香過而掠?相觸領其機,六根同知覺。」妙香掠過,六根似乎都能同時領略到香之美妙。

清人李慈銘為其友敘雲所畫《湖南山桃花小景》題詩:「山氣花香無著處,今朝來向畫中聽。」

相關焦點

  • 品香詳細步驟
    助手在品香過程中,不時為客人添加茶水。夾炭用香箸夾起一塊香炭,放置在香炭架上;3、燒炭360°全方位讓炭燃燒,點燃之後放置直到沒有炭的餘味;4、理灰以曲水紋由左上彎曲至右下理平香灰,便於空氣進入其中,助於炭的燃燒;5、開炭孔從中間以畫圓圈的方式順時針轉開一個炭孔;6、梳灰將灰輕輕往上梳理,蓋住炭火;7、壓灰右手押灰,左手執爐逆時針轉動,壓的過程中將沾在灰押上的灰翻落爐中;
  • 茶以香奪人,茶香的鑑賞有三聞,你知道應該如何聞香嗎?
    我們常說,茶以香奪人,不同的茶香顯示了茶葉的不同性情,而不同的聞香方法,更能讓你全面深刻地了解一種茶葉的品性。對於茶香的鑑賞,一般有三聞,即幹聞、熱聞和冷聞。那麼,它們有怎樣的獨特含義,又該如何操作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1.幹聞幹聞即聞成品幹茶的香氣,在衝泡之前,將幹茶置於鼻前輕嗅。
  • 秦嵐童心大發聞香嗅石榴
    秦嵐童心大發聞香嗅石榴 2014-08-05 13:46
  • 永春8歲女孩蒲奇楠蒙眼聞香 上央視徵服觀眾(圖)
    他指著一袋「草本蘭花香」說,這一味香料,要用到36種原材,方子是祖輩遺傳下來的,如果找不齊其中一種香料,他寧願不做這一味香。  年輕時,蒲良宮還帶著乾糧,走幾十公裡路,爬大山去尋香。因為,香料的方子也需要一個逐步穩定成熟的階段,有時經過幾代人的尋香、配香,才能製作出一個經典款,能跨越年代,被長久地喜愛接受。
  • 《聞香識女人》,人即使身殘,也要保持靈魂的完整
    而電影《聞香識女人》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史法蘭中校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經歷過戰爭和許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眼被渣瞎。因整天在家中無所事事,故而使得史法蘭生出自殺的想法,直到他遇到同樣失意的學生查理,一切被規劃的人生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 電影《聞香識女人》做了答
    都市愛情和職場電影中,男女之戀總離不開一個線索:女生用嗅覺徵服男生,男生用名貴香水博得紅顏一笑。而更經典的上世紀美國電影《聞香識女人》,就更加開宗立派的表現了男性對女性浪漫的極致理解。正如《聞香識女人》中退休的軍官雖是瞎子,但對女性的味道有著異於常人的感受。他能夠嗅出午夜女郎的品次,能夠通過政治老師使用的香水,感受到女老師的心事。同他同舞的Donna更是一面之緣,就傾心不已。片中周末照顧史法蘭(即男主角瞎子軍官)的查理更是對眼前的人物敬佩之際,當我們疑問一個失明的老男人是如何博得眾人敬仰的時候。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2019-03-21 13:44: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 我在雪博會|在現場「起鍋做飯」,大家「聞香識貨」
    為了讓消費者「聞香識貨」,在遵守參展規定,保證防火安全的前提下,不少食品商家在雪博會現場「起鍋做飯」。煮雞湯、包餃子、燉牛肉、煮肉丸……香味傳出老遠,把展館燻得香噴噴的。走進2號冬奧主題館,雞湯的香氣撲面而來。循著香氣找過去,記者發現了省內某調料企業的展示臺。
  • 探究日本傳統文化之美,揭秘古代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
    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代代傳承,歷史悠久。哪怕到當代社會,日本的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仍然受到追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傳統的茶道、花道和香道。茶道豐臣秀吉喜歡茶道,因而茶道在秀吉時代便已經廣傳於大名之間,到了德川幕府時代,茶道依舊是最有人氣的技藝之道。或許應該稱為「禮儀之道」,因為茶道有許多規矩,而且是幕府與諸大名進行外交時不可欠缺的禮儀文化。
  • 按照花匠的操作,提前聞香,花期長
    敲重點:臘梅不是我們說的梅花,臘梅屬於臘梅科植物,而梅花屬於薔薇科植物,臘梅也是典型的落葉植物,之所以叫臘梅按照花匠的操作,提前聞香,花期長 現在網友的臘梅盆栽已經有花苞,作為盆栽養護,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肥管理和光照了,澆水太勤容易導致消苞,臘梅在花苞期是需要水分,但是不能太足,這時候保證盆土微溼潤即可以滿足臘梅對水分的需求。
  • 花卉觀花聞香,盆景重在造型,這種植物卻可以賞枝莖
    花卉觀花聞香,盆景重在造型,這種植物卻可以賞枝莖文:花木君大家都知道,一般植物花卉都是賞花聞香,盆景則觀看造型,還有的花葉果形俱佳紅瑞木(學名:Swida alba Opiz),又叫涼子木、紅瑞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棶木屬落葉灌木。
  • 肉食者的「聖品」,未見菜先聞香,口水直流
    紅燒肉對於這道菜估計沒有幾個人是抵抗得了的,光從其濃鬱細滑的外在就能知道這道菜不簡單,再加上散發出來肉香和其他調料綜合的氣味,就會讓人垂涎三尺了,咬上一口就滋溜一下滑到我們的胃裡,而香味還在唇齒間停留,讓人停不下筷子,而且許多的優秀人物也是愛吃這道菜的,想必我們還有什麼決絕的理由呢?
  • 「聞香識女人」真香警告!被問10086次的體香!女生必看!
    不管是誰都希望自己約會的時候散發出來的不是汗臭,而是陣陣的清香啊雖然只有少數人是自帶體香的,但是體香也是可以養出來的!日常注意一些小秘訣就可以啦~乾乾淨淨,身上香香的女孩子最招人喜歡啦,連女生都免不了體香的魅力!
  • 聞香悟道丨靜坐一爐香,無事可思量
    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思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 傳「迷魂藥」捂嘴女孩聞香就倒 記者驗真偽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傳聞中的「迷魂藥」、籤字筆開拉鏈是否存在?記者不惜代價,以求真相!□東方今報記者 劉羽/文 張曉冬/圖又到一年黑絲短裙時。最近,網傳曾風靡江湖的「奇香迷藥」被不法分子盜得秘方,現專用來迷暈妙齡女孩。為此,記者邀請鄭州仁濟創傷顯微外科醫院麻醉科醫生,進行實驗求證,「聞香就倒」的迷藥是否存在?
  • 蹲馬桶醞釀「鐵粉燦笑跑來聞香討摸」 媽無言:給點空間好嗎
    寶弟連跟進廁所討摸摸的機會都不放過。(圖/網友Chelsea Chiu授權提供)「最近因為天氣太熱,廁所門比較少關,所以只要我上廁所寶弟就會進來討摸,不摸會一直用頭撞你或用腳勾你,不達目的不罷休,會一直待到你衝完馬桶它才會離開」,每次例行公事的討摸經常讓Chelsea Chiu無奈又好笑,但對於上廁所身邊有個伴守護,心裡也覺得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