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雪豹

2020-12-03 瀟湘晨報

它們是高山生態系統乃至整個西部的重要物種

專家呼籲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雪豹

5月22日,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透露,通過一年多的雪豹監測顯示,黃河源地區擁有健康的雪豹種群,並且在繁殖。此前,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也曾「官宣」了一對人工繁育的11月大的雪豹雙胞胎姐妹。雪豹這一珍稀動物不斷受到更多關注。

大多數雪豹生活在野外。世界自然基金會雪豹項目經理何兵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幾年來,雪豹的曝光率確實在增加,但它們還沒有得到這個物種應有的關注。「從生態學的角度看,雪豹對於高山生態系統甚至說我國整個西部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種。」

保護棲息地依然是硬道理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統計,當前雪豹野外種群數目大致為4500—7500隻,其中我國集中了50%以上的適宜棲息地及其群落。

如果積累更多經驗,繁育更多雪豹,能夠補充雪豹的野外種群嗎?

「野生動物要在生態系統中佔有生態位,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他了解的情況來看,國際上尚無成功將人工繁育的大型貓科動物野化放歸併成功恢復其野外種群的先例。

從生態學角度來講,人工種群和野外種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型哺乳動物行為複雜,需要從母親處習得生活技巧,這種技巧人類難以傳授,又很難無師自通,如果貿然將其放歸野外,結局很可能是死亡。而且,就算可以放歸人工圈養的雪豹,也必須為它們找到合適的棲息地。

其實,對野生動物來說,最好的保護方法,是在一切還來得及的時候,將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棲息地保護,嚴格控制盜獵,修復生態環境,讓其能夠逐漸恢復種群。

補充完善基礎數據

其實,對於雪豹,我們了解得還太少。何兵表示,雪豹基礎數據缺乏,是幾乎所有雪豹分布國都面臨的問題。

比起其它大型貓科動物,雪豹的分布和種群數據極為不足,全球大約只有2%的雪豹分布區開展了系統的科學調查。「曾經有一個不算精準的統計:雪豹在中國的棲息地面積大約是11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68個北京。而真正做過調查的區域就只有1個北京的面積。」何兵說。

數據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起步晚」,上世紀70年代才有國外學者開始關注雪豹,中國從80年代開始有些零星的調查,2000年後才陸續有系統的調查和研究,但機構和從業人員極少;2008年後才開始有多家機構共同關注。二是「難度大」,雪豹棲息於高山地區,生活的海拔高度通常在3000—4500米,上下限可能達到1000—5800米。這種區域距離人類聚居區極為遙遠,野外工作難度大、成本高。三是「資源少」。相對雪豹在西部和高山生態系統的關鍵地位來說,全社會在這個物種身上投入的關注和資源都顯得很不足,遠不足以支持一個大尺度分布的旗艦物種保護所需的資源。

「總體而言,雪豹基礎數據缺乏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何兵強調。

好消息是,近年來尤其是2008年以來,我國的雪豹保護漸漸得到了更多關注,政府和民間組織都在行動。「我們希望雪豹能成為像大熊貓一樣的保護旗艦物種,得到更多政府和社會資源投入。」何兵期待,在此基礎上,能推動全國雪豹調查的開展,獲得足夠的基礎數據;然後,政府部門可依據這些基礎數據,制定雪豹保護戰略規劃和保護行動計劃,從而推動雪豹保護項目的實施。

