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預示有人思念」的這一古老說法從何而來?

2021-01-08 文史控

文/傅華軒

"嚏噴"者,鼻黏膜受刺激而引起猛烈帶聲噴氣之現象也!若伴隨鼻涕連續流出,乃感冒之徵兆,不可小覷矣!

若只是單純的貿然的一個"嚏噴",那可就不簡單了,可以說道說道了,這裡面可是大有內容!

"嚏噴",本來就是一個人體自然現象,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然而,在我們神秘的東方文化中,被賦予了一個奇妙的說法。在民間很流行的說法是:但凡'打嚏噴',那就是有人正在思念你。不管兩個人相聚多遠,即便是十萬八千裡也無妨,只要一方有思念,這一方立馬接收到感應,馬上打個"嚏噴",這樣就把一個自然現象與意念聯繫到了一起,是一種超自然的現象,神神乎乎的。於是乎,人們打完嚏噴,就開始浮想聯翩。"啊-嚏!這是誰在想我呀。"

其實,這種說法也有好處。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外出的丈夫如果常年不歸,音訊皆無,就這麼一個"啊-嚏!"安慰了在家寂寞孤苦守空房的妻子,"夫哇,你還沒把小奴家忘了,……"不知是嚏噴的作用還是激動所致,晶瑩的淚水已經掛在了妻子的眼角。

在我們通訊發達的現代,也練就了張口就來"瞎話"。假如正在熱戀中的女子,"啊-嚏!"一聲,趕緊給男朋友打電話,"喂,親愛的,你剛才想我了嗎?"即便是不太機靈的小夥子也會馬上應答,"啊,啊,是啊,我正想你呢。"你看看,神神乎乎的"啊––––嚏!"得到了驗證。

民間那些光棍漢們,也靠此來慰藉自己。"啊--嚏!這是哪家的閨女想男人啦。"你看看,一個嚏噴給久旱燥熱的光棍,帶來了一絲清涼。

"打嚏噴預示有人思念"的習俗始於何年代?

近來讀《詩經》,有了重大發現。原來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打嚏噴預示有人思念的說法。《詩經》"終風"其中有一句,就道出了這個意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這是一首,少婦思念情人的詩。

用白話來解釋就是:(其中"言"字為語氣組詞)

刮狂風雲蔽日,陰雲淹沒太陽,醒來難入睡,願他打嚏噴,知道我在想。

天空陰雲密布,雷聲轟鳴炸響,醒來難入睡,願他悔悟,能把我來想。

由此看來,打嚏噴表示有人思念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已經有三千年了。

這種超自然的說法,會不會將來被科學證實是真實存在的呢?也許吧!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一步步深入的,開始,人類把感覺到的東西,認為真實存在,感覺不到的東西,就認為是虛幻的不存在的,後來,X光等不可見光,電磁波,物質波等,被科學證實它們雖然人們感覺不到,但是,是真實存在的。

"啊––––嚏!"的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感應現象,會不會被證實是真實存在呢?也許"未來"會得到證實的!

