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國時期」,政治上最嚴重的問題是奴隸制度的繼續存在。奴隸制度在巴西顯得特別根深蒂固。自十六世紀末葉起,黑人奴隸勞動逐漸成為巴西種植園經濟的基礎。巴西獨立時,全國三百五十萬人ロ中,有百分之六十是黑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奴隸。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近三百年間,有大批黑奴運到巴西。十九世紀初葉獨立運動以後,大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在五十年代前後,迫於革命的浪潮,廢除了這一罪惡制度,唯有巴西依然保留著。一直至1853年,巴西還有將近三百萬的奴隸。
佩德羅一世和佩德羅二世的王國政府,正是奴隸制度的維護者。五十年代以後逐漸增長起來的資本主義勢力,與奴隸制度發生了尖銳矛盾,於是廢除奴隸制度便成為七十和八十年代巴西革命的主要任務之ー。巴西人民,包括進步的知識分子和日益成長的商業資產階級在內,都了解到奴隸制度是巴西前進的絆腳石,這制度不推翻,巴西的社會經濟便無法向前推進一步。他們對於奴隸制度感到愈來愈大的憤怒。他們是廢奴制度的積極推動者和支持者。為了使廢奴運動能有組織地進行,他們從六十年代起即建立了一些廢奴協會。
1870年成立於裡約熱內盧的奴隸解放協會,即是其中最著名的協會之一。但是,對於奴隸制度的罪惡性與殘酷性感受最為深切的還是奴本身,他們更是熱烈地堅決地投入了反奴隸制度的活動。特在巴伊亞州,由於黑人在人口中佔有很大比例,所以黑奴的鬥爭最為激烈。早在1824年,即獨立之後兩年,他們曾發動過一次起。從1826年開始,幾乎每年都爆發震撼全州的起義。1835年,裡約格蘭德州的各階層人民包括一部分贊成共和制的大莊園主、商人和手工業者、僱傭牧工、自由農民、印第安人和奴隸,爆發了次反中央王朝的起義,並且於1836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獨立的「裡約格蘭德共和國」,以皮薩蒂尼市為共和國的首都。
這次起義差不多堅持了將近七年之久。在戰鬥過程中,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敵人,這個年輕的共和國,還任命當時逃難到巴西的義大利著名英雄加裡波的組織遊擊隊,率領一艘軍艦去海上同王室的海軍打遊擊戰。此外,三十年代後期,在巴伊亞和馬臘尼昂還爆發了另外兩次大規模起義。在巴伊亞的起義隊伍中,專設有一個黑人營;在馬臘尼昂的起義隊伍中,黑奴們曾建立大型的逃奴堡,為數達幾千人的黑奴,經常從逃奴堡中出來襲擊附近的大莊園。
不過,由於這些起義比較分散,規模也不夠強大,往往只限於一兩個省份之內,沒有得到其他各地人民的響應和支援,力量懸殊,因而沒有成功這些起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巴西奴隸制度的基礎,為以後徹底廢除奴隸制度的枷鎖作了準備。由於人民群眾的壓力,巴西在法律上已於1828年明文規定禁止買賣黑奴,至1850年正式生效。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結束,更給巴西的廢奴運動一個大的推動。奴隸制度愈來愈成為眾矢之的,愈來愈不適合於時代。甚至某些種植園主,由於役使奴隸已無利可圖,也逐漸認識到奴隸制已經過時,開始釋放自己的奴隸。在這種情況下,巴西的種植園主政權,不得不被迫作出一些讓步。
1871年,佩德羅二世的政府宣布了「胎兒自由」的法令,規定以後奴隸出生的子女都可以得到自由。188年又宣布解放年滿六十歲以上的奴隸。至1888年5月8日,即在佩德羅二世的女兒伊薩貝拉攝政期間(當時佩德羅去歐洲旅行未返),眾議院在人民群眾的壓力下,通過了立即無條件廢除奴隸制的法律。5月13日,該法律由伊薩貝拉公主籤字,立即生效。這項法律包括以下兩條:「巴西奴隸制宣告廢除」,二、「一切與此相反的決定宣布無效」。從此,這個危害拉丁美洲人民達四百年的罪惡制度,終於在人民群眾的長期戰鬥下最後被擢毀了。通過這個法令被解放的奴隸共約七十萬人。
當然,資產階級議會的所謂廢奴「法令」,不會也不可能是徹底的。巴西奴隸並沒有因此得到土地,他們之中大多數後來又被迫變成僱農。但另一方面,廢除奴隸制度卻為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掃清了最嚴重的障礙。廢除奴隸制度的法令被籤署後,早已腐朽了的佩德羅的帝制政府,並不能挽救它的覆滅的命運。與奴隸制度一樣,專制政體也不符合當時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一方面,中層資產階級商人和知識分子要求結東帝制,另行建立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政府;他們曾於1889年6月1日,開始提出「打倒王權,共和萬歲」的口號,作為奮鬥目標。
另一方面,在廢奴法令籤署以後,奴隸主(主要是大咖啡種植園主)未受到分文賠償,損失幾乎達二億美元,他們也對帝制政府表示不滿,因而也參加到鬥爭的行列中來。資產階級不願依靠革命的群眾運動結果與大莊園主結成了聯盟。於是,在納蓋拉斯( Benjamin Constant Botelho de Nagallaes1838-1890年)的不斷鼓動下,以豐塞卡( Manuel Deodoro da Fonseca18271892年)和佩索託( Floriano Peixoto1842-1895年)為首的保派軍人,便利用各階層對帝制的不滿情緒,發動了武裝政變。他門於188年1月15日攻佔政府大廈,宣布成立聯邦共和國。豐塞卡成為臨時政府的首腦。17日,佩德羅二世被逐回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