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愛情教育"一詞最早出現於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長篇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
書中出現了許多關於愛的研究和道理,有親情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夫妻之愛。
以此為引子,"愛的教育"的具體方面和做法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 愛情教育內涵解析
1、 學會被愛
去愛的大前提其實多少來說是有點自私的,那就是當事人必須感受到外界對自己的愛,或者自己對自己的愛。
如果自己覺得自己缺乏了愛,自己拿什麼去愛別人呢?
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動機的,我們去愛別人自然需要我們自己至少心理上得到愛的等價好處或者寬慰,所以我們愛的教育首先告訴我們要學會被愛。
如何學會被愛?
其實關鍵就在於自愛,因為就算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再愛你了,只要你自己還愛著自己,你就不會感到孤獨,不會感到愛的冷卻和離你而去。
而學會被愛,本質上就是一種個人內心能量和魅力的提升。
2、 學會去愛
我們在感受到愛的基礎上,就必須學會回饋社會,至少要去以愛回饋那些對自己好的人,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者自己認為值得關愛的人。
去愛其實就是一種突破自私的飛躍,一個人只要學會去愛,也就是他至少知道了自己要去愛別人,那麼他自己的靈魂境界就已經極大地升華了,他不再是那種熙熙攘攘的嘈雜人群中的一員了。
他的力量,足以感染他身邊的人。
3、 學會"明智"地傳遞愛
而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告訴學生們要去愛,還有如何正確有效地愛。
就像上學一樣,老師教授的不單單是死記硬背的知識以及自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拿這些學到的東西去正確合適地為自己服務,對他人服務。
這其實也是當今教育的本質,只不過絕大部分的中國學校並沒有很好地踐行這一點。
所以,"明智"地傳遞愛,就是告訴我們要學會正確地愛別人,讓別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愛,而不是成為自己學習"愛的教育"的應試產物。
二、 父親的「言傳身教」
1、 培養孩子對事業人生的愛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父親,雖然在很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因為工作的原因比較少地陪伴孩子,但是他們在孩子的心中還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樣的印象,不是母親平日裡的那種平常的面孔,不是母親平日裡催促自己去上學的焦急和煩躁,也不是平日裡母親看到自己摔倒後的難過和關心。
父親帶給孩子更多的,是一種人生事業的標杆效應。
很少有聽到孩子對自己母親的職業津津樂道的,甚至他們也不知道母親具體的職業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可能只是知道母親上班後就來帶自己。
但父親不同,父親有一種潛在的標杆印象,自己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著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追求和格局。
所以,當父親的更要注重培養孩子對大局觀的掌控,培養孩子對人生,事業等方面的追求和能量,做到一個人生事業引路人的作用。
2、 不吝惜自己的愛的表達
愛生必須用真情,情真方能育良才。——王煊
當父親的,是男人,是男人也必然存在自己的缺陷,其中有一點就是吝嗇自己的愛的表達。
很多父親想在孩子面前裝嚴肅,裝深沉,不想讓孩子那麼輕易看透自己,從而有意地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其實也是不合適的。
在美國,很多家庭裡的父親會直接告訴自己的女兒"我愛你!"。他們甚至會在女兒出嫁後流下不舍的淚水。
但是在中國,這樣的情況就少見多了,中國家庭的父親,大部分是少言語的父親,當然少言語是一個中性詞,只是有待提高罷了。
當父親的不應該過分地沉默寡言,給人一副自己"不可侵犯"的模樣,在子女需要幫助和子女進入人生關鍵階段的時候,要敢於表達自己對子女的真情實感,讓子女切切實實地體會到自己對他們的愛,這也是對子女的最大幫助和最堅強後盾。
3、 榜樣的愛
正如前文說到,父親是孩子人生事業的引路人,父親還極具有榜樣效應。
這裡的榜樣,並不是單單指物質追求層面的榜樣,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榜樣。
一般來說,一個家庭裡一個男孩子的缺陷基本上都來自於父親,父親年輕時因為性格缺陷犯的錯誤在男孩子身上很可能會再發生,所以父親必須給男孩子豎起榜樣,以身作則,去改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就算改造不徹底,也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這顆心和行動。
而對於女孩子來說,父親更應該樹立一種擇偶的榜樣,父親自己一定要注重舉止得體,有禮有節,會給予家人關心和愛,從而這樣會潛移默化地出現在女孩子的心裡,有著優秀的父親作為榜樣,女孩子以後就不容易在找對象時看走眼,進入一個不幸福的婚姻裡去。
三、 母親的「言傳身教」
1、"冷卻"的愛
無論男孩女孩,從肉體和物理的距離上看,母親都是和孩子最親近的。
但是這樣的最親近,往往就是因為兩者挨得太近了,很多時候會帶來巨大的矛盾。
有的時候我們自己和母親相處久了是不是時常發現這麼一個現象:自己的母親前來給自己打掃房間,打掃著就開始指指點點,說自己哪裡沒收拾乾淨,然後進而把矛頭對準你的缺陷和個人,然後你們就開始吵架了。
這是無數個家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是負面的現象,但也是正常的現象。
一般來說,主要責任在於母親的天性和雙方的物理距離太近以至於雙方關係過於親熱。
所以,孩子和母親之間需要冷卻的愛。
而這裡,母親就需要起到重要的帶頭人作用。
比如你是一位母親,你覺得你的孩子的房間很髒,你每次都要進去打掃導致自己很生氣的時候,那麼沒問題,下一次你就可以考慮不再進去打掃,久而久之孩子的房間就會因為沒有你的打掃而變得越來越髒,孩子自己都受不了了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此時你再進去教導孩子怎麼去打掃,孩子就會感到你的愛。
2、關切的愛
母親的關切,是建立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基礎上的,但並不意味著母親可以對孩子撒手不管。
一般來說,母親需要關照的是孩子的心理問題還有情感問題。
母親是每個孩子獲取溫暖的懷抱,而父親則更像一座山,孩子的負面情緒對父親宣洩是作用不大的,而母親的懷抱反而是孩子傾訴的重要回收站和避風港。
母親不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在必要的時候,在孩子遭遇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的伸出援手,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經歷,給孩子一些重要的參考對比,讓孩子更好地走出困境。
3、不抱怨的愛
母親的本質是女人,是女人,只要是個正常的女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愛抱怨。
母親能抱怨的東西,就更多了。
主要就是自己的公婆,丈夫還有自己的孩子。
這些東西母親要學會自我調節,找到一種不滿情緒的正確發洩途徑,無論如何,自己去戶外散步登山和朋友倒垃圾也好,就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洩這些東西,讓孩子感到家庭裡沒有愛,只有抱怨。
綜上,愛的教育在於學會被愛,學會愛且正確地愛。
父親母親都需要分別以身作則,為孩子的愛的成長盡一份力。
結語
父母都是孩子成長道路的重要引路人,父母可能教授不了孩子什麼技能能力,但是卻可以在孩子的精神層面特別是愛的層面上下功夫,用合適科學的途徑,讓孩子對生命充滿熱愛,學會愛的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