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行動|蘇東坡和曾國藩都在房梁上掛錢,為什麼?

2021-01-08 瀟湘晨報

光碟行動

厲行節約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倡導「光碟」 拒絕浪費

近期

隨著「制止餐飲浪費」的推廣踐行

厲行節約之風深入人心

並且疫情對於糧食的影響

也讓人感到了節約糧食的必要性

從古到今

糧食始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保障

更關係到國家安全

古人寫詩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惟有豐年不忘饑饉

珍惜每一粒糧食

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那麼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

糧食壓力只會更大

比如蘇軾堅持

宴請不超過三個肉菜

甚至計算好每天的花銷

這套節儉之法

後來被曾國藩效仿

古人節約糧食

還有禁酒令、下聖旨……

這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

01

蘇軾「房梁掛錢」

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

來源:網絡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美食家蘇軾,曾自稱「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其實他在飲食上十分節儉。

在《節飲食說》中,蘇軾給自己定下規矩,「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告之,主人不從而過是,乃止」。其中大意是,蘇軾平時吃飯,不過一葷一酒;自己請客或別人請吃飯,也不能超過三個肉菜,否則就不赴宴。蘇軾如此,絕非造作,其用意是:「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這等節儉,自是修養功夫。

後來,蘇軾被貶黃州,他不但自己親自耕種,還實行計劃開支,這就是後來曾國藩都為之效仿的「房梁掛錢」。

據說,蘇軾將錢平均分成十二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三十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分好的錢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取下一小份,作為當日的生活開支,如有結餘,就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02

雍正為剩飯兩下聖旨

倡導「光碟」拒絕浪費

清代陳枚彩繪本《耕織圖》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是大國,如不能居安思危,難免有後顧之憂。

為了處理剩飯剩菜的問題,雍正專門下過兩道聖旨。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給御膳房下旨:「凡粥飯及餚饌等食,食畢有餘者,切不可拋棄溝渠。或與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則哺貓犬。再不可用,則曬乾以飼禽鳥,斷不可委棄。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其大意是剩飯剩菜不許丟棄,可以給服役下人吃;如果人不吃,就用去餵貓;如果貓不吃,就曬乾後拿去餵鳥,總之不能浪費。雍正還特別警告說,「我會派人不時檢查,誰要是違反,必定治罪。」

或許因為執行的情況並不好,雍正三年後再次就浪費糧食的事發出上諭:「朕從前不時教訓,上天降生五穀,養育眾生,人生賴以活命,一粒亦不可輕棄。即如爾等太監煮飯時,將米少下,寧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餘剩拋棄溝中,不知愛惜。朕屢屢傳過,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爾總管等再行嚴傳各處首領、太監,見有米粟飯粒,即當撿起。如此不但仰體朕惜福之意,即爾等亦免暴殄天物。應不時查拿,如有輕棄米谷者,無論首領、太監,重責四十大板。如爾等仍前縱容,經朕察出,將爾總管一體重責。」

03

屢下禁酒令節約糧食

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

清代陳枚彩繪本《耕織圖》

明清時期,京城食用的糧食大多從南方經大運河運來,時稱「漕糧」。由於運輸成本高昂,一石糧食往往費銀數兩,而有些八旗兵丁「不知運糧之艱,既得糧米,因暫時有餘,遂賣銀錢,以供幾次飽餐醉飲。及米不繼之時,妻子又皆不免飢餓。」因此,清朝嚴禁賣米與奢費,可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尋常小事而有煩言,康熙則駁斥說,「米者養人之本,為人上者,不留心省察,可乎?」

清朝重視糧食安全與保障,還體現在禁止燒鍋釀酒上。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山海關外發生旱災,而「彼處蒸造燒酒之人將米糧糜費頗多」(民間大肆釀酒而導致糧食浪費),康熙特命戶部侍郎賽弼漢前往奉天,會同將軍、副都統等嚴加禁止。隨後二十餘年,清朝都禁止直隸、湖廣、江西、陝西等南北九省燒鍋釀酒。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特別召見直隸巡撫趙弘燮,再次強調嚴禁燒鍋釀酒,並對失察官員加以重處,其嚴禁燒鍋釀酒的理由有二:一是大量浪費糧食,有悖崇儉禁奢的社會風氣;二是認為此乃小民逐末利的表現,不利於農業生產。直到康熙末年,在糧食問題相對安全後,禁酒令才有所放鬆。

人無儉不立

珍惜糧食

就是尊重勞動、敬畏自然的體現

惜糧就是惜福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為「光碟行動」貢獻力量!

拒絕浪費 健康飲食

來源:光明日報

【來源:文明海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光碟行動,從我做起 又到一年一度的「光碟行動」宣傳季,公交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到處可見「光碟行動,從我做起」的宣傳海報。
  • 老鄉來投奔曾國藩,因吃飯時的一個小動作,曾國藩:此人不能重用
    曾國藩可以說都做到了,因此曾國藩也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後「半個」聖人,別小看這「半個」已經評價很高了。曾國藩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還因為他會識人的本事。  曾國藩的出身很普通,在一個耕讀世家長大,雖然後世的史料中對曾國藩的出身有些添油加醋,比如說曾國藩的爺爺夢見家裡的房梁上,下來一條巨大的蟒蛇,頓時就被嚇醒了,然後第二天曾國藩便出生了。但這聽上去就有些模仿司馬遷在《史記》裡描寫劉邦時的景象
  • 高鐵上,套餐盒飯助力「光碟行動」
    現在輕多了,旅客也都自覺把盒飯吃得乾乾淨淨,到站下垃圾方便多了。」鄭州高鐵乘務員趙天來深有感觸。連接鄭州到溫州K1240/37/38/39次普速旅客列車,列車途經河南商丘、安徽阜陽等人口稠密之地,全程1479公裡。這趟列車自疫情恢復開行以來,旅客趟趟滿員,是往返溫州和鄭州兩地打工一組的重要交通工具。
  • @常德人,加入「光碟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費食物的現象時有發生面對琳琅滿目的美食很多人都有每一樣都想吃的欲望但結果就是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常德人,加入"光碟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為什麼說曾國藩是:中國古代之最後一人?克己修身,可佩亦可學
    了解過曾國藩,可以說他是庸人的代表,但庸人在他身上只是起點。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小故事,話說曾國藩小時候的一天晚上,秉燭夜讀,準備背下一篇三百字文章。然而在他進房之前,已經有一個小偷躲在房梁上,見曾國藩在背書,準備等他睡後偷點東西再走。
  • 國網天津東麗公司:「光碟行動」初見成效
    9月24日,國網天津東麗公司對「光碟行動」進行再總結再提升。自8月19日發布「厲行節約 杜絕浪費」倡議書、開展「光碟行動」以來的一個月的時間裡,東麗公司多措並舉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通過發布倡議書、辦公區域樓梯間電視內播放節約糧食主題宣傳片、懸掛厲行節約相關主題條幅,形成崇尚節約的宣傳氛圍;與物業聯合,在原有的自助小份菜的基礎上,將饅頭、肉龍等較大主食進行切塊,減少糧食浪費;在取餐處實時提醒員工就餐量力而為,殘食臺在設立殘食監督員,敦促員工節約糧食,並提供打包袋,鼓勵員工打包,進一步減少糧食浪費;使用微信小程序,開展光碟打卡活動,鼓勵員工積極光碟,營造光碟光榮的輿論氛圍。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各地出臺措施倡導光碟行動 節約食物一舉三得
    我國也多次呼籲、開展過「光碟行動」,但這樣的活動總是一陣風,風過之後一些人的餐飲浪費習慣又死灰復燃,尤其是公款消費的時候。8月12日,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接連發出倡議,號召各地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深入做好「光碟行動」。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 商家支持「文明用餐」倡議 小禮物助力「光碟行動」
    這兩天,記者了解到,部分商家已經用實際行動支持「文明用餐」倡議,為光碟的顧客送上了小禮物,營造全民「光碟行動」的氛圍。在店裡用餐的顧客,如果光碟,還能獲得門店送出的小禮物,如指甲剪、水杯、10元代金券和兒童玩具等。店長拿出了「光碟計劃」贈送小禮物的登記冊,每天都有數十位客人收到餐廳送出的禮品。「我們有光碟行動的執行標準,所有門店的服務員上崗前都需經過培訓。點餐時、上餐時和買單前,服務員會3次提醒顧客,如果光碟就能獲得小禮物,一個月就能送出上千份。」
  • 「光碟行動看我的」 丨以「光」為榮
    「光碟行動」是愛惜民力,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我們要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以「光」為榮。「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在田地裡辛勤勞作的景象,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中「蒸」「灼」更準確形象的描寫出了農民辛苦勞作的場面。
  • 陳光標:「光碟行動」首發原創新歌《吃光光》