【來源:科技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井柏然WWF雪豹保護大使 發布豹貓表情包呼籲關注傘護物種
    Yes娛樂10月23日演員井柏然,在國際雪豹日到來之際,正式成為WWF雪豹保護推廣大使。當天,井柏然在微博上發布一組「高山大貓」的表情包,呼籲大眾關注瀕危物種雪豹。圖中形態各異的豹貓們猛萌惹人愛,讓網友不禁對這個雪域精靈生成了好奇。
  • 保護區內大型猛獸絕跡 專家稱是全球趨勢與熊貓保護無關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認為這種說法存在誤讀,WWF中國副總幹事周非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保護策略不是僅針對大熊貓這一物種,而是使整個生態系統受益,保護區內大中型食草動物和中型食肉動物的分布都是在擴大的,而大型食肉動物減少現象的發生絕不僅僅在大熊貓保護區內,而是全球範圍內的一個大規模縮小,同時也呼籲利用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和保護地體制改革等機會,進一步推動將大型食肉動物保護作為重要內容和指標融入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的整體戰略中
  • 國際雪豹保護大會在廣東深圳舉辦
    來自中國、印度、俄羅斯等雪豹分布國的政府、專家代表圍繞雪豹的種群數量與分布評估、雪豹在國家和地區的潛在威脅、雪豹研究和保護的技術方法、雪豹生態系統的探索、雪豹保護的良好實踐等五大專題進行深入討論交流,分享先進保護技術和管理經驗,探討和實施更多跨國境棲息地保護合作項目,並通過了《全球雪豹保護深圳共識》。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  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加強國際合作,刻不容緩。
  • 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中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  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西寧10月24日電 題: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褚怡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10月23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聯合編制完成了《青海雪豹保護規劃(2021-2030)》,未來青藏高原將系統恢復雪豹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其種群逐步恢復發展。
  • 保護大熊貓,也要保護它的鄰居們
    【生態觀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在大熊貓棲息地建立起一系列自然保護區。截至2015年,已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67個,總面積3.36萬平方公裡,覆蓋了66.8%的野生大熊貓種群與53.8%的大熊貓棲息地。可以說,經過數十年的持續保護,大熊貓的受威脅狀況得以改善,野外種群與棲息地都呈現恢復性增長,保護成效顯著。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護受到威脅的大型貓科動物。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 大熊貓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結果顯示,大熊貓分布區內目前有4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豹、雪豹、狼、豺。其中,豹、豺這2個物種與大熊貓在森林裡比鄰而居,狼和雪豹則生存在大熊貓保護地內海拔更高的區域。歷史上,大熊貓還有一種猛獸鄰居——虎。但遺憾的是,早在20世紀60年代,老虎就已經在大熊貓分布區內滅絕了。 另外4大猛獸情況也不容樂觀。
  • 大熊貓保護區內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我們把大熊貓這樣的動物稱為『傘護種』,相當於其他動植物的一把保護傘。」北京大學生態研究中心野生動物生態與保護實驗室研究員李晟對《中國科學報》說,「但我們遺憾地發現,這把保護傘卻很難庇護豺狼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
  • 青海格爾木破獲盜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案 雪豹被獵殺
    李莎莎 攝中新網西寧4月12日電 (孫睿 李莎莎)青海省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12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經過縝密偵查,格爾木森林公安局日前破獲一起盜殺雪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案,繳獲包括雪豹在內的多具野生動物死體,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
  • 大熊貓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研究人員系統收集了2008~2018年間大熊貓分布區內73個自然保護地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這些數據覆蓋了大熊貓分布區5大山系(秦嶺、岷山、邛崍山、相嶺、涼山)的情況。結果顯示,大熊貓分布區內目前有4種大型食肉動物,分別是豹、雪豹、狼、豺。
  • 大熊貓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其中,豹、豺這2個物種與大熊貓在森林裡比鄰而居,狼和雪豹則生存在大熊貓保護地內海拔更高的區域。歷史上,大熊貓還有一種猛獸鄰居——虎。但遺憾的是,早在20世紀60年代,老虎就已經在大熊貓分布區內滅絕了。圖:大熊貓保護地內4種大型食肉動物的分布變化與現狀(a,豹;b,雪豹;c,狼;d,豺)另外4大猛獸情況也不容樂觀。
  • 為什麼人們在動物園很少見到雪豹呢?聽完專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然,一般能夠在動物園的動物大部分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少都是瀕臨滅絕的動物,比如大熊貓,東北虎等。小編今天要跟朋友們介紹的是貓科動物雪豹,對於雪豹大部分都是聽過或在電視上見過,但卻極少能夠在動物園看到。可能很多人不禁要問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動物園很少見到雪豹呢?難道是雪豹的食量太大,怕養不起?
  • 「鳥中大熊貓」的拯救與保護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國內首個綠尾虹雉保護研究中心在四川組建  10月30日,成都新華賓館,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  在這場名為「四川首屆綠尾虹雉保護研討會」上,所有人關心的中心議題聚焦在「人工飼養繁育」。
  • 大爺上山發現「四不像」,牛面驢耳鹿角像山羊,專家呼籲封村保護
    它的頭像牛一樣,碩大寬闊。耳朵尖尖地翹起,就像驢一樣。此外它還長著像梅花鹿一樣的犄角。遠看形狀像平日的山羊,乍一看四不像,可又是真實存在。老人急忙將見到的一切告訴了村民。村民們前往觀看後紛紛覺得這不是凡間的生物,可能是上天派往人間聯繫的某種神獸。人們都認為這是上天要給他們降下災禍。於是,一時間,整個村莊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 雪豹頻繁現身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工作見成效
    近日,央視報導野生動物保護團隊公布了一批在青海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畫面。畫面中,雪豹身姿優雅,神態自如。,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而由於非法捕獵等多種人為因素,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現已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雪豹的數量甚至少於大熊貓。雪豹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
  • 雪豹「降級」後,專家為伊犁鼠兔等「極小種群瀕危物種」發聲
    繼大熊貓之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雪豹也從瀕危(EN)被調整為易危(VU)。(圖片來源於網絡)近幾年來,雪豹可以說是環保機構保護對象裡面的明星物種。作為重點分布在中亞國家的珍稀瀕危物種——現在應該說是易危物種,雪豹甚至有可能會在「一帶一路」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強,雪豹數量增加是不爭的事實,雪豹也成為高原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的晴雨表。不過,很多環保人士對雪豹被降級表示不解或難以接受。
  • 撿來雪豹當貓養
    今年5月10日,新疆伊寧縣牧民張培偉放牧時,撿回一雄一雌兩隻酷似草原斑貓的小動物,帶回家當成寵物飼養,沒想到這兩隻「斑貓」越長越像豹子。後經專家認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如今,兩隻雪豹已從救助時的半公斤左右長到了15公斤,體形越來越接近成年雪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