相關焦點

  • 風俗通鑑|打噴嚏因有人思念?更可能是夙敵在咒你!
    現代生活中,身體種種細微跡象,在並無真正抱恙的情況下,仍會令人心生憂懼,諸如眼皮跳、打噴嚏、耳朵發熱、耳鳴等。雖說各地風俗相去甚遠,但對「噴嚏」這一現象,多解為或有人思念、或有人背後閒話、甚至遭受咒怨,諸多區域的方言中也有「一想、二罵、三感冒」的表述。鮮有人深究嚏噴之後,為何要馬上唾口唾沫,且口中念念有詞:「有人說我。」若要問,遂答之:「習俗使然」。
  • 打噴嚏就是有人想你,這可是《詩經》說的
    打噴嚏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俗話說,打噴嚏就是有人想你。歌手王心凌的《愛你》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如果你突然打了個噴嚏,那一定就是我在想你。那麼這個說法的起源是什麼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說法在宋朝就有了,蘇東坡蘇大鬍子在《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一詩中就有一句「白髮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宋朝人也很好奇,打噴嚏就是有人想你的說法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宋人王楙在《野客叢書》中宣稱,他找到了這種說法最早的源頭,這個源頭就是先秦時期的《詩經》。
  • 打噴嚏代表有人想你?宋代認為是有人說閒話
    「打噴嚏是有人想你」的說法,至少三千年了  直到今天中國人對於打噴嚏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一想二罵三念叨」,意思是打一聲噴嚏是有人在想你,打兩聲噴嚏是有人在罵你,打三聲就是有人在念叨。實際上,這個說法流傳了數千年——最早可上溯至《詩經》,尤其是這個「一想」,把古人的浪漫情懷發揮到極致。  《詩經•終風》是一首講男女戀愛的詩歌,裡面有一句「寤言不寐,願言則嚏」,壹讀君給翻譯翻譯,意思是說:「我想你想得睡不著,如果你也像我想你一樣想我,那麼我就要打噴嚏了」。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打噴嚏「在這裡堪比秋天的菠菜,寄託男女相似之苦。
  • 舅舅最忌諱的一個月份: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的說法從何而來?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這十五天裡面都是處於過新年的時間裡面,而這一個月份也處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承,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於是在民間就會有許多風俗流傳下來,而在正月這個月份裡面就有著一個風俗的存在。按道理來說,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月份,但是著一個風俗卻是一個不好的說法,那就是「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
  • 老話說:「打噴嚏,是有人在想你」有沒有道理?
    終風,就是一整天都颳風,終日颳風。這首詩寫女子對丈夫或者情人的思念,具體我們就不講了,只看與題目有關的第三段:「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曀,通翳,烏雲擋住太陽光使天色陰暗,就是天色陰暗且有風的意思。整天颳風,天色昏暗,這天色就沒明朗過(不日有曀)。我醒來了,再也睡不著,還打噴嚏了,是不是你在想著我呢?
  • 為什麼打噴嚏了說明有人在想你?《詩經》告訴你答案!
    打噴嚏本來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科學地解釋是:鼻黏膜受到了刺激,是肌體從鼻道排除異物的方式。特別是這大冬天的,稍不注意被涼風一吹,感冒了,就特別容易打噴嚏。但是在浪漫的古人心中,打噴嚏可不是這麼一本正經的生理反應,而是跟我想你有關。
  • 經常打噴嚏,別傻傻以為有人在想你,小心是這幾種疾病,別忽視
    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一聽到有人打噴嚏,就會認為是某人在想念你、有人在罵你。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從醫學的角度考慮,往往打噴嚏都是因為鼻黏膜受到異物刺激、急劇吸氣,從而將以為驅逐到體外的一種方式,比如花粉、灰塵、刺激性氣味都會導致人們打噴嚏,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生病了。
  • 打噴嚏一想二罵怎麼來的?為什麼打完噴嚏要說吉祥話?
    看到沒,打噴嚏這事,除了「想、罵、嘀咕」,還與「酒食、相和、財喜、來財、客來、和合」等操作都有關係。簡言之,這哪是在打噴嚏,這一聲「阿嚏」分明是在未卜先知!當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辨吉兇是沒什麼依據的,那麼,「一想二罵」呢?為什麼說打噴嚏是有人想你?您還別說,其實打噴嚏這事,確實就是咱先祖們戀愛、談情、互撩之必備。
  • 傳說中「貓有九條命」,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但「貓有九條命」這個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小編整理了一下從網絡得來的信息,大概分為兩種。狗子似乎與它天生不和,一見面就又跳又叫,但面對本領如此高強的貓星人也只能望牆、望樹興嘆。這是它躲避天敵的能力。(當然,貓星人再厲害,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從太高的地方掉下來一樣會受傷甚至一命嗚呼,魂歸貓星,各位珍重貓命,不要故意去嘗試啊)以及,貓受傷後的癒合能力也很強。「2009年科學研究發現,貓體內的髓磷脂在被破壞後能自行恢復,這是人體做不到的。