    「光碟光碟,行動起來,一粒不剩,統統吃掉……」9月27日,一首朗朗上口的公益歌曲《吃光光》和全新音樂MV橫空出世,全國道德模範陳光標在其「慶祝祖國華誕·迎接世界糧食日」的中秋勞動者午宴上隆重發布。該場發布會及慈善午宴在南京金陵飯店舉辦,逾百名環衛工和農民工是這場活動的主角,陳光標還為他們精心準備了節日禮物。陳光標表示,這些勞動者一直都是新時代城市中默默無聞的弱勢群體,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他希望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他們送上節日的關懷,同時借著《吃光光》新歌的發布,提醒大家在雙節期間與親朋宴飲不要忘記光碟行動、節約水電、減少浪費。
  • 踐行「光碟行動」 全新公益歌曲《吃光光》發布
    9月27日,「慶祝祖國華誕·迎接世界糧食日」的中秋勞動者午宴在南京舉行,逾百名環衛工和農民工受邀參加。午宴進行同時發布了公益歌曲《吃光光》和全新音樂MV。
  • 曾國藩:被傳是蟒蛇投胎轉世,當官後報復老師?
    他夢到,他家從天而降一個怪物,只見怪物盤在房梁上,身上滿是鱗甲,就像是一條大蟒蛇。不久之後,竟希夢得知自己有一曾孫子出生了,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人不得不驚訝,自己做的夢,和曾孫子的出生竟然如此的巧合。再加上曾國藩在這個時候出生了。大家以訛傳訛都相信曾國藩就是蟒蛇轉世。找出曾國藩的畫像,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的眼睛呈倒三角形。再加上他言語遲緩,做事穩重,很像大蟒蛇的習性。按照中國面相學的說法,這種人必定是陰險、有仇必報的人。而歷史上的曾國藩也的確如此。
  • 東方航空舉辦主題活動,將「光碟行動」帶進客艙
    作為中國三大國有航空集團之一,東方航空積極響應,迅速做出行動,除了向全員發出倡議,號召員工「厲行節約、拒絕浪費」外,東方航空江蘇分公司還進行了一場客艙內的「光碟行動」。   9月,在MU2805和MU2884航班上,東方航空江蘇公司客艙服務部團委成員和「凌燕」乘務示範組的組員們,與旅客們共同開展了一場名為「厲行節儉杜絕浪費」的「光碟」行動。在客艙內,東方航空江蘇公司的乘務組們提前準備了各種宣傳手牌,號召旅客「按需點餐,光碟有我」。
  • 陳光標首發原創新歌《吃光光》再倡「光碟行動」
    午宴前的《吃光光》新歌發布會上,光碟行動的首倡者陳光標現場載歌載舞,先是表演了一首提倡健康生活《讓你快樂讓你瘦》,隨後又演唱了自己創作的新歌《吃光光》,全新製作的MV和陳光標真誠的表演感染了在場所有工人,「光碟光碟,行動起來」的洗腦旋律飄蕩全場。在陳光標看來,這些勞動者一直都是新時代城市中默默無聞的弱勢群體,收入不高,工作辛苦。
  • 「光碟行動看我的」丨儉以養德 「光碟」傳德
    @同學們|「光碟行動看我的」作品展示及評選活動,等待你的參與!作品類型:短視頻類、書畫類、文學作品類(詩歌、散文、作文等)。 作品要求:一、作品須為原創作品。 二、短視頻類時長為4分鐘以內,附上300——500字的文字簡介。 三、書畫類先提交作品掃描件及作品文字簡介。
  • 「光碟行動」展現「舌尖上的文明」 瀋陽鐵西區市場局開展文明餐桌...
    為進一步培養居民健康生活習慣,瀋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用心、走心、上心」三心並舉,全心投入,加強監管,強化宣傳,規範創建,面向轄區8362家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從提倡節儉、安全、健康、合理用餐等細節入手,力促文明餐桌活動氛圍日漸濃厚。
  • 鹽城一高校食堂新增「免費添飯」窗口促光碟行動
    近日,鹽城工學院希望大道校區食堂,在「免費湯」窗口的旁邊增加了「免費添飯處」,受到學生和教職工歡迎。
  • 《伙頭軍客棧》周小斌白志迪「父子」推出光碟行動
    潛艇兵的「一日四季」震驚觀眾 李金銘初心回歸演員身份潛艇兵是我國藍色海軍方陣裡最神秘的隊伍之一,其特殊的戰鬥崗位使他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面紗。昨晚,退伍潛艇兵黃海揭秘了潛艇兵的海底生活。原來,潛艇中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
  • 縉雲:"小份菜"專治"小鳥胃"助力"光碟行動"
    「因為我胃口比較小,以前阿姨給我打的飯菜,我每次都吃不完,倒掉又太可惜了。」二年級樓同學說道,「所以我向學校申請了小份菜,現在我每餐都可以把飯菜吃完,也能吃得很飽。」   新建小學校領導表示:「以前打菜每個學生都一樣,但有些孩子是真的吃不完,只能倒掉,這就是一種人為造成的浪費。
  • 杭師大「光碟行動」出奇招:集齊七字「刮刮卡」,到年底的午餐學校...
    餐盤上,兩毛錢的小碗米飯,一葷一素兩碗小份精品菜,都進了她的肚子。就餐完畢,何依蓉起身,拿著空盤走向餐盤收集處,放好餐盤,就收到了一張刮刮卡,刮開一看,刮獎區寫著「飲品」兩字。巧合的是,和何依蓉一起就餐的潘奕涵,也刮到了「飲品」。兩人開開心心前往兌換處,一人選了雪碧,一人選了冰紅茶。途中,兩位女生還在「爭做師大光碟俠」的大型海報上籤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