  • 打噴嚏測吉兇 打噴嚏測吉兇大全打噴嚏代表什麼意思
    噴嚏預測是民俗預測的一種,真的是一想、二罵、三念叨嗎?今天才知道原來打噴嚏也是有多個含義的,告訴你打噴嚏的預兆,來看個究竟吧!噴嚏測吉兇大全凌晨1點-凌晨3點:有人在牽掛你,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凌晨3點-凌晨5點:異性邀請你共進美餐,好事啊。
  • 古詩詞裡如何打噴嚏?
    弄得我挺不好意思,打噴嚏那麼微不足道的生理反應,怎麼還要驚動上帝他老人家?原來,這跟西方人的迷信有關。有人說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肆虐,而打噴嚏就是黑死病的一大症狀。因此某人一旦噴嚏連連,周圍人便都陷入驚恐與同情中,只能搬出上帝來安慰這位時日無多的人。還有一種說法,說人在打噴嚏的時候靈魂也會被「噴」出來,所以要趕緊念叨聲上帝,讓他幫忙把靈魂留住。
  • 「貓有九條命」這一說法從何而來?來源深析與此話的科學含義
    「貓有九條命」這是一句舶來語。這句話的來源有爭議。目前比較公認的來源主要有四種:一種是屬於神話:一天,一隻非常飢餓的貓走進一所房子,發現了一盤子裡有九條魚,這些魚將被住在那裡的九個飢餓的孩子們吃掉。那一天貓覺得有點自私,很快就把魚全吃掉了。
  • 打噴嚏 經常打噴嚏怎麼辦打噴嚏測吉兇
    經常打噴嚏怎麼辦首先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打噴嚏是機體從鼻腔排出刺激的一種方式,不要抑制打噴嚏。打噴嚏持續不停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緩解,但不應用手捂鼻來抑制強忍不讓噴嚏打出來,否則反而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大多時候打噴嚏的同時有清鼻涕流出,說明身體可能有些傷風感冒了,這是感冒前期,可以衝一碗紅糖姜水用來驅寒,對於緩解寶寶受涼引起的打噴嚏症狀很有幫助的。
  • 「男不養貓,女不養狗」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如今早已不適用了?
    貓咪和狗狗是我們現如今最常見到的寵物,對於現如今的人們來說,只要是自己喜歡,不論自己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養貓養狗都是很隨心的事情,但是可能也有不少人聽說過古代有著一些說法,說的是「男不養貓,女不養狗」,並且很多老人們對於這點依舊是非常堅持的,認為自己的子孫在養寵物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點
  • 連續打噴嚏是有人想你?別逗了,這是病!
    連續打噴嚏是有人想你?別逗了,這是病!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開玩笑的說打一個噴嚏是有人在想你,打兩個噴嚏是有人罵你。如果你噴嚏連續二十幾個,經久不愈,那這就不是開玩笑了。很正式的告訴你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來犯了。
  • 玉林「狗肉節」上的狗肉究竟從何而來?
    但據玉林官方的說法,當地政府從沒有組織或支持過狗肉節的活動。不管怎樣,這些年因為愛狗人士的呼籲以及國內外媒體的關注,「狗肉節」的爭議越來越大。在討論該不該吃狗肉之前,可以先搞清楚,熱鬧的「狗肉節」上,那麼多狗是從何而來?
  • 風俗文化又是從何而來,讓我們細細品味
    重陽節剛剛過去,想必很多人對這個節日也是不陌生了,我們小時候就學過很多詩句,關於重陽節的,最出名的就是王維的那首詩,在這首詩當中,他表達了對於親人和朋友的一些思念。其實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有著這樣的含義,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與家人團聚,享受一番其樂融融。
  • 打噴嚏還能夠測吉兇?打噴嚏預測是真的麼?
    我相信我們都聽說過打噴嚏是指有人想你,有人在你背後說了什麼,更有可能說是在預測什麼。或者有人罵你,但這是真的嗎?這裡我們首先從語言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然後利用預測來判斷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在《詩經》中,終有風在一處可能不美,但它可能說的是直打噴嚏。一份報告顯示在解決方案,毛澤東詩歌茷迷戀的女人這句話是對人的描述說,如果他想我了,我將不得不打噴嚏。
  • 「黎民百姓」一詞從何而來
    古代帝王常用「黎民百姓」一詞來指代自己統治範圍內的所有人,黎民百姓究竟是從何而來呢?你可知道,什麼是「黎民」,什麼又是「百姓」。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夏朝,一直到殷商前期這一段時間,此時的中國大地上出現了三個大的部落。活動於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夏族,這一區域就是「中原」;活動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夷族,又稱東夷,活動範圍達到今天的朝鮮半島地區,是殷商的祖先;以及活動於河南南部,湖南湖北等地的黎族。
  • 孫悟空的孿生兄弟六耳獼猴,究竟是何來歷,有人說他不存在
    文/小豬八 1000個西遊記未解之謎【第三期】 六耳獼猴究竟是從何而來